看板 histori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reinherd (浣熊提督萊茵哈特)》之銘言: : 其實中國還真的有大量的城堡保留到今天 : 尤其是在華南地區, 客家人居多的地方 吃掉一堆 其實有堡,過去中國在邊防有邊堡的存在,時至今日還有屯堡人 這種特殊文化的存在有興趣的可以去參觀 接著要怎麼講呢? 其實並不是每個貴族都有所謂的城堡,城堡原本是貴族他家,日本 就是館這類的存在,原因在於城堡的興建或者說今日我們看到的大 型城堡,比如新天鵝等等都是花費大量人力、金錢還有時間建造的 新誕生的貴族沒有那麼多的金錢、人力等等的積累,一開始多為館 或者說豪宅這樣的存在,在我們這邊就是N進大宅 接著就是東西方貴族存續上的差異,在中國這邊因為時代的動盪和 貴族產生制度的變化,導致家族存續變得很困難,比如你爸是進士 你也是進士但是你兒子連個秀才都不是舊只能賣家產過活 或者大亂時亂民還有敵對勢力直接滅掉你全家或是反過來你全家造 反被政府軍給滅了,更多就是因為獲罪全家死光光等等 西方的貴族主要是因為血緣,基本上不要太腦殘太倒楣好好經營大 多可以存續,那麼自然可以增建了,當然到今日真正的貴族還住城 堡很少,很多都是脫手改住一般豪宅(因為比較便宜) 中國這邊的城堡呢以台灣這邊來講,一開始就是木柵或是荊竹圍, 這樣圍一圈就是了,後來呢就改土圍,在來呢就是磚石多是磚石外包 少數部位全磚這樣,原因呢....經費問題啦,有的文獻上還有考量到 萬一判變了話反攻不好打阿這類的問題 再往下我們可以講到中國的城,中國的城基本上包圍一定程度的居民, 居民在城內可以有相當的自給自足能力並不像日本有城下町這類的, 本質意義上兩者都是依附城池生活,但是中國的城大多是居民聚落發展 而成反之日本或是西方的城堡主要是貴族住所或是戰略需求建築而後 居民靠過來生存的 因為成因不同自然到後面中國就是以城池為主,其他就是以城堡為主 也因此也發展出一個獨特的信仰文化:城隍,依照城市等級而有不同的 城隍等級,附帶一提在中國城池淪陷時除了官府和一些大戶外廟宇最常 見的是城隍廟大多是最後淪陷的地方 所以我們在看依下比如中國山西柳家堡、前面講的客家土樓還有台灣一些聚落 門戶層層疊疊,都是因為居民聚集或同姓或其他原因所形成的一種古代防盜手段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0.129.19.28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istoria/M.1566001667.A.A14.html
saltlake: 為何城隍廟大多是最後淪陷的地方? 08/17 08:40
carzyallen: 以前通訊不方便時,緊急時刻不知道往哪去就往公共活動 08/17 13:48
carzyallen: 中心聚集,這類處所在以前除了自家大院外通常就是廟宇 08/17 13:50
eupa1973: 推 08/17 15:36
saram: 早期台灣的移民有所謂的土城.就是用草,夯土築成的小城. 08/17 21:27
saram: 台北有一個土城.台南也有土城子. 08/17 21:27
saram: 這些都不耐用,治安良好後就不見了. 08/17 21:28
saram: 另外有個傳說,屏東車城,原名柴城.因附近產相思林而多木材 08/17 21:30
saram: ,柴木堆積如城而得名. 08/17 21:31
saram: 城有時候只是形容一些規模大的牆. 08/17 21:32
saram: 還有市.市原來是商業交易的地區. 08/17 21:34
saram: 台語的市仔,就是臨時性的買賣地點. 08/17 21:36
randy123: 日本的情況稍微特別一點,武家平時不住城堡之內,而是在 08/19 01:32
randy123: 城堡旁另建館居住。不像西方城堡是居住防守一體 08/19 01:33
挖災阿 有的有住,有的是住別館戰時才遷進去,不過目前查的結果 最早一開始都是住館之類的在擴建 ※ 編輯: mshuang (114.44.80.48 臺灣), 08/20/2019 14:2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