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home-sal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連結: https://tw.appledaily.com/new/realtime/20190314/1525279/ 內文: 房地合一稅上路滿3年,當初為打擊投資客頒佈的法令,如今卻讓「繼承者們」嚐到 賠售苦果。業者表示,台中一名富爸爸砸買3千萬電梯別墅,但貸款未繳清就去世, 兒子繼承後負擔不起每月還逾10萬元的壓力,以市價3千萬元平盤賣出,豈料卡在 「短期轉售」、「不計貸款」的規定,被課稅595萬元,不但蝕了本,還付出上百萬 稅金。 台中房地產業者分享經手案例,指家住北屯區的陳姓男子,近期繼承父親生前房產 ,為一棟市價3千萬元電梯別墅,法定公告現值約1300萬元,父親生前付500萬元頭 期款,貸款2500萬元買下,每月還10多萬元。但陳男繼承後未久,公司就周轉不靈 ,他無力負擔下決定賣房,不料成交後才發現「問題大了」。 因房市近年高總價市場銷售不易,陳男最後平盤出售找到買家接手,帳面上扣掉貸 款金額,還獲利500萬元,但由於「取得、繼承、售出」都是2016年以後,所以他還 得繳房地合一稅,依規定房屋交易2年內出售,課徵35%至45%的稅率。 該業者分析,就國稅局而言,陳先生取得電梯別墅的成本,是以公告現值的1300萬 元來計算,「用賣價的3000萬,扣除成本1300萬元,等於獲利1700萬元,並以此來 作為課稅基礎。」加上他持有未滿2年,要繳房地合一稅35%,換算得被繳稅高達59 5萬元,除了購屋頭期款500萬元拿不回來,還多蝕了95萬元,以及當初每月繳付的 10多萬元貸款,「簡直虧大了。」 地政士李志銓表示,房地合一稅規定,「父母購入房產過世、子女繼承房產要短期 轉售,房地合一納稅基礎不計入貸款」,加上公告現值與市價差距大,所以繼承後 短期賣屋,還可能會倒賠。 他說,過去也有案例是繼承市郊總價1700萬元山坡地,貸款尚有1000多萬元,最後 平盤售出,卻因為市郊山坡地與現值差距更大,最後反倒賠了400萬元,未來隨著 時間拉長,以後的這類案例也會愈來愈多。 李志銓說:「目前繼承的房產移轉愈來愈多,但是下一代可能無力還貸款,而必須 短期售出,就得被課高額房地合一稅,所以許多案例都在進行行政訴訟,同時也在 等待財政部解釋。」 正心不動產估價師聯合事務所所長黃昭閔提醒,近年從繼承移轉棟數愈來愈高,最 好的移轉方式是生前時,善用基本免稅額每年220萬元、每年分次贈與,提前規劃即 可達到財產移轉節稅,或是繼承後持有時間拉長6年以上,也可享有400萬元免稅額。 (王鈞生/台中報導) 心得: 1.繼承案例會越來越多,目前稅法就是這樣規定,要提早規劃。 2.房地合一稅可能都是幾十萬起跳,加上罰鍰金額倍數開罰金額不會很小。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0.34.117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ome-sale/M.1552530056.A.A69.html
castalchen: 所以賣掉繼承現金比較好 03/14 10:24
smaller: 這不合理吧 成本跟售價應該都用實價登錄啊 03/14 10:27
Tosca: 用實登了話當初三千萬就要繳交遺產稅 也是幾百萬 03/14 10:30
Tosca: 靠背那只剩拋棄繼承這個選項XD 03/14 10:30
sagarain: 就是叫你不要賣啊 03/14 10:32
chiutepiao: 嗯嗯 03/14 10:32
CO2: 長輩買之前也要評估晚輩還款能力XD 03/14 10:33
morrishh: 這案子之前討論過了吧 問題在於沒有做好贈與規劃 03/14 10:38
morrishh: 硬是要扯到房地合一 03/14 10:38
blackkeyss: 但是3000是爸爸付的 對兒子而已只是少賺 沒有虧吧 03/14 10:39
RINsanity: 防不勝防吧 意外早逝的話怎麼贈與規劃 03/14 10:39
blackkeyss: 對兒子而已就啥3000的房子只賺了1100 03/14 10:40
blackkeyss: 對兒子而言就是3000的房子只賺了1100 03/14 10:40
RINsanity: 這例子奇怪的地方在既然有富爸爸的遺怎會繳不出貸款XD 03/14 10:42
mocimocy100: 又再寫故事? 03/14 10:42
HANAXALICE: 真的莫名其妙的法律 03/14 10:46
Petrovsky: 賣掉後是淨損失 真的拋棄繼承 比較划算 XD 03/14 10:52
