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histori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ccyaztfe (1357924680)》之銘言: : 說到戰爭時,養寇自重這成語偶爾會被提出來 : 不過仔細想想,這個說法是不是有些經不起推敲? : 畢竟養寇自重是有風險的欸 打仗這種事情到處都是風險。 : 你怎麼敢肯定朝廷會繼續留著你而不是把你換掉? 你怎麼不提反過來的風險? 賊寇被剿滅之後,朝廷就卸磨殺驢? 康承訓討平龐勳的時候,朝廷封賞。 新唐書.《列傳第一百四十三 沙陀》 12 龐勛亂,詔義成康承訓為行營招討使,赤心以突騎三千從。 承訓兵絕渙水,遇伏,墮圍中幾沒,赤心以騎五百掀出之。勛欲速戰, 眾八萬,短兵接,赤心勒勁騎突賊,與官軍夾擊,敗之。其弟赤衰以千 騎追之亳東。勛平,進大同軍節度使,賜氏李,名國昌,預鄭王屬籍, 賜親仁里甲第。…… 但是因為和宰相路巖、韋保衡有仇怨,後來被陷害。 新唐書.《列傳第七十三 令狐張康李劉田王牛史》 37 詔擢張玄稔右驍衛大將軍,承訓遷檢校左僕射、同中書門下平 章事,徙節河東。於是宰相路巖、韋保衡劾承訓討賊逗撓,貪虜獲,不時上 功。貶蜀王傅,分司東都。再貶恩州司馬。僖宗立,授左千牛衛大將軍。卒 ,年六十六。 : 朝廷看你遲遲無法成功,可能把你換掉,甚至把你治罪 黃巢之亂,曾元裕就是這樣勸宋威的;昔年龐勳作亂,康承訓為朝廷 賣命討賊。賊滅之後固然得到封賞,但還是因為得罪權貴而倒楣。所以 不如養賊自重。宋威採納曾元裕的建議,但朝廷知道他們玩這一手,就 走馬換將。 新唐書.《列傳第一百五十下 逆臣下》 5 時威老且暗,不任軍,陰與元裕謀曰:「昔龐勛滅,康承訓即得罪。吾屬 雖成功,其免禍乎?不如留賊,不幸為天子,我不失作功臣。」故躡賊一舍,完 軍顧望。帝亦知之,更以陳許節度使崔安潛為行營都統,以前鴻臚卿李琢代威, 右威衛上將軍張自勉代元裕。 : 如果換個人去打,一打就殲滅敵人,那不也顯得你很無能? : 我個人觀點,養寇自重要成功,得有幾個先決條件 : 一、國家能打的、會打的只剩你一個人 : 二、國家暫時沒辦法拉出一支可用軍隊 : 三、國家沒辦法強硬地制裁你、處罰你 : 以上三點如果達不到,養寇自重只是在找死而已吧 後世的袁世凱就玩得很溜。 武昌起義成功後全國震動,各地督府且有響應者。清廷急忙請袁世凱復出。 袁世凱乃令北洋軍向南攻打革命黨。其中馮國璋作戰勇猛,攻占漢陽,因功 受封二等男爵。但袁世凱之前已經被清廷玩過一次,被逼下臺養病,這回重 新出山,腦子就清楚多了。下令北洋軍放緩攻勢,然後自己和清廷與革命黨 兩面談條件,最終把清廷賣了,登上民國首任大總統寶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24.85.57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istoria/M.1687050859.A.801.html
dennis99: 講到唐末養寇自重,高駢才是養最大,放黃巢過江自己在江 06/18 09:20
dennis99: 南爽,差一點真成了江南王 06/18 09:20
peter89000: 劉巨容更直接”不若留賊以為富貴之資” 06/18 10:17
dennis99: 推樓上 我看過這句結果自己都忘了XD 06/18 10:19
hgt: 是不是有看楊利輝?? 06/18 12:11
milk7054: 高駢晚年被方士架空,看起來就不知人性險惡沒啥社會經驗 06/18 14:01
milk7054: ,評價養寇自重可能是春秋筆法 06/18 14:01
milk7054: 安史之亂、李希烈之亂,唐廷怕“熱心民眾”勤王名義趁機 06/18 14:04
milk7054: 擴張地盤,不大可能讓地方軍離開他們地盤管閒事 06/18 14:04
milk7054: 或許是朝廷或其他勢力對他的誹謗,才決定不參與勤王,畢 06/18 14:22
milk7054: 竟中晚唐太多有功無賞有過追殺到底的前例,部隊拼光朝廷 06/18 14:22
milk7054: 沒實質鼓勵,搞不好還想奪取地方實權 06/18 14:22
milk7054: 叫不動的地方勢力又何止高駢,真有坐大想法應該積極軍事 06/18 14:31
milk7054: 行動,龜起來練丹是哪門子養寇自重? 06/18 14:31
dennis99: 高駢是唐末中央宦官在神策軍養起來數一數二能打的大將 06/19 11:12
dennis99: 他的家底是山東天平軍,曾兩度大破南紹,才被中央派去平 06/19 11:18
dennis99: 黃巢,結果反而間接滅了唐室。他的問題以前學者黃清連 06/19 11:19
dennis99: 已經寫過一篇〈高駢縱巢渡淮─唐代藩鎮對黃巢叛亂的態度 06/19 11:20
dennis99: 研究之一〉,該文有很詳盡的分析 06/19 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