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home-sal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給NovaShin 如果你想學的話可以讀一下這篇陳南光的文章 https://www.storm.mg/article/4138456?page=1 自由財經有分上下集(比風傳媒多刊出下集) https://ec.ltn.com.tw/amp/article/breakingnews/3792344 https://ec.ltn.com.tw/amp/article/breakingnews/3792418 或是直接搜尋「房價波動與金融穩定」也可以。 如果有什麼看不懂的地方我都可以跟你解釋, 雖然我沒有直接修過他的課,但相信有足夠的總經知識可以回答你的問題。 要把整體複雜的經濟問題描述清楚不太容易,但切記別抓著一個莫名其妙的點就自以為了 解世界的全貌。 至於大家要相信代銷仔還是台大教授、央行副總裁,應該自有定論。 引述《NovaShin ()》之銘言: : 呵呵 這篇新聞出來 : 一堆希望升息打房的啞口無言 : 還有人來吵說貸款剩下20幾趴 : 所以升息不會影響到自住 : 到底是有多單純天真 : 才會有這種想法啊 : 今天我要是有房子貸款繳完了 : 別人的還沒繳完 : 升息讓沒繳完房貸的負擔增加 : 如果房屋自用 : 影響到那20多趴的人的可支配所得 : 如果房屋出租 : 影響到租客的租金連帶上漲 : 問題來了 : 我房貸繳完了租人 : 看到別人房貸還沒繳完因為升息漲租 : 我會因為貸款繳完了就不漲嗎? : 當然是跟著漲啊 : 到底是有多天才 : 才會認為升息是拿來打房的? : 再來第二點 : 這些房屋貸款繳完的人 : 相對已經有孩子了 : 現在很少三代同堂 : 大多搬出去住 : 搬出去 不是租屋就是首購 : 請問租屋跟首購又要活該倒楣被漲利率嗎 : 正確來說台灣房屋自有率70幾趴 : 升息影響的我修正 不是影響這70幾趴 : 是影響全台灣沒房子的人 : 總體經濟顧名思義就是社會總體的經濟 : 不是咬著自有率70幾趴 : 房屋貸款剩下20幾趴 : 所以只會影響20幾趴的人 : 這種經濟知識不足 : 真的建議多去研究一些財經報導 : 在這個產業越久 : 會看到很多很荒謬的論點 : 一般人可能就算了 要吵就繼續吵 : 反正房子自己的 : 但我還是站在渡化眾生的角度建議 : 有錢 快買 買自己住的 : 趕快繳完房貸 : 買下去後漲跌都沒你的事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7.247.97.208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ome-sale/M.1666699106.A.D4A.html ※ 編輯: stewardship (193.56.255.34 新加坡), 10/25/2022 20:05:39
NTU303150195: 懷疑台大經濟系兩個陳教授都沒買房XDD10/25 20:05
哪兩個陳教授? 台大教授可以排溫州街的宿舍,排到後可以住到退休。但現在要排很久就是了。
NovaShin: 問你論點結果貼一堆別人寫的,你總經真的白修了10/25 20:06
我再怎麼寫也不會寫得比教授寫得好,要探討的總經論點他們也都論述得很清楚了。 但我主要研究的專長的確不在總體經濟,只是有能力看懂他們的討論而已。 ※ 編輯: stewardship (193.56.255.34 新加坡), 10/25/2022 20:10:39
NovaShin: 我還認識一個姓張的政大地政系教授,你有興趣介紹給你10/25 20:08
NovaShin: 歐對了還有一個姓花的內政部次長喔,都是學者10/25 20:09
sysstat: 此人可不代表央行?整天在央行唱反調10/25 20:10
央行本來就會,也應該要有不同的聲音。 如果你有認真在Follow Fed的會議記錄的話,他們都會列出各個理事的論點和意見。 台灣的央行決策不公開透明,所以可究責性比較差。 另外,楊金龍時代的央行和彭淮南時代的確慢慢會有一些改變和不同的作法,這也是所謂 唱反調的人逐漸帶來的影響。 ※ 編輯: stewardship (193.56.255.34 新加坡), 10/25/2022 20:15:08
NovaShin: 要抖書袋也抖點自己的,貼這些東西要證明什麼?10/25 20:16
我不需要向你證明什麼呀? 只是建議如果你對總體經濟學有興趣,就該去多讀點書,別抓著一些自己根本搞不清楚定 義的名詞瞎扯唬爛而已
NovaShin: 教授論述一定對嗎?你去問問跟張教授的人現在哪去了10/25 20:17
是你先嗆我要去讀總體經濟,現在告訴你總體經濟學家和教科書在說些什麼,你又要嗆教 授不一定對? 不然你讀到的總體經濟是哪個野雞學校出來的讓大家笑一笑呀!
