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histori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記得有一段時期,臺灣的藝文作品主體就是悲情。 歌曲、電影、戲劇等等,主打的就是各種悲情。 大家記得那是哪個出版時期? 內容是描寫哪個時期?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24.107.49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istoria/M.1700565969.A.EB2.html
saram: 別說台灣就說整個中國戲曲都充滿悲情. 11/22 00:12
saram: 台灣不過是承襲中國文化.女子悲情,男人幽恨,這種精神在 11/22 00:13
saram: 西方不也討人喜? 11/22 00:14
saram: 記得戲劇課老師總說希臘悲劇.悲劇是最舒壓的.比黑人脫口秀 11/22 00:15
saram: 還紓壓.但觀眾並非都是厄運纏身者,也有將相王侯. 11/22 00:16
saram: 戲曲最無聊的是大團圓,合家歡,洪福齊天,七月拜拜時給鬼看的 11/22 00:18
saram: 不信你看唐詩,最有口碑的全是悲劇.如辭官規田園,長恨歌,琵 11/22 00:22
saram: 琶曲.... 11/22 00:22
saram: 祈求快樂,但心懷傷感.人性的矛盾. 11/22 00:24
Odaman: 唐詩悲情這件事算倒果為因吧。明明簡單有趣的作品也不少, 11/25 03:01
Odaman: 只是後人評價高的都是那些悲情的。同樣是創作莎士比亞四大 11/25 03:01
Odaman: 喜劇歡樂嗎?明明內核都是悲劇。只是評論家講是喜劇就這樣 11/25 03:01
Odaman: 分類了。根本不是創作核心的問題,是後世參與評論的人用什 11/25 03:01
Odaman: 麼角度的問題。 11/25 03:01
Odaman: 講到戲劇,希臘喜劇的部分沒留下多少,還能有點劇情流傳的 11/25 03:03
Odaman: 幾乎都是悲劇,不久說明了在時間衝刷下評論者為了凸顯自己 11/25 03:04
Odaman: 所展現的偏好性? 11/25 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