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histori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https://www.cna.com.tw/news/acn/202311090291.aspx 清史編纂紛擾持續 傳未通過中國政審 2023/11/9 18:02 (中央社台北9日電)華裔學者張泰蘇日前引述消息說,中國官方已經編寫20年的清史最 近沒有通過政治審查。即使大多數編寫者都強烈反對西方「新清史」的觀點,但這套送審 的清史仍被批評「受國外新清史影響過大」。 1990年代開始,美國漢學界興起「新清史」研究風潮,他們重視漢語以外的檔案,強調清 朝的滿洲元素有別於中原王朝的朝代特徵,清朝不是過去中國的改朝換代,甚至認為清朝 不等於中國,中國只是清帝國的一部分。 清朝已經覆亡100餘年,但中共治下的「清史」仍未完成。港媒星島日報報導,2002年, 中央政府決定編修清史,由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主持編寫。這是重大學術性文化工程,上 千名專家學者參加,「習近平總書記一直十分牽掛」。 2018年9月,「清史」送審稿上報中央。2019年,中央交由新成立的中國社科院中國歷史 研究院負責審讀,並且成立審讀工作領導小組。今年6月,中國官媒央視報導,「清史」 106冊共計3200萬字書稿的審讀工作歷經近兩年,也初步完成。 任教於美國耶魯大學的法學、史學學者張泰蘇,3日在社群平台X帳號上以英文發文說,他 從可靠的消息來源得知,這部「清史」已被高層擱置,理由是「未能肯定人民的觀點」, 具體來說,「受到新清史影響過大」,因此這套書在政治上無法被接受。 張泰蘇在貼文中說,這是令人震驚的指控,因為大多數參與此計畫的學者,在學術生涯中 都激烈地抨擊新清史的觀點。 他說,過去20年來,當局已經為此編史計畫花費了將近人民幣20億元(約新台幣88億元) ,現在只因政治不正確就等於浪費了這些投入的資源。對於想了解當前中國學術審查情況 的人來說,這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新清史的觀點對「大一統」、「中國認同」及「漢化」等既成觀點構成挑戰,清史因此成 為具有敏感性的議題。 中共黨媒人民日報2019年1月發表長文「牢牢把握清史研究話語權」,作者周群是學術刊 物「歷史研究」雜誌的常務副主編。文章稱,「清史研究與維護國家領土主權完整有著密 切關係」;「清史研究事關意識形態安全」。 他說,「極少數學者對西方學術思潮缺乏應有的警惕,將國外歷史虛無主義在清史研究領 域的理論變種引入國內,有意無意地與以『超越中國的帝國模式 』、『內陸亞洲』等為 核心概念的所謂西方清史學派進行『對話交流』,影響清史研究走向。」 中國官方抗衡西方新清史的觀點,今年6月,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召開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 ,強調中華文明具有突出的統一性,中華民族各民族文化融為一體;中國歷史研究院為此 推出重大項目「清代國家統一史」,並高調召開發布會。(編輯:張淑伶/呂佳蓉) 1121109 ----------------------------- 100年修不完的清史 2023年6月才浩浩蕩蕩發表 現在又過不了政治審查 https://www.cna.com.tw/news/acn/202306090119.aspx 北京針對西方新清史 出版清代統一史 2023/6/9 12:35 反對國外新清史史觀是一回事 但看近年中國這社會風氣跟言論控制 不知道得灌進多少習近平思想 中共官修清史才能出版了 但想必現代中國史家們也沒有太史公 那種被政府斬了LP也要寫史的氣魄啦 這也別太強人所難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03.217.124.40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istoria/M.1699608745.A.CB0.html
reich3: 其實修史是盛世英主的功業! 11/10 18:14
reich3: 習末帝還是洗洗睡吧!這功績確定是留給紫微聖人的! 11/10 18:15
TKB5566: 中共清史:從努爾哈赤到宣統都是反人民的封建奴隸主 11/10 18:26
TKB5566: 樓上沒聽過維尼寫史? 11/10 18:27
luckyluckyha: 看過幾張截圖,清史專家不承認滿族殖民征服56個民族 11/10 18:51
cht12341234: 新清史就是一坨屎是真的 11/10 19:42
hips: 新清史能戳到中國人,肯定說對了什麼。 11/11 04:46
cht12341234: 樓上,新清史連台灣官方都不接受,是美日發明用了噁 11/11 08:14
cht12341234: 心漢文化 11/11 08:14
shaojun: 要不要寄給中華民國,讓中華民國政府幫忙出版?XD 11/11 09:49
moslaa: 同理,天朝史觀能戳中台灣人,肯定說對了什麼 11/11 15:42
moslaa: 用全稱好像太地圖炮,那改成 11/11 15:42
moslaa: 天朝史觀能把一些鄉民戳起來,肯定說對什麼 (笑 11/11 15:43
peterlee97: 國史館好幾年前有說要再續修清史(馬時代)後來大約 11/11 15:54
peterlee97: 馬末任時我曾寄信去詢問 回信稱已擱置 印象中主力轉向 11/11 15:54
peterlee97: 台史研究 不知道現在有沒有任何的進度 就算是研究收 11/11 15:54
peterlee97: 集也好 11/11 15:54
saltlake: 修啥清史? 有些團體都戮力於從基因觀點主張臺灣人和 11/11 16:07
saltlake: 東南亞人血緣比和漢人近得多了 11/11 16:07
mikelwg: 舉例錯誤 太史公的事情跟寫史無關 不如說齊太史 11/11 16:53
舉太史公是因太史公比較出名 太史公寫史過不了政府檢閱丟了LP 但他出了獄還是按自己史觀照寫不誤 齊國太史一家是寫史過不了檢閱丟了性命還是全家照寫不誤 一門史烈 今史人少有此氣魄 ※ 編輯: NKN (203.217.124.40 臺灣), 11/11/2023 17:26:30
mikelwg: 李陵事件查一下 11/11 21:12
HarunoYukino: 宮刑是李陵事件跟寫史無關 11/11 23:05
確實我把兩件事混在一起 但有一說是漢武帝司馬遷寫 《孝景本紀第十一》和《今上本紀第十二》 的內容引漢武帝不滿 即令武帝對司馬遷印象差 後又有李陵之禍 便將司馬遷下獄處刑 ------------------- 《三國志·魏書·王朗傳子名肅》: 「帝又問:『司馬遷以受刑之故,內懷隱切,著史記非貶孝武,令人切齒。』 對曰:『司馬遷記事,不虛美,不隱惡。劉向、揚雄服其善敘事,有良史之才, 謂之實錄。漢武帝聞其述史記,取孝景及己本紀覽之,於是大怒,削而投之。於 今此兩紀有錄無書。後遭李陵事,遂下遷蠶室。此為隱切在孝武,而不在於史遷也。』」 ------ ※ 編輯: NKN (203.217.124.40 臺灣), 11/12/2023 09:5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