NovaShin: 張教授還MIT的,有比台大小嗎?10/25 20:18
其實我覺得你一直在把一些有關聯但不太一樣的事情混在當撒尿牛丸的亂扯。 在現在的政策環境下,以個人的角度來看,當然自住房越早越快買下去越好,蛋黃區的房 子保值抗跌,這也沒什麼問題。 但國家的貨幣和財政政策要考量的點就更多了。 比如說,擠兌會造成銀行倒閉、金融危機,以個人的角度當然是趕緊去領錢,但以國家的 角度要怎麼避免這件事情發生,就是今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的研究。 所以,搞清楚現在自己的立場條件做最佳的決策,和國家政策該如何制定、怎麼影響最多 人的福祉,其實是不太一樣的議題。 ※ 編輯: stewardship (193.56.255.34 新加坡), 10/25/2022 20:25:15
NovaShin: https://i.imgur.com/8u8gjc1.jpg10/25 20:19
※ 編輯: stewardship (193.56.255.34 新加坡), 10/25/2022 20:29:21
jeff12302000: 拿工學院打商學院...是只比學校不比科系?10/25 20:45
hgbb: 我自己就有認識是教授的啦,也不用覺的教授比較厲害啦,教授 10/25 20:46
hgbb: 大部分都是家裡有錢,人生不愁吃穿,才可以去出國又回來當教10/25 20:46
hgbb: 授的,像房子這種民生經濟相關,房版我更佩服實戰者ceca這種10/25 20:46
hgbb: 的。不知人間疾苦的,在人文的東西上,是可以看出什麼花?!10/25 20:46
hgbb: 你要是說科學類的教授,基本上專業說一就一,這我沒什麼意見10/25 20:46
hgbb: 。10/25 20:46
jeff12302000: 西卡大每次都會佛心開示,真的看房版的要follow到10/25 20:49
hellogym: 啥 教授 教授很厲害嗎? 10/25 20:52
hellogym: 我看央行總裁在股版被噴成廢物一樣XDD10/25 20:52
hellogym: 阿副總裁有比總裁強嗎? 10/25 20:52
hellogym: 鄉民不是個個都比央行總裁厲害?10/25 20:53
DADAOH: 看小lin說講的都比他全面10/25 20:55
hgbb: 央行總裁又另當別論,人家當總裁那個叫升遷,台灣業界工作幾10/25 21:01
hgbb: 年了,社會事都有歷練了。商管教授出國回來的,國外經驗可以 10/25 21:01
hgbb: 參考,但先了解台灣吧,人文的事不是書本科學而已。10/25 21:01
經濟學不是商管哦。而且其中重要的經濟學實證研究就是在以真實世界的資料來驗證經濟 學理論,實證研究的重要目的之一是希望有助於公共政策的分析和制定,所以經濟學是科 學,當然也不只是書本知識而已。
forever215: 這裡不適合理論派啦 實打實的能賺錢最重要..10/25 21:06
forever215: 沒賺到錢 跟其他人無關 是自己不爭氣 不是不景氣 10/25 21:07
IBIZA: 那為什麼不看總裁的,要看副總裁的?10/25 22:11
IBIZA: https://reurl.cc/XVOoj010/25 22:15
就你貼的這篇來看,總裁和副總裁的講法類似吧? 「由於寬鬆貨幣政策(低利率)是造成房價上漲的主因之一,央行積極因應房價的大幅波 動,不僅有助維持金融穩定,也是負起相對應的責任,緩和寬鬆貨幣政策對於經濟生產力 與財富分配的負面效應。最後,我們強調央行應思考並用貨幣與總體審慎政策以因應房價 波動,可更有效兼顧金融穩定與減緩總體經濟的波動。」 「中央銀行法訂定的央行職責之一是促進金融穩定,並沒有將房價列為目標;房價與金融 穩定有關,近期房市確實存在炒作情況,央行必須對付炒作,但若房價真的由需求面、基 本面支撐,在不影響金融穩定的前提下,央行不會硬要壓制房價。」 會貼陳南光老師的那兩篇文章,主要是因為Nova 想要多學習總經理論和相關知識,所以 給他看一下完整的經濟學家論述是什麼,如何探討雙率對房價和金融穩定甚至經濟發展的 影響。
