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histori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TKB5566 (= =)》之銘言: : 就算古中國沒有類似中共這樣的組織,而且當時中國也沒有客觀評價中共的渠道好了。 : 那維基百科也說陳寅恪精通多達20種語言, : 難道陳寅恪不能藉由外國的資訊,例如外國對蘇聯的批評與質疑,去了解中共的邪惡嗎? : 到底為何陳寅恪這樣一個博覽群書,幾乎要把整個人文領域的學問都學通的學霸, : 會無法看出中共的問題所在呢? : 陳寅恪是犯了什麼樣的錯誤,導致他在1949年,做出留在中國本土的決定呢? 陳寅恪對自己即將面臨的命運,和中國共產黨的本質是了解得非常清楚的 他之所以留在中國本土,是因為腳麻了 也就是他已經把自己塑造成太過嬌弱,手無縛雞之力的典型儒生書生 他沒有勇氣改變環境,也不喜歡改變,因為家產與資源不能移動 寧願坐在原地等待該發生的事情發生 或者說他一輩子的品質,本來就沒有「勇氣」「主動」這些習慣 讀書是他出生於富家,很小就耳濡目染的本能,他並沒有任何謀生技能 最終他寧願選擇當故國永遠的遺民,精神上永遠的流亡者與異鄉人 這種自溺又極其被動,只有一張嘴的性格,是中華文人很常見的性格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0.135.18.30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istoria/M.1690987873.A.8F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