Petrovsky: 不過 不用替有錢人擔心 台北市不會出現這種賠錢貨的 XD 03/14 10:53
bagle: 遺產稅是用3000-2500=500 計算的吧? 有點奇怪... 03/14 10:55
kusomanfcu: 重點是不賣就沒事勒XD 03/14 10:56
HANAXALICE: 只法律就是欺負中產階級 03/14 11:01
kusomanfcu: 遺產稅的基礎是 公告現值 房屋評定現價 03/14 11:04
Lincoln: 因為他兒子公司週轉不靈 03/14 11:12
Refauth: 他們當初住在房子裡面超爽的,所以很合理啊! 03/14 11:19
MiLu307: 純噓沒規劃自以為人生都一帆風順不會裁員不會虧錢 03/14 11:20
alexenderpp: http://i.imgur.com/ieFVK2u.jpg 03/14 11:22
pfcdevice: 公告現值該廢了,什麼都用交易價格算,簡單又零爭議 03/14 11:26
pfcdevice: 花3000萬買,成本當然是3000萬啊 03/14 11:27
MeeToo: 拋棄不就連房子都沒了? 03/14 11:28
HANAXALICE: 2500是貸款,實際繼承的只有500萬 03/14 11:29
HANAXALICE: 這法律真的莫名其妙 03/14 11:29
HANAXALICE: 又不是已經繳完貸款了 03/14 11:30
aloness: 這篇新聞苦主在說謊… 03/14 11:30
aloness: "扣掉貸款還賺500萬",這句話跟平盤移轉已經不符合了 03/14 11:32
mopackm53637: 這故事感覺就假的,富爸爸死了沒多久公司就周轉不靈 03/14 11:33
mopackm53637: 然後就馬上要賣房,有錢人通常都有高額壽險吧 03/14 11:34
pfcdevice: 那500是他爸生前付的 03/14 11:34
mopackm53637: 房貸壽險就是這時用的 03/14 11:34
amordelcor: 目標在房地合一 03/14 11:35
aloness: 國稅局一定查的到當初買入多少 03/14 11:35
aloness: 用公告現值跟你課稅,必定有鬼 03/14 11:35
HANAXALICE: 房貸壽險要是他爸的年紀去保,保費可能三百萬以上 03/14 11:38
SkateAdolf: 可見這兒子是敗家子 有富爸爸 結果老爸一走 03/14 11:40
SkateAdolf: 公司馬上周轉不靈 連祖產都要拿出來賣了 03/14 11:40
aloness: 如果是平轉,大筆的就遺產稅而已 03/14 11:41
aloness: 猜是不想付遺產稅,趁父親死亡證明開立前以父親名義處份 03/14 11:48
aloness: ,沒想到有種種因素讓他不能拿原購入價去申報,只好遺產 03/14 11:48
aloness: 被k,房地合一被k 03/14 11:48
aloness: 不能舉證購入價才會拿公告現值來算帳呀 03/14 11:51
MediaPlayer: 用公告現值去計算獲利真的很怪 03/14 11:52
kage01: 沒屁股吃瀉藥就這樣QQ 03/14 11:56
dans: 不是,就是單純房地合一稅要求以房屋評定現值加公告土地現 03/14 11:58
dans: 值加乘物價指數為成本價。解法就是長期持有且自住,只是本 03/14 11:58
dans: 案應該是只能短期投資,無法適用自住減稅規定 03/14 11:58
dans: 貸款比例太高,當初槓桿玩太大也是造成現況的問題之一 03/14 11:59
qbaow: 廢除公告地價公告現值吧 有實價登錄就用實價登錄計算啊 03/14 12:01
qbaow: 課稅都用實價去算 過幾年就沒人敢隨便空屋不自住 03/14 12:02
zuan: 買自己繳不起的房,怪法律勒XDDD 03/14 12:03
dans: 補充一下為什麼說是投資,因為遺贈取得可合併持有期間計算 03/14 12:04
aloness: 房屋評定現值這點,在購入申報時就會建檔了 03/14 12:07
dans: 沒聽說過這種規定?有出處? 03/14 12:09
freeawei: 就補遺產稅阿,不然合約秀出來 03/14 12:09
aloness: 查了一下,舊制才是評定現值,現有制度已是用購入價決定 03/14 12:11
aloness: 成本了 03/14 12:11
dans: 要查遺贈取得(繼承)... 03/14 12:14
aloness: 還是回到原本的問題,為什麼不敢拿購入合約去申報? 03/14 12:14
dans: 規定就不是用購入價申報 03/14 12:16
gglong: 繼承時 可以用市價申報遺產稅啊~ 03/14 12:17