Arashi0731: 看完20大,真的怕的是硬著陸啊,連原本要買的都不敢買 10/25 22:17
Arashi0731: 。10/25 22:17
※ 編輯: stewardship (193.56.255.34 新加坡), 10/25/2022 22:29:21
heidilin: 推你。因為某人刻意在板上引戰要推銷自己頻道,害我現在 10/25 22:24
heidilin: 覺得代銷都非常惹人厭 10/25 22:24
NovaShin: 你可以不要看啊,我推薦給完全沒經驗的不好嗎 10/25 22:30
NovaShin: 講那麼多結果整天貼報導,自己一點實務經驗跟論點都沒 10/25 22:31
NovaShin: 有就想要喧嘩取眾有什麼內容可以拿出來討論的?10/25 22:31
NovaShin: 講那麼多就問你一句,你對房板給出什麼有價值的建議?10/25 22:32
最重要的建議是認清楚央行所扮演的角色。
NovaShin: 講那麼多還是一直貼新聞,自己完全沒有論點還攻擊別人10/25 22:34
NovaShin: 野雞學校,a一下你的ID你就完全沒經驗啊講那麼多幹嘛? 10/25 22:34
你可能搞不清楚新聞報導和學者專家投書的差別?不想看新聞可以去讀經濟學期刊呀!那 兩篇都是從「台灣銀行家」出來的哦。
NovaShin: 我就告訴你,升息伴隨的的就是經濟衰退,不然你跟我對 10/25 22:35
NovaShin: 作作多啊,不要也是網路講講抖書囊然後縮起來10/25 22:35
NovaShin: 不要把自己看得太了不起,績效貼出來讓板友看一下10/25 22:36
NovaShin: 講一口好總經然後租房股票賠一屁股的學究多的是10/25 22:39
連金融機構的存款和放款餘額有多少都搞不清楚,也好意思跳針可支配所得? 「升息伴隨的就是經濟衰退」可能對某些腦容量有限的人來說是牢不可破的信仰吧? 如果世界有你想像的這麼簡單,那為什麼還存在「升息」這種操作?永遠降息、或直接把 利率降到零降到負豈不就是永遠成長? 搞不清楚狀況就別急著暴露自己的無知吧! ※ 編輯: stewardship (193.56.255.34 新加坡), 10/25/2022 22:51:59
NovaShin: 欸線上等啊,還在等你的利率房價經濟相對論點,你不要10/25 22:46
NovaShin: 以為貼幾篇報導就可以了事了,說出你的觀點饗宴大眾呀10/25 22:46
你自己回去看原推文,講得點是要你先搞清楚存放款到底有多少,再來論述升息對可支配 所得的影響。 還是你以為升息只會影響利息支出、不會影響利息收入? 你真的知道你自己在瞎扯些什麼事嗎? 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利率上漲當然會使房價下跌,但同時可能還有其他因素需要討 論控制,所以才要你去多讀點書。
a09250955: 反正愛買的就讓他們去買啦10/25 22:50
a09250955: 就算自住 現在買到高點,他們爽就好了啦10/25 22:51
NovaShin: 不用滑坡啦,10/25 22:51
a09250955: 講再多他們的信仰愈堅定10/25 22:51
NovaShin: 前後文也沒人說買賣房也可以扯到代銷也可以扯到賣房10/25 22:51
NovaShin: 到底是多玻璃心10/25 22:52
