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histori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http://0rz.tw/1iAgH 談論“抗戰”這個主題,今天在海峽兩岸來說多少是有點尷尬。從最近電影“八佰”忽然 撤檔的情況看,中國官方似乎對於怎麼掌握談論力道是有點猶疑。至於台灣這邊就更矛盾 了,坦白說,那段時間點很多人都是“皇民”,是敵對的身分,說起這段回憶可能就也要 鬧分歧。但是,這場重要的戰爭卻是造成現狀的最直接原因,時報出版的這本《流離歲月 》,作者戴安娜‧拉里(Dianan Dary)就是訴說這個論點。 戰爭牽扯的方面是很廣的,而社會層面往往是最容易被忽略的一塊。隨著西方史學開始重 視這個角度,抗戰中的中國人民百態,也成為歐美研究者注意的方向。本書作者戴安娜長 期研究中國近代史,這是她嘗試觀察在這段戰爭中,社會大眾面臨各種問題的反應,以及 其對歷史走向的影響。 戴安娜指出,中國傳統社會的結構即使在經歷辛亥革命、軍閥混戰以及各種現代化運動, 仍沒有產生重大的變化。真正造成決定性破壞的,是日本人發動的侵略。關鍵在於,面對 戰爭災禍來臨時,人民必須決定去與留。而這無疑的會造成妻離子散,親族各自分飛,以 往大家族與鄉里之間彼此照應的連結就此打散,許多人生離死別,終身未能再見。如果沒 有離開的地方頭臉人物,在戰爭中選擇跟敵方妥協,在戰後也都身敗名裂,再也無法像過 去一樣領導,社會結構就此產生巨變。更重要的是,人們過去從這種連結中建立的“公德 ”退化為最多以家庭為主的自掃門前雪,私利至上的觀念。而長期的戰亂造成人心的薄涼 ,又讓人們習慣了“暴力”的存在,作者指出,這些影響後來都在“文革”中反應了出來 。 不過這是後話。近期最直接的影響是人們對政府的不信任,當然,國民政府本身的腐敗失 能是更直接的原因,雖然多少有些非戰之罪,但那些高層政客是無法直接開脫責任。於是 人民把對現政權的厭惡,直接反映在接受共產黨的烏托邦社會的宣傳上,這就造成之後內 戰的一面倒結果之上。毛澤東後來在七零年代對日本首相田中角榮的感謝之詞是出自內心 ,抗戰打斷了國民政府在三零年代的現代化建設與改革,特別是破壞了中國傳統社會結構 ,這讓中共能夠以其嚴密的黨組織,去接管過去承擔起鄉里連結如今已失能的宗族體系, 回應人們期盼重建新秩序的願景,並在日後牢牢地從根部控制了過去清朝、民國都做不到 的底層社會,做到真正的“重建”,起因都是因為先有日軍的“功勞”,而這不是自家人 能輕易做到的。 戴安娜在最後的結論說的挺直接的,抗戰當然是一場大浩劫,它中斷了中國在三十年代的 現代化嘗試,而八十年代的“改革開放”本質上不能說是這場運動的延續。一場以反共為 名的戰爭,卻成為造就其執政的基礎,這無疑是最大的諷刺。 本書的寫法也是挺有意思的,作者將整場戰爭分成了各個階段,然後再繼續細分小主題討 論。她引用了各種來自當時的回憶錄、信件、小說等多元面向資料,並在各章後附上延伸 資料,可以是小說,也可以是電影,非常豐富。 本書翻譯流暢,除了幾個校對上的小瑕疵外,算是及格。值得推薦。 -- 中華民國憲法第四條:「中華民國領土,依其固有疆域....不得變更之。」 http://tinyurl.com/y9sbdup 所以趕快去收復這些土地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24.91.167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istoria/M.1573616631.A.FDE.html fatisuya:轉錄至看板 book 11/13 11:43
wittmann4213: Larry? 11/13 12:38
articlebear: 推 11/13 18:06
stoneruler: 想買來看 11/13 20:03
mikamikan: 基層社會結構的破壞這點呼應了黃仁宇的說法 11/14 10:18
chrischiu: 我覺得抗戰像三方混戰,如果美國沒有收拾戰局.蔣或許會 11/14 12:41
chrischiu: 跟日和談聯合對付共 11/14 12:41
ChoshuArmy: 其實是日帝自己發瘋,不然光頭也會跟日方來反共 11/14 1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