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home-sal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saufu08 (saufu)》之銘言: : 其實我也很納悶,小弟七年級生,以前小時候也沒有聽過「炒房」這兩個字… : 小時候,民國70幾、80幾年吧,記得電視新聞都會報…因為政府推動了十大建設,所以創 : 造了台灣經濟奇蹟! : 又說什麼請大家支持六年國建,共創繁榮之類的精神標語… : 當時社會上一片欣欣向榮的氛圍,每個台灣人都慇勤奮鬥的做實業,社會上充滿一片希望 : ! : 大家都相信只要肯拼,就會出頭天! : 當時也根本沒有甚麼聯想到「炒房」的念頭,也幾乎看不到這兩個字。 : 曾幾何時,突然國家級的建設一推出,就開始聯想到「炒房」這兩個字?! : 其實我也很納悶,到底這兩個字,什麼時後成為了國家重大建設推出後,馬上會被人拿來 : 聯想或揶揄的詞彙啊?! 不確定以前是否有炒房這個詞,但房地產在很短期暴漲這個情況更早之前就發生過幾次了 版上常提到2003 SARS結束後向上、馬英九任內遺贈稅大降後的暴漲、2020的QE我就不提了 先前有分享過台灣房價史,1960、1970、1980年代都曾有大漲後政府抑制房價上漲的政策 台灣房價史文章連結:https://news.housefun.com.tw/topic/43025081 另外是2006年陳明吉、蔡怡純、李育菁在研究台北房地產市場報酬波動特性之長期觀察時 援引學者張金鶚、陳明吉、吳森田的研究,認為1973~1974、1978~1980、1987~1988 台灣住宅價格有3次大幅度的上漲,內文提及以台北市為例,1978~1980漲幅2倍 1987~1988這波則上漲4~5倍 如果把過去房地產上漲的時間連結起來,會發現爆漲的時間點不多、期間不算長 用過往數字看,每一次的暴漲幅度都很大,且沒有/很少?再跌回該波起漲點 我是覺得現在的政治人物、專家學者如果重心能擺在建議鋼需者適合買房的時間點、地點 其實會是一件很有意義且很有幫助的事情,讓有需求者能避開暴漲而不是用時間在等跌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2.116.91.5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ome-sale/M.1667198636.A.CFE.html
jeff12302000: 剛需不可能避開好嗎,投資客賺得就是剛需的錢 10/31 14:49
jeff12302000: 到時候政府的指南只會變成反指標 10/31 14:49
以過去來看,政府在暴漲開始都會有連續打炒房措施,這我覺得蠻合理的 但我內文希望能發揮影響力是指偏左派的政治人物或專家,如果能給鋼需適時買房建議 會比爆漲之後再來說現在很貴不合理,幫忙爭取打房政策,期待房價下跌好很多
frowning1226: 政府的40年房貸,打房風向就是提醒 10/31 15:02
frowning1226: 難不成要上新聞稿叫人民快買,這樣隔天建商 10/31 15:03
frowning1226: 應該就開價30直接跳40賣,所有中古惜售 10/31 15:03
你說得很有道理,有些人也是判斷時機跟看政府政策來做為買房的依據 但很多人在面臨鋼需之前對這方面資訊都不了解,一旦接觸了錯誤的資訊甚至有可能 完全走向相反的另外一邊,這是我覺得是一件很可惜的事情
NTU303150195: 2008那批七年級, 10/31 16:21
NTU303150195: 有人布局成功提早退休, 10/31 16:21
NTU303150195: 有人抱怨生不逢時。 10/31 16:21
大部分的7年級生如果當時是買台北市,應該還是被那波快速爆漲給貴到了 但同時間有沒有布局外縣市,則會是另一個很明顯的分界點 能不能提早退休,有沒有買房應該都不容易!大部份的人還是只買自己住的而已 沒買抱怨生不逢時的人也是蠻多的,但其實很多人都有機會入手但因為一些原因耽擱了 ※ 編輯: alsk30 (122.116.91.5 臺灣), 10/31/2022 16:49:55
darpey: 推理性分析 先知總是孤獨的 10/31 2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