玻璃心的是想瞎扯總經,一下就被打臉,還要跳針崩潰的代銷仔吧? ※ 編輯: stewardship (193.56.255.34 新加坡), 10/25/2022 22:57:52
hgbb: 經濟不是商管類的...好喔...。你的商管世界怎麼跟我認知的不10/25 22:53
hgbb: 一樣...奇怪捏,我不想跟你在那邊講一堆高大尚的分類,重點 10/25 22:53
hgbb: 一句:政策,經濟是社會事,你愛講諾貝爾,怎麼不提提行為經 10/25 22:53
hgbb: 濟學(以前還是不入流的學派)。經濟不是你所謂的數據模型而10/25 22:53
hgbb: 已,是和人文社會事連結的科學。不懂社會事,你就是打高空,10/25 22:53
hgbb: 有錢去國外學那是你的命好,沒必要降低實務者的意見。 10/25 22:53
台大的經濟學系是在社會科學院,跟管理學院不同喔。 經濟學一直都是在基礎科學,不是商管。
NovaShin: 而且學科都是服務經濟服務社會,講不出個所以然又沒有10/25 22:54
NovaShin: 實務經驗到底是要找人抬什麼槓真的看不懂10/25 22:54
IBIZA: 不用打迷糊仗,我想楊金龍跟陳南光的立場不同大家都很清楚10/25 22:55
IBIZA: ,不要鬼扯10/25 22:55
楊金龍大多承襲彭淮南的思想,偏向拿匯率管制和降息當作貨幣政策工具。 台大經濟系的立場多反對匯率管制,也應該適時升息。 這幾次會半碼半碼的升我認為是各方折衝的結果。
IBIZA: 套句你說的話,如果你有哪邊看不懂他們立場哪裡不同,我可10/25 22:57
IBIZA: 以跟你解釋10/25 22:57
IBIZA: 但切記別抓著一個莫名其妙的點就自以為了解世界的全貌10/25 22:57
我認為你貼的那篇楊金龍是在講說央行要適時升息來控制房價、避免炒作,這和陳南光上 面文章的論點類似呀?! 還是你要講哪裡的立場不同? ※ 編輯: stewardship (193.56.255.34 新加坡), 10/25/2022 23:03:20
NovaShin: 你講那麼多沒有用啊,你這麼多理論要證實就是台股多單10/25 22:58
NovaShin: 貼出來咩,講那麼多幹嘛說得一口好總經結果你做了什麼10/25 22:58
NovaShin: 講到後面講到被打臉還是戴職業帽,書唸那麼多唸去哪了10/25 22:59
NovaShin: 我講升息經濟衰退所以我放空,你覺得不會你全力做多啊 10/25 23:00
NovaShin: 升息會增加可支配所得基本上你的經濟就該被死當了 10/25 23:01
可支配所得和實質購買力是不同的概念。 可支配所得要考量利息收入和利息支出。 升息會讓兩者皆上升,所以要看餘額多少才知道影響方向。
NovaShin: 定存利率會超過通膨率嗎?你到底出社會了沒啊?10/25 23:02
通膨率影響的是實質購買力。
NovaShin: 實務狀況就小老百姓被通膨升息雙殺誰有錢放定存賺利息 10/25 23:03
你自己去查查金管會銀行局的資料就知道有多少民間存款了,別靠感覺崩潰瞎扯。
NovaShin: 真理越辯越明,講到後面我猜你沒房貸沒資產低收入10/25 23:03
房貸和定儲指數的調整在這給你看哦! https://i.imgur.com/Opof2q7.jpg
※ 編輯: stewardship (193.56.255.34 新加坡), 10/25/2022 23:10:47
NovaShin: 我再講一次,升息就是會減少台灣的可支配所得 10/25 23:08
你高興就好。 ※ 編輯: stewardship (193.56.255.34 新加坡), 10/25/2022 23:12:01
NovaShin: 你貼這些沒用啊,你的多單在哪貼出來吧 10/25 23:11
上面的證交款就是定期定額呀!
