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home-sal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推文一直說薪資好不是只有這一兩年 很多公司比GG薪水高,是標準見樹不見林 GG對這波房市猛攻最大的火力不是平均薪資而是人數 工程師要拿到年薪兩三百,在非GG的公司幾乎都是IC Design 要進這些公司的門檻就是四大EE, 人數一年新聘幾百 GG開一座廠就要上千名工程師,年資兩三年就破150, 今年光在台灣總共要開3座廠 每年一座廠多出幾十上百個職等33以上年薪破250的缺 要填滿這個人力缺口光是國立大學理工科都不夠用了 跟IC設計的門檻跟人數根本不再同一個量級 這些人光在新竹台南買房就把周邊買爆了, 所以大家才會說買房主力是GG不是發哥或螃蟹 還有一個效應是像我們這種遊走在各公司的Vendor才會感受到 自從武漢肺炎後願意跳槽到大陸工作的人剩原本五分之一不到 下半年台灣景氣大好後更沒有必要去大陸求高薪 2010-2019最熱的話題是怎麼去大陸談3~5倍薪水 現在就算華為來挖人有興趣的人也屈指可數 這些會被挖腳的大部分是公司中階主力 一旦確定不去大陸就直接持續置產 現在鎖籌碼效應太嚴重 以我自己為例本來前年買了第二間大的要換房 當初的計畫是舊的賣掉新的貸款不用扛這麼多 現在"每天"都有新價格,我在現金流撐不下去前一定能扛就扛 再加上現在太貴租屋需求暴增, 我直接賣轉租房貸怎樣也扛的住 先不要怪投資客有多邪惡 只要大部分自住屋主跟我有一樣的打算,中古屋就斷貨了 反而投資客賺了就跑,所以從他手上可以買的到 你可以怪投資客貪心 可是我保證我房子持續租得出去的情況下我預期成交價一定放得更高 再怪東怪西覺得居住不正義前, 要理解利率跟環境已經決定這個走向了 對我一個現在有兩房在手上的人來說 要我賣房一定是利率走高或是持有稅上升讓我覺得不如獲利了結的時候 經濟學的基礎就是需求跟供給隨者價格呈現交叉 如果可以提高持有稅代替利率讓"投資"效果遞減 把投資的需求比例降低,自住比例拉高 這是我認為最快可以抑制房價的方式 甚麼轉嫁到租客身上是想太多, 租金一樣是需求供給決定的不是可以隨意轉嫁 反而現在房地合一會在7/1號後讓市場物件大減 供給減少了,需求如果沒有變化,價格是會往上還是往下呢? 我個人猜測對竹北這種熱區會是超級火上加油直接新屋破60,中古45up ※ 引述《mfcke (drive)》之銘言: : 我最近一直在思考 這漲價是否為真 : 因為過於快速 即使是量縮非市場價 真實價格還是超過我當初推估 : 思考了一下 可能是因為大部分房地產區域 : 如果價格飆升這麼快 中古屋會出來倒貨 壓抑價格 : 這邊反而是預售一直拉中古屋一起飛 : 跟群組聊一聊 發現講實際想賣的很多 但是沒辦法賣 小孩子都正在長 : 隨便問滿超過五年的 都說好啊 想賣啊 : 1.有其他房子住 2.上班時間不會影響太多 : 有鑑於新竹越來越塞 根本沒人想搬更遠 小孩子也都還小 根本動不了 : 搞得房地產需求差不多 但是供給越來越少 : 加上重劃區接受度越來越高 越來越多人願意脫北 搞得高鐵區一個爆炸井噴 : 還在觀望的 就密切注意 : 1.人口是否持續成長 全台總人口減少 新竹+竹北卻變多 這是連擊+爆擊 4倍傷害 : 2.科技業是否真的猛 因為半導體好像至少要好到2023... 這是至少 : 不管了 祝大家賺大錢 一起撈起來就對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0.133.130.229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ome-sale/M.1619439462.A.9CB.html ※ 編輯: Surrounder (220.133.130.229 臺灣), 04/26/2021 20:21:03
superman7250: 新竹應該會補漲 ,至少一坪80萬沒問題,僅次於台北 04/26 20:22
superman7250: 才是合理的~ 04/26 20:22
iamneptune: 年底看80 明年看100 04/26 20:29
superman7250: 後年看200 04/26 20:30
linlinme5208: 台南預售和中古屋頂端大概減十萬左右/坪 04/26 20:36
linlinme5208: 台南可以站上50 04/26 20:37
zhi5566: 不是工程師在買而已 中國醫和台大醫 一堆醫生也來置產 04/26 20:44
zhi5566: 很多投客也是醫生 04/26 20:45
linlinme5208: 不過真的感謝台GG 台南猛漲有一大部分也是因為他 04/26 20:52
maypcc: 不用在vendor啦 週遭這一兩年沒聽說有人跳陸廠 連想離職 04/26 20:56
maypcc: 都很少 04/26 20:56
maypcc: 一線ic廠各個領飽飽 04/26 20:56
sss81521: 只能說竹北和台南的天花板差多了XD 04/26 21:06
curtis16: 未來全台最高價在竹北,信不信由你 04/26 21:17
envogue: 竹北其實腹地很大,鎖籌效應恐怖的地方應該在東區 04/26 21:23
linlinme5208: 目前竹北預售屋最高5字頭 台南最高4字頭而言 單價 04/26 21:24
