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histori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myandydesk (算算)》之銘言: : 國高中時期聽老師說法家源自道家,就這麼把他記住。 : 年記大了,讀法儒跟道家老莊後,感覺法跟道相隔甚遠。 : 韓非李斯是荀子的學生,荀子被歸類為儒家,那法家不就是從儒家衍化出來的,為何會扯 : 上道家。 : 歷代推行儒教者,莫不在定君臣之禮位,以馭下,後代以純儒自居者,多將假儒之貌,行 : 法之政者,稱之駁儒或犬儒。為何不說法出自儒呢。 : 有卦嗎 因為儒教、佛教與道教,不崇拜上帝,沒有正義, 所以不是法制,而成為法教的思想來源。 李茂生說的法律教也是韓非宣揚的法教。 儒教、佛教與道教皆不相信上帝創造宇宙與人,因此反對正義。 儒教說的義不是正義,而是世界大同, 也就是社會公義:由國王或總統來分配人民的財產。 社會公義是錯誤的憲政思想,在《鹽鐵論》中, 地方仕紳與王親國戚也以社會公義、清貧無為,反對我國漢朝財政部長桑弘羊 的貨幣政策與國防預算。 道教的道德經說:大道廢,有仁義。 佛教的心經說:諸法空相。 這兩句話的錯誤是,大道是空談,而諸法空相也是空談,最後皆是反對正義, 而不會有法制。 道教的起源來自李耳周,因為李耳不相信上帝創造宇宙與人,也反對正義, 所以道德經是他那個時代的人,逃避現實而寫的憲政思想:「道可道,非常道。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 較,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如果法官以道德經與心經這三段話來認定殺人無罪,雖然這是道德經與心經的本意, 但是人民會反對法官的錯誤判決。 雖然佛教僧團有不可以殺生的規定,但是這個規定不是教導人民反省自己的惡, 只說不可以有貪嗔癡,所以佛教不會成為憲政思想的理論來源。 但是儒教的四書也沒有正義,《倫語‧里仁》曾經討論德與義, 但是孔子只說要有仁,而沒有說明或解釋"義"。 因此孔子說的德,沒有基本的誡命,也是空談,而不可能產生正確的憲政思想。 君子喻於義,只是人們自己判斷自己是義,所以不是正義。 因此,孔子說的"德"是空談,則"仁"也不會有判斷標準。 儒教、道教、佛教缺少正義,所以是法教、法律教(人制)思想的來源。 法律教是由國王或總統決定法律條文, 由國王或總統任命的檢察官、律師、法官解釋法律。 這不是法制。 法制的意思是每一個人皆遵守法律,而法律文字詳細說明道德, 但是,任何人不是道德權威,只有創造人的上帝是道德權威。 祈求上帝憐憫我們的錯誤,感謝上帝賜給我們幸福平安。 -- ▁__ ▆▄ _ / ▅▄▄▇/ ▎| / ∕▊ _ An apple a day ▂▁ ▄▅// / \\ / ﹨﹨ keeps the doctor away/=◣◥█▎ ψmaxint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24.216.105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istoria/M.1701336024.A.2DC.html ※ 編輯: DCHC (36.224.216.105 臺灣), 11/30/2023 17:52:04
Houei: 帛書《老子》:大道出,安有仁義;智慧出,安有大偽..對比前1篇 11/30 18:48
Houei: R大的 個人解讀是 執政者別把智慧用在巧辯上 才不會有大偽? 11/30 18:48
DCHC: 但是道德經未說明善與惡的判斷標準,分辨善惡是為了實現正義 11/30 19:22
DCHC: 儒釋道三教沒有正義,人民反對法制,所以我國歷代重複滅亡。 11/30 1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