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home-sal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elfish123 (IOTA)》之銘言: : 什麼叫不上道 我對不上道的定義很簡單 就是會做的事,請直說 今天這組賣/買方,如果在仲介接委託/帶看前 有如實告知仲介: 你帶看時,我會直接跟買/賣方談價 萬一雙方合意,我就不會按照委託合約上的仲介費付費 頂多只付你幾萬塊帶看費而已哦! 那我就覺得很上道! : 不覺得演戲很累嗎? : 不是還有給仲介費嗎?哪裡不上道 : 就是仲介想多賺啊 請翻閱簽給仲介銷售售委託書 上面明白記載著仲介費的收費標準 如果不同意那個收費數字,請締約時提出 而不是別人開始工作之後 再回頭殺價還要抹黑別人多賺! : 所以之前我都喜歡直接找建商啊 : 報個合理的價格大家都開心 : 省時間在那邊來回演戲 : 一堆房仲喜歡用小手法讓買賣家關小房間 : 根本就只是在喬自己的服務費而已 其實我非常同意這個作法 真的那麼討厭付仲介費 幹嘛找中介,自售就好啦 真的要那麼犯X,討厭仲介還要找仲介 那也麻煩上道點,一開始就嗆明仲介費只付 20 萬 不要委託合約書上面寫了 2%,等人家做事做到要收尾了才又回頭殺 這種垃X行為,說句不上道都算客氣了! : 例如這件事如果出現在大陸 : 結局很有可能就不會像這樣歡喜收場了 : 這句話是恐嚇的意思嗎??? 法條翻給你 刑 305,麻煩趕快告我!! : ※ 引述《jamo (hi)》之銘言: : : 阻止你們談價:不行 : : 堅持收服務費:可以 : : 但像你所說買方可以換個仲介買 : : 所以這是個理論與實務衝突的事情 : : 對 : : 這牽涉到法令,仲介的成本以及作業型態 : : 很多人認為仲介的工作是議價,但其實不是 : : 仲介的絕大多數工作其實是行銷 : : 包括開發案源,開發買方,成本都花在這邊了 : : 談價只不過是滿足買賣方愛看戲的人性需求 : : 陪著演演戲罷了 : : 所以比較老練的仲介在談價前是不願意買賣方碰頭的 : : 今天這案件會發生,主要原因 : : 是買方屋主都沒有合約精神 : : 因為很明顯這個案子屋主堅持在家帶看 : : 理論上應該彼此有默契談價要透過仲介並支付仲介費 : : 我相信在委託合約應該寫得很清楚 : : 這個在賽局理論中也有探討到 : : 在一個一次性的賽局,參加者違反約定的經濟誘因很強 : : 但是在多次的賽局中,就比較不會有這種問題 : : 因為不動產交易有很強烈的一次性屬性 : : 不只屋主買方會坑仲介,惡質仲介坑屋主買方的案件更多 : : 本案中雖然是屋主買方不上道,但受到的譴責並不多 : : 不過追根究柢來說,這種不遵守合約精神 : : 其實是濫用社會信任,不是很文明的行為 : : 因為社會信任低,人與人間防備心高 : : 就越不會發生這種事 : : 例如這件事如果出現在大陸 : : 結局很有可能就不會像這樣歡喜收場了 : ----- : Sent from JPTT on my Samsung SM-N9700.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34.162.240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ome-sale/M.1637061380.A.34A.html
s26492755: 就衝康人家還被說很厲害 11/16 19:30
s26492755: 房屋買賣很多都一次客 不然這種真的會臭掉 11/16 19:30
s26492755: 就像私下跟我師傅要電話的客人一樣 多幾次看有沒有人 11/16 19:34
s26492755: 接你單 11/16 19:34
cicatrix: 老闆發薪水時回頭殺時,不知道回文者會怎樣想,台灣人 11/16 19:37
cicatrix: 骨子有慣老闆DNA 11/16 19:37
kusomanfcu: 選民都是了好嗎 11/16 19:37
elfish123: 所以我不找仲介啊zzz 11/16 19:54
那你就別找仲介啊 也可以大力推廣不要找仲介啊 仲介想賺的明明白白寫在合約上給你屋主買方簽字 有意見簽委託約/斡旋時提出來討論 簽了約仲介事情做完才再那邊GGYY回頭殺價 還要抹黑仲介想多賺是哪招? 還說仲介想橋服務費? 想橋服務費的一直都是買方跟屋主好嗎?
lovemost: 除非你簽專約並有相關規定,不然這邊簽的合約%數本來就 11/16 20:54
lovemost: 不是最終成交價,你刻意把兩者混為一談 11/16 20:54
白紙黑字寫的,還雙方用印蓋章你說不是最終成交價? 那多的是簽了 2% 真的就付了該付的 2% 仲介費 的成交案例都是是幻覺? 很多狀況下仲介為了促成交易 所以另議新約調整仲介收費趴數 這是市場現實, 但是合約就是合約,不能積非成是! ※ 編輯: jamo (114.34.162.240 臺灣), 11/16/2021 21:16:12
qqq7840: 確實,店頭也有張貼服務費收費%數了 11/16 21:40
CaLawrence: 2% 4%是政府規定的上限 不是規定的費用 11/16 23:55
CaLawrence: 費用都是談出來的 11/16 23:55
CaLawrence: 我媽交易一億多的物件才給十萬而已 11/16 23:55
sdhpipt: 政府只有規定總共6% 沒有說賣4%買2% 11/17 08:59
sdhpipt: 6%上限是抄美國的 美國當年就是訂6%上限 11/17 0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