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home-sal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其實最近房子能夠不斷漲價,主要原因就是賣得好,如果賣得不好,建商前一個案子(或 投客手上的貨)都還賣不完,要怎麼漲得動? 近一二年需求強是事實,但這需求究竟是自住的剛性需求,還是參雜許多假性的炒作需求 ,這次的新法剛好可以來做個驗證。畢竟買方在買房時幾乎都說要自住,實價登錄也無法 得知買入原因,單從交易頻率雖可大致推估投資與自住需求比例,但畢竟屬於間接分析, 各有各的解讀。 這次的新法,至少在預售屋上,可以大幅度的抑制炒作需求。大概明年下半年開始,就可 以看看海水退潮後,台灣預售屋市場的真正剛需(自住及長期置產)為何。 也得以檢驗這 二年突然爆增的需求,是真的台灣人突然變超有錢迫不急待想成家,還是跟風使然。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80.217.241.180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ome-sale/M.1640236856.A.867.html
justcuting: 會漲不只是剛需造成的,很多買來置產抗通膨的12/23 13:24
如內文所提, 自住及長期置產,都算剛需
sbob: 你過去兩年都還看不出真假嗎12/23 13:24
報載一人有30間預售屋,我真的看不出來他是炒作還是要置產30間…… ※ 編輯: PTTVERTWO (180.217.241.180 臺灣), 12/23/2021 13:28:31
kizzle: 我家交屋一年,入住率80%左右 幾乎是25-40左右的小家庭12/23 13:26
kizzle: 很明顯是剛需 12/23 13:26
不能排除這個可能,畢竟這幾年台灣經濟成長很不錯,也可能海水退潮後大家都穿着褲子 。 明後年應該就有答案
beminaru: 我猜明年3/28之後二手屋會開始發動 12/23 13:28
※ 編輯: PTTVERTWO (180.217.241.180 臺灣), 12/23/2021 13:30:55
nopenisgreat: 就算不是剛需還是漲,台灣房價根本不可能跌12/23 13:29
kusomanfcu: 抗通膨投資連wiki上都告訴你 房地產了12/23 13:31
kusomanfcu: 為什麼有人連wiki都不去看 我都說訴求抗通膨的長期置產族算剛需了,為什麼有人內文都不去看 ※ 編輯: PTTVERTWO (180.217.241.180 臺灣), 12/23/2021 13:33:08
kline: 發現聖杯?12/23 13:33
Detonate: 所以你還沒買? 可憐 明年又要+10%打底 12/23 13:35
AlarmAlarm: 有事嗎 又沒打到資金夠的大戶 一樣囤幾十戶跌個毛線12/23 13:36
sbob: 我是覺得你這兩年這麼簡單都看不出真假,是蠻慘的拉12/23 13:37
kusomanfcu: 我又不是說你,幹嘛12/23 13:37
kusomanfcu: 通膨需求避險很高的黃金都可以從1500噴到2000 12/23 13:38
AlarmAlarm: 人頭買 開法人戶 花招一堆打不到,怎麼跌 12/23 13:39
fenway18: 認真說 今年不買,明年更貴...12/23 13:41
hdw: 你在期待什麼???別整天想要踐踏別人 12/23 13:45
hdw: 如果你是期待一堆人斷頭慘賠,讓你可以便宜買房12/23 13:46
hdw: 這心態並不可取,我們看多也是希望大家都賺錢,社會正向循環12/23 13:48
cicatrix: 你一直看又不會買,是要寫論文是不是?12/23 13:48
cicatrix: 買房子就是要夠有錢,錢不夠多買房子這事情永遠就跟你沒12/23 13:48
cicatrix: 關係12/23 13:48
hdw: 你是期待別人賠錢,讓你賺錢,其實格局就差多了 12/23 13:48
hdw: 另外房地產已經用幾百年證明他的價值了,你兩年是想期待什麼12/23 13:50
kline: 其實你講的是實際現象,不過這不是大家都知道的?!為什麼 12/23 13:50
kline: 還要特別po一篇文?還是你以為別人不知道? 12/23 13:50
別人知不知道,我無從臆測,我只是提出我的看法而已,內文連看多看空都沒有,難不成 房版現在連提出看法都無法被接受?
