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histori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onewalker (但願人長久)》之銘言: 一、1."偏"、"僻"一類的詞表示地域上的用語的話,已有主副之分的味道在 換成吳地(因支謙在武昌)"偏"染大法,感覺不適合放在一度為孫權治所的武昌上 2.在建業被視為異類的佛教,恐怕連"初染"、"未全"的程度,都遠不及 而支謙在武昌譯經行之有年,順序上合乎"初" 二、安世高並未活到太康末年,那不就跟我主張他認為若安世高活到太康末年 則安世高視太康初年離世的康僧會,為傳禪經者,產生矛盾一樣意思 三、1.安世高幾度完成前世今生的宿命對,同理他說康僧會傳禪經,也是注定發生 心態上不至於為顯示其神異 2.《安般守意經》的序寫到"陳慧注義,余助斟酌,非師所傳,不敢自由也" 已知康僧會師從陳慧,假使康僧會以陳慧傳授給他的,自由改動陳慧的注 這形同在否定陳慧,故竊以為該師應為安世高 且康僧會另外多方請教前賢陳慧等人 四、廣州客閉門修行?《高僧傳》寫他"精勤佛法具說事緣。遠近聞知莫不悲慟" 希望不是廣州客把事緣說給自己聽,然後遠近聞知的都有順風耳 五、支謙在武昌宣揚佛教、陳慧即便真的在會稽,也沒在建業宣揚佛教 除非找到有在孫權的那個時代,於建業宣揚佛教的記載 且建業人疑為矯異的是"未及其道",睹形都睹了,很明確矯異,自然甭疑啦 所以重點不在有沒有看過出家人,而是康僧會"設像行道",於是"事應檢察" 就算已檯面下搞比較不引人注目的佛事,可以想見僧祐覺得還不太夠 以致仍舊稱江左"未有佛教" 六、你都講了道宣重新編輯整理內容,那赤烏四年前面的孫權 為何不能是道宣自己加上去的?除非你找到韋昭原始版本的《吳書》年號前 有加帝號,否則冠不冠"孫權",完全不影響後面內容 又,陳壽精簡文字並非什麼新聞,別的不說,支謙與韋曜諸人共盡匡益 吳志即未載;倘若《三國志吳書孫皓傳》是陳壽寫的 則《三國志吳書陸凱傳》亦無不是陳壽寫的理由 卻驚見陸凱用客觀的角度說"近者漢之衰末,三家鼎立"! 七、外國人的身世本來就難以考據,眾說紛紜很正常,不曉得你那一段想理解什麼 八、南梁時到唐朝時書籍亡佚,並不能支持赤烏十年的版本,就肯定無誤 其實我一直期待你提出支謙比康僧會早來建業的明確證據 九、試著加入假設: 已知康僧會傳寫的是孫權已制(另假設包括荊州或武昌在內的)江左 而(支謙在武昌譯經的)佛教未行..有沒有發現哪邊怪怪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01.10.46.92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istoria/M.1652851414.A.3F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