NovaShin: 可支配所得都被通膨升息吃掉你還敢講你唸過總經10/25 23:12
https://i.imgur.com/egA1miH.jpg
可支配所得受 財產收入330和 利息支出540影響,跟通膨沒關係。 通膨影響的是實質購買力。拜託你連自己在講的名詞定義都搞不懂就別崩潰了。 ※ 編輯: stewardship (193.56.255.34 新加坡), 10/25/2022 23:17:02
hgbb: .... 10/25 23:13
NovaShin: 笑話一場,微積分高手去賣麥當勞算數看會不會比較快10/25 23:13
NovaShin: 所以你根本白唸了啊,自己都說升息跟利息支出會影響實10/25 23:15
NovaShin: 質購買力,那可支配所得下降實質購買力會上升嗎10/25 23:15
在財產收入大於利息支出的情況下,升息會增加可支配所得 但通膨上升會使實質購買力下降。所以央行需要用升息來控制通膨。
NovaShin: https://i.imgur.com/Qw7feZC.png10/25 23:16
NovaShin: 你看你在講什麼,台灣收入中位數有錢買房還能存款嗎 10/25 23:17
拜託你先去看一下銀行局的統計,別憑自己的感覺瞎扯了好嗎...... ※ 編輯: stewardship (193.56.255.34 新加坡), 10/25/2022 23:20:34
NovaShin: 生吃都不夠了還要存錢賺利息,根本雲學者 10/25 23:17
NovaShin: 所以我說升息會降低可支配成本啊,你貼這張圖自打臉了10/25 23:20
NovaShin: https://i.imgur.com/FFASTU9.jpg10/25 23:21
NovaShin: 謝謝啊幫我找佐證,講半天還幫我證實,真的是總經專家10/25 23:22
NovaShin: 可支配所得啦講錯,跟你講到我都快秀逗了哈哈10/25 23:23
NovaShin: 你貼的圖利息會減少可支配所低欸10/25 23:30
因為你只看到540而沒看到330啊...... 利息收入是屬於財產所得,升息的話這塊也會增加喔!