aloness: 新聞苦主是在 2016年賣的,可以選擇新制沒問題的,自住 03/14 12:18
aloness: 那一點每年九月去申報就好 03/14 12:18
aloness: 沒申報自住才限用舊制 03/14 12:19
Petrovsky: 房地合一稅 殺傷力很大齁 顆顆 03/14 12:20
Petrovsky: 套套 真的是很艱辛 03/14 12:20
dans: 我覺得你看錯規定了,你可能也不明白房屋評定現值的基準是 03/14 12:21
dans: 什麼才會以為可以申報 03/14 12:21
aloness: 南區國稅局的Q&A就寫的清清楚楚,你可以去下載來看 03/14 12:22
aloness: 至於舊制我不熟,我是用新制的觀念來回答的 03/14 12:23
kusomanfcu: aloness 你少看幾頁要看到第四頁 03/14 12:27
niko0202: 國稅局 真的很會挖錢欸~聽代書說 債很不容易認列 03/14 12:29
kusomanfcu: 遺產贈與 涉及房地合一 釋疑 第四頁 03/14 12:29
kusomanfcu: 限定繼承有3個月 你在辦喪事時就要準備處理勒 03/14 12:30
kusomanfcu: 故意限定時間很短 03/14 12:31
kusomanfcu: 最好是沒有比較不好調閱的債務資料 03/14 12:31
aloness: sorry,我看漏了,是指繼承不計算貸款這點 03/14 12:34
aloness: 難怪要講說用交易的方式來繼承,連贈予都不行,原來是卡 03/14 12:36
aloness: 在這一條 03/14 12:36
aloness: 這條原本是善法的繼承債務減免,卻在預支交易的房地產交 03/14 12:40
aloness: 易變成大大的反效果… 03/14 12:40
evaal: 果然推文還是有仇富言論,真的很棒。 03/14 12:44
Neymar: 以後繼承或贈與房地產用市價當基準就好,莫名其妙的公告現 03/14 12:47
Neymar: 值和公告地價.... 03/14 12:47
aloness: 他是以實際市值認定沒錯,只是繼承時要把貸款額度扣掉 03/14 12:49
aloness: 不然新聞苦主的狀況,這繼承殘值連公告市值的一半都不到 03/14 12:50
Neymar: 本版仇富言論從來沒少。不要講3000萬。今天就算1000萬的 03/14 12:54
Neymar: 房地產,假設是新婚夫妻剛買,先生發生意外,小孩還未成年 03/14 12:54
Neymar: ,妻子收入不高,無力還貸款,平盤賣甚至虧錢賣還得繳房地 03/14 12:54
Neymar: 合一稅?今天要探討的應該是針對稅制問題,結果在旁邊幸災 03/14 12:54
Neymar: 樂禍? 03/14 12:54
aloness: 要迴避這一點,就只能在老爸過世前,略低價賣給兒子改由 03/14 12:54
aloness: 兒子貸款,就不用扣這筆大條的 03/14 12:54
Neymar: 假設發生意外勒?有誰可以預知什麼時候意外? 03/14 12:58
aloness: 意外就沒輒了… 03/14 13:01
aloness: 夫妻狀況比較特殊,殘值跟債務額都是對半分的 03/14 13:03
aloness: 以新聞的情況 500已付+2500貸,發生夫妻間的繼承 03/14 13:04
supa64: 我手上不就有這種.遺產稅繳多少?6000多萬看過沒(攤手 03/14 13:07
kid1a2b3c4d: 一堆疑點== 03/14 13:16
dans: 自住就沒這問題了。謝謝 03/14 13:26
MiLu307: 別亂扣仇富帽子,原例貸了84%,一般新婚夫妻會貸這麼高? 03/14 13:39
MiLu307: 感覺就是亂吃瀉藥 03/14 13:39
jaguars33: 三貸同堂 要讓子孫慎終追遠的最好方法就是讓他背貸款 03/14 13:47
niko0202: 拋棄繼承 搞不好還另外有2億的財產~那有那麼好避稅 菸 03/14 13:48
kusomanfcu: 低價賣給兒子你要先清債喔 原價-低價的差價債務 03/14 13:59
kusomanfcu: 只能放棄500萬頭期 啥都不能做連免稅額都沒解 03/14 13:59
kusomanfcu: 重點在房地合一成本的認列 03/14 14:00
ru04hj4: 就子女太廢 03/14 14:34
gamehome522: 595萬都拿不出來 子女的確是廢了點 03/14 14:38
Narok: 有的繼承的對空酸來說就是仇恨目標啊…越慘他們越爽 03/14 15:49
kusomanfcu: 我是覺得啦鄉下買房子才麻煩 03/14 15:51
