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histori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afv: https://i.imgur.com/E2VBkj4.jpg
感謝大大提供圖。 經濟方面的思考我一直不在行,其實根本連名詞都不太懂,比如啥是貼現... QQ (迷之音:那你就收聲呀~) 這裡只分享幾點我知道的史料。 1. 從上圖可見,雖然台灣米的"產量"逐年升高, 但因為出口的關係,其實日本時代一直只有 600-800 千噸的米留在本島。 2. 當時這樣"保留量"的米是否夠吃? 整體上,夠是一定夠,不過不等於"每個人"/"部分地區"不會有(暫時性)缺糧問題。 1926-05-19 日日新報 https://i.imgur.com/h9OEuJZ.png
1932-05-28 日日新報 https://i.imgur.com/xuOjYA0.png
3. 所以所謂米荒問題,自然不可能指產量不夠,而是指市面上的米不夠。 至於為啥明明產量夠,市面的米卻不夠...... 4. 關於米價,一位文史工作者張若彤提出下圖 (他說是收集每天的民報米價而得) y軸的單位是 每斤米多少台幣元 https://i.imgur.com/Pi0Rnmq.jpg
能看到,以政權實際交接的1945年十月的米價為準, 主要漲幅在交接後的半年,約上漲7~8倍 (起始值目測約2.5,當除法之分母), 隨後穩定了約一年的時間。 至於這個漲幅應不應該出現,我建議考慮如下兩點 A. 當時(1945年)好像各國正在大飢荒,下圖是1946-03-16 民報 https://i.imgur.com/QDuZitM.png
雖然台灣的產量也明顯低於之前的高峰, 不過"實質上"的米應該仍夠吃 (因為留在台灣的總量本來就一直是600~800千噸), 但這是上帝視角的我們知道沒問題, 可當時的人會不會有人利用這類新聞,哄抬價格,這可以思考。 (除了上述美國新聞,民報另有多起新聞講海外台灣人挨餓中) (九死一生回到台灣才終於吃飽飯) 又,當年舊報紙這樣說 1946-04-25 民報 https://i.imgur.com/LitWh9q.png
B. 朝鮮半島南半部印象中日本也是規畫成糧食來源, 未來也可以找找當時朝鮮半島的米價。 我意思是,有時是大環境的問題,不是自己想怎樣,就能怎樣獨善其身的。 --- 這個話題實在超出我能力 >o< 就這樣吧,當我提供一點參考資料就好。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9.10.46.64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istoria/M.1682057370.A.704.html
afv: 貼現是指廠商將自己手上的商業票據(匯票、支票、本票)賣給 04/21 14:15
afv: 銀行換取現金 04/21 14:15
afv: 依吳老師的文章來看,長官公署的米價管制政策,造成農民賣米 04/21 14:21
afv: 的意願低落,容易使都會區更易產生米荒及有價無市的現象 04/21 14:21
A6: 那個 公署的米價管制 是延續日本的糧食管制政策 04/21 14:46
A6: https://i.imgur.com/0eOzUCP.png 在接收前就已經有人提出了 04/21 14:48
A6: 1945年11月5日提的 04/21 14:49
A6: https://i.imgur.com/vmKZcBs.png 04/21 14:50
A6: 就已經提到了以往公價制度 04/21 14:51
A6: 1945.11.31長官公署 首先做的命令是暫時恢復日本制度 04/21 14:52
A6: 避免來年的飢荒 04/21 14:52
A6: 另外必須在強調 1945年幾個問題 1.天氣異常/颱風 2.水利遭破壞 04/21 14:53
afv: 長官公署的管制政策分兩階段,兩階段各有不同政策 04/21 14:54
A6: 天氣異常不限於台灣紀錄 實際我之前查的大陸產糧那邊也有減產 04/21 14:55
afv: 延續戰時政策時,不只米價管制,農民繳納實物田賦時,還必須 04/21 14:55
afv: 將餘糧一併依官價賣給政府 04/21 14:55
afv: 這個餘糧強制收購政策在當時有兩個問題:收購價僅市價三分之 04/21 14:56
afv: 一,收購價款積欠未支付給農民 04/21 14:57
