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histori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實話說,關於應該用怎樣的稱謂在怎樣的場合稱呼一個人, 也許,對今日的我們來說,最簡單的方式是︰問韓國人。 或者瀏覽韓國的影視劇或其他出版品。 畢竟,歷史上,韓國可是古中國周邊諸國吸收與落實各種 漢家文明制度的國家……沒有之一。韓國(的新羅)可是被唐 玄宗稱過是君子國的。 時至今日,作為一種嘗試或者很容易用網搜等各種手段驗 證的事實也是,韓國人相見時,需要彼此溝通了解兩人之間 的各種關係之後,才能選定彼此的稱呼,乃至於對話用詞, 以及各種禮節的。 很複雜? 那是因為本質上或者事實上,人與與之間的關係 就是那麼複雜。從而,禮節制度,作為規範人與人之間言行 舉止的制度,也就不得不複雜。 就好像法律制度,除了劉邦初入關中時的政治宣言,吾與 百姓約法三章。說得好像是只要遵從那三條就沒事了。結果 實際上漢律還不是一堆複雜條款? 無它,漢律要規範社會各 種活動,而這些活動很複雜,所以漢律不得不複雜。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24.121.88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istoria/M.1695391085.A.6D7.html
saram: 韓國文化有儒家思想.儒家重視五倫關係.特別是長幼有序. 09/23 02:13
saram: 所謂禮,並非現代的禮貌.禮是一種不成文的社會關係法. 09/23 02:15
古代中華圈的禮,本來就不只禮貌,還包括法的功能,即使歷朝官府有頒布 各種律法令等明文法規。 古時候的禮,用現代法學術語就是,有法理的作用,法司在解釋律令,要遵照 禮,以及各種經典。 換言之,現在一些人嘲笑說古時候科舉考試考四書五經啥的「沒有實用」,其 實是忽略了那些材料作為法理在斷案的實際功用。
saram: 禮的發明讓法官省了很多事. 09/23 02:17
saram: 其他如葬儀文化,哭喪,出殯,土葬等的講究和早期中國社會 09/23 02:19
saram: 一樣的重視. 09/23 02:20
※ 編輯: saltlake (114.24.112.200 臺灣), 09/23/2023 17:56:47
saram: 韓國的禮法有一部分牽涉社會心理學. 09/24 22:58
saram: 中國的葬禮只有哀儀式(如孝女白琴等)但韓國除了哀儀式居然 09/24 23:00
saram: 還有"喜"儀式. 09/24 23:00
saram: 但僅限在傳統葬儀中. 09/24 23:01
saram: 簡單的說,葬禮結束後要大家恢復正常社會生活,不能保持 09/24 23:03
saram: 哀傷狀態,也要那些自覺不孝的子女免去罪感. 09/24 23:04
saram: 禮教束縛了你我,但禮教適時的解放了你我. 09/24 2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