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histori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本文接著討論 二、台積電超越聯電的真正原因? 既然兩家公司都做晶圓代工,讓我們順著這條線來稍微回顧半導體製程歷史吧。 簡單說,1998年以降,半導體製程先後遇到兩次關鍵瓶頸。 (ps. 抱歉我不是相關背景出身,學理部分只能參考網路說法,作極簡之介紹) 將進入130奈米製程時, 半導體內導線的"電阻/電容時間延遲"嚴重影響了半導體的運作速度。 解決之道是 改用更低電阻的銅當導線材料 (原本用鋁)。 (https://reurl.cc/gax6W7) 銅製程由國際著名大公司IBM率先發表, IBM接著到處找合作夥伴,想要技轉到半導體晶圓廠, 台積電與聯電自然在洽談名單上。 第一次命運分歧點:要不要跟IBM合作? 現在回頭去看,兩家公司的選擇,竟形塑了此時此刻我們熟悉的台灣。 這是一次歷史性的選擇,我盼大家能看一下當年報紙標題,感受歷史的重量 XD 2000-01-28 中央日報 https://i.imgur.com/r4tep0g.png
曹興誠選擇相信他人 --- IBM公司 張忠謀選擇相信自己 --- 的研發團隊 從標題的用字大小能看出,當時多數人恐怕押寶聯電, 沒辦法,傳統上大家都認為"外國的月亮比較圓"。 張忠謀的理由是 (截圖來自該新聞之內文) 1. 老子就喜歡自己掌握關鍵技術 2. 與外國合作不見得一定更快啦 https://i.imgur.com/JNJIWi9.png
結果, 2001年,台積電130奈米製程進入量產 2002年,PRC中芯130奈米製程進入量產 2003年,聯電130奈米製程進入量產 修但幾勒! 那個2002年怎麼回事? 恭喜大家眼睛都很正常, 對,最後聯電的研發速度不但輸給台積電,還輸給台灣人多半看不起的PRC中芯! 2003年,曹興誠自己這樣評論 (10/25 工商時報) : 曹興誠昨日在一場演講中,對與IBM結盟技轉銅製程, : 形容為「栽了一個大跟頭」... : IBM銅製程的問題在,是一種名為SiLK的絕緣材料。 : 該材料太軟... 容易造成晶片內金屬層斷裂... : 曾向IBM建議改用其它材料,但IBM不接受... : 現在聯電的銅製程技術已經相當好,但時間上晚了兩年。 時間繼續走。幾年後要進入28奈米製程時,新問題來了,簡單說 半導體核心面積的縮小導致單位面積密度增大,開始出現漏電問題, 解決之道是 採改HKMG疊層結構。 不過呢,這個HKMG有兩個形式,一是前置閘極,另一是後置閘極。 https://www.storm.mg/lifestyle/4737805?page=1 第二次命運分歧點:閘極前置?後置? 國際著名大公司IBM建議大家選前置, 因為雖然產品的效率會較差,但製程技術難度/開發成本較低, 後置的優缺點剛好相反。 曹興誠又一次選擇相信他人 --- IBM公司 張忠謀又一次選擇相信自己 --- 的研發團隊 好像也不能全怪曹興誠, 畢竟不只聯電,當時連韓國三星、美國格羅方德、PRC中芯, 都相信了IBM的技術冥燈,走前置方案, 所以嚴格說來不是曹興誠判斷力太差,而是張忠謀太強。 無論如何,骰子已投下: 2011年,台積電28奈米量產 2013年,聯電28奈米才量產 結果,台積電的28奈米量產製程 不但推出時間較早(比聯電早至少兩年,只輸給格羅方德),品質也較好。 台積電這次不只超越聯電,也一舉超越格羅方德等國際對手! 我們來看國際28奈米晶片的歷年出貨量變化, 就會秒懂台積電28奈米晶片的賺錢能力 (from OMDIA) 黃-台積電、綠-格羅方德、粉紅-聯電、紫-中芯 https://i.imgur.com/8bRQjD0.png
2013年,一篇報導介紹聯電的下一步 (https://reurl.cc/Doel2Q) : 聯電與IBM簽訂合作計畫,全力衝刺14和10奈米製程... : 不忘記... 遭台積電大幅超前進度的教訓, : 此次合作僅將採用IBM基礎技術平台與材料科技, : 並將主導大部分製程研發... 聯電終於體認靠自己最實在, 可惜,晚了。 2017年,聯電宣布放棄追逐小於14奈米的先進製程,以後專心在成熟製程。 現在,讓我們把上述的時間點放入台積電VS聯電的歷年營收曲線圖。 https://i.imgur.com/MbeCKCC.png
依上圖, 對於為什麼台積電勝過聯電的這個問題 (系列文 3-1) 我認為答案是: 對半導體製程先進技術之自主開發能力,決定了兩家公司的發展。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0.28.26.199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istoria/M.1698595604.A.6E7.html
saltlake: 倘能進一步比對台積電和競爭廠商的研發團隊專業能力10/30 00:33
saltlake: 本文的結論將不會侷限在台積電老大判斷力超越同儕10/30 00:33
saltlake: 這種結果論上頭。技術能否開發出來乃至比競爭者更早得到10/30 00:35
saltlake: 和研發團隊的專業能力密切相關,而不是公司老總意志堅決10/30 00:36
saltlake: 或者對本公司團隊信任有加就能搞定的。老總的決策客觀上10/30 00:36
saltlake: 必須考慮自主開發和接受技轉的相關技術難度。否則即便10/30 00:37
saltlake: 最後判斷正確,靠的是賭運這種虛無飄渺的因素10/30 00:38
這個建議等於我還得去研究比如三星半導體團隊有哪些人,著實超過我能力 XD 其實呢,我主要目的是駁斥"戒急用忍"造就今日的台積電, 這個目的在3-1時就算達成了。 這篇3-2只是考慮到 那總要給點"戒急用忍"以外的解釋吧, 因而勉力寫出來的,要再更深入分析... 等我哪天要靠寫歷史文賺錢吃飯時,我肯定幹 ^_^ 感謝大大留言。
saram: 台積電當年幹掉中華民國政府股東開始到今天,都在戒急用忍.10/30 03:29
saram: 莫里斯張後來還有點抱歉,說應該讓台灣人多持股票.10/30 03:30
saram: 事實上台灣(私人)股東紛紛賣股,沒幾人看好.10/30 03:31
saram: 外商錢多,也比較長期持有,所以才有今天. 10/30 03:32
※ 編輯: moslaa (110.28.26.199 臺灣), 10/30/2023 15:2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