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home-sal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jeromeshih (以謹慎態度來面對問題)》之銘言: 說實在每個世代都有每個世代的問題 當然現在有些老人嗆年輕人不努力 (我自己覺得這些老人也是很閒) (這又分有實力的老人 v.s 沒實力僅幸運的老人) 但多去跟有實力的長輩學習 比跟那些廢物老人浪費唇舌有用的多 我自己本身蠻常跟長輩聊天 所以大概可以理解這種世代差距和各有苦衷: 1.講以前老人很好買的,說實在沒有,以前老人買也是靠父母 早年老人們雖然市區公寓才1.2百萬,但薪水其實也才5-6千塊, 老人不得不買的主要原因,是因為家裏生太多小孩,不得不搬去外面住 所以咬著牙也要買房 不像現在年輕人還可以多少窩在家 當然現在買房真的難度高很多 但說以前「非常簡單」也是不太厚道 早年很多長輩買得下去的 也都是頭期款靠父母贊助 結論:買房不管什麼世代都難,家裡有爸媽靠,普世王道 2.其實不應該概括老人都很幸運房子上漲,有的根本漲一丁點 我們家的A長輩跟B長輩 在民國80年 花了同樣的850萬 A買在西屯(當時什麼屁都沒有) B買在北屯(也是什麼屁都沒有) 都是透天 結果20年後 西屯的變成「正七期」翻了400% 北屯的到現在才漲25% 很多人說A很幸運 但其實A親戚做其他投資 也都眼光精準 很有自己判斷力 A長輩後來在2006年買信義區 是為了小孩買的 當年15年電梯大樓的名社區 一坪買30萬 全社區最高價 都被所有人笑說他白痴 被套住 傻子 A長輩還是傻傻的買下去 沒辦法為了小孩 結果現在漲到一坪80萬 又翻了3倍 A有分享說 他買的房子都是要自住的 沒有要投資 他說投資去選店面就好 但是自住選在哪很重要 需要眼光跟判斷 最近有問A長輩台北市能不能買?會不會再漲? A說有要住再買 至於會不會上漲 他說永遠沒人知道...永遠沒有不可能.. 就像他當初2006買在最高點信義區 中古屋一坪30萬一樣... 結論:磨練自己的眼光跟投資判斷 遠比什麼都重要 買房自住就好 不要想投資 3. 不管什麼世代 有錢自己爭氣才是王道... 以前還沒看房的時候覺得房價這麼貴誰在買 結果到現場 很多人在看屋 就覺得哎是自己賺太少 朋友在對岸當白領的 去新加坡美國的 每逢回台灣就在看房 他們存錢速度比在台灣快2-3倍 住宿舍的還可以一年存100-200萬 說老了還是要回台灣住 台灣最好(會說國外日本美國歐洲好的 講白了都只去玩沒住過) 所以你說台灣會跌到哪我是不信 但暴漲就算了 很多人說現在跟以前比 房價漲很多 年輕人很苦 但怎麼不看看現在年輕人的優勢? 網路普極化 (很多40-50歲老人根本不會用網路) 資訊流通透明 廉價機票出國簡單 能去世界開拓視野 甚至拓展生意 家裏後援甚多 很多都只1-2個小孩 不像以前爸媽動不動4-6個小孩 當然跟以前比年輕人買房真的很難 但現實房價就是不會跌去哪 幹嘛不接受現實好好賺錢努力? 整天聽民嘴起舞喊跌不會比較快樂.. 不管換哪個政府都一樣 只有自己多賺錢變好 世界才會變好 因為你慘世界就是慘的 你爽世界就是爽的 還是多跟厲害的長輩學習 那些愛嘴的老人就不用浪費時間了 : 覺得講以前和現在的 : 要不要看以前和現在的落差 : 在小時候,台北的蛋白區,ex:三重蘆洲新莊 : 20年前 現在 : 滷肉飯 15 25-40 : 陽春麵 20 35-40 : 房價 : 公寓 10年屋12萬/坪 30年屋20萬/坪 : 電梯大樓 10年屋16萬/坪 20年屋32萬/坪 : 當時只要一般公司的組長、課長、政府公務員、學校老師等等 : 錢不要亂花,都可以養兩個小孩+房 : 因為那時薪水是向上成長的,許多成本也沒被墊高,一般的中產階級都可以買房 : 結果現在高階中產工程師醫生也難買 : 但台灣的GDP難道沒成長嗎?