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histori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天下群雄分立時,世家傳統求存策略之一是多方下注, 讓家族不同之的人分別去支持當時看好的幾支勢力,以 圖將來至少壓中一支而能保住家族一支血脈,甚至讓中 籤那支設法營救家族它支族人。 世家算盤打得啪啪響,可就算至少一支壓到寶,史上 真有中寶這支成功搭救其他支族人的實例? 畢竟脫穎於 群雄之中的佼佼者,幾乎也多是大家族出身,豈有不知 此策之理? 另外,固然明初靖難之役,襲魏國公的長子徐輝祖支 持建文帝而其弟徐增壽支持造反的燕王,而且戰後不但 兩支皆得保存,被建文帝殺掉的徐增壽,其子受封定國 公而使徐家一門兩公。但首先這兩支事前真的曾商量好 兩邊下注? 抑或僅是不得襲爵的次子支獨斷的投機? 何 況魏國公受有老朱免死鐵券,且徐家長女乃成祖之后, 或許曾從中斡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44.199.74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istoria/M.1588286245.A.579.html
wittmann4213: 只想到諸葛家魏蜀吳都有押注,但事後看幾乎賠了血本 05/01 10:59
柳成龍:孔明兄弟, 分事三國, 時人以爲漢得龍, 吳得虎, 魏得狗, 譏誕無成. 然觀誕之爲人, 亦過人遠... 後續.... 蜀國諸葛亮之子諸葛瞻於綿竹兵敗自刎,子諸葛尚憤而出城與鄧艾戰,死於陣中; 魏國諸葛誕於壽春舉事造反兵敗逃亡被追兵殺死,夷三族; 吳國諸葛烙專權被孫峻刺殺,夷三族。
vandervaal: 想到分家就想到真田家兩邊押寶 05/01 11:52
※ 編輯: saltlake (114.44.199.74 臺灣), 05/01/2020 13:03:34
Houei: 三國潁川辛氏 辛評押袁紹 辛毗押曹操 後者隨著曹滅袁而延續 05/01 16:01
vandervaal: 我記得諸葛亮和諸葛瑾這2支沒有全滅,諸葛瞻雖然和長 05/01 17:10
vandervaal: 子諸葛尚一起死在涪城,但次子諸葛京沒有出陣 05/01 17:10
vandervaal: 諸葛瑾這支有過繼一個兒子到諸葛亮名下,所以沒有全滅 05/01 17:10
vandervaal: 諸葛恪族滅之後回到諸葛瑾這脈 05/01 17:10
vandervaal: 補充一下後來諸葛京官至江州刺史 05/01 17:13
Houei: 三國臨淮步氏 西陵之戰派人質去晉國 得以城破而保留血脈 05/01 18:05
Houei: 諸葛誕雖遭夷族 但子諸葛靚亦以人質入吳 晉滅吳後終身不仕 05/01 20:56
上面事例僅集中於三國,之後呢? 這招就被看破手腳不好使了? ※ 編輯: saltlake (114.44.199.74 臺灣), 05/01/2020 21:37:16
ap88994433: 在魏晉南北朝以後的時代,一來世家沒落,二來也沒有像 05/02 09:58
ap88994433: 三國那麼久的大分裂時期,所以就比較沒有所謂分家投機 05/02 09:58
ap88994433: 的事情吧? 05/02 09:58
ap88994433: 而且唐宋以後對家族的觀念和漢魏時差很多 05/02 09:58
請問家族從漢魏到唐宋之間有哪些重大變化? 固然因為皇家持續有意識削弱世家的 政經勢力,但是中華文化依直到清末不是一直都保持很強的家族聯繫? 當官的人如 果有家族來求資助卻拒絕,尤其是貧弱者來求接濟啥的,不是會引來道德非議或甚 至政治攻擊甚麼的? 另外西漢起中央除了對諸侯推行的推恩令,對於世家或庶民等有否頒布類似的法令? ※ 編輯: saltlake (114.44.199.74 臺灣), 05/02/2020 13:11:29
Houei: 我只知道東漢的..《後漢書》:"初,朝議以州郡相黨,人情 05/02 14:26
Houei: 比周,乃制婚姻之家及兩州人士不得對相監臨。至是復有三互 05/02 14:27
Houei: 法" 目的是為防止地方官使官威 並勾結地方上的世家大族 05/02 14:27
所以歷朝沒有向對諸侯那樣在繼承的法律上面施加影響,促進世家大族分家? 歷朝對人民的遺產繼承都採取隨便被繼承人以遺囑自由指定嗎? 遺囑怎樣寫 官府就怎樣執行? ※ 編輯: saltlake (114.44.199.74 臺灣), 05/02/2020 15:24:01
Houei: 吳簡顯示 孫吳的戶人(即戶長) 可以由家庭裡的任何身份擔當 05/02 16:33
Houei: 睡虎地秦簡《法律答問》:父盜子,不為盜..知家庭財產由父 05/02 16:36
Houei: 親支配 演變到三國孫吳時是否意謂藉由各戶自行選擇誰來支配 05/02 16:39
Houei: 財產 藉以達到有利於遺產均分的目的 這部份仍待確認 05/02 16:40
Houei: 可參考 韓樹峰《從走馬樓竹簡論孫吳的戶人》 05/02 1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