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histori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偶然在網路上看到的 大約在二十世紀初期到中葉 (歐洲)人使用的『購物清單』 當時的人出門購物,怕漏掉什麼東西忘記買 隨身攜帶一塊小金屬板,上面印著各類生活用品名詞 每個詞旁邊有一個小箭頭可以撥動,做為 已買/未買 的紀錄 英文 https://i.imgur.com/pPhBYrC.jpg 1940年代
https://i.imgur.com/uZwHtNn.jpg
瑞典文 https://i.imgur.com/IhcaFfV.jpg 1930-40年代
https://i.imgur.com/2E3XDfu.jpg
https://i.imgur.com/TCf8VBp.jpg 1950年代
(最上面的 Glöm ej köpa hem 直譯就是「別忘了買回家」) 補充:瑞典文的那三張照片 比較大片,長度有到40公分 是掛在廚房牆上,標示什麼物品用完了、需要買了 -- 不是,沒有紙跟筆嗎?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1.58.110.137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istoria/M.1688817978.A.9EB.html ※ 編輯: Aotearoa (61.58.110.137 臺灣), 07/08/2023 20:09:17
gary76: 也許這看著比較高科技,就像現在有人幹什麼都要用手機來做 07/08 20:10
gary76: 一樣 07/08 20:10
leptoneta: 可以重複使用 比用紙筆還環保啊 07/08 20:54
atteleitus: 以前的筆都不方便吧 鉛筆要削 鋼筆要灌墨水 灌不好還 07/08 21:35
atteleitus: 會到處噴汁 07/08 21:36
atteleitus: 而且可能都不算便宜? 07/08 21:37
Yenfu35: 補充atteleitus,從維基百科可知,原子筆在1950年代才真 07/08 22:30
Yenfu35: 正普及,而且當時的鋼筆可裝墨水量不多、卡式墨水匣也還 07/08 22:34
Yenfu35: 沒發明。只不知自動鉛筆當時是否已經普及? 07/08 22:34
milk7054: 跳蚤市場的特殊小物吧,實用性有待商榷,但吸引購買的噱 07/08 22:38
milk7054: 頭 07/08 22:38
milk7054: 早期一堆發明王,靠賣這種小巧思賺錢 07/08 22:39
milk7054: 金屬牌放在衣物,箭頭很容易誤觸,實用性還不如用筆劃 07/08 22:51
articlebear: 好有趣 07/08 23:09
hgt: 我怎麼覺得完全不需要這東西XD 07/09 01:16
hgt: 買東西也沒有同一天就要買齊壓!!! 07/09 01:17
hgt: 如果一天只買兩三樣,也不會有忘記的問題 07/09 01:17
wittmann4213: 有趣 07/09 01:31
zeumax: 在超級市場不普及的年代,或要節制消費的主婦,這算哪時代 07/09 01:35
zeumax: 補助小幫手。這東西時代背景有存在價值,現代來看自然沒用 07/09 01:35
iamoldtwo: 有趣 07/09 01:36
milk7054: 沒多大用處,沒容量重量等單位沒種類,麵粉高筋中筋低筋 07/09 10:47
milk7054: ,康乃馨鬱金香玫瑰花,鱈魚鮭魚金槍魚 07/09 10:47
milk7054: 頂多給不習慣寫購買計劃的人,一個粗略的建議,細節就自 07/09 10:50
milk7054: 由發揮 07/09 10:50
milk7054: 還是需要紙跟筆寫種類單位,這玩意就給不常買東西的人一 07/09 10:56
milk7054: 個通識性的指南 07/09 10:56
Aotearoa: 我倒是覺得這對常買東西的主婦很有用,就是個提醒而已 07/09 11:12
Aotearoa: 例如買魚,種類、數量那是到了魚攤再視情況決定,主婦對 07/09 11:13
Aotearoa: 這很擅長 07/09 11:13
Aotearoa: 要買什麼、買多少,都在腦子裡了,這東西就只是提醒 07/09 11:14
freesoul: 就像樓上講的, 平常有在買菜的人不需要特別寫數量 07/09 11:59
milk7054: 怎麼可能不用寫數量,又不是每天吃一樣?每天吃高麗菜大 07/09 12:35
milk7054: 陸妹蕃薯葉不會膩喔 07/09 12:35
milk7054: 如果是滷一鍋吃一禮拜,還不如外食 07/09 12:36
leptoneta: 哪個年代就是買東西回家屯 想到才買是時間太多嗎 07/09 13:15
A6: 其實會有這一問的齁 可以去中國東北買買菜 07/09 13:48
A6: 可能就不會有量的疑問了 07/09 13:48
A6: 而且現在房子小 很多消費習慣是 不要屯 占空間 想到再買 07/09 13:49
A6: 和以前會挖地窖屯東西的消費習慣不太一樣 07/09 13:50
hgt: 以前的人本來就時間很多呀!! 不然哩??? 07/09 14:02
hgt: 你以為是台積電要加班到半夜??? 07/09 14:03
hgt: 不要說以前,我媽現在也是一兩天出去逛一次,一次買幾樣 07/09 14:03
neak: 這感覺是給下人用的,就交代你買菜不能買錯 07/09 14:20
milk7054: 拜託還台積電,連老美都覺得工時太瘋狂 07/09 14:44
milk7054: 白人國,忙到沒時間除非馬斯克賈伯斯比爾蓋茲 07/09 14:46
milk7054: 1950年美國女性工作比例30%,不出門呆在家有什麼娛樂嗎 07/09 14:55
ewayne: 能天真的以為說拿這清單的人會搞不清楚自己要買多少,買哪 07/10 00:22
ewayne: 種類的人,到底是有多沒上過市場? 07/10 00:23
ewayne: 這種東西根本不是給啥不常上市場的,所以不需要細節 07/10 00:24
zeumax: 台灣的環境是量販店不遠,超市又密集,即便鄉間也比以往多 07/10 10:43
zeumax: 更多購物選擇 07/10 10:43
zeumax: 但早個五十年是沒有這麼便利的,歐洲人口相對少問題更多 07/10 10:44
zeumax: 用現代眼光對過去評斷真的可笑,條件就不一樣 07/10 10:45
Houei: 就有人以為古代有柏油路 和雷達預報天氣 想血拼再去不用屯 07/10 10:50
money501st: 那現在的台灣去類比是有什麼障礙XD 07/10 11:15
money501st: 歐美開車去超市可能都要一小時起跳 07/10 11:15
money501st: 當然是一兩週去買一次 07/10 11:15
hgt: 好優!!! 難怪台灣不需要!! 在台灣就是好!!! 07/10 11:56
hit0123: 這邊就一堆被人養好好 沒自己上市場料理三餐的阿宅呀 當 07/10 13:19
hit0123: 然搞不清楚 07/10 13:19
※ 編輯: Aotearoa (61.58.110.137 臺灣), 07/10/2023 21:11:31
hedgehogs: 有人只是想來槓吧 07/10 21:51
amyvivian: 面板上有鑽孔,應該是用來掛在某個地方的吧 07/10 23:20
amyvivian: 可能也有裝飾的效果...?? 07/10 23:20
Aotearoa: 樓上說的我內文有補充 07/11 10:59
amyvivian: 英文的也有洞,感覺也是掛在哪或搭配什麼一起使用的 07/11 11:12
Aotearoa: 網路找了一下,還有法文、德文的,也有美國的是圓形的 07/11 11:40
Aotearoa: 各種 07/11 11:40
biglafu: 聰明 07/11 16:35
ksacet: 或許不是“購物清單”,但起碼是手動的原物料庫存警報器 07/11 2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