只是成長後被許多生活再早期低物價房價的老人以及慣老闆掠奪而已 : 而且老是拿iphone和出國來說 : 以前一支黑金剛就要多少錢,現在有廉航以前的機票又是多少 : 許多人沒出國不代表沒去台灣其他地方渡假,花的錢也沒比較少 : 拿某些族群的花費來說現在人就是不省錢所以難買房子,如果省一支iphone也要30年才買,會買iphone也是可以預期,而且早期沒預算觀念的就算沒iphone,改車、精品還是花掉 : 沒有老人比較省所以能買房 : 只是時代生對物價/房價還有大環境競爭的差異 : 不要老是講得自己很強年輕人都不努力不節省導致沒房因素 : ※ 引述《zesonpso (正義的孩子王)》之銘言: : : 裝睡的人永遠叫不醒 : : 事情要從多方面去看 : : 薪資持續看漲,我們看鄰國的"南韓"實質購買力有上升嗎? : : 人民生活的比台灣更痛苦,自殺的人最高出生率最低 : : 基本薪資調高弊大於利,一堆人開心漲5%,實質上反饋到物質 : : 滷肉飯一碗25,現在一碗50 : : 房價以前500,現在一千 : : 課房東租屋稅,我轉嫁到租金 : : 一堆人笑著吃泡麵買房子 : : 但是我要說在2.30年前,小孩生的多時又買房(當時利率10%都很常見) : : 不也是都克難過來的?反而現在不克難了? : : 現代人太過於OVER生活品質,以前哪有手機一隻三萬四萬的買 : : 以前的人們休閒娛樂少,現代人的娛樂病太多(別扯甚麼舞廳都企業家去的) : : 現在人人講究早上一杯咖啡,以前哪有天天喝咖啡(咖啡一杯70元.80元) : : 現代人上班就是找下午茶,假日就是找咖啡廳當文青 : : 交際應酬層出不窮,動不動又是聚會聚餐聊事非 : : 看著別人出國,自己就心癢癢的出國 : : 看別人拿名牌包,自己沒有幾根毛也要跟人拿名牌包 : : 看看直播購物就可以知道現代人多注重"面子" : : 名牌存錢買 一咖一咖買,手錶一支一支買 : : 阿這些都不是錢嗎? : : 別笑人家吃泡麵買房子,自以為很聰明的租房吃便當笑你 : : 甚麼頭期款去投資報酬率5%付租金,你笑人家房價崩盤 : : 人家買房的人笑著等你投資崩盤,看看那些投資匯率轉基金的,多少人套在那 : : 更不說股市了,只會盲從跟單的散戶一個比一個套的高 : : 然後這時候就自我安慰,反正我沒有賣還不算虧,放著領股利 : : 這時候就變成"佛系"投資人了 : : 多走出戶外走到市場去看看 : : 你會發現房市其實沒有很極冷 : : 他只是回到正常的溫度而已 : : 還有話題說一間房五代同堂 : : 我告訴你現代女人結婚各個都要搬出去 : : 不信你去問你身邊的枕邊人 : : 我身邊一大堆案例,結婚後住一起的很多婆媳失和 : : 更多的婚後直接搬出去,沒錢買我就租,我就是不要跟公婆住 : : 至於喊沒有這困擾的,我想這些都是五故娘的幸子,因為根本沒枕邊人阿XD : : 我很喜歡看舊文,偶爾會去看m01的一些數年前文章 : : 再去追蹤那些看空看多的人,有時候會發現一些亮點XDD : : 買房有房貸壓力,不能失業 : : 租房有租金壓力,不能失業 : : 這兩者哪裡不依樣? : : 還是你可以接受向外國人一樣去住公園流落街頭,這種恥力也要夠ㄟ : : 外國人這種叫不被物質綁住解放人生(這也是一種佛系生活) : : 租房搬屋不用成本?兩年一搬三年一搬 : : 動不動就再改帳單地址,這種坦白說恥力也真的要很足夠就是了 : : 至於有錢人租屋,這種你就不用拿來說嘴了 : : 因為有錢人不是沒錢買屋,而是因為他把房子當成"商品" : : 台灣未來只會走向南韓化...QQ : : 租金成本 >= 買屋成本 (就要買屋) : : 但是房子那種40年的就不要了吧(除非你要拚都更) : ----- : Sent from JPTT on my Sony G8142.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184.1.22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ome-sale/M.1535020647.A.7BD.html
operand: 我媽高職畢當年年輕薪水兩萬 台南市區”新”房子一百萬初 08/23 18:48
