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histori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Okutaguramu (八星魔王)》之銘言: : ※ 引述《moslaa (良心台派+正義DPP支持者)》之銘言: : : 總之,依目前在本板與網路的資料,無決定性證據判斷舊報紙中的豆乳是否即豆漿, : : 除非再用力去找出日本時代的食譜,細看製作方式了。 : 由東洋醫道會臺灣支部在臺北創辦,1930年1月20日出刊的「漢文皇漢醫界」第15號, : 刊登了一篇由沈仲圭寫的「衛生食譜」,裡面有一則「豆乳」。 : https://imgur.com/H7YhUE9 : 浸泡、揉爛、過濾、煮沸、加糖、甚至加雞蛋,這應該就是所謂的「豆漿」了吧? : 可是當時的漢文雜誌,一樣叫他「豆乳」。 好,沒有問題了,日本時代,台灣有豆漿。 不過....... (笑) 我查了一下原文 https://i.imgur.com/EltClJo.png
作者沈仲圭在前言中提到 隨園 夢隱 依我所知, 隨園 = 清朝詩人/散文家袁枚 夢隱 = 王士雄,清朝醫家,著有"隨息居 飲食譜" 然後沈仲圭可能是這位 沈仲圭(1901年~1986年),浙江省杭州市人。拜杭州名老中醫王香巖為師。 所以台灣的豆漿應該是隨明清漢人移民而帶到台灣。 製作方式傳承到今天,感動~ 至於外省人,帶來的應該是豆漿這個新叫法。 --- 至於為什麼當年叫豆乳, 因為豆漿的文雅中文名稱,正是豆乳,下圖擷取自英文維基對 soy milk 的介紹 https://i.imgur.com/jy5dT1Z.png
破案? ^_^ --- 這樣產生一個新問題,為什麼在台灣,明清時代遺留的豆乳叫法被豆漿取代? (雖然的確是同一個東西) 大家注意到了嗎?目前日本時代資料還沒有出現鹹豆漿, 我大膽猜 鹹豆漿應該真的是外省人帶來。 以下整合自網路說法 :鹹豆漿流行於長江三角洲地區,是該地區比較有名的早餐。 :臺灣各地四處都可見到的「永和豆漿大王」, :為什麼「永和」會成為豆漿代名詞? :原來當時與政府一起遷來台灣的大批軍民, :當時台北市的人口已趨近飽和, :與台北市相隔一水之遙的中永和地區 :便成了當時這些人的落腳之處。 因為這些外省人開的餐飲店中, (光復後的新名詞)豆漿可以對應鹹豆漿,方便記憶, 所以慢慢傳統叫法豆乳,就被取代掉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140.82.177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istoria/M.1680862615.A.547.html
zeumax: 本來漢人就有這飲食啊。但製作豆漿是個很麻煩的工作,即便 04/07 18:52
zeumax: 現代在沒有豆漿機幫助下都很麻煩,所以通常不會是日常飲食 04/07 18:52
zeumax: 其實很多東西算起來不叫外省人帶來的,因為原鄉也沒有這些 04/07 18:54
zeumax: 真要說是在本地將外省各種習慣融合發展出來的永和豆漿 04/07 18:55
嗯嗯,這個大概兩年前?我看過有人考證, 說油條燒餅雖然是明清漢人帶入台灣, 但組合起來變一套,是外省人在台灣開餐飲店的創意。 類似的還有蛋餅,真正傳統的外省蛋餅, 似乎是先做好蔥油餅,然後打一個蛋在煎鍋上,然後覆蓋蔥油餅, 也就是這種蛋餅的蛋跟餅嚴格說來是分開的。 但後來有人想到,可以工業化大量生產, 為了方便乾脆直接先把蛋跟麵粉混合在一起,就變成現在我們吃的蛋餅。
ocean11: 可能跟漢醫這個名詞被中醫取代差不多吧 04/07 18:55
※ 編輯: moslaa (114.140.82.177 臺灣), 04/07/2023 19:01:55
zeumax: 漢淮南王劉安就搞出豆漿,這飲食歷史悠久,應該早於明清 04/07 18:58
TetsuNoTori: 欸等等,一般蛋餅不都是先打蛋在蓋餅皮的嗎? 04/07 19:22
TetsuNoTori: 再 04/07 19:22
overno: 不就不同時期的外省人帶來台灣的嗎?原住民又不喝豆乳豆 04/07 20:09
overno: 漿 04/07 20:09
duriamon: 所以這位浙江人提倡喝豆漿,是算本省還是外省呢? 04/07 20:17
gemboy: 工業化生產的只有餅皮 最後製品也是要餅皮+蛋 04/08 00:44
gemboy: 粉漿式蛋餅或許才是古早時代產物? 粉漿式餅皮跟工業化 04/08 00:47
gemboy: 一般餅皮幾乎不一樣 04/08 00:47
overno: 小時候有部分店家提供 粉漿式餅皮的蛋餅 04/08 09:27
overno: 但 薄煎餅式餅皮的蛋餅也吃過,那時還沒工業化餅皮 04/08 09:28
overno: 吃時在薄餅上有一坨番茄醬,用刀叉切開餅皮吃 04/08 09:29
A6: 先打蛋再蓋餅的是蛋餅 先放餅或麵糊 再打蛋的 那個是煎餅果子 04/09 00:26
A6: 的做法 我是這樣理解的 04/09 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