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histori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bruce78131: 印象中一些滯日台灣人使用戰勝國的身分在日本本土薛 10/17 17:29
bruce78131: 了一筆錢,後來應該都被遣返了
安藤百福,原名為吳百福,生於明治43年(1910年)日治臺灣嘉義廳樸仔腳支廳樸仔腳區 樸仔腳街(今朴子市)。原為台灣嘉義人,父親是吳獅玉(又名吳阿獅)、母親是吳千綠 ,自幼父母雙亡。在臺南廳臺灣府城(今臺南)由經營布料批發店的祖父吳武照顧之下成 長。昭和7年(1932年),22歳的安藤百福以父親的遺產為本錢,在台北永樂町的市場經 營纖維公司「東洋莫大小」。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空襲炸毀了安藤的事務所和工廠,爾後日本向同盟國投降,臺灣人需 在日本及中華民國之間選擇國籍,吳百福選擇中華民國國籍,1966年才以妻子安藤仁子之 姓,歸化日本籍,決心放棄台灣人的身分,成為日本公民住下來[1]。而其實在戰後不久 ,安藤即已經舉家到日本發展,他在日本的時候就轉換事業跑道,開始經營百貨公司和食 品事業。昭和23年(1948年)設立中交總社(現在的日清食品),在大阪府南部的海岸上 排列鐵板,用倒海水製造鹽的獨特方法進行製鹽事業。 在他的食品事業初期,他爲了解決當時戰後日本糧食不足而導致國民營養不良的問題,發 明了以牛骨和豬骨作為材料的營養補充食品並提供給醫院使用。但好景不長,駐日盟軍總 司令(GHQ)以逃稅的罪名把他逮捕,並被判處4年勞動刑並沒收所有他的名下的資產,幸 好法律學者黑田覺組織辯護律師團隊爲他辯護,令他成功脫罪而釋放。 當時,厚生省(今厚生勞動省)得到了美國的援助物資—小麥粉來製造麵包,並舉行做麵 包、吃麵包的獎勵運動。安藤對「吃麵包獎」表示不滿,認為既然同樣是以小麥作為原料 ,應該以日本的傳統麵食為獎勵,並對厚生省職員進行質詢。該職員表示,日本的供給體 制尚有問題,允許以安藤自己的力量加以推廣。但當時的安藤沒有充裕的資金來進行其它 事業,計劃也就無疾而終。 -- 吳百福(安藤百福)一直都住在日本,而且還是日清食品的創辦人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136.190.172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istoria/M.1697553846.A.98C.html
moslaa: 之前沒細看過這位先生的生平,只約略知道是台灣移民 10/17 22:52
moslaa: 如以上面為準,則這裡有非常有趣之三點 10/17 22:53
moslaa: 1. 二戰後,台灣人有國籍選擇權 10/17 22:54
moslaa: 2. 要到1960年代,日本國籍才又香起來 10/17 22:55
moslaa: 3. 戰後在日本ROC國籍之香度,可從這位老兄創業的公司商號 10/17 22:56
moslaa: 窺見:中交總社。我查了一下,意思可能是 10/17 22:57
moslaa: 為了與中華民國交流而創立的公司 10/17 22:57
moslaa: 依據:https://reurl.cc/o585aq 10/17 22:58
moslaa: 上面是他八卦。看完覺得: 戰爭真的是改變命運的大鬼牌 10/17 23:01
saltlake: 樓上注意吳先生變成安藤先生的關鍵在日本老婆 10/18 08:07
saltlake: 換言之有憂患意識的臺灣人應找他國配偶以備將來 10/18 08:08
moslaa: 為什麼叫中交總社的原因,另一說明 10/18 11:51
moslaa: 可能是因為他先創辦學校 中華交通技術學院 10/18 11:52
moslaa: 所以後續的公司名某種程度上沿用。 10/18 11:55
moslaa: 當然這樣問題就變成為什麼學校要叫"中華交通" 10/18 11:55
moslaa: 總之,我個人認為,他老兄初期創業,要取名中華交通/中交 10/18 11:56
moslaa: 要說沒打算活用他身為戰勝國國民身分,在日本取得一定程度 10/18 11:57
moslaa: 威壓能力,我個人是不會信的 XD 10/18 11:58
moslaa: 我認為這是一個探討戰後初期在日台灣人心理的很好切入點 10/18 11:58
moslaa: 感謝板友! 10/18 11:59
saram: 日本人禮中國名,曰中華.韓國也是.中國本來不叫中國. 10/18 14:23
saram: 中國傳來的料理也叫中華料理.(現在食品則又稱中國食品) 10/18 14:24
saram: 認真說"中華"也不宜解釋為一國名."中國"是公認的國家俗稱. 10/18 1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