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histori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PsMonkey (痞子軍團團長)》之銘言: : 標題: Re: [請益] 為何香港文化看起來比新加坡深厚? : 時間: Sat Nov 11 11:19:34 2023 : … : → saram: 而新加坡卻有三大族群,只是華人較多數. 11/12 19:22 : → saram: 殖民政府以英文為官方語言,因此三大族的讀書人都學英語. 11/12 19:23 : → saram: 三大族群都自認為"新加坡人".這一點和香港不同. 11/12 19:24 : → saram: 獨立建國前,這已經成為共識. 11/12 19:24 有意思的是,這種共識如何形成的? : → saram: 族群衝突,與本身宗教習慣,文化價值有關.但和其國籍無關. 11/12 19:26 ^^^^^^^^^^^^^^^^^^^^^^^^^^^^^^^^^^ 問題是,這些族群當中,有在東南亞以該族群為主的國家,為何他們在新加坡 就不認同那些國家,而選擇和不同族群一起獨立建國? 某塊地的某一種族認同同種族在他處建立的國家,歷史上並非罕例。 例如德克薩斯就不認墨西哥而認美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24.74.148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istoria/M.1699791955.A.A00.html
PsMonkey: 那個是不是共識可能還有得商量... 11/12 22:33
PsMonkey: 至少南洋大學成立之初(1953) 是以華語為教學語言 11/12 22:34
PsMonkey: 1965 年王賡武還在提議南洋大學改為英文教學 11/12 22:37
yenhawk: 有可能只是形成了諸如台北人、台中人、高雄人之類的意識 11/13 08:16
A6: 這件自認這件事情 有對照組的 就是旁邊馬來西亞華人 11/13 19:07
A6: 新加坡花很多力量在做國家認同 甚至李顯龍前幾天的演講 11/13 19:08
A6: 也還在講這件事情 11/13 19:08
yenhawk: 我並沒有懷疑新加坡人的國家認同,我懷疑的是時間點 11/13 23:55
yenhawk: Saram說新加坡人在獨立建國前已經形成新加坡人的共識 11/13 23:56
yenhawk: 而我好奇的是,他們當時形成的,是怎麼樣的共識 11/13 23:57
saram: 華人到哪裡都自認華僑(未獨立時)但他們絕不自認"中國人"(當 11/14 02:51
saram: 時的清,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 11/14 02:51
saram: 中國人這的概念是清末民初時才逐漸形成,但也僅止於知識分子 11/14 02:53
saram: ,中國這個國號是舶來品(日本給的),因為中國各朝不自稱中國. 11/14 02:55
saram: 現在我們說"中國"是中華民國的簡稱,這是本末倒置的理論. 11/14 02:56
saram: 你看過清朝官員說"我們中國"嗎? 11/14 02:57
saram: 包括台灣在內的華人都沒有民族主義的意識.他們只聽日本人說 11/14 02:58
saram: 你們"清國人/奴",或說你祖國原本是中國. 11/14 02:59
saram: 離開中國去南洋的華人,也一樣,只有家族主義,同鄉情誼,沒 11/14 03:00
saram: 有民族主義概念. 11/14 03:01
saram: 孫文提倡民族主義,他說中國人一盤散沙. 11/14 03:02
saram: 你們不要美麗幻想"華人在南洋懷念祖國".死在南洋是理想. 11/14 03:05
saram: 只有面臨外族對立鬥爭,或被英國殖民壓迫才想團結華人. 11/14 03:06
saram: 就算馬來亞華人,也不是新加坡華人一掛的.他們分屬兩個英屬 11/14 03:08
saram: 殖民區.二戰後英國威望全垮,新加坡人效法印度獨立精神,企 11/14 03:09
saram: 圖跟隨馬來亞獨立,把英國人送走,這三族群除了合作對抗英國 11/14 03:11
saram: 之外沒選擇. 11/14 03:11
saram: 英國殖民政府看情勢也沒轉圜,讓李光耀進入新加坡市政廳 11/14 03:13
saram: 他沒有懸念拉攏各族的領導人,開始找尋願意合邦的國家 11/14 03:15
saram: 因為新加坡領土太小,不喜歡大哥(英國)又要依賴大哥,只好 11/14 03:16
saram: 動馬來亞的腦筋. 11/14 03:17
saram: 如果不先建立"新加坡人"這共同意識,馬來亞才不敢和他們合邦 11/14 03:18
saram: 若非及時把馬共逐出新加坡,那華人為主的共黨人士,只會端出 11/14 03:20
saram: 中國招牌來,哪裡有三族共和的新加坡? 11/14 03:21
saram: 馬來亞是答應與新加坡人共築大馬聯邦,不是與"華人"! 11/14 03:22
saram: 注意,馬來亞也是三族共和.否則到今天還在鬥爭互砍. 11/14 03:25
A6: 不用說新馬 當時台灣也是 閩客互鬥 直到日本人來了 才開始 11/14 13:17
A6: 一致向外 11/14 13:18
一致向外? 沒有吧? 不然開門辜家算啥? ※ 編輯: saltlake (114.24.92.228 臺灣), 11/14/2023 13:40:50
A6: 我說的日本人來了 是指日治之後 11/14 15:14
臺灣在日治之後,一致對外反日本? 有嗎? 首先還在臺灣民主國與日本帝國相殺的時候,就有臺灣人投日。日本人給這些人 好處。到了日治時代,為何這些人會突然反日? 另外單就原住民的部分,有些族群之間有世仇,三不五時就要相殺一下。日本人 當然會好好利用這種情況。相殺族群之間也會有想倚靠日本人對付對方的。像是 霧社事件,日本人不就有找某族來幫忙對付?
peterlee97: 族群性的接外人應該是沒有 個案一大堆 這種舉世皆然 11/14 16:53
※ 編輯: saltlake (114.24.92.228 臺灣), 11/14/2023 17:15:36
saram: 台灣和南洋也類似.同是殖民地,同是中國移民後代與土著混居. 11/14 20:18
saram: 但移民對立不等於國家對立.如原漢衝突沒升級到國家衝突,算 11/14 20:19
saram: 是居民群間矛盾. 11/14 20:20
saram: 如二戰時日軍攻陷馬來亞,城裡的華人躲到鄉間,馬來族也掩護 11/14 20:22
saram: 華人,日軍搜捕時,馬來農民把華人藏在甘蔗田裡,躲過災難. 11/14 20:22
saram: 對外戰爭時,本地人自然不分族群相挺.爭取國家獨立時三族都 11/14 20:23
saram: 站在英國的對立面. 11/14 20:24
saram: 日本搞屠殺也分對象.日軍不抓印度人與馬來人,只抓華人. 11/14 20:25
saram: 自然日軍也不敢自找麻煩,不想製造太多敵人. 11/14 20:26
saram: 雖說英國是殖民者,但人民還是站英國這一邊. 11/14 20:28
A6: 你看一下 日治期間 漢人還有大型民鬥嗎 11/15 01:49
saram: 泉州居民的內鬥始於福建,這習性也帶來台灣,給官府帶來麻煩. 11/15 19:43
saram: 但大多起因為引水灌溉的問題.有了水利興建後已無生事. 11/15 19:45
saram: 民鬥事件到了清末已經式微了. 11/15 19:46
saram: 有嚴重對立的在林爽文事變.其他比起來不算嚴重. 11/15 1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