jeff12302000: 應該是財產所得是建立在利率上的所得才會有升息增加 10/25 23:33
jeff12302000: 可支配所得的狀況10/25 23:33
對。財產所得包括利息收入。 所以重點要去看銀行局的存款放寬餘額。 而台灣的存款餘額遠大於放款餘額。 ※ 編輯: stewardship (193.56.255.34 新加坡), 10/25/2022 23:37:32
NovaShin: 對呀,但現在通膨早就吃掉定存利率了 10/25 23:35
所以你的論點應該是「因為通膨大於存款利率,所以人們會選擇不存款,使存款餘額低於 放款餘額」 但銀行局的統計資料就可以打你的臉。 這是放款: https://i.imgur.com/eybOTNN.jpg
這是存款: https://i.imgur.com/bZHXm6L.jpg
存款餘額大概是放款餘額的1.5倍 所以如果假設利差不變,升息增加1元的利息支出,就會增加約1.5元的利息收入。這樣你 認為可支配所得 會上升還是會下降??? 不信的話可以自己上網去看: 銀行局的金融統計輯要。 https://www.banking.gov.tw/ch/home.jsp?id=157&parentpath=0,4&mcustomize=bstati stics_view.jsp&serno=201105120014
NovaShin: 這種就是書唸很多但沒資產跟脫離實務的馬謖總經專家10/25 23:36
NovaShin: 那你也要有錢放銀行啊,如果有這麼多存款定簽49萬是要10/25 23:39
NovaShin: 給誰用的?總經要應用在實務,不是當雲專家罵人職業帽10/25 23:39
要把總經用在實務前先把你自己想要討論的指標意義搞清楚。 連數字是多少都不知道就別忙著崩潰了。
FinanceBrain: 哪時候升息在伴隨經濟衰退 沒讀書不要笑死人10/25 23:40
NovaShin: 首購多的是要父母幫忙要拿老屋增貸,增貸後升息會不會10/25 23:40
NovaShin: 減少可支配所得?你真的懂這個社會怎麼運行的嗎10/25 23:40
FinanceBrain: 看不懂別人回文就去讀點書10/25 23:41
FinanceBrain: QE伴隨的就是惡性通膨啦 前提薪資漲幅沒跟上10/25 23:42
FinanceBrain: 原PO有興趣可以看 辜朝明 總體經濟的聖杯10/25 23:47
NovaShin: https://i.imgur.com/7K821Rr.png10/25 23:50
NovaShin: https://i.imgur.com/XIMn3sk.png10/25 23:50
NovaShin: https://i.imgur.com/vJ7QgDq.jpg10/25 23:50
NovaShin: 這種程度跟我說有唸總經,難怪股板會變歌詞板,下課!10/25 23:51
FinanceBrain: 就是因為通膨過鉅才要靠升息跟縮表打槓桿 這也不懂10/25 23:52
FinanceBrain: 是中文有問題?10/25 23:53
※ 編輯: stewardship (193.56.255.34 新加坡), 10/26/2022 00:02:17
NovaShin: 這次惡性通膨跟QE沒有完全關係,QE是2009年,這次會惡10/25 23:58
NovaShin: 性通膨是2021拜登上任擴大基礎建設大撒幣才有惡性通膨10/25 23:58
NovaShin: https://i.imgur.com/6ZYI1Dr.jpg10/25 23:58
NovaShin: CPI指數從2009到2020年都維持溫和的2-3% 10/25 23:58
你認為這次通貨膨脹跟QE完全沒有關係??? 你到底是活在什麼次元的幻想當中呀? 送你一句弗里曼的名言 “Inflation is always and everywhere a monetary phenomenon, in the sense that it is and can be produced only by a more rapid increase in the quantity of mon ey than in output.” ※ 編輯: stewardship (193.56.255.34 新加坡), 10/26/2022 00:05:48
FinanceBrain: 這次叫無限QE好嘛 看哪家的文章笑死人 10/26 00:04
FinanceBrain: 2020 3月開始大開水,連債券都可以負利率10/26 00:07
NovaShin: 我就問你2009-2020為什麼COI都在低檔你要回答啊 10/26 00:12