linlinme5208: 差距十來萬差不多 04/26 21:24
envogue: 新竹對標新板,新板對標北市,北市對標上海.這樣才對 04/26 21:25
envogue: 台灣都會區房價不應該只有這樣 04/26 21:26
zhi5566: GG在台南和新竹最大不同 就是新竹市總部 官很多 台南這波 04/26 21:26
zhi5566: 很多是從新竹派去台南 順手買一間 我周邊至少三組是這樣 04/26 21:27
linlinme5208: 如果台GG持續成長 價差大概差不多這樣 04/26 21:27
envogue: 新竹養了整條產業鏈,還有一堆外商進駐,意義上完全不同 04/26 21:28
gmjoin2007: 好奇人研究過矽谷房價怎上去的嗎?感覺竹北真的越來越 04/26 21:29
gmjoin2007: 像矽谷,我看未來連房價也是了。 04/26 21:29
gmjoin2007: 好奇有人 04/26 21:29
cheny10: 矽谷房價就是股票推上去的,如果2年前公司配你100張台積股 04/26 21:37
cheny10: 票,股票價值從3000萬漲到6000萬,請問你會抱6000股票? 04/26 21:39
cheny10: 還是賣3000萬股票換房子,留3000萬股票? 04/26 21:40
gmjoin2007: 那現在竹北感覺就很像正在複製矽谷走過的路... 04/26 21:40
sss81521: 新竹寶山擴廠有二期,不可能只差10萬XD 04/26 21:41
sss81521: 現在爭這個沒意義,反正過一陣子看看~ 04/26 21:42
vux: 年年底看一百 04/26 21:45
linlinme5208: 平實目前成交一坪4X 之後國泰太子推案大概要5字頭 04/26 21:46
linlinme5208: 我也是根據原po的看法來推論 04/26 21:47
maypcc: 2445都上1090了 keyman 每個都笑呵呵 記得要留點錢繳稅 04/26 21:48
linlinme5208: 海安路預售屋一坪成交價要38...... 04/26 21:48
fly19920820: 2454吧…… 04/26 21:50
maypcc: 是啊 打太快 今年發哥有配股的應有機會碰到千萬 04/26 21:54
et134226: 台GG盤子啊 04/26 23:03
ru04hj4: 醫生人數太少了 04/26 23:13
ru04hj4: 是不是一直強調 新竹房價就是看GG 04/26 23:13
arnbition: 其實就是有那個需求 04/26 23:24
lovemost: NN,早就不是四大EE很久了,缺人缺太大,國立中段私立前 04/27 00:16
lovemost: 段班數量都很多 04/27 00:17
lovemost: 高薪族群我覺得整個IC設計還是比GG多不少,看國家公佈的 04/27 00:19
lovemost: 公司薪資排行就知道了 04/27 00:19
Eos: 現在前段IC連私立野雞大學都有了 太缺人 04/27 00:25
Iamjkc: 樓上學長太浮誇200勒 今年底應該只能站穩98 破不了100 04/27 01:17
robert123: 你這價位把新北方哪裡XD 04/27 08:05
Surrounder: 新北除了重劃區其他根本不能打 沒有薪資支撐 04/27 10:24
Surrounder: 資產階級只會住北市或幾個新北重劃熱點 04/27 10:25
robert123: 薪資支撐的邏輯會死循環,現在買新北的都是?? 04/27 10:43
Surrounder: 工作離不開雙北的人 工作機會南移已經是大勢 04/27 12:51
Allyssa: 矽谷一直都是低密度開發,還是house 爲主 04/30 01:08
Allyssa: 公寓是出租型,建商開發,樓高也不高 04/30 01:08
Allyssa: 對當地的供給量真的有限 04/30 01:08
Allyssa: 台灣是高密度蓋房,隨便15, 24層 04/30 01:09
Allyssa: 這跟矽谷差多了,矽谷山景城的house 多年前就要3-4百萬 04/30 01:10
Allyssa: 鎂 04/30 01:10
Allyssa: 尤其靠近Apple campus 附近, 都是早年資深高層買的 04/30 01:11
Allyssa: 上千坪的土地,蓋個10間house 04/30 01:12
Allyssa: 就剛好Apple高層在買,新竹一樣的千坪土地可蓋2-3百戶 04/30 01:12
Allyssa: 這供給量差多了,新竹一年真的要推案可以推給萬戶 04/30 01:13
Allyssa: 當然建商沒那麼傻,市場會自己調控推案量 04/30 01:14
Allyssa: 美國人除那幾大都會區外,對集合型建案的印象 04/30 01:15
Allyssa: 是 窮人在住的社會宅,學區治安都不好 04/30 01:15
Allyssa: 所以中產買房還是以好區的獨棟、連棟為目標 04/30 01:17
Allyssa: 所以氛圍就是買房的人也不想都更讓人口變密集 04/30 01:18
Allyssa: 供給量就被鎖住,蓋不出更多房子,房價升天 04/30 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