A6: 不管幾部分 長官公署的米價管制 和日本的公價制度有什麼差別? 04/21 14:57
afv: 這兩點造成農民觀望滯納嚴重 04/21 14:57
A6: https://imgur.com/J4vi5md 你可以看一下這個 04/21 14:59
A6: 日本的制度 不止農民 連豬農都受管制要上交 不能自己吃 04/21 14:59
A6: 我不直接講日本糧食管制的規定 是因為我沒找到 我只能用旁證 04/21 15:00
afv: 後來解除管制,到1946年底1947年初米價再度上漲時,政府再度 04/21 15:00
afv: 實施米價管制,但此舉造成都會區有價無市的局面 04/21 15:00
A6: 日本還有專門派人抓私藏米的 陳明忠回憶錄<無悔>裡面也有寫 04/21 15:02
A6: 要說 因為是日本統治 所以同樣米價政策 農民有意願 我是不信啦 04/21 15:04
A6: 米價政策 導致台灣農民生產意願低下的問題 二戰末就已經有了 04/21 15:06
A6: 推給延續日本政策的國民政府齁 是有點說不過去 04/21 15:07
A6: 我忘了說齁 根據陳明忠說抓到私藏米運氣比較"好"的 是送去 04/21 15:08
A6: 從軍 運氣不好的我就不知道了 04/21 15:08
afv: 延續日本政策的國民政府=》它可以不要延續,而且後面也一度 04/21 15:08
afv: 放棄了 04/21 15:08
afv: 日本政府米價管制政策導致農民生產銷售意願低落,國府的米價 04/21 15:09
afv: 管制政策也一樣啊 04/21 15:09
afv: 日本印鈔融通財政赤字導致通膨,國府印鈔融通財政赤字也是導 04/21 15:10
afv: 致通膨 04/21 15:10
A6: 當然可以不要延續阿 但也要有能力阿 當時連職工人數都補不齊 04/21 15:14
A6: 就像戰後也想馬上把日軍都弄走 結果船不夠阿拖到3月不是? 04/21 15:15
A6: 日本職工1946年還暫時留用3~4萬人 甚至最後期限1947.1.1後 04/21 15:17
A6: 都還有留用的 04/21 15:17
A6: 制度馬上改也不可能啊 就像說的右走 1946.1.1實行的 04/21 15:18
afv: 既然有支出無法縮減,另一條路就是開源了,不過都被要求賠本 04/21 15:18
A6: 台灣到3月才實行哩 04/21 15:18
afv: 賣糖、賣煤了,賣出的貨款還被中央積欠,導致台銀匯兌緊張, 04/21 15:18
afv: 就死局了 04/21 15:18
afv: 國府米價管制政策失敗跟被省議會靠北後,就放棄了,只撐到194 04/21 15:21
afv: 6年1月 04/21 15:21
A6: 撐不住是理所當然的阿 我前面他個上面就說了 台灣人對日本的 04/21 15:27
A6: 米糧管制就很反感了 04/21 15:27
afv: 不過剛才查到一個資料: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施政報告(1946年5 04/21 15:27
afv: 月),第13頁顯示警備總司令部從日軍手上接收了173萬噸米糧 04/21 15:27
A6: 陳逸松他們1105就評估過 在執行米糧管制行不通阿 04/21 15:29
A6: https://i.imgur.com/HaTJTcG.png 你可以看看 在日軍存糧 04/21 15:31
A6: 7.5萬石的時候 台灣會缺多少糧 你說接收的 那剛好能解釋 04/21 15:32
A6: 1946年上半年沒出現大饑荒阿 04/21 15:32
afv: https://i.imgur.com/RXdVobK.jpg 04/21 15:34
afv: https://i.imgur.com/ZdtZyPt.jpg 04/21 15:35
afv: 173萬”公噸”跟7萬5千”石”的差距很大 04/21 15:35
afv: 前面就提到台灣稻米產量最高峰是一年140萬”公噸”,警總接 04/21 15:37
afv: 收的日軍軍糧是173萬”公噸” 04/21 15:38
afv: A6你那份日軍存糧數還是”某權威者”來源,173萬公噸日軍軍 04/21 15:41
afv: 糧這份,是行政長官公署與警總對省參議會的施政報告數據 04/21 15:41
A6: 而且我甚至懷疑他單位用錯 因為你換算一下 54838709石XDDD 04/21 15:46
