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home-sal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大家好 小弟8年級初,私校學歷,同溫層非ptt菁英醫牙電資 周遭大約三種 1.家裡有資源: 這種大多家裡已經幫忙置產預定以後給結婚後住 ,但上下限很寬,有些就家裡有能力多買 一套三房給小孩,中間的可能是地主或經營中小企業工廠,大的有到家裡是上市櫃等級。 結論:這邊基本上買好買滿,不買也有人幫買既等繼承(甚至很多提早就給部分房產)也買 房。 2.可先借部分頭期: 家境普通,父母收入型態類似公務員,可先借50-200之間,收入大概落在年薪40-70間(單 人)不等 觀察到的現象是: a.有伴侶(雙薪)基本上都想買房,也有已經買的 b.無伴侶(單薪)大多數還沒買(沒需求),買的通常目的都是投資置產順便自住,年收也 比較高一些,設備或帶線,學校出來就狂存錢 3.家裡完全沒辦法幫忙(無負債拖累): 這種就沒聽過有買的,但都蠻積極在提高收入,多數都在投資操作股期也有虛擬貨幣,也想 買房,但暫時買不了 那我是真的沒聽過家裡有負債的狀況,可能是同溫層裡,有能力供應來唸私校四年了,有負 債的話應該蠻困難的 我自己的感想是 8年級初現在差不多剛 26-30 ,大部分不是在選擇買與不買,是大多都想 買,只有買不買的起的問題(這也跟是不是眼高手低有關),板上前輩分享很多舊換新小換 大,先求有再求好的方式,能接受的人早就執行了,不能接受這個觀念的就是會一直說阿就 買不起之類的 出社會至今大概多數都是4-6年,前2年求職適應工作,且剛開始賺錢該花的不該花的,大致 也沒存什麼錢撇除大毅力者(確實有),大概也就 200萬以內,不能買車錶出國玩或任何較 不必要的大筆支出 而且若是在2020股市很熱大眾很熱衷炒股的時候繳太多學費在裡面,21-22年看房價的時候 一拉五年內的實價登錄臉大概都垮了 以上都偏碎念流水帳,回歸討論主題 等繼承跟買房應該不衝突,會說不買了要直接等繼承的,我”個人”認為很大程度是在幫自 己的不必要奢侈消費找一個說得過去的理由,或是真的就不在意錢不想管 我自己的親哥哥,完全不在意這個30出頭,薪水35k上下,吃飯住家,每個月拿一半給我媽 ,剩下的全花光不管(遊戲儲值大宗),他就屬於不想管錢,不想動腦的人 好在不沾毒跟賭,只愛龜家打遊戲,但他命好,老爸房子早就準備好給他,不出意外,將來 大概也沒什麼意外,只是會變成巨嬰而已(現在進行式) 前面還有看到有人說不生老了要跟老婆哥哥家人一起住老家,我只能說,除了走頭無路你絕 對不會這麼選,你老婆肯定會長期暴怒,這是我的親身經歷 這不是家不家人愛不愛的問題,生活習慣並也沒有對錯,每個人都需要自己的空間,你不能 保證你永遠都能忍受,三個家庭兩代人擠同層4房,對我個人而言簡直煉獄,我寧願租10坪 套房 不要讓家人變仇人 另外借文請教一下板上前輩,若有兩間30年3房車在高雄蛋殼,無貸款目前出租,想增貸( 不增貸現金頭期也夠)買兩間10-20年蛋黃三房車 ,這兩間無貸款的應該3年內會賣掉(一 間要低於行情賣親友),是否有建議的作法或是想法 主要是置產並作為我日後10-20年退休要從外地回高雄換房或自住的用途 謝謝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2.79.47.66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ome-sale/M.1672021650.A.E54.html
chengyou66: 高雄你要買那?12/26 10:35
目前想買農16
HsihHan: 想成為剛性需求也變得很困難 這樣到底誰有好處? 12/26 10:40
既得利益族群,才有甜頭,只能追求成為其中一員,等我失敗的時候,我就洗腦自己知足, 想辦法活得快樂就好
toto123: 很多上來台北打拼 也都是想退休回中南部12/26 10:45
xdxd3310: 繼承真的想太多了 現代人這麼長壽 輪到你小孩都長大了12/26 10:46
toto123: 繼承要獨生子 才有用12/26 10:46
toto123: 有兩個男生 真的不要想的太美好12/26 10:47
xdxd3310: 每年都會有人 有需求 所以有想買就長期規劃12/26 10:47
aa00788: 我都感謝有這種媽寶(沒能力出去住)的幫忙在家裡陪父母12/26 10:49
aa00788: 欸 不然全家大小都出去住 父母也是頗可憐的12/26 10:49
aa00788: 你有能力買兩間 你哥有臉皮當媽寶當老萊子 互補堪稱美談12/26 10:50
澄清一下,我沒這麼有能力,認清自己是個凡人,善用家裡資源,跟老婆一起付貸款而已, 頭期也是老爸幫忙的,不過確實你有提到一點,父母可以有親人在身邊照顧也是很重要的, 但目前我哥是跟我一起住就是了 ,才會對成年有家庭之後要一起住整層的感受比較深刻
lee1112: 我就屬於3的類型 不過好在上一輩不用幫忙(我也幫不了12/26 10:51
lee1112: 買房就量力而為 台北買不起買新北 買不起就去桃園12/26 10:51
lee1112: 身體力行好過整天打高空 最後一場空XD12/26 10:52
就力所能及的存錢,想買能買就買,不想買就盡量過的快樂一點,兩頭空最慘我覺得 ※ 編輯: Fulva9507 (42.79.47.66 臺灣), 12/26/2022 11:06:24 ※ 編輯: Fulva9507 (42.79.47.66 臺灣), 12/26/2022 11:10:46 ※ 編輯: Fulva9507 (42.79.47.66 臺灣), 12/26/2022 11:15:42
Marcuslin: 父母不用給孝親 也是一種幫忙了 12/26 11:18
Marcuslin: 可支配資產就多一兩萬了 12/26 11:20
對啊,我工作前4年還住家省房租,孝親根本意思意思給5千而已,真的差很多 ※ 編輯: Fulva9507 (42.79.47.66 臺灣), 12/26/2022 11:22:00 ※ 編輯: Fulva9507 (42.79.47.66 臺灣), 12/26/2022 11:23:37
lynxes: 推,即使是家人也需要各自的空間 12/26 1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