operand: 給你參考 08/23 18:48
令堂薪水算不錯吧?我的長輩比較低薪 才快1萬塊XD
rintoo: 挺中肯 08/23 18:49
operand: 民國77年左右 08/23 18:49
operand: 幾千塊是只早個幾年 那個時候外匯突然是過去好幾倍 一切 08/23 18:51
operand: 都是有未來向上 08/23 18:51
rintoo: 我爸三十多年前月薪五萬買台北市公寓三百萬 08/23 18:51
operand: 民國70 由傳統紡織出口轉工業 08/23 18:52
rintoo: 當時先賣掉台北縣公寓一百萬再換屋 08/23 18:52
jeromeshih: 民國80年後薪水漲很快吧,10年兼養小孩還能買房 08/23 18:52
對 長輩說當年薪水1萬 公寓100萬 結果隔兩年 薪水漲到1萬五 但公寓飆到300萬 他們嚇都嚇死
operand: 再來民國80年 經濟產值定型多年 無法飆漲了 08/23 18:53
damps: 自住就是散戶一生中最大的一筆投資 08/23 18:53
damps: 重點是要買在大家最不喜歡的時候 08/23 18:53
damps: "賣"在大家最喜歡的時候 08/23 18:54
damps: 一个地區有捷運醫院學區公園等等卻沒有後續利多 08/23 18:55
damps: 就無法獲得資本利得,相反要去找"轉機"資產 08/23 18:55
damps: 在房價已經高漲的年代才有機會複製上一代的模式 08/23 18:56
A長輩都說房子最好都不要賣 只能接受以屋換屋 不能接受換現金 (B長輩就是那個會換現金的..恩所以成就總是普普 選點都選錯XD) 我有說過養房開銷太大 但長輩都說那是「資本支出」不是開銷費用 簡單來說年輕人還是太嫩.. ※ 編輯: fuzzycool (111.184.1.22), 08/23/2018 19:03:00
operand: 現在物價就是買外國貨沒變貴 吃東西服務變貴了 3c產品需 08/23 19:03
operand: 求多又淘汰快 房價還能飆 唯一勞工薪水無法突破成長因為 08/23 19:03
operand: 企業外匯沒多賺 08/23 19:03
※ 編輯: fuzzycool (111.184.1.22), 08/23/2018 19:04:48
operand: 但有人還是跳出來 比產業起飛經濟爆發時期 說壓力還好 08/23 19:04
operand: 你父母年輕是活在樂觀 欣欣向上時期阿 08/23 19:05
amordelcor: =.= 我從小到大都是聽到經濟不景氣~ 08/23 19:08
tomandnico: 買房自助不要想投資沒錯 但買在高點就是蠢蛋了 08/23 19:20
永遠不知道是不是高點啊 當年信義區30萬最高點 A長輩還是買了
KiroKu: 我覺得那是有房至上的想法 你有投資管道可以獲利超過買房 08/23 19:25
KiroKu: 為什麼不先去投資再買房 08/23 19:25
同時買房同時投資吧? 以前年代買房是必須 成家就是要買房 大部份長輩成家都在24-28歲 不像現在30歲還單身 所以還是看個人需求.. 也不是每個人投資股票都很厲害(像我就一竅不通....) 但A長輩的確是在股市賺了一些 才有辦法買其他間房的 ※ 編輯: fuzzycool (111.184.1.22), 08/23/2018 19:30:59
operand: 你三十歲 月薪多少 存多少 08/23 19:37
operand: 落在均薪的剩於存款比較有說服性 08/23 19:38
講均薪有什麼用啊?買房子最現實的 跟求學 找工作最不一樣的 就是pk的是「家庭甚至家族收入」不是「個人收入」 還有全球化 你覺得你在台灣很窮 怎可能有人買得起 靠北同學都在海外工作賺外幣 世界一堆人比你努力 他們都跑回來買 能怪誰?後悔自己小時候英文沒學好? 從老人時代買房就要靠爸媽了 現在貧富差距擴大買房還不靠爸媽嗎? 所以才有鄉民說 怎麼不去怪自己的父母不努力? 聽起來很難聽 但看我那個成績比我差的同學住豪宅 我超不爽 有什麼用? 別人父母白手起家當企業家 相比若自己父母混吃懶做 能怎麼辦? 還是回頭默默自己爭氣啊..不是在那邊喊房價掉掉掉革命 不然就堅守自己價值觀 找一個認同一起租房的另一半 我也不懂租房哪裡不好?除非老婆覺得不好才不好吧 社會鼓吹買房 老子就爽租有什麼問題? ※ 編輯: fuzzycool (111.184.1.22), 08/23/2018 20:11:45