kline: 假性買盤即使拋售不代表大趨勢就是要跌 12/23 13:51
kline: 畢竟一個正常一直發展進步的經濟體是會一直緩性通膨的12/23 13:52
freekid: 你這問題其實可以簡化成qe造成的影響何時才退潮,現在就12/23 13:59
freekid: 是qe熱錢在找地方著陸而已,目前還在印鈔,房地產的反應12/23 13:59
freekid: 又是慢半拍,坦白說明年是送分題,建議你預估兩年後還比12/23 13:59
freekid: 較有挑戰性 12/23 13:59
我不喜歡預測未來,因為未來不可測,通常也預測不準。我僅是提供分析,認為明後年新 法的影響就看得出來,並沒有看多或看空。你也可以看我的文,從來未曾對多空表示意見 。 ※ 編輯: PTTVERTWO (180.217.241.180 臺灣), 12/23/2021 14:02:04
aesdu: 不如討論一下,明年美國微幅升息後經濟指數狂掉,開始大幅 12/23 14:03
aesdu: 降息及下一輪QE,台灣房市會怎樣? 12/23 14:03
※ 編輯: PTTVERTWO (180.217.241.180 臺灣), 12/23/2021 14:10:28
aesdu: 之前也有一位數據哥,老是說自己只提數字沒提漲跌,但瞎子 12/23 14:19
aesdu: 都看得出來,提出的數據不是有陷阱,就是非常偏頗... XD 然 12/23 14:19
aesdu: 後就消失了12/23 14:19
Answerlin: https://i.imgur.com/BRO98CJ.jpg 12/23 14:25
Answerlin: https://i.imgur.com/asqDAal.jpg12/23 14:26
Answerlin: 其他地方不敢說,新竹絕對真剛需,竹科一年增加一萬人12/23 14:29
Answerlin: 幾乎都是大專碩博士等準剛需買方,這還不包含幾年後台 12/23 14:29
Answerlin: 積寶山釋出的數千名年輕工程師。 12/23 14:29
的確,新竹或其他地方也可能是真剛需,明後年新法後會更清楚了
yiliang1107: https://reurl.cc/YjZREn12/23 14:32
yiliang1107: 討論沒有數據,只有感覺…這 12/23 14:34
我沒有對剛需或炒需下評論啊。這個新聞才叫感覺吧,現在每個人買房都說自住,如何從 交易中區隔 剛需 與炒需,一直都不容易。不過,新法對抑制炒作需求的功能是很明確的 ,所以新法這個事件,將會提供很不錯的方法來區隔出剛需與炒需。
yiliang1107: 哪來的「提供分析」,不要誤人子弟XD12/23 14:34
※ 編輯: PTTVERTWO (180.217.241.180 臺灣), 12/23/2021 14:45:23
deltaz: 這幾年就還多了供給減少的問題啊,蓋的慢或是蓋不出來, 12/23 14:38
deltaz: 供需之間的平衡也很重要,只討論供或是需沒意義 12/23 14:38
deltaz: 建築成本也是一個考量,如果成本高漲,即使賣的不好房子 12/23 14:40
deltaz: 一樣會漲啊,頂多就是進一步減少供給量 12/23 14:40
獲利率 = 毛利率 x 週轉率 經營者為讓獲利率最大化,總是必需在毛利率與週轉率間取得平衡 ※ 編輯: PTTVERTWO (180.217.241.180 臺灣), 12/23/2021 14:53:27 ※ 編輯: PTTVERTWO (180.217.241.180 臺灣), 12/23/2021 14:55:01
yiliang1107: 有資金跟年移動轉移數哪裡「感覺了」 12/23 14:59
本篇主要討論 剛需 與 炒需, 從資金與交易資料如何可以有效地區隔 剛需 還是 炒需?