A6: 你對照一下日本的產米量 要多少年不吃不喝XDDDD 04/21 15:46
A6: 54 838 709石XDDD 04/21 15:47
A6: 1943年全年收穫量是 8 183 823 石 04/21 15:48
A6: 我不懷疑你 我是笑他 你查到很好 04/21 15:48
A6: 當然可能我算錯 你幫我驗算一下 04/21 15:49
A6: 1石是31公斤 一頓是1000公斤 04/21 15:49
A6: https://imgur.com/voRxmu1 當然不排除大家單位都錯 他對了XD 04/21 15:54
A6: 你那份我有去看 他確實是寫噸 XDDDDDD 04/21 15:57
A6: https://imgur.com/in6UKvq 我查到 有些人確實也寫過140萬噸 04/21 16:14
A6: 他們倆個 要出局一個 wwwwwww 04/21 16:14
afv: 日治時代的一石米是150公斤左右 04/21 17:02
afv: 這樣算的話,800萬石米相當於120萬公噸 04/21 17:03
A6: 算150斤 直接把上面除5就好了 是 11 204 083 石 04/21 17:04
A6: 還是不足上面估算台灣需要的的160萬石阿 04/21 17:08
A6: https://i.imgur.com/HaTJTcG.png 不是紅色的 是紅色右邊 04/21 17:09
afv: 160萬石不是24萬公噸? 04/21 17:10
A6: 也就剛好解釋 為什麼台灣1946年上半年的缺糧 沒預想那麼嚴重 04/21 17:10
afv: 11204083石不就1千1百萬石? 04/21 17:12
A6: 你算對了 我眼睛有點花 上面的是1120萬石 不是112萬石 04/21 17:15
afv: 這樣算的話,光日軍存糧就幾乎可供應全台七百萬人吃兩年? 04/21 17:16
afv: 七百萬x0.75x12/10=620萬石 04/21 17:17
fw190a: 可是那篇施政報告後面糧食局部分又只看到8萬多袋(60KG)米 04/21 17:50
fw190a: 番薯和穀的部分就多很多,可是數字又有點怪 04/21 17:55
fw190a: 內文則是已經提到米價上漲/缺米/外省購糧等事項 04/21 17:58
dosoleil: 糧食局只收到40萬袋*60kg的米穀 (共2.4萬噸) 還要幫坐擁 04/21 19:49
dosoleil: 173萬噸的軍方籌糧 究竟哪裡出問題了 04/21 19:49
smithjr: 管理?米都被國府官員A走盜賣了 04/22 08:58
A6: 國府官員??? 不好意思齁 米的部分 我不是很確定 但糖的部分 04/22 12:15
A6: 台灣人侵吞走私疏散糖 最後虧損算成政府的事情還蠻多的 04/22 12:17
A6: 有一分證據說一分話 04/22 12:19
moslaa: 我這人呢,打筆戰也是看對象的 04/22 13:41
moslaa: 不想沒事掉自己的價 (茶 04/22 13:42
hanhsiangmax: 推 04/24 08:12
hgt: 沒證據但還是要暗示是台灣的問題,呵!! 了解!! 04/24 09:20
hgt: 台灣人 04/24 09:20
afv: 依照長官公署施政報告中,專賣局那章來看,1945年11月至1946 04/24 11:02
afv: 年3月,酒類製作量僅5萬2千公石左右 04/24 11:02
afv: 而專賣局所屬各製酒工廠,生產能力為44萬公石 04/24 11:03
A6: 問題有證據阿 台糖疏散糖就是證據阿 04/24 16:44
A6: 而且有些是故意細分 把矛頭指向半山 什麼是半山 還是台灣人啊 04/24 16:45
A6: 就像228後期說是流氓幹的 流氓是什麼人 還是台灣人 04/24 16:45
A6: 去把定義翻一下 很多就是台灣人自己幹的 只不過取個新名字 04/24 16:46
A6: 然後說不是台灣人幹的 ㄎㄎ 04/24 16:47
A6: 而且很多東西 還是當時的經歷過日治的那種台灣人自己寫的 04/24 16:51
hgt: 阿不是在講米嗎?? 04/24 18:59
HarunoYukino: 但是沒證據可以講是國府的問題w 04/25 00:37
A6: 我上面不是已經講糖了 04/25 01:42
supercilious: 鬼扯 05/09 1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