UltraKill: 講得好 整天怨天尤人不會讓日子變好過 08/23 20:10
IS0987: 夭壽喔...你是打算開戰喔= = 08/23 20:13
※ 編輯: fuzzycool (111.184.1.22), 08/23/2018 20:14:31
operand: 貴就是貴 一堆護 08/23 20:20
operand: 真是不得指教 08/23 20:21
operand: 不合理還要你拖有錢人來護 真是怪 08/23 20:22
「覺得房價不會跌」跟「不覺得貴」是兩碼子事 我覺得雙北很貴啊 幹超難買房 但中南部真的還好啊(出生在雙北的辛苦了) 幹但我也覺得房價不會跌啊 因為成長的產業跟賺錢的年輕人還是有啊 還有跌了經濟才是真的完蛋 這種理性跟感性還是要分開啊?很難懂嗎.... ※ 編輯: fuzzycool (111.184.1.22), 08/23/2018 20:26:07
kage01: 30多年前薪水五萬很高耶 08/23 20:24
kage01: 我爸當時才18k而已 08/23 20:25
operand: 別人在理性你才在感性 08/23 20:27
bjoe: 那你媽有沒有跟你說房子一百多萬的時候利率多少啊XDDDDD 08/23 20:28
好像很高欸 18%嗎?XD 好像8%還是13% (差好多) 但貸款利率也不低就是
operand: 是我舊家囉 跟我爸賺得很快又漲薪水 老早就還完 08/23 20:30
operand: 我爸兩三萬 不好意思 08/23 20:30
※ 編輯: fuzzycool (111.184.1.22), 08/23/2018 20:32:11
operand: 我爸技術職 台大畢 兩三萬 說我媽是因為她只有高職 08/23 20:32
operand: 存款利率也十幾趴 08/23 20:33
※ 編輯: fuzzycool (111.184.1.22), 08/23/2018 20:39:04
jeromeshih: 同學在海外賺外幣的,以自己經驗,不知是否有10%,而 08/23 20:54
jeromeshih: 且真的國外工作的也住國外比較多,10個一班是可以影響 08/23 20:54
jeromeshih: 多少,家境還可能影響比較大 08/23 20:54
William: 2006信義區大樓除非是屋齡很高否則不只30萬了吧… 08/23 20:57
15年以上的中古屋
batista1980: 薪水5000, 房價1,200萬; 薪水4萬,房價2000萬,dochi 08/23 22:19
batista1980: ? 08/23 22:19
batista1980: 大概就差一倍罷了 08/23 22:20
batista1980: 對了, 那時1-200萬還是新房,現在2000是那時蓋的古蹟 08/23 22:21
neverfly: 民國80年的利率8.25,房貸當作9好了,850萬貸七成595萬 08/23 22:22
neverfly: 貸二十年,一個月要繳53534耶,根本田僑等級了吧 08/23 22:22
對啊 可怕
batista1980: 一堆老草莓。跟拿年金每年出國好幾次的抱怨年金改革8 08/23 22:23
batista1980: 7%像 08/23 22:23
batista1980: 2006信義區30? 1998就有這個價了 08/23 22:29
batista1980: 唉~ 08/23 22:29
amordelcor: 現在可以把握10幾20幾的地方 之後或許會像台北市那樣 08/23 22:52