NovaShin: 數據都攤開來你還在哪邊嘴硬什麼 10/26 00:13
NovaShin: *CPI 10/26 00:13
NovaShin: 無限QE是2009開始的嗎?為什麼2020要無限QE? 10/26 00:13
NovaShin: 拿出數據來,不用講那麼多 10/26 00:14
a09250955: 連無限QE都不知道 就不用吵了吧XDD 10/26 00:25
NovaShin: https://i.imgur.com/oOA4ina.jpg10/26 00:43
NovaShin: 精神勝利法一大堆,躲在推文都很會戰,沒一個有數據的 10/26 00:43
NovaShin: 我就問你2020無限QE後為什麼CPI沒有跟著上去? 10/26 00:44
因為疫情啊......那時候才剛開始在各種管制,連疫苗都沒有欸。。。 然後回到最開始升息的影響。你自己知道台灣的房屋自有率80%,表示只有20%的人租房。 而這個標題的原文在說有貸款的房屋只有20多%,加起來不到50%。 所以假設所有租屋的人都因為升息而被漲房租,把繳房租和付貸款利息的人加起來,都受 到升息所影響,也不到一半的家戶啊。。。 ※ 編輯: stewardship (193.56.255.34 新加坡), 10/26/2022 01:00:11
NovaShin: 錯!是為了要振興疫情擴大公共工程! 10/26 01:03
NovaShin: https://i.imgur.com/aeBlTgb.png10/26 01:03
NovaShin: 總經專家早點休息,你的水準真的太令人失望了10/26 01:04
到底是哪來的自信可以讓你一直拿錯誤的資訊當信仰在瞎扯啊? 拜登的基建是2021年底才推出,通膨飆高從2021年初就開始了。而且現在因為通膨,拜登 的基建即使追加預算還是蓋不太出來,所以基建支票也是高通膨的受害者之一好嗎?別倒 果為因了! 而且基建是財政政策,通膨主要是因為貨幣政策造成的影響。 拜託你要大放厥詞之前先隨便挑一本大學的總經課本來讀一讀吧,或是貨幣銀行學也行呀 ! 別拿你自己莫名其妙的幻想來亂誤導人喔...... ※ 編輯: stewardship (193.56.255.34 新加坡), 10/26/2022 01:49:31
abyssa1: 推原po 遇到跳針王 辛苦了 10/26 08:19
abyssa1: 有存款沒貸款的才是多數人 升息增加收入顯而易見 10/26 08:20
comejo: 反過來說,每次振興都會通膨嗎? 不要拿實務當自己擋箭牌 10/26 09:29
yiliang1107: 直接end 廢文 10/26 10:08
NovaShin: https://reurl.cc/Ayn8Mj 10/26 10:27
NovaShin: 看看日期,2021/2月就開始印了,你真的都沒看新聞欸 10/26 10:28
NovaShin: https://reurl.cc/NG16n9 10/26 10:30
NovaShin: 還有這篇是2020/11月,你根本沒抓到事情的緣由,真掉漆 10/26 10:30
NovaShin: https://reurl.cc/Ayn8Mj貼到暈了 這篇才對 10/26 10:33
NovaShin: 2021/4月就簽了 10/26 10:33
yiliang1107: N大幹嘛跟他認真== 10/26 10:45
yiliang1107: https://i.imgur.com/kcoof4N.jpg 10/26 10:47
yiliang1107: https://i.imgur.com/mMKTjVu.jpg 10/26 10:47
yiliang1107: 他就小白一枚,想買房…沒有實際經驗 10/26 10:48
yiliang1107: 光紙上談兵 一口好總經 然後呢? 10/26 10:48
NovaShin: 哈哈我都不好意思貼 他真的超會硬凹 10/26 10:52
yiliang1107: 有空想請教,北市來買新北的客群 10/26 11:00
yiliang1107: 品牌注重程度,比例上是不是高很多 10/26 11:00
NovaShin: 沒錯,都到新北了當然要買一個過美國太潤泰爽一下 10/26 11:13
NovaShin: 國美國泰潤泰忠泰東騰,所以新北大品牌很吃香 10/26 11:13
yiliang1107: 了解 謝謝 10/26 12:10
DarkAlex: 央行掌舵我相信彭淮南/楊金龍 陳南光? 還是算了吧zzZZZ 10/26 22:44
DarkAlex: 你拿央行副總裁的抬頭 那我更相信 彭楊兩位正總裁 10/26 2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