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kualab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souldragon (依法不依人)》之銘言: : ※ 引述《cyliu12 (Q我看看)》之銘言: : : 以下是個人淺見 : : 由上面資料可以看到,坎卦眾象與師卦有關,坤為眾,坎亦為眾 : : 坤為眾,說卦有寫,沒有問題。坎為眾,可以用「乾折坤體」來解釋 : : 坤卦中爻被乾中爻取代而成坎卦,所以坎卦也帶著部份與坤卦相同的屬性。 : : 比如,坤為勞卦,坎亦為勞卦。(勞卦解釋,一說是坤坎皆為北方之卦,故勞) : ....後天八卦 北方是乾坎艮這三卦 坤是在西南方 先天乾南坤北,後天離南坎北,這就不多說了 : 再來 北方卦屬勞的脈絡又是?老實講這段實在不知所云 北方嚴寒固苦,故取義勞。不知所云請多讀書 我懶得引書了,我直接解釋了... : : 類似邏輯在八卦取象上是很常見的 : : 比如說,乾為馬,震得初爻,坎得二爻,故震為馬、坎亦為馬 : : 所以坎為眾,決非S所言"自己爽就套" : : 立象必有其道理,但解卦時用象則是隨事隨機取用, : : 所以某卦用a象,某卦用b象是自然之理 : : 自己想想,六爻納甲,一個父母可以象徵多少事情?? : : 學卜之人質問為何取象不止一義,為何隨事變化,不是很奇怪嗎??!! : 我問的點是 推理邏輯無所依據的部分 坎為法你也沒解釋 不是無所依據,是你不懂依據在哪裡... 這要說也說不完,還是請你多讀古書 不要一天到晚說古書沒用,讀不懂就馬上質疑古人 : 乾 震 坎都可以為馬 學理是各出現一個陽爻 那艮也可為馬? 艮不為馬,但是為狐,此亦取陽爻之"動" 乾震坎皆象馬,但你讀說卦傳,代表的是不同的馬 乾 為良馬、老馬、駁馬 震 其于馬也為善嗚。為馵足。為作足。為的顙。 坎 為美脊。為亟心。為下首。為薄蹄。為曳。 這就是取象之精妙,在馬中還要分出許多不同的 : 八卦裡只有坤不為馬 其它都可以為馬?範圍廣到不行要怎麼取用  精妙之處,只能多讀書了....我也不知道要怎麼教你取用 : 操作型定義如此零散 不可質疑你的古人 看不懂要怪自己 是這樣嗎?? 這不是零散....看不懂的確只能怪自己書讀太少 最後,坎為法這件事,因為坎為眾比較難解釋,我就偷個懶,想說 坎為法有讀點書的人都理解的,就沒特別寫,沒想到還是被問了 坎為水,水平面永遠是平的,所以可以用來平準度量。 公平,平準,這就是法 引個說文解字 「灋、刑也。平之如水,从水;廌所以觸不直者;去之,从去。」 第一個字是"法"的古字,平之如水,很清楚了吧 法跟水的關係...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80.176.214.85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kualab/M.1464539164.A.7CA.html
souldragon: 澤也永遠是平的 為什澤不為法?看書不思辨我也沒辦法 05/30 01:25
souldragon: 水因物而變 法會看環境轉彎嗎?自圓其說怎麼扯都可以 05/30 01:28
souldragon: 理解卦象不從核心精神 依文意自由發揮天馬行空 很糟糕 05/30 01:29
souldragon: 北方屬水 水利萬物而不爭 勞是刻意做為 嚴寒就屬勞? 05/30 01:32
souldragon: 你對學理的要求太低了 這種內容不是看不懂而是不及格 05/30 01:39
souldragon: 自由聯想對號入座就覺得我找到了 問題是能說服人嗎? 05/30 01:40
cyliu12: 你書讀太少了...懶得跟你辨... 05/30 19:25
cyliu12: 這些不是我自由聯想對號入坐..這此是易林都有用到的象 05/30 20:21
cyliu12: 你多讀點用象的書吧。先後天八卦,河圖洛書數交互配用 05/30 20:22
cyliu12: 書上也是都找的到的..我不知道你一堆奇怪的限制是哪來的 05/30 20:22