ㄜ 你指的老草莓算是文中的B長輩吧XD 你可以多找A長輩這種咖聊聊 不是整天仇視老人...沒什麼好處
batista1980: 那年代那麼會生,現在? 08/23 22:57
batista1980: 賺外幣?中國不算, 台清交的不過10%, 能有多少? 08/23 22:59
batista1980: 而且現在簽證難搞,更少了 08/23 23:00
batista1980: 而且你知道20年前,園區多好賺嗎? 菜鳥年薪百萬,新 08/23 23:04
batista1980: 竹跟竹北那時賣多少? 根本3-4年薪水可以買一間, 搞不 08/23 23:04
batista1980: 清楚狀況 08/23 23:04
batista1980: 一堆老屁股生對年代,還真以為自己有本事? 跟台灣棒 08/23 23:07
batista1980: 球那批當初日本二軍都進不去的在那嗆現役沒兩樣 08/23 23:07
可能產業不一樣吧 我身邊都是金融商科互聯網為主 會回來買房大部分都待中國的 更早一波長輩去中國發展的 那時候為了工作 不得不在上海深圳買房 現在都翻了6.7倍 比薪水賺的還多XD 以前年代有強者老人 弱者老人 現在也有強者年輕人 廢物魯蛇 就算生錯年代 現在台灣還是有很多年輕人成材的啊... 整天埋怨生錯年代幹嘛 ※ 編輯: fuzzycool (111.184.1.22), 08/23/2018 23:59:36
amordelcor: 就類似有些人以為自己出國(回到過去)一定很厲害 但 08/24 00:05
amordelcor: 其實在台灣(現在)怎樣有成就 出國(回到過去)也是 08/24 00:05
amordelcor: 那樣有成就啦 XD 08/24 00:05
jeromeshih: 樓上不比別的,比醫生就好 08/24 00:08
jeromeshih: 你覺得現在如果都沒家庭奧援,現在台大醫科和以前台大 08/24 00:08
jeromeshih: 醫科能賺一樣快嗎?講不是不努力只是不爭氣的論點有點 08/24 00:08
jeromeshih: 老掉牙了 08/24 00:08
我自己是覺得待錯產業差很多 從前是科技業 醫生好賺 但現在是互聯網產業(要去大陸) 還有因網路發達創業門檻降低 創業好賺 所以我身邊年紀輕輕30以下賺很多的 都是在互聯網跟創業居多 老實講遠甚於早年科技業跟醫生的報酬 同理可證 國家也是一樣 早年待在台灣的人會賺 但後來變成在大陸發展 勇於去東南亞的才賺 總之搭對趨勢 才有比較大的機會翻身 但人生往往只有2-3次 所以我才說跟厲害的長輩咖聊很重要 因為厲害的長輩看太多 歷史總是有跡可循的 ※ 編輯: fuzzycool (111.184.1.22), 08/24/2018 00:17:34
cutesuper: 2006年信義區一坪才30? 更高好不好 我內湖家1996年剛 08/24 01:24
cutesuper: 蓋好就坪30了 08/24 01:24
15年中古屋啦
batista1980: 雞犬升天罷了 08/24 06:51
batista1980: 以前跟現在房價所得比差了至少一倍,沒啥好說的 08/24 06:54
batista1980: 去中國的能逃都逃回來了,沒回來的在煩惱錢怎麼回來 08/24 08:01
batista1980: 。現在還在中國夢? 太慢了 08/24 08:01
batista1980: 現在跟以前的要求跟競爭強度完全不同,拿那種學店大 08/24 08:04
batista1980: 學畢業可以教高中的年代來嘴現在,一點意義都沒有。 08/24 08:04
batista1980: 跟以前那種土炮教練嘴自己小時候練球怎麼怎麼練多厲 08/24 08:06
batista1980: 害,結果小朋友回家上網看外國職業的教學在那笑 08/24 08:06
batista1980: 沒什麼兩樣。就是個美好年代的幻想走不出來罷了 08/24 08:07
batista1980: 沒什麼好仇視老人,但自慰又愛嘴的老人真的可以省省 08/24 08:09
