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histori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chungrew (work hard, play hard)》之銘言: : 其實注意看唐朝歷史 : 初唐加上武則天的周朝加唐玄宗初期 : 從唐太宗貞觀四年(西元630年) : 唐太宗大破東突厥開始 : 到唐玄宗天寶十四年(西元755年) : 安史之亂之前 : 這中間的125年 : 以黃河流域為主體的中原皇朝 : 腹地幾乎是平靜無戰事 : 所有的戰爭都壓到境外去打仗 : 這一個世紀也是歷史上 : 中原平靜相對較長的時期 : 老實說這時候的唐朝是真的強大富裕 : 舊唐書 卷一百八 高仙芝 : 「時步軍皆有私馬」 : 憶昔(杜甫) : 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 :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 : 九州道路無豺虎,遠行不勞吉日出。 : 齊紈魯縞車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 唐詩中的「盛唐」 : 大約是指唐玄宗到唐代宗這一段時期 : 老實說認真分析的話 : 天寶十四年之前確實算盛唐 : 但安史之亂後就不該算盛唐了 : 不過文學嘛 : 也不用那麼精準 安史之亂之後還叫盛唐確實很怪。 個人猜測應該是文學分期以詩人為主: 李白於762年去世,王維也差不多同時。 杜甫雖然晚了點,活到大曆年間, 但因為活躍於大曆年間的「大曆十才子」風格已跟前人不同, 所以概以大曆作為中唐詩的起點? : 總而言之 : 邊境衝突本來就沒停過 : 差別只是在別人家打? : 還是在自己家打? : 打仗當然在別人家裡打比較好 : 就算打爛了,自己家也沒事 : 盛唐的衝突只在邊境 : 正好反證境內和平 : 相反的唐末到五代十國 : 大戰動輒在境內進行 : 民生凋敝就可以想見 : 以現代人好理解的方式來看 : 就是美國為何強大? : 歐洲為何衰落? : 直接原因就是兩次大戰都是在歐洲打 這點我覺得可以補充討論一下: (雖然我對歐洲的歷史很不熟XD) 二次大戰歐洲最慘的國家應該是蘇聯, 但是大戰結束後他又迎接了數十年的輝煌。 西德也在二戰結束後迅速恢復成工業大國。 (以前聽CD的時候,買到made in W Germany都是夢幻逸品啊!) 這兩個國家在二戰中損害不可謂不重。 衰退感最強烈的,似乎反而是曾經的日不落國英國, 然而英國本土並沒有成為直接的戰場。 (雖然有被轟炸,但德軍畢竟沒上岸) 我覺得歐洲衰落(相對於美國而言)可能涉及更多層面, 而且每個歐洲國家的狀況又都有些不同。 例如英國在歐洲本土的領土其實不大, 他們的生產力很大一部分來自於殖民地。 而英國真正衰落的原因, 應該還是喪失了對殖民地的控制。 二戰是加速了殖民地脫離英國的速度。 除非英國能把殖民地的人通通洗腦 「大英殖民帝國神聖不可分裂」(----這個超難), 否則英國衰落,被美國超車大概只是遲早問題。 據說在一次世界大戰之前, 美國的GDP就已經超過英國本土了。 兩次世界大戰雖然對歐洲造成一定衝擊, 但我認為這並不是美國超越歐洲的主因。 美國是一個地大物博的國家, 比起歐洲任何一個國家來講, 自然資源與地理都更具優勢; 加上美國又有一個較強而有力的中央政府, 相對於國家林立的歐洲, 美國在統合資源方面也有優勢。 所以我覺得,就算兩次世界大戰沒有開打, 美國至少也會追平歐洲。 歐洲雖然發展較早,但是內部矛盾太多, 美國後來居上應該是可以預期的。 兩次世界大戰可能加速了美國追上歐洲的速度。 : 在亞洲打 : 就算把別人家的房子都打壞砸爛了 : 美國本土也絲毫無損 : 對美國而言當然舒適愜意 : 這就是把衝突都拉到境外去打 : 就算是越戰,很多人覺得美國損失慘重 : 但老實說認真分析一下 : 越南被打到快爛掉 : 美國本土一點事也沒有 : 美軍看似犧牲很大 : 但其實相對應的越共死傷是好幾倍 : 有人說北越軍民死傷人數可能是美軍的十倍 : 而且相對於美國雄厚的國力 : 其實還是可以承受 : 美國人打到後來是不想打 : 而非不能打 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觀察點。 確實,以國力的「絕對值」來講, 北越絕對不可能是美國的對手。 (我想蘇聯也不是美國的對手。) 如果雙方都選擇梭哈下去, 美國一定可以贏。 真正的難題可能是: 要怎樣才能把真正的國力發揮出來? 正如你所說的,美國人後來「不想打」了。 當美國人放棄的時候,比賽就結束了。 如果硬撐著,繼續打國人都不想打的戰爭, 對國家的安全可能有更深的危害。 例如中國古代隋煬帝楊廣攻擊高句麗的戰爭。 隋朝的國力應該在高句麗之上, 但打了幾場敗仗以後, 隋朝就自爆了。 國力強度是一回事, 能動員多少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 看看美國二戰時期是怎麼打日本的? : 沖繩島戰役死了多少人? : 就知道其實這遠遠沒有到美國的極限 : 總而言之 : 回到原題 : 盛唐年代的邊塞並沒有特別不平靜 : 而應該解讀為這時期唐朝的國力較強盛 : 所以戰爭都被拉到境外去打 : 而這對唐朝本土而言是有利的 如果戰爭不可避免, 決戰境外確實是較好的方法; 但如果戰爭本身並非必需, 則對本土國民來講都未必是好事。 唐玄宗本人就曾被批評喜好「邊功」。 盛唐時許多戰爭是否有必要?是值得存疑的。 加上,雖然盛唐的武功極盛, 但那也是透過破壞府兵制、改募兵制而來。 最後的結果是方鎮尾大不掉, 是非成敗有時真的很難說。 : 大家怎麼看? -- I have no idea to this day what those two Italian ladies were singing about. Truth is, I don't want to know. Some things are best left unsaid. I like to think they were singing about something so beautiful... It can't be expressed in words... and makes your heart ache because of it.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50.117.43.44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istoria/M.1633351205.A.76C.html
MoreLight: 推 10/05 05:41
erimow: 袁行霈是有把大歷詩風獨立出來講,我印象他的論述是以詩 10/05 15:13
erimow: 作內涵和區分盛唐詩和中唐詩的 10/05 15:14
erimow: 和多打的 10/05 15:14
window77: 以國力而言當然不算盛唐 以文學角度盛唐沒錯 10/05 20:05
hgt: 是的,唐玄宗逼王忠嗣攻石堡城,結果敗還,就是因為好大喜功 10/05 20:33
PeterHenson: 文學史的分期通常都會晚政治一點點 10/05 21:20
PeterHenson: 當作是盛唐時期的創作量能發揮完畢也無妨 10/05 2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