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home-sal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最近看到一個說法 「以1000萬的兩房為例,租金一年收20萬,投報率2%;拿去買ETF,一年6-10%,所以買ETF比投資房地產好。」 不過我聽了覺得怪怪的,1000萬的兩房我頭期款也才拿200出來,加裝潢家電再100好了,也才300萬 20/300不應該是6.7%嗎? 後來爬了一下文,果然在現金投報率跟總價投報率上面都各有一派主張 但本身是比較偏向現金投報率才是正確的 因為就像上面說的,我拿出多少錢才是我的成本 總價1000萬,頭期款拿出200萬(房貸800萬)一年收租金20萬 10年後假設總價不變,房貸剩下600萬,把房子賣掉,現金變400萬 等於10年賺了一倍(200->400),一年10% 這樣的邏輯應該比較正確吧? 怕自己才疏學淺有沒考慮到的地方,再上來跟大家請教一下! ----- Sent from JPTT on my iPhone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1.100.190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ome-sale/M.1655059882.A.5E3.html
C24128390: 鵝..你這樣算邏輯對不上 頭期其實也是轉換成房價而已 06/13 02:56
C24128390: 但你房貸也是繳出去的 這個要加上去吧? 06/13 02:57
C24128390: 而且還有利息... 06/13 02:57
jaguarccu: 您貸款都不用還利息的? 06/13 02:58
s26492755: 總投報=年租金/房價 06/13 03:22
s26492755: 現金投報=【年租金-資金成本(利息)-持有成本(稅金保 06/13 03:24
s26492755: 險)-維護成本(修繕空租)】/(頭期+交易成本+整理成 06/13 03:24
s26492755: 本) 06/13 03:24
s26492755: 簡單點說 租金實質收益/一開始拿出來的錢 06/13 03:25
s26492755: 這個很常有人問 爬文就知道了 06/13 03:26
s26492755: 除非你現金買房 不然真實投報就不會是總投報 總投報是 06/13 03:26
s26492755: 你的下限 06/13 03:26
wasikulapica: 投資沒算到時間價值的人,那只能說他的時間很便宜 06/13 03:30
wasikulapica: 出租一間房跟買ETF花ㄧ樣的時間? 06/13 03:31
s26492755: 如果可以跟收租一樣很穩 又能保證年年超過10%才會考慮 06/13 03:35
C24128390: 好奇 為什麼算頭期不算貸款? 要就都算或都不算吧? 06/13 03:35
s26492755: 但如果你只能做到2%的物件 本身增值也一般般 那就不適 06/13 03:36
s26492755: 合 06/13 03:36
s26492755: 貸款本利和繳的本金可以拿回 方法很多。你可以當他存起 06/13 03:36
s26492755: 來 06/13 03:36
s26492755: 錢並沒有被花掉 06/13 03:37
s26492755: 當然要細算的話 每個月的本金會讓投報慢慢下降 06/13 03:37
C24128390: 但頭期也不算被花掉吧? 除非你很緊... 06/13 03:37
C24128390: 所以我才說不是應該要嘛都算或都不算嗎? 06/13 03:37
s26492755: 堅持總投報的我之前給過細項。簡單來說 我的收益跟成 06/13 03:38
s26492755: 本 你用。總投報絕對對不起來 06/13 03:38
s26492755: 貸款是借來的。不是你拿出去的 06/13 03:38
s26492755: 懂嗎。你付利息錢就借到了800萬。你只付利息而已。為 06/13 03:39
s26492755: 什麼要算進去 06/13 03:39
s26492755: 這個沒有什麼應該。之前還有人用會計學的方式然後一直 06/13 03:40
s26492755: 想不透 06/13 03:40
s26492755: 也有人強調你貸款借來的叫做信用擴張。要算進去。但實 06/13 03:41