batista1980: ,最好笑的是傻到把那些幹話當真的 08/24 08:09
b大你身邊是有多少廢物老人啊XD 真辛苦了
guk: 每天想以前,真好 08/24 08:12
batista1980: 互聯網賺大錢? 呵呵。前幾年一堆互聯網研討會,要不 08/24 08:37
batista1980: 要看今年剩多少? 不要再幾本雜誌看世界了啦! 08/24 08:37
賺完那波就夠啦 哀 現在進去當然來不及 為什麼不去跟早年看到先機 投入的人學習? 我又不是在討論那個產業可以保證賺大錢 我是在說我身邊買得起的是哪些人 當然每個人身邊的同溫層case都不一樣 只是分享我看到的
rockhart: 怎麼會說到仇視老人?沒有人仇視老人,還要靠老人資助, 08/24 09:16
rockhart: 當然要狗腿老人 08/24 09:16
amordelcor: =.= 競爭強度是相對的呀 08/24 09:53
※ 編輯: fuzzycool (36.225.44.187), 08/24/2018 13:23:11
batista1980: 你確定真的有賺到? 呵呵 08/24 14:06
batista1980: 我2年前才去加州開互聯網研討會,同溫層是哪本雜誌? 08/24 14:07
batista1980: 怎麼沒聽過 08/24 14:08
batista1980: 唉~ 算了,不忍 08/24 14:08
batista1980: 人家隨便講講吹一下你也信 08/24 14:12
batista1980: 規格用什麼都搞不清楚也可以嘴半天,昏倒! 08/24 14:13
batista1980: 科技上的東西,怎麼會有人相信re-marking當自己研發 08/24 14:15
batista1980: 產品的國家... 08/24 14:15
batista1980: 你這種想法,跟看FB上xx賺錢方式講座就跳下去玩,聽 08/24 14:23
batista1980: 起來亂像一把的 08/24 14:23
batista1980: 這些說法,對外行人還算有效,可惜你搞錯對象了 08/24 14:27
batista1980: 真的賺錢的那些部份,你以為輪的到你一個小台商? 中 08/24 14:32
batista1980: 國企業不會自己賺? 08/24 14:32
batista1980: 互聯網,物聯網,虛幣.....每年都會有口號出來,真以 08/24 14:34
batista1980: 為隨便跳進去就可以撈一票? 08/24 14:34
batista1980: 台灣過去能賺到大錢的跟本沒幾個,不用在那無限放大 08/24 14:40
batista1980: 。 08/24 14:40
batista1980: 一堆過去當人肉清淨機,稅後多個50-100萬台幣罷了 08/24 14:41
這位大哥....我們兩個在講不同的事 我不覺得你有錯 我身邊有跟到互聯網的 電商紅利的 當然不到賺到幾億 但夠買起的台北市3000萬的房子 我說的是「買得起的會有這些人」不是「喔喔大家快進入這產業賺翻了」 你到底在反駁啥啊? 買得起台北市的就是前1%的人 我説的是這前1%的人有誰 你來反駁 唬爛啦 99%都不是你說的 根本沒幾個 是雞同鴨講嗎? 您經歷豐富實力堅強 或許我看的沒你多啦 但我寧願信我長輩幹嘛要信你? 很多親戚的投資秘方除非跟你很親 不然平常也不會跟外面隨便說 上來分享還要被嘴長輩都是廢物被洗腦 累 ※ 編輯: fuzzycool (111.184.1.22), 08/24/2018 16:21:08
batista1980: 你不過就是無視現在高房價事實 08/24 16:53
batista1980: 想拿老人的話來洗臉現在的人罷了 08/24 16:54
batista1980: 秘方? 事後諸葛誰不會 08/24 16:55
batista1980: 台灣前一%的勞動人口好歹10萬 你講那種有幾個? 08/24 16:56
batista1980: 乾脆說前1%有彩券中幾億的 08/24 16:57
