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home-sal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覺得這一串有些講古故事很有趣 我也來分享一下我家在台灣的買房歷史 故事從1949年我爺爺跟著KMT逃來台灣開始 他作為軍醫收入在當時社會算是還不錯 但是跟真,外省權貴比也只能算外省雜魚 根據我爸的回憶大約是1973年前後 爺爺在台北忠孝東路四段買一間60坪四房華廈 (明曜百貨、勞力士那邊) 當時確切房價已經不可考 但是我爸記得爺爺為了房貸要多兼一份工作 白天在榮總工作晚上再去中心診所兼門診 現在那邊大概一坪9x萬? 我爸說當時忠孝橋還沒蓋起來 忠孝東路兩邊有零星大樓但巷道內還很多農田 當時的敦化北路看起來大概是這樣 https://i.imgur.com/lJUCtpO.jpg
大約十年後的1980年代的敦化北路 https://i.imgur.com/wJx7Omr.jpg
我爸1992年從美國念完碩士回台灣 他說當時台北房價已經漲上來了 買不起怎麼辦?只好換個地方啊 所以他跑去逢甲找了個教職 然後隔年在逢甲後門航發(漢翔?)那邊 用兩百萬左右價格買了50坪三房公寓 當時剛買下去沒多久就碰到1996飛彈危機 台灣房市不分城郊瘋狂崩跌 1997我爸在逢甲路上買了我家第一間電梯公寓 30坪左右三房一平車當時買三百多不到四百萬 從此我們家開始長達十年房貸生活 這段時間我們家從來沒出國玩過 高中時我食量很大還要自己打工補貼自己飼料費 90年代我們家剛到台中的時候 西屯區到處都是綠油油的稻田或油菜花田 從西屯派出所到現在74快速道路那邊整片是田 這十年間就是看這附近的空地一棟一棟蓋起來 偶爾也會耳聞建商跟張廖家買了哪一塊養地 2010我爸覺得之前房貸繳完生活好像少了什麼 又跑去福雅路買了一棟透天的 地下一層地上三層四房當時大概買一千萬出頭 現在拜中科之賜聽說房仲常常打電話問他 要不要考慮賣給中科的GGer 聽說可以開個一千八? 2017我因為結婚生子剛需發生了 在竹北用八百萬買了縣三的三房一平車鳥籠房 本來我爸媽有點意見覺得太小太偏遠 但是我沒那麼多錢&你孫子要住成功說服 現在仲介也常常來問我要不要賣個一千六 2018我弟在台南成大附近 花一百多萬買一間兩房老公寓自住一房租一房 (真的很老應該有4X年吧) 我不知道這種老屋這波漲不漲得到……. 然後今年我受夠塞車和空污了 去關西花一千二買一間透天 雖然沒有Ubereat 但是陽台的風景對我來說值得 https://i.imgur.com/ZkpZzoq.jpg
我是不期望關西房價能怎麼漲反正住的舒服就好 回顧我們家的買房歷史有一個規律…. 目前我們祖孫三代都算是受薪階級 收入在社會中算中上但離頂層有極大的差距 我們能買得起的房子 以當時的社會時空來說都是都會區的邊緣 剛開始開發的市鎮聚落 1970年代的台北東區、1990的台中西屯區、2010年代初的中科生活圈、2010年代末的竹北 這些地方在我們入場的時候 旁邊幾乎都還看得到空地或稻田 就像美國的大西部時代一樣 東岸精華區早就被資本家佔滿了只能往西部開拓 困難重重、危險四伏、不保證收穫、很可能死掉 但是不拼一把就只能留在城市裡當奴工 選擇沒有對錯 後世也只是用結果論的後見之明來評判 但是自己的人生想怎麼過要不要拼 始終還是自己決定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1.231.104.115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ome-sale/M.1632972059.A.779.html ※ 編輯: pxycho (61.231.104.115 臺灣), 09/30/2021 11:26:01
CharleneTsai: 推 常常有人說什麼以前長輩買得起XX 現在怎麼變 09/30 11:35
CharleneTsai: 這麼貴 誰買得起 問題是以前長輩在買的時候 很多 09/30 11:35
CharleneTsai: 地方根本也沒開發 只是因為便宜就買了 09/30 11:36
diskdie7045: 推關西,好山好水好無聊,橋頭牛肉麵滷味好吃 09/30 11:36
watameki: 你們家這種就是穩定成長的中產階級 09/30 11:46
jeromeshih: 看起來當時都是買在外圍,但是都有吃到都市發展的外溢 09/30 12:00
jeromeshih: 效應 09/30 12:00
spermbox: 這些舊照片真猛,畫面算清晰了 09/30 12:17
