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histori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今天拿到一份祖先的地契資料,是清乾隆45年10月時的一份交易資料 https://imgur.com/hlvT5C4 內容是一位林先生因某些原因出售土地,座落位置不明,內容詳細記載 在販售前他先問過族內兄弟親人並沒有人願意承購,並且還明寫每年大 租二石,約合今日60公斤的佃租收入 售價是佛銀八十元(員) 根據計算約合清制53兩白銀左右,在乾隆時期相當於4噸最優質白米 又或者聘請50名苦力或20名工匠 一年的花費 又相當於一名七品官一年的年奉(45兩) 所以這位林先生當時到底犯了甚麼事需要那麼大筆錢....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28.66.142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istoria/M.1686413613.A.051.html
IAMCSH: 有錢人 06/11 00:47
Parafolia: 看來在苗栗後龍 06/11 01:19
是的
dany9177: 海口二胡?台西鄉嗎? 06/11 15:12
hedgehogs: 跑路? 06/11 19:20
anticat: 有點不懂,年租60公斤米,售價相當于四千公斤,這是精米 06/12 14:37
anticat: 比精米嗎?如果是,這年租才1.5趴耶? 06/12 14:37
zeumax: 大租確實不高,這是第一層地主,大租業戶可以理解為開發委 06/12 16:22
zeumax: 員會之類機構,通常並不參與實際耕作,所以收不多 06/12 16:22
zeumax: 這張地契在學術上理解是懇戶地契,第二層地主,再向下招佃 06/12 16:25
zeumax: 農進行實際耕作,收的就更高了 06/12 16:25
zeumax: 業戶在開發土地上也可能籌集資金開發水利,再收水租,農民 06/12 16:26
zeumax: 成本當然不可就1.5趴 06/12 16:26
gary76: 這價碼看起來像是想捐官? 06/12 16:35
其實我比較好奇這位先祖怎麼生出50兩白銀的....
anticat: 了解,感謝說明 06/12 19:24
※ 編輯: mshuang (36.228.73.156 臺灣), 06/13/2023 21:0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