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histori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推 wittmann4213: 跟戶政系統不知有沒有關係,等於官方限定你就只有名 05/28 17:08 : → wittmann4213: 單獨能代表你個人。 05/28 17:09 .... : 推 zeumax: 主要是登記系統不支援,號之類的就很多,就暱稱 05/28 18:15 : → saltlake: 以前官方戶政系統不支援,現在人們真在乎可以要求政府 05/28 18:18 : → saltlake: 改進。有些人不是以成功要求自己名字要用羅馬拼音? 05/28 18:18 : → saltlake: 至於歐美人第一名和最末家族名之間,習俗上,個人愛用 05/28 18:19 : → saltlake: 幾個就幾個。可以是取自己敬愛的親戚名,也可以取自己 05/28 18:20 : → saltlake: 餘情未了的前夫妻名。總之很有彈性 05/28 18:20 說實在因為「以前官方戶政系統沒這功能」,導致大家逐漸不用表字或號。 這種技術原因,其實是不當侵害人民權利。即便因為以前硬體有限制而「不 得已」為之,現在顯然沒這限制,就不應該繼續姑息這種行政怠惰。何況以 前這樣真是因為硬體限制? 網搜「表字」倒是發現一件有趣的事情引述如下: https://zh.m.wikipedia.org/zh-tw/%E8%A1%A8%E5%AD%97 字起源於商朝,盛行於周朝,後來逐漸形成了一種制度。直到近代仍然被許多 知識界和文化界的人使用,如:胡適字適之,孫文字載之,毛澤東字潤之,李 敖字敖之。隨著社會風氣上使用表字的慣例逐漸減少,現代社會的戶口登記的 發展中也並未規範納入,表字的文化傳統在20世紀逐漸式微,已經很少人於日 常生活使用,只在一些較注重文化修養層面和道德自律嚴格的家庭、宗族、團 體和個人仍然保持和沿用。現代由於中國人口眾多,既有十四億人漢字同名同 姓重複率過高,一些民間人士與學者為此建議參酌文化基礎,支持在現代戶政 的管理制度上建立「姓、名、字」三大系統以合理的相關辦法增加個人的識別 度。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24.96.48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istoria/M.1653759193.A.742.html
PsMonkey: 按照這個邏輯,身份證字號也可以一個人好多個嘛.... 05/29 01:46
拜託質疑之前想一下。 上面寫了: 管理制度上建立「姓、名、字」三大系統以合理的相關辦法增加 個人的識別度
dosoleil: 要一次全講才能提升識別度 但名 字 號若必須同時出現 那 05/29 02:10
沒有混淆疑慮時幹嘛全講? 現實生活還有「縮寫」咧。 今天大家各自在各自家裡面喊爸媽哥姊弟妹沒識別問題。 其他場合呢? 今天大家在公司個別單位單喊上司直稱沒問題,比方同組的喊組長, 可到了同公司有不只一個組長在場的場合呢?
dosoleil: 就像財神總統一樣 只是長一點的名 05/29 02:10
dosoleil: 若要分別出現還能保有識別性 那他的字號應該是身分證字 05/29 02:10
dosoleil: 號或是QRcode吧 05/29 02:10
wittmann4213: 在戶政電腦化的時代,搭配身份証號,同名同姓實在也 05/29 02:24
wittmann4213: 不是太大問題,國外姓名重複的應該更多。 05/29 02:24
身分證號碼? 一般生活中用號碼來呼喚人的,都是些怎樣場合? 歐美那邊有學說或團體在主張用號碼稱呼人沒人性云云。當然這是價值觀的問題。 看個人。著名奇幻小說之一的權力遊戲,對此就有一個好玩的制度,用在太監兵。 有興趣者自尋之。 ※ 編輯: saltlake (114.24.96.48 臺灣), 05/29/2022 07:19:37
PsMonkey: =.= 我是指你最前面那段侵害人民權益那段 05/29 10:55
PsMonkey: 我對「只有一個身份證字號」不滿意的話,也是被侵害權益 05/29 10:55
在建立戶政系統之前,習俗就有名字號了,結果系統也不是做不到,政府就是不做。 身分證字號可不是習俗之一,而是政府為了管理人員方便而創設的新系統。
dosoleil: 所以什麼時候會有混淆疑慮 正式or官方文書有什麼是身份 05/29 11:09
dosoleil: 證不能解決的 商業上也沒人管同名 不也只對證件 印鑑章 05/29 11:09
dosoleil: 簽名 日常社交 想取字號也可打在自介 需要向官方登記嗎 05/29 11:09
CGT: 學日本人稱劉備玄德,關羽雲長這樣?XD 除了大家名字變長外 05/29 14:40
CGT: 似乎沒有太多好處?現代科技應該加上人臉or生物識別就夠了 05/29 14:42
CGT: 好處是讓別人多一個稱呼自己的方法,方便分親疏遠近 05/29 14:43
樓上所述不失為一法。問題是大眾接受程度。 技術上來說,可以每個人攜帶智慧手機。目前不是已經有掃碼系統與通訊軟體搭配, 能據此互加好友啥的? 那麼人與人見面,二話不說,彼此拿出手機互掃,然後讓手機 發聲介紹彼此,技術上是可行的。 問題如前述,大眾真的願意接受這種「高科技」(沒人性)的互相介紹方式? 且不論 有些人買不起智慧手機或不願意買或者軟體版本互通性等其他問題。 政治,是管理眾人之事,想做到尊重人權或者民權,就是需要多方考慮。 ※ 編輯: saltlake (114.24.96.48 臺灣), 05/29/2022 14:52:24
PsMonkey: 在扣「政府就是不做」這種響亮帽子之前,敢問,做了有 05/29 16:28
PsMonkey: 什麼益處?那現今我可不可以聲稱戶政系統要記錄 FB/IG 05/29 16:30
PsMonkey: /PTT/... ID(現在的習俗嘛)不然就是侵害民權? 05/29 16:31
PsMonkey: 最後,建議去回顧一下 1997 年硬碟 1MB 單價多少 05/29 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