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histori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saltlake (SaltLake)》之銘言: : 所謂朱元璋是愛民的好皇帝,是體現在哪些具體的事蹟上面? : 興修水利與治河? 各地修建義倉防災? : 朱元璋分封自己孩子到各地當王並不小氣,而這些王也得靠百姓養。 : 到底哪些措施讓他顯得愛民? 手邊沒有參考書,憑印象寫一點心得。 朱元璋的野談很多,好壞都有。壞的方面就是形容他暴虐,例如強逼江南富民遷徙到 鳳陽、安徽就近看管。又說他憎恨江南的民眾在元朝末年依附死對頭張士誠,所以明朝對 江南課徵很重的田賦。 其實遷富民的目的是在填實人口,均衡開發。至於重賦的原因是由於江南的本來的田 租就高,後來田地收歸國有之後,直接以私租當徵稅基準,重賦就一直延續下去,跟朱元 璋沒啥關係。明朝中後期,言論與出版比較寬鬆,就有這些茶餘飯後的野談。 如果看朱元璋頒布的《大誥》、訓示後代的《寶訓》,倒是有不少體恤民眾的記載, 例如有一次朱元璋微服出巡,看到官吏欺負服勞役的農民,就直接命人把那個官吏殺了。 若是有官員怠忽職守、延誤救荒,被他知道了,必定對該官員處以重罰。此外,有官員進 貢珠寶,朱元璋擔心接受之後,日後會形成搜刮民間珍寶的歪風,所以嚴詞拒絕,強調要 過簡樸的生活。 善待民眾的具體措施,包括給予災荒地區的民眾減免稅糧、服勞役若干年。設立老人 院、藥局、義塚,照顧鰥寡孤獨,以及退役的軍人,官員如果沒照顧好,就要受罰。七十 歲以上的老人不用服勞役(其實要六十歲才退役),每年會舉辦一個酒宴,稱為鄉飲酒禮 ,表揚本地的好人好事,年紀大且有德性的老人會被奉為嘉賓。 至於原文提到的興修水利、設立倉庫等,就不用特別說了。特別的是,朱元璋還陸續 推行戶口冊和土地冊,一方面是保護民眾的財產,其實也是方便他收稅,當時的戶口冊上 還有一段他的口語聖旨,大意是:「如今天下太平,大軍不出征了,大家把這份戶口冊據 實寫完了交出去,有欺瞞的就要抓去充軍。」數據收集好了以後,哪一年要輪到哪家服役 就清楚了。 可惜的是,這些制度在朱元璋死掉以後都變調了,例如在老人院接受賑濟的,大多是 官吏的親戚,還有的名冊上一堆八、九十,甚至上百歲的人,其實人早就死了,只是不更 新名冊,繼續浮報補助經費。鄉飲酒禮上的大賓,也變成一堆行賄入場,來吃酒席的無賴 之徒。 詳情可以參考陳梧桐的《朱元璋傳》(改版很多次,書名也改很多次),寫得比吳晗 好很多,因為吳晗專寫朱元璋壞的地方,張宏傑的《朱元璋》(舊名《大明王朝的七張面 孔》)也不錯,拙作《我要上京當官》也提到一些明初朱元璋趣聞。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80.217.235.137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istoria/M.1607714277.A.8B4.html
becseger: 感謝大大,這篇寫得很詳細! 12/12 06:01
exporn: 他應該是明清二朝最難伺候的皇帝 12/12 10:09
exporn: XD 12/12 10:10
corlachang: 最難伺候推乾隆 12/12 11:21
hgt: 什麼!? "大明王朝的七張面孔"竟然還改名XD?? 12/12 14:22
imsphzzz: 明清的話,應該要算崇禎 12/12 15:54
bestteam: 黃冊制度實行根本是災難 爛到不行 12/12 16:20
jackliao1990: 嬴政也是 認真工作 也自以為制度設計周全 能永遠 12/12 16:42
jackliao1990: 運轉下去 12/12 16:42
imsphzzz: 更正:朱元璋應該還是第一,畢竟殺那麼多大臣將帥 12/12 16:57
hazel0093: 黃冊制度實際上朱元璋是花了好幾十年慢慢來的 12/12 19:40
hazel0093: 要知道 他跟家康一樣長壽 很多事情其實走得很穩健 12/12 19:41
o07608: 黃冊直接在版上搜尋"怎樣讓大明變得透明"就好了 12/12 22:01
overno: 古代不流行讓接班人從基層開始學起,所以就... 12/13 11:57
qqpp: 跟某國的申請低收入戶一樣 也是有錢人串通里長在申請 12/13 17:35
ineedmore: 樓上的,申請低收其實里長沒多大發言權,有公務員身份 12/15 10:09
ineedmore: 的村里幹事(以及上頭各地方社會局)才是手握生殺大權 12/15 10:10
ineedmore: 。 12/15 10:10
mattc123456c: 就算是現代要施行黃冊都很難了,明代自然爛掉 12/15 1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