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home-sal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stewardship (內聖外王是筆者堅決反對j)》之銘言: : 個人認為這個問題(台灣區域發展)該負起最大責任的人是劉銘傳。 : 當初就是劉銘傳選擇台北當省會、才會一直延續到日治、中華民國時期都把台北當成政經 : 中心。 : 但是雙北的地理環境條件就比較差,腹地少,交通移動又麻煩。 : 要是當初選擇中部當作首都,不只都市擴張發展的腹地比較大、地理環境條件比較好,週 : 末節日在疏運的時候也會比較順暢(從台中往南往北都可以,但從台北就只能往南,高速 : 公路和鐵路都塞爆。。。) 建議書單: 林滿紅"茶糖樟腦業與台灣社會經濟變遷(1860-1895)" 劉銘傳選台北是因為台北有稅收 有稅收才能養兵養衙門 你想選中部 中部沒稅收啊 中英法天津條約開港 也不肯選鹿港 選的是 雞籠(基隆)+滬尾(淡水) 台灣(台南)+打狗 連英國人都不看好中部的貿易 清朝從海關總辦外包給英國人之後 關稅就成為最主要收入來源 台灣開港之後 最主要出口貨物是米 糖 茶葉 樟腦 米糖是傳統作物 主要銷往中國大陸 出口到西洋各國的是茶葉與樟腦 進口稅收最多的則是鴉片 台北是茶葉樟腦的貿易中心 鴉片消費人口也多 所以說省會一開始放在台北很正常 這邊才有錢 不選台北就要選台南 台灣傳統的政治中心+最大城市 只是當年這邊已經有台灣道+台灣鎮總兵 再搬個省政府過來壓到頭上可能養不活 PS.其實劉銘傳不是成立台灣省 而是把福建巡撫搬到台灣 福建巡撫衙門變成由閩浙總督代管 實質上裁掉了 所以清朝時是叫"福建台灣省"不是"台灣省" 劉銘傳倒是想要遷省會到台中 但是當年這邊沒啥經濟價值 蓋個城堡直到台灣淪陷也只有一兩千人居住 彰化倒是人口密集 但是這是鄉紳統治的傳統鄉村 收不到多少稅金 所以說邵友濂放棄台中 日本人也不要把總督府遷台中 -- http://i.imgur.com/bJGRy1y.jpg
巨人殘忍食人照 <慎入>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00.72.31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ome-sale/M.1665971806.A.733.html
IS0987: 原來如此@@ 10/17 10:06
bigwhite327: 印象中清領後期出口的大宗 茶(北) 糖(南) 10/17 10:09
sdhpipt: 是啊 南部沒有茶葉 事實上清末連中部都還沒有什麼種茶 10/17 10:11
NovaShin: 林口倒是當初種了不少茶,因為紅土沒辦法種稻米 10/17 10:12
NovaShin: 抱歉抱歉待會推回來 10/17 10:12
NovaShin: 抱歉剛換ipad那個推噓文位子不習慣 10/17 10:14
abyssa1: 是 經濟才是關鍵 糖被茶超車了 10/17 10:15
Ddylan: 歷史就是要學這些,以前讀什麼中國歷史,看天子傳奇就好了 10/17 10:17
sdhpipt: 種茶的地方大部分會有清水祖師廟 因為安溪人壟斷了製茶技 10/17 10:17
sdhpipt: 術 所以北部山線小鎮多半有祖師廟 如三峽深坑大溪等等 10/17 10:17
tamacugi: 推 10/17 10:17
sdhpipt: 也因此 北部丘陵地帶除了客家人 也不少是安溪人的後代 10/17 10:18
abyssa1: 大稻埕就是一堆茶葉富商家族的起家厝 10/17 10:19
abyssa1: 後來台灣茶葉被印度打趴才沒落 10/17 10:20
sdhpipt: 台灣茶後來賣到美國 半發酵的烏龍茶變主流 是日據時期才 10/17 10:21
sdhpipt: 因為總督府打壓洋行沒落 10/17 10:21
sdhpipt: 直到現在美國人還有喝烏龍茶的文化 10/17 10:22
Ddylan: 木頭呢??早期台灣也蠻盛行是嗎?中南部嘉義一帶? 10/17 10:22
ohmypig: 推推 10/17 10:23
sdhpipt: 木頭要等日據時期了 早期台灣木頭是從大陸進口的 XD 10/17 10:23
sdhpipt: 其實台北的木材商人如老成發之類的 都去上海買木頭 然後 10/17 10:25
abyssa1: 木頭早年大概沒能力運輸吧 日本人才蓋一堆林道鐵路 10/17 10:25
sdhpipt: 拖木排渡海到台灣 再拖到現在西門町一帶 現在環河南路1段 10/17 10:26
abyssa1: 要蓋阿里山鐵路 太平山鐵路也是有技術難度的 10/17 10:26
sdhpipt: 日據時期好幾間大的木材行在水門邊 10/17 10:26
sdhpipt: 日本人砍阿里山太平山的樹 不代表台北的木材行會在本島買 10/17 10:27
sdhpipt: 有時候去上海買南洋的木頭進口到台灣更便宜 10/17 10:27
sdhpipt: 清末開山撫番政策其實也是想開發木材的 當然高利潤的樟腦 10/17 10:29
abyssa1: 阿里山太平山應該是高檔木材 台灣當時可能買消費不起 10/17 10:29
sdhpipt: 優先 樟腦煮光光了才會去動木材的腦筋 經濟地理都有教 10/17 10:29
