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histori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如題! 以前研究歷史可能就是以史書、或是當事人的口述資料為主 不過最近看了一些歷史的書,發現好像有以考古資料為主,那些學者會用考古資料去質疑當時編篡的史書,也會用考古資料去確認史書的真實性 比如說古羅馬,學者就發現王政時期出土的銘文有rex這個詞彙,因此確認王政時期真的有「國王」的存在,而不是部落酋長 他們也根據義大利城邦的考古資料推斷該城邦並非是被異族征服、佔領(因為該城邦的物品、器具沒有出現大規模斷層式的汰換、改變) 很好奇,考古資料探索歷史算是主流嗎? 又,經由考古資料推導出來的事物是不是比史書還要可靠,也更讓人信服? ----- Sent from JPTT on my iPhone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3.140.237.229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istoria/M.1714655933.A.365.html
Houei: 秦簡表明秦法嚴而不苛 被史記加油添醋 05/02 21:34
ewayne: 王國維與史語所:? 05/02 21:54
NKN: 現代考古學19世紀才開始比歷史文獻研究短很多還在發展中 05/02 22:49
NKN: 而且要跑野外甚至外國很辛苦是體力活 要經費討生活也不容易 05/02 22:50
NKN: 也不是光會挖就行了還是得作文獻研究才知道自己要挖什麼 05/02 22:50
NKN: 跟挖出來是什麼 復原遺物也是精細手工藝活 算是歷史研究中 05/02 22:51
NKN: 最辛苦的領域了 05/02 22:51
moslaa: 雖然我不是歷史系出身,不過你稍微用日常例子來想就知道 05/02 23:10
moslaa: 通常應該是考古結果壓過文字與口述記錄 05/02 23:11
moslaa: 既使是史書也不要太信,如果出現考古實物,以考古實物優先 05/02 23:12
moslaa: 畢竟所謂史書仍是事後的記錄,不要說被竄改的情況了 05/02 23:13
moslaa: 光是<事後>記錄就跟口述歷史一樣永遠有記憶誤差的問題 05/02 23:14
moslaa: 人的記憶有多不可靠,剛好今天有新聞佐證 05/02 23:14
fw190a: 以產量和能見度來說可能不太主流,但會確實推動領 05/02 23:16
moslaa: 簡單說,有國中生雨中等計程車,有婦人開車經過好心詢問 05/02 23:16
fw190a: 域吧 05/02 23:16
moslaa: 要不要上車,這樣不用繼續淋雨。結果國中生太有警覺心 05/02 23:17
moslaa: 不但不上車,還報警有可疑人。然後國中生陳述嫌疑犯是 05/02 23:17
moslaa: 開白色轎車。結果警方查路上的監視器,幹,黑色 05/02 23:18
moslaa: 如果這件是發生在沒有監視器的古代,然後這個學生在日記 05/02 23:18
moslaa: 寫下: 今天有變態騎白色的馬過來想騙我一起跟他騎馬 05/02 23:19
moslaa: 結果歷史記錄就變成歷史有變態騎白色馬 05/02 23:20
moslaa: 其實真相根本是黑色馬啊~~~~~~~ (抱頭) 05/02 23:20
moslaa: 連幾個小時前的事情都會記錯 (黑色車記憶成白色車) 05/02 23:21
moslaa: 所以一個人講去年前年二十年前,到底有啥可信度 05/02 23:22
moslaa: 總之,我認為 考古 > 現場記錄 > 事後說法(文字/口術) 05/02 23:23
bellas: 光史書把一個人做的壞事寫細點 好事寫簡略 人看了就印像上 05/02 23:30
bellas: 可能不好了 05/02 23:30
bellas: 光誰把書燒光光 一堆人以爲是秦始皇 05/02 23:31
moslaa: 想了想 應該是 現場記錄 >= 考古 > 事後文字與口述 05/02 23:31
moslaa: 上面新聞我已經保存,以後談口述歷史時,我會一再拿出來 05/02 23:32
moslaa: 哈哈 05/02 23:32
bellas: 我從知道秦始皇這個人重點好像他根本十惡不赦 05/02 23:33
moslaa: https://reurl.cc/bVEoby 05/02 23:34
moslaa: 評價人物這種事情,一定是看標準設立的 而設立標準 05/02 23:35
moslaa: 又是個人看自己需要自由心證。比如秦始皇因為坑過儒 05/02 23:35
moslaa: 歷史上的儒生怎麼可能對秦始皇有啥好話 05/02 23:36
moslaa: 現在PRC因為宣揚大一統的需要,對秦始皇印象好的很 05/02 23:36
bellas: 史書是讀書人寫的 05/02 23:36
moslaa: 至於台灣這邊,我認為看討論主題 如果要罵中國史書都在騙 05/02 23:37
moslaa: 那麼就會把秦始皇拿出來當例子,說說秦始皇好話,不是歷史 05/02 23:37
moslaa: 儒生講的那樣惡劣。如果是要罵中國大一統思想,那這時 05/02 23:38
moslaa: 秦始皇就惡人 (雖然惡的方向跟傳統不同啦 哈哈) 05/02 23:38
moslaa: 看穿這點後,你對歷史人物評價就會一笑置之 05/02 23:39
moslaa: 說起來,武則天真是大智慧,知道評價這種事隨人嘴亂講 05/02 23:40
bellas: 看史書的人也有各人好惡 05/02 23:40
moslaa: 所以好像在她自己的墓碑乾脆不寫生平記錄 稱無字碑 05/02 23:41
bellas: 但總不能沒幹的事全賴某人頭上 05/02 23:42
bellas: 人也往往忽略人一生 性格的轉變 05/02 23:45
bellas: 小中風來一下 可能就精神上出問題 古人哪會懂 05/02 23:47
cht12341234: 考古重要是因為現代可以判斷出文物年代真偽了 05/02 23:59
cht12341234: 不然把甲骨文煮來吃的時代哪能考古 05/03 00:00
tomhawkreal: 仍然必須有驗證「偽物」的本領 即使碳14驗證年代相近 05/03 00:50
tomhawkreal: 而且有些古物撐不到你挖掘 就腐朽風化了 05/03 00:53
peterlee97: 想到竹簡紀年跟清華簡 推翻史記滿多紀錄的 05/03 01:43
tomhawkreal: 但是西晉整理的竹書紀年 到北宋時期就散失了 05/03 06:55
peterlee97: 不過就算散失 殘件還是很有歷史價值 如果真的能完整 05/03 09:03
peterlee97: 傳世 也許會推翻更多先秦的紀錄 05/03 09:03
leptoneta: 主流本來就是史書+考古雙重證據對照 05/03 10:35
leptoneta: 挖到的古書也要有其他證據佐證 否則也只是孤證 05/03 10:36
mangle: 了解不同時代的史書編寫方式和意識形態也是歷史學家必修 05/03 11:08
mangle: 課程,才能盡可能的中性還原歷史事件 05/03 11:08
kingstongyu: 挖出來的銘文甲骨文都有辦法解讀了~~史記在商朝以前 05/03 11:27
kingstongyu: 的歷史跟近年挖出的史料對比並不符合,況且司馬遷是訪 05/03 11:28
kingstongyu: 問耆老而得來的史料,口頭的史料誤差是最大的 05/03 11:28
Highflying: 連當代有直播的藍白合都能各說各話了,何況以前的現場 05/03 19:42
Highflying: 紀錄。 05/03 19:42
saram: 科技可以幫助考古,進而探索歷史真相. 05/04 0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