s26492755: 際上 你就是付了利息從而可以使用一筆資金 06/13 03:41
s26492755: C大你不笨 不需要代入實際數字去解釋吧 06/13 03:41
C24128390: 那沒事了 其實就三種算法XD 你這個不是我原本想的 06/13 03:49
s26492755: 我這個是最貼近真實投報的。只是每個月還的本金會影響 06/13 03:51
s26492755: 投報。加上大家貸款的成數也不同 06/13 03:51
s26492755: 所以用總投報是最好表達跟討論的方式 06/13 03:52
s26492755: 而每個包租公都有自己能接受的總投報。至於真實投報就 06/13 03:53
s26492755: 看貸款跟金流負擔去選擇。以及整理房子花的成本 06/13 03:53
s26492755: 如果做增值或翻修的 他們很少在注意租金投報的 主要獲 06/13 03:54
s26492755: 利方式不同 06/13 03:54
IBIZA: 用IRR算就對了啊 06/13 07:36
gy55662008: 現金投報扣貸款利息就算上貸款的成本 滿貼近現實 06/13 08:04
gy55662008: 買房要有貸款的條件 買ETF有波動的成本 這兩個難量化 06/13 08:05
gy55662008: 買房要是不貸款光看報酬不看增值性確實難贏股/大盤ETF 06/13 08:07
sspider0829: 用現金啦 用總價投報的 那一般玩期貨的槓桿不就超級 06/13 08:41
sspider0829: 小 但實際上期貨的槓桿是靠北大啊 06/13 08:41
abyssa1: 邏輯錯誤 數學錯誤 06/13 08:48
s26492755: 我想過用IRR的公式 可是每個月都在變動 不知道該怎麼 06/13 11:12
s26492755: 設定好 我就單純土法煉鋼 excel慢慢記來算 然後一年 06/13 11:12
s26492755: 一次 06/13 11:12
riceworm520: 你用200買1000的房子跟etf開槓桿是一樣的意思。 06/13 13:11
jay111101: 用總價去算才是正確的,其他算法都是仲仲為了美化投報 06/13 14:55
jay111101: 率自己發明出來的 06/13 14:55
s26492755: 然後你拿到的收益對不起來 天才 06/13 15:33
idmaker: 你沒扣除繳的房貸與租金差額 投報率算錯了 06/13 16:04
s26492755: 你就沒拿出總價的錢 硬要用總價去算 06/13 17:32
s26492755: 真實點好嗎 不要活在幻想 06/13 17:33
spmark: 兩種可以並存,以投資來說,要用總價去算才對 06/13 18:52
spmark: 用現金流的部分算,就是要用來嘴的 06/13 18:52
spmark: 所謂的嘴,不是嗆人,而是壯大自己的一條路,不想說白 06/13 18:53
alanbread: 買的時候看現金投報去算投報率,賣的時候用總價投報率 06/13 19:59
alanbread: 去定價 06/13 19:59
alanbread: 你收益型產品尤其是在賣的時候,總價投報在回推售價的 06/13 20:01
alanbread: 精準度會遠大於現金投報 06/13 20:01
alanbread: 買的時候算現金投報這就沒啥好說的,就現金流來源 06/13 20:01
dream1124: 你賺的400要再扣租金和貸款差額、稅金和維護費才正確 06/13 20:16
s26492755: 盒盒你解釋一下我的收益投報是多少 這最簡單 但目前沒 06/13 23:08
s26492755: 人肯解釋 06/13 23:08
s26492755: 收益就是用現金投報去看 06/13 23:09
s26492755: 總投報回推售價或者拿來討論是最直覺的 比較不會因為 06/13 23:09
s26492755: 貸款條件而變動 06/13 23:09
s26492755: 你的收益就是淨利/成本 這很單純沒什麼好要不要嘴 06/13 23:10
s26492755: 其實買的時候我也是用總投報去算 至於現金投報要拉到 06/13 23:11
s26492755: 多少看我對金流的掌握 06/13 23:11
s26492755: 如果真實收益是總投報 我跟你說包租公至少少一半 06/13 2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