batista1980: 公告現值跟市價差到一倍以上太莫名了。隨著實價的資 03/14 15:53
batista1980: 料越來越多,應該改到跟實價差不多,很多事情才會合 03/14 15:53
batista1980: 理 03/14 15:53
batista1980: 買入賣出用不同計價方式太莫名其妙了 03/14 15:56
batista1980: 而且問題是取得價錢計算方式不合理,明明不是房地合 03/14 16:00
batista1980: 一稅吧? 03/14 16:00
aloness: 光是徵收跟稅賦不同基準,就把國家財政都透支了吧 03/14 16:00
batista1980: 記者也是故意在帶風向 03/14 16:02
LearnRPG: 都16年後取得的 最好是成本1300萬 實登哩 ???? 03/14 16:21
LearnRPG: 遺產稅不是用三千萬算吧 貸款是負資產啊 ... 03/14 16:23
Petrovsky: 蠻慘的 房地慘 真的變成負資產了 XD 03/14 16:37
fivecake: 這根本假新聞吧?!2016有實登價格了,辦貸款也要買賣 03/14 16:49
fivecake: 契約書,這些資料都能顯示取得成本,用公告現值搞笑嗎? 03/14 16:50
albert0606: 自己去查法令,繼承、贈與就是用公告現值來計算成本.. 03/14 16:56
aloness: 不是公告現值算,是因為他繼承額太低,才會出這包 03/14 17:06
aloness: 如繼承時房貸不足一半,這case搞不好就免稅了 03/14 17:07
aloness: 算是另類的父債子償… 03/14 17:08
fairyofmoon: 個案 03/14 17:08
LearnRPG: 公告現值 這點真的長知識了 03/14 17:09
aloness: 本篇新聞有講不計貸款,所以取得成本要把貸款扣除… 03/14 17:11
tamacugi: 法律規定,強制只能現值繼承,政府故意的,跟實價登錄 03/14 17:12
tamacugi: 完全沒關係 03/14 17:12
tamacugi: 這個討論串真有趣,就算推文裡有正確解答了,還可以吵 03/14 17:15
tamacugi: 成這樣,難怪實務上一堆人被搞到 03/14 17:15
airmike: 強制只能現值繼承 那應該心裡有數賣的時候房地合一稅很高 03/14 17:19
airmike: 一開始賭六年之內不用賣 只不過是賭輸了 03/14 17:20
Petrovsky: 版上的套套 會有類似的問題嗎? 03/14 17:22
Petrovsky: 房地慘 不小心 就變成負資產了 03/14 17:22
Petrovsky: 被政府 養套殺 套了這麼久 然後全被政府 整碗端走 03/14 17:23
Petrovsky: 這樣 真的會很 *冤* 啊 03/14 17:24
aloness: 3000-1700-600,應稅所得700, 35%計200多吧 03/14 17:25
aloness: 如果取得認列額零,那就是新聞的慘劇,只是會是這樣嗎? 03/14 17:38
albert0606: 樓上你應該把遺產稅跟房地合一稅這兩個分開算 03/14 17:53
albert0606: 這新聞不知道有沒有遺產稅?就貸款2500萬,我看是沒有 03/14 17:54
albert0606: 問題就出在沒遺產稅這件事,他把稅金轉嫁到後面的房地 03/14 17:54
albert0606: 合一稅 03/14 17:54
albert0606: 如果他繼續住滿6年再賣,那只會被抽10%,還有400萬的 03/14 17:55
albert0606: 免稅額度,問題他嘎不過來,2年不到就賣了,被抽35%稅 03/14 17:56
evaal: 網路好可怕,實際經驗都鬥不過鍵盤俠 03/14 18:06
Petrovsky: 應該是 套套 套到快窒息了 所以必須認賠殺出 03/14 19:08
Petrovsky: 要不然 就是放給他 法拍吧 03/14 19:09
Petrovsky: 法拍會比較好嗎? 03/14 19:09
Petrovsky: 不要高額貸款 去買房地慘 房市反轉時 真的很可怕 03/14 19:10
Petrovsky: 一般人 敢貸款2500萬 也是很勇敢 03/14 19:12
snd: 記者真的亂寫 03/14 23:36
ganninian: 賴家王可得問清楚老木是否還在繳貸款 不然賴家等繼承 03/14 23:58
ganninian: 到最後一場空 03/14 23:58
Afafa: 廢公告現值加一 實價課稅最公平 03/15 1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