batista1980: 自耕農一身皺褶的算了 08/24 16:57
batista1980: 要分享ok阿! 但不需要明明上一代買房就是容易很多 08/24 17:03
batista1980: 這種明顯的事實都不去直視吧? 08/24 17:04
batista1980: 你不信我沒差 別人也不一定要信你啊? 08/24 17:06
batista1980: 你用你的同溫層想法去評斷其他人 不是擺明討戰嗎? 08/24 17:12
第一、文章裡提到的三點:以前老人買也要靠父母、以前老人不是都暴賺、不管什麼世代 都要自己爭氣,都沒有跟「無視現在高房價有關」 第二、請去看我前面的推文,我認為房價真的很高,但同時不認為會跌,也跟「無視現在 高房價」無關 第三、雙北才是高房價 中南部真的還好 重新強調這點 當然大大您出生雙北真辛苦了 第四、我的論點是買房永遠困難 但上一代買房是「相對容易」不是「非常容易」 這是我跟大哥您不同的意見 ※ 編輯: fuzzycool (111.184.1.22), 08/24/2018 18:00:42
amordelcor: =.= 現在買青埔也很簡單呀 08/24 17:35
對啊 其實我也不懂幹嘛一定要買全新屋預售屋 去追新屋的新開價 新屋公設比高 坪數又小 又要繳貴鬆鬆管理費 以前我也一直煩惱新屋怎麼這麼貴 但長輩提到我可以考慮中古 我才開竅 現在人動不動什麼都要最新的 然後怨嘆太貴 哎 能住就不錯了 又不是買消費性產品
batista1980: 還有 嘴老人"廢物"是你自己 不是別人 08/24 17:56
※ 編輯: fuzzycool (111.184.1.22), 08/24/2018 18:04:22
batista1980: 同意你的一些想法 也想提醒以前跟現在各方面難度差異 08/24 18:16
batista1980: 抱歉說話太衝 08/24 18:17
batista1980: 你可以想兩件事 財富分布跟翻轉 以前跟現在的難度差 08/24 18:19
batista1980: 或許會有些其他的體會 08/24 18:19
所以我前面才請教您身邊是不是很多很愛嗆年輕人的長輩... 我文章中沒有半毫這種意思 可能你受這種言論太多刺激 我文章中稍微幫老人講一些話就很衝動 我身邊一堆厲害長輩 當然懂那種年輕人財富分轉的困難啊 小孩子拼一輩子也拼不過自己父母成就 但我同時也說了 這些厲害長輩也是自己打拼來的 (我來定義什麼叫厲害 資產超過5億 不是那種幸運買到台北房的level) 即便我生在以前經濟起飛年代 也很難達到那種成就 所以才說多跟「厲害長輩」學習 身邊如果有施振榮 郭董這種level的長輩 難道不把握機會學習討教嗎? 還是還要只酸人家生對時代? peace and love ※ 編輯: fuzzycool (111.184.1.22), 08/24/2018 18:44:42
batista1980: 應該說這社會充斥太多倚老賣老的言論,所以讓人厭煩 08/24 19:26
batista1980: 。 08/24 19:26
batista1980: 時勢造英雄,要當英雄當然要有那塊料; 但現在變成要 08/24 19:27
batista1980: 英雄造時勢,更難 08/24 19:27
Lawlight: 有夠好洨 08/24 20:58
amordelcor: =.= 不是有張圖 失敗的人把别人的成功都說成幸運 08/24 21:30
freelancerx: R s 08/25 07:12
kusomanfcu: 覺得老闆是慣老闆可以自己去創業啊。。 08/25 14:41
kusomanfcu: 跟八卦版 87%像 08/25 14:42
kusomanfcu: 利率這麼低錢難借嗎? 08/25 14:43
kusomanfcu: 就像在說低毛利的公司是錯的人一樣也不見到那些人搞 08/25 14:44
kusomanfcu: 個高毛利公司 08/25 1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