yiliang1107: 這樣不止是雙標,根本選擇性差異XD12/23 15:00
※ 編輯: PTTVERTWO (180.217.241.180 臺灣), 12/23/2021 15:03:09
yiliang1107: 哇塞自創名詞都出來「炒需」12/23 15:07
yiliang1107: 基本觀念就有問題,房地產是金融商品12/23 15:08
yiliang1107: 只純看供需,不去看QE大量印鈔著陸何處? 12/23 15:09
這個討論有點失焦,我並沒有看多或看空。不過,全世界我想不到任何國家會把房子當成 (金融商品),房子交易一直都是會被管控,因為住是基本需求。金融商品如股票債券黃金 ,甚至比特幣,你有聽過有政府要課持有稅嗎?
frowning1226: 存股仔可以去骨板取暖不要來這一直討論好嗎QQ12/23 15:13
frowning1226: 我沒有這版的前輩有耐心,跟你討論這些有的沒的12/23 15:17
frowning1226: 只知道你寫的似是而非想買房很急,氣急敗壞想看空12/23 15:18
frowning1226: 看你兩周內,不斷講德政趕快宣布施行,耐心點好嗎12/23 15:21
frowning1226: 跟中產階級講存股,我就問你0050你存現股嗎,賺多少12/23 15:22
kevinhon: 什麼是炒鬚?是一道菜嗎?12/23 15:23
frowning1226: 不買房開槓桿,講什麼投報,有膽子一點你嘛融資存股12/23 15:23
frowning1226: 知道大通膨時代,資產會噴發,就算好資金流用融資阿12/23 15:24
frowning1226: 結果你看多少人敢這樣,或者質借?一定一堆人說危險12/23 15:24
frowning1226: 這版的有錢好人特別多,不知道虛心學習一輩子別想富12/23 15:27
※ 編輯: PTTVERTWO (180.217.241.180 臺灣), 12/23/2021 15:34:14
freekid: 幫你祈禱不會有人出來電金融商品這一塊...12/23 16:03
yiliang1107: https://reurl.cc/q1Mqjy 12/23 16:35
yiliang1107: 不用謝,自己看文章推文 12/23 16:35
yiliang1107: https://i.imgur.com/MWHSzbr.jpg 12/23 16:40
yiliang1107: https://i.imgur.com/hP4qo42.jpg12/23 16:42
yiliang1107: https://i.imgur.com/dLcOou1.jpg 12/23 16:43
房(貸) 或其他 應收帳款,一直都算金融資產(商品) 沒錯啊,但房子不是~ ※ 編輯: PTTVERTWO (180.217.241.180 臺灣), 12/23/2021 17:10:46
yiliang1107: …沒有房子,哪裡能來貸款? 12/23 17:13
yiliang1107: 認真說如果你股票投報率高,不一定要買房 12/23 17:13
yiliang1107: 但不要只看這兩年…隨便都是股神 12/23 17:14
yiliang1107: 想喜歡的物件在能力範圍內,就買 12/23 17:16
PPSEED: 周遭有能力炒的都進來買預售轉單了,房價不噴爆才怪,人人 12/23 20:42
PPSEED: 炒人人賺才是前進先進國家的最佳方法 12/23 20:42
HealWind: 炒需還蠻酷的 讓我想到木須炒麵 想到就餓了 12/23 23:56
zard1983: 很想買齁 一直來房版發揮自己的影響力 12/24 08:30
bms: 是不是剛需看租金就知道了 12/24 19:22
PTTDURANT: 我也覺得房子不是金融商品,我覺得你乾脆一點就說拜 12/25 00:29
PTTDURANT: 託趕快跌就好了啦,此地無銀三百兩 12/25 0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