spermbox: 感謝原po的無私分享 09/30 12:17
spermbox: 研究地產兼了解在地歷史其實還滿有趣的 09/30 12:17
spermbox: 還有,誰才是真正的囤房仔,我相信這篇文章已經印證我 09/30 12:25
spermbox: 之前所說的了! 09/30 12:25
pxycho: 我們家算不上囤房吧......除了逢甲大學後門那間出租,還 09/30 12:42
pxycho: 有竹北這間預定要出租,其他都有住人啊 09/30 12:43
sdhpipt: 其實1973年買忠孝四段已經算蠻貴了 我家只買得起永吉路 09/30 12:44
sdhpipt: 當時大家都知道東區會發展起來 所以不便宜 要便宜要過去 09/30 12:44
sdhpipt: 平交道買松山 09/30 12:45
sdhpipt: 當年有眼光買電梯大樓的人真的很少見 您祖父很厲害 09/30 12:45
icevenus: 補貼自己飼料費XD 09/30 13:11
icevenus: 蠻喜歡這種分享的,推推! 09/30 13:11
KrisNYC: 關西好山好水拉...台灣人就很奇怪很愛往都市擠 09/30 13:18
spermbox: 花東也好山好水,大家還不是一樣一直往台北擠XD 09/30 13:22
spermbox: 對華人而言,其實生活機能才是最重要的,什麼好山好水只 09/30 13:22
spermbox: 是好無聊而已,尤其對像我這樣的年輕人而言XD 09/30 13:22
KrisNYC: 差很多 關西自己就有機場(X) 關西要去機場不用翻山 09/30 13:28
KrisNYC: 離都會區也1小時左右車程而已 花東跟都會區的距離是4hrs+ 09/30 13:29
spermbox: 多屋族就是囤房啊,這點是事實不可以狡辯! 09/30 13:31
spermbox: 囤的定義就是擁有很多某種東西不賣啊! 09/30 13:31
spermbox: 囤房是個人自由! 09/30 13:31
spermbox: 囤房是財富的象徵! 09/30 13:31
spermbox: 囤房沒什麼好丟臉的! 09/30 13:31
spermbox: 囤房仔這種社會角色人人都想當! 09/30 13:31
spermbox: 儘管囤房炒房在道德上有瑕疵,但我們只在乎賺錢,道德 09/30 13:31
spermbox: 不重要! 09/30 13:31
spermbox: 花蓮沒市區嗎?還是台北市那種才叫市區? 09/30 13:33
pxycho: 我以為囤積的意義應該是「持有超過自用所需數量的某種物品 09/30 13:35
pxycho: 」? 09/30 13:35
pxycho: 有很多但是都在用不叫囤吧 09/30 13:36
libkite: 看起來一個人名下頂多兩間 不算囤吧? 09/30 13:37
spermbox: 一個人名下持有一間以上都算囤房,這是空空的定論! 09/30 13:40
spermbox: 出租不算自用,對吧? 09/30 13:42
s26492755: 我進來上歷史課 09/30 13:48
tomroy: 中產階級奮鬥史XD 09/30 16:46
fancy: 樓主po的敦化北照片是從中泰賓館(文華東方酒店前身)往松 09/30 17:25
fancy: 山機場拍攝 09/30 17:25
fancy: 我也來分享忠孝東路周邊1972航照 09/30 17:26
fancy: https://i.imgur.com/iI3ZiIC.jpg 09/30 17:26
fancy: 另外這是1974航照 09/30 17:27
fancy: https://i.imgur.com/j4BQXDX.jpg 09/30 17:27
fancy: 樓主爺爺眼光好,忠孝東路四段通車後就在那買房了 09/30 17:28
pxycho: 感想分享航照!這個圖很有參考價值 09/30 17:53
verita: 你跟你爸這種出生條件已經贏過沒有98%也有95%台灣人了, 09/30 18:23
verita: 這樣條件買房簡單到不行吧。 09/30 18:25
R3hab: https://i.imgur.com/na5oZ8X.jpg 升級四碼保證降 09/30 19:46
akame704: 推福雅路我家,國小前福雅路沒有柏油都是紅土路,我家 09/30 23:13
akame704: 對面一大片(阿公的)田,同學都說我家很鄉下QQ 09/30 2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