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histori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Houei (金山好吃粥,伸!)》之銘言: : ※ 引述《onewalker (但願人長久)》之銘言: : 一、支謙於黃武年間在武昌譯經,沒有跟康僧會把佛教帶入江左,產生矛盾 : 假設支謙赤烏4年起開始輔佐孫和,這與下面會提到的康僧會於同年"化行南國。 : 初達建鄴",時間點十分接近,很難證明支謙比康僧會早到建業 : 二、牟子理惑論的爭議..即使不以牟融論處,牟子的活躍年代最晚也在東漢末年 : 仍可視為遠在邊境的其所在地交阯,在佛教乍到南方的參考依據 : 三、《高僧傳》:"桑垣人回發其(安世高)所封函財理自成字云。尊吾道者居士陳慧。 : 傳禪經者比丘僧會。是日正四年也" : 憑安世高所譯佛經,可知若安世高給康僧會師事的地點,是在吳地例如會稽的話 : 則必不會等到康僧會來宣揚佛法了 安世高或有南遊甚至在江南收徒之事,但其影響力可能是極有限的。 因「初染大法」但「風化未全」,所以企圖「道振江左」這不是很好理解嗎? 又你引的「尊吾道者居士陳慧。傳禪經者比丘僧會」這段資料有疑慮, 慧皎已在按語中辨析。 : 事實上《高僧傳》描述安世高"至(會稽)便入市。正值市中有亂。 : 相打者誤著高頭應時隕命" : 所以應該根本連傳教的機會都沒,就身亡了 : 重點來了!我們知道安世高還去過廣州,正好是康僧會先前待過之處 : 足見安世高是在那邊收了陳慧 & 康僧會,入其門下 這怎麼能夠說是「足見」呢? 哪邊有記載康僧會到過廣州嗎? : 問題這不表示陳慧後來肯定有回到吳地,否則也不會出現《廣弘明集/卷一 - : 吳主孫權論敘佛道三宗五──出《吳書》》: : "(孫權赤烏四年)厥名僧會,姓康氏...佛法久被中原,未達江表。會欲道被未聞, : 化行南國。初達建鄴.." : 以及李師政《辨惑一》"蓋聞釋迦生於天竺,修多出自西胡。名號無傳於周孔, : 功德靡稱於典謨。實遠夷所尊敬,非中夏之師儒,逮攝摩騰之入漢, : 及康僧會之遊吳。顯舍利於南國.." : 這甚至比康僧會"杖錫東遊。以吳赤烏十年到達建業",還要早了6年之譜 : "江表"自然沒把交阯算進去,更未見你前幾篇講的"中國",取代了"中原" : 兩段的南國實為同義,意指康僧會遊吳乃為了傳佛至全吳國 : 而不限縮康僧會遊吳前,已有安世高在交阯的事蹟 分幾點來說明: 1.會稽陳慧和康僧會「傳承」安世高之學是有,反映在對安般守意經的講習之上。 而非直接的師承關係。(陳慧或有,僧會應無) 2.廣弘明集這條資料怪怪的,不是很清楚廣弘明集的體例。 所引吳書如果是韋昭(即韋曜)所著吳書,自是康僧會同代人的重要資料,但: (1)吳書是吳國國史,「孫權赤烏四年」、「時三國鼎峙。各擅威權」 不似作為吳人的韋昭會用的用詞。 (2)「有康居國大丞相長子,棄俗出家為沙門。厥名僧會。姓康氏」。 與出三藏記集、高僧傳中「康僧會,其先康居人,世居天竺,其父因商賈移于交趾。」 說法不同,「其父因商賈移于交趾」似乎更為具體確實。 (3)僧祐、慧皎時代在道宣之前,其著作時亦廣為蒐羅參考眾書。 可信的資料應不至於遺漏。 : 四、回頭看你的"吳地初染大法",請注意那時康僧會原本居留處 - 交阯 : 業已被併入孫權治下!因此以交阯作為包含在吳地之內的代稱,並無不妥 : 然而吳地之廣,交阯之外尚有江東、荊州,以及一小部份江北地,乃至夷州 : 總不能說交阯有了佛教,就無限上綱到,整個吳國都有佛教 : 亦即所謂的吳地,沒有限制非得是吳國的江左,或者其他任何被指定的區域 你如果把《高僧傳‧康僧會》的部份讀過一次。(文字不多,很好讀) 你會發現慧皎是藉這篇,順便交待東吳佛教源流。 先寫「康僧會,其先康居人,世居天竺,其父因商賈移于交趾。」 接著寫支謙及其與吳主的互動,然後下一轉語「時吳地初染大法,風化未全」, 然後開始講康僧會「欲使道振江左」,在與吳主互動後立了建初寺。 這邊的文意脈絡是相當清楚的,「吳地初染大法」明顯指的是支謙的影響。 不是你說交趾就是交趾的。 前文已提到佛法的流傳是有分很多層次的,可能先在某些地域或社群中流傳。 安世高南遊、支謙譯經並與吳主交遊、陳慧的講習, 甚至從北方南下、或從武昌到建鄴的人,也都可能有聽聞、薰習、流傳佛教的。 一定要說康僧會以前吳地沒有「半點」佛教流傳, 不論從文獻或從常理來說都是很難符合實情的。 又歷史上記載許多佛教入華的故事。 西漢哀帝時從大月氏使者受浮圖經,東漢明帝時楚王英奉佛。 這些事情容或有之,但卻可能侷限在某些個人、地域或社群中。 又譬如我到美國,跟朋友交流佛教,或在和在美台人有佛教的共修。 這樣算是傳入佛教嗎? 所以這邊究竟是安世高、支謙、陳慧或誰是第一個把佛教帶入吳地的, 其實不是那麼重要,也很難做精確考據。 (許多要找出歷史上的第一的努力,都會因年代久遠、文獻缺乏而難以確證) 但若將康僧會的入吳,建初寺的創立作為佛教傳入東吳的「標誌」, 卻是非常合理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231.217.136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istoria/M.1652807617.A.35D.html ※ 編輯: onewalker (118.231.217.136 臺灣), 05/18/2022 01:14:38 ※ 編輯: onewalker (118.231.217.136 臺灣), 05/18/2022 04:0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