sdhpipt: 清末土牛界打開才幾年而已 要到征服山地殺光原住民還很久 10/17 10:30
sdhpipt: 事實上日本這50年都沒辦法完全征服山地 當然沒辦法像福建 10/17 10:31
sdhpipt: 去砍深山的木材運出來賣 10/17 10:31
sdhpipt: 福建的山地從三國吳國征服到現在一千多年了 10/17 10:31
sdhpipt: 所以山區砍最多樹的 是完全征服山地的國民政府 XD 10/17 10:33
KrisNYC: 真懷念 這些課本都有 只是很容易讀過去沒進腦子裡 10/17 10:33
sagarain: 不是消費不起 是沒有必要 當時有跟番人交易 10/17 10:33
sagarain: 建什麼大廟材料都是福建來的 平常也沒什麼使用雜木就夠 10/17 10:36
sagarain: 了吧 10/17 10:36
sagarain: 看清領時的小說 有錢人跟福建的關係還是比較深 10/17 10:36
DwyaneWade: 這個歷史猛 10/17 10:42
Rickyyy: 清國從來就沒有實質整個掌控台灣,只有在幾個城市有據點 10/17 10:55
sdhpipt: 你要不要去翻一下"淡新檔案" 只有城市有據點 那幹嘛鄉下 10/17 10:57
sdhpipt: 的人要來打官司? 10/17 10:58
sdhpipt: 清末台灣的平地已經完全算是清朝領土了 統治力未必輸美國 10/17 10:58
sdhpipt: 對地方的統治力啦 XD 10/17 10:59
sdhpipt: PS 美國與台灣是同個時代開發的 所以有很多可以對照 XD 10/17 10:59
piliwu: 清朝時屏東的車城不是歸斯卡羅王國管的嗎? 10/17 11:01
sdhpipt: 卓圮篤第二代就投降了 部落改組為恆春城啊 XD 開山撫番中 10/17 11:04
sdhpipt: 的樣板之一 人家可精了 到日本來時又率先投降拿勳章 到國 10/17 11:05
sdhpipt: 民政府來時又率先投降當委員 XD 10/17 11:05
sdhpipt: 清末恆春縣就是原來卓杞篤的政權改組成的 10/17 11:06
s26492755: 看房板學知識 10/17 11:07
s26492755: 是說這個我記得國中有教 但全忘了 10/17 11:07
Ddylan: 我國中只有學夏商周,妲己天仙銷魂法對上紂王天魔極樂 10/17 11:27
kusomanfcu: 南部一直都是糖沒錯啊 直到日據結束都是 10/17 11:28
kusomanfcu: 然後新竹苗栗是煙草 10/17 11:28
sdhpipt: 沒有中國史就沒有鄭成功 台灣開發 台灣開港 割讓 光復 10/17 11:39
sdhpipt: 台灣就類似於清朝的新大陸 只是比較小一點 10/17 11:39
sdhpipt: 明清帝國往邊緣地區拓展開墾 跟歐洲渡海開發新大陸差不多 10/17 11:40
sdhpipt: 台灣是渡海 更大規模的雲貴開發是內陸 10/17 11:40
sdhpipt: 美國史沒辦法脫離歐洲史 就像台灣史沒辦法脫離中國史 10/17 11:41
s26492755: 我國中有另外開 認識台灣-歷史 認識台灣-地理 印象中 10/17 11:41
s26492755: 應該沒錯 10/17 11:41
s26492755: 那時候學我國地理 把中國大陸也算進去耶 10/17 11:42
s26492755: 乾 多背好多東西 10/17 11:42
sdhpipt: 本來就該背啊 沒學那些東西 現在台灣應該跟日韓一樣變成 10/17 11:43
sdhpipt: 入超國了 就是因為同文同種才搭上中國大陸成長期 10/17 11:44
sdhpipt: 教改之後那代 去中國大陸當台商台幹 不見得會比日韓人好 10/17 11:45
sdhpipt: 多少啦 因為文化已經割裂 10/17 11:45
abyssa1: 中國改革開放高成長期跟台商互利共生 10/17 11:57
abyssa1: 台灣股市市值遠大於GDP,這些經濟殖民也貢獻不少 10/17 11:57
OtterMan: 推 學歷史,溫故知新 10/17 11:59
s26492755: 我是早就還給老師了 哈哈哈 10/17 12:00
s26492755: 除了台灣的縣市 大陸哪個在哪都搞不清楚 10/17 12:00
sanji6311: 紅明顯,作者是林滿紅……姓氏打錯了 10/17 12:19
感謝 竟然打錯字哈哈哈 謝謝指正
AaronWang: 推,補充一點,劉銘傳會選台北另一原因是他是淮軍體係 10/17 12:58
AaronWang: ,當時台南府城是由湘軍體係官員把持他動不了,所以選 10/17 12:58
AaronWang: 擇台北 10/17 12:58
湘淮衝突說 我是不太認同這個說法的 畢竟完全可以在同一個城市衝突啊 XD 把台灣府變成省城附郭 整台灣道台不是更方便嗎?
wewe44556: 遷台中 現在可能換台北變.... 10/17 13:09
sdhpipt: 劉璈我忘了怎麼寫了 哈哈哈 不知道玉部對不對 10/17 13:13
castjane: 日治較好 10/17 14:12
sdhpipt: 日據 10/18 08:21
※ 編輯: sdhpipt (180.217.47.173 臺灣), 10/20/2022 08:4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