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histori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據百度百科說明: 內卷化,網絡流行詞,指同行間競相付出更多努力以爭奪有限資源,從而導致個體“收益 努力比”下降的現象。可以看作是努力的“通貨膨脹”。 我理解的內捲化是「內部競爭過激導致整體產能下降」。 印象好像至少在清康熙朝過後,因為小冰河期結束、高產作物的引入、天下長時間承平等 等因素,人口基數大的漢地就開始以人口過多為特徵,所以每個人就開始要互推互擠才能 出頭天。現在內捲化的社會叫人絕望,很好奇古代有沒有這樣類似現代內捲化的情形,可 以讓現代人借鏡呢?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01.136.90.251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istoria/M.1634939923.A.23F.html
asdf95: 古代內卷化最簡單的方式就是戰爭 10/23 06:01
asdf95: 卷到直接死人,再重新開啟新一輪的榮景 10/23 06:02
PsMonkey: 從來都不覺得是新東西,只是當代給了一個新名詞 XD 10/23 09:40
Aotearoa: 同意樓上,成語僧多粥少、寓言和尚挑水 不就是這個嗎? 10/23 09:46
A6: 樓上兩位一說 茅塞頓開 10/23 09:47
shihpoyen: 整體產能沒有下降吧 是個體產能下降 10/23 11:12
NKN: 你可以看《大崩壞—人類社會的明天》這本書談文明為何衰退 10/23 11:28
NKN: 為求發展破壞環境加上爭奪資源被認為是重要原因 10/23 11:29
overno: 記得從漢朝到清朝,單位農民分配到的田地逐漸減少,佃農 10/23 12:21
overno: 能保留的收成比例也是逐漸下降 10/23 12:21
Houei: 兩漢確實有此趨勢 但經漢末大亂 舊地多為無主地後就不是了 10/23 12:52
overno: 樓上的時間區段太短了,我說從漢朝到清朝,長期趨勢 10/23 18:01
bcs: 原始文獻的內捲不是投入過多生產下降 戰爭是revolution 10/23 19:04
Houei: 長期趨勢也會有例外的 一開始講清楚不是很好 還要人家提醒 10/23 19:17
overno: 短期波動 本就與長期的趨勢不同,很基本的東西 10/23 19:36
Houei: 是很基本 只是連"例外"兩個字都沒有 豈不連基本都不如?XD 10/23 19:44
overno: 你用短期的劇烈波動反駁長期趨勢,還當例外,真有趣 10/23 20:07
Houei: 提醒有例外罷了 還能被歪樓成反駁 我也是醉了 10/23 20:26
Houei: 長期趨勢未必100%有例外 套用你的話 基本的東西不用人教吧 10/23 20:28
overno: 長期趨勢也沒例外,你說的只是短期人口下跌,屬王朝興替 10/23 22:15
overno: 時的週期性變化,但整個長期趨勢就是人口不斷增長,你是 10/23 22:16
overno: 用週線的變化來說十年線的趨勢有例外 10/23 22:16
Houei: 沒有一定要王朝興替 請問安史之亂唐朝亡了嗎 不是例外是啥 10/23 22:59
Houei: 追根究底 你立論基礎就有問題 應改為"承平時期"的逐漸下降 10/23 23:06
Houei: 即便單1朝代亦不乏抑制土地兼併的政策 "逐漸"根本站不住腳 10/24 01:01
overno: 這個問題之前有看過碩士論文研究每畝田地田租與人力隨古 10/24 11:01
overno: 至今變化的探討,你有不同看意見,正好可以當作論文主題 10/24 11:01
Houei: 人均佔有耕地 光西漢就起起浮浮 故難以長期趨勢而論!譬如 10/24 12:56
Houei: 漢武帝時 曾有人主張"賈人有市籍,及家屬,皆無得名田,以 10/24 12:56
Houei: 便農。敢犯令,沒入田貨" 再配合告緡 得民"田大縣數百頃, 10/24 12:56
Houei: 小縣百餘頃" 合理退回人均耕地回昇;但到了漢哀帝時 又出現 10/24 12:56
Houei: "占田不得過三十頃。賈人不得占田過私"、"賈人皆不得名田、 10/24 12:56
Houei: 為吏,犯者以律論"之議 足見人均耕地又變少了 10/24 12:56
Houei: 算我打自己之前言論的臉XD 10/24 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