cyliu12: 我提到的這些解象方式,尚秉和先生書中都有。 05/30 20:23
cyliu12: 你要說這是對學理要求太低.有興趣的人自己查一下尚秉和先 05/30 20:24
cyliu12: 生生平。如果有人覺得Souldragon學識勝過尚秉和先生的 05/30 20:24
cyliu12: 希望能舉個手讓大家知道...Souldragon你可以先舉手... 05/30 20:25
補充一下坎為勞...其實說卦傳裡就有了... 以下是說卦傳原文 =============== 帝出乎震。齊乎巽。相見乎離。致役乎坤。說言乎兌。戰乎乾。勞乎坎。成言乎艮。 萬物出乎震。震東方也。齊乎巽。巽東南也。齊也者。言萬物之潔齊也。離也者。 明也。萬物皆相見。南方之卦也。聖人南面而聽天下。向明而治。蓋取諸此也。 坤也者。地也。萬物皆致養焉。故曰致役乎坤。兌正秋也。萬物之所說也。 故曰說言乎兌。戰乎乾。乾西北之卦也。言陰陽相薄也。 坎者水也。正北方之卦也。勞卦也。萬物之所歸也。故曰勞乎坎。 艮東北之卦也。萬物之所成終而所成始也。故曰成言乎艮。 =============== 反而是坤為勞還比較有質疑的空間吧? 因為用此象的書可能只有焦氏易林而已 至於你對"水"與"法"的見解...我實在不知道該說什麼 古人確實是有用水平面特性及一些工具在做準平度量的工作啊... 澤,是死水,是不流動的水。所以取意先取水,不取澤。 這樣說反正S也是不會接受,不過還是說出來給各位看官參考 ※ 編輯: cyliu12 (180.176.214.85), 05/30/2016 20:40:32
souldragon: 你這些內容書就查得到了 照本宣科不理解沒有意義.. 05/30 23:40
souldragon: 坎解釋勞 你應該用河水流動不停 交通馬不停蹄來比喻 05/30 23:52
souldragon: 這種勞是行雲流水式的 不是刻苦做為 你自己有理解嗎? 05/30 23:54
souldragon: 所以坎的用象有弓輪 一直在跑 轉動 流浪 這才叫解釋  05/30 23:55
souldragon: 北方苦寒所以屬勞你自己認同嗎?照這種解法永遠學不會 05/30 23:57
被人說不理解卦象,讓我也想幫忙解釋一下卦象。坎象弓輪,取其一陽在中,兩陰在外 剛強在中,陰柔在外,故性靭,能為弓輪。這樣解釋不知如何? 要取弓輪一直跑的意象,也是OK的,只是就有一點再引申了。 你準弓輪這樣引申,卻不準我引申北方嚴寒困苦,生於北方之人及動物要生活下去 自然是要比南方之人及動物辛勞。這樣的標準實在是說不過去。 又,北方嚴寒,能固陽氣,故多出豪傑。 坎為冬為終,萬物終需休養生息,所以說萬物之所歸。 冬至從坎,冬至一陽始生(在辟卦為復),此時要好好固好這一點初發之陽氣 元亨利貞、春夏秋冬,循環不息。萬物在一年勞動之後,皆需在冬天休養生息 明年才有活動的元氣。 所以我覺得,坎勞卦也可以說是勞動的終點與起點 時間、空間上的引申取義都是OK的。只要有道理,解象沒有必要一定要把其他人 的解法壓倒。
cyliu12: 我看你第一時間對坎勞卦的反應,很不認同啊..怕是連說卦 05/31 21:42
cyliu12: 傳都沒熟讀吧? 現在倒也會解釋一下了,有進步... 05/31 21:42
cyliu12: 然後千白年來學易的古人都只會傳抄,照本宣科 05/31 21:43
cyliu12: 只有Souldragon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最懂易。納甲都能改 05/31 21:43
cyliu12: 給你拍拍手 05/31 21:43
cyliu12: 然後你說水不停流動,也是引自周易正義吧,解象本來就 05/31 21:51
cyliu12: 不拘一法,你硬要說自己的好,貶低別人。結果你的見解 05/31 21:52
cyliu12: 還是引自你所謂只會傳抄的古人... 05/31 21:52
twoh: 哈哈哈,cy 説得好 05/31 22:18
※ 編輯: cyliu12 (180.176.214.85), 05/31/2016 23:02:13
souldragon: 春夏秋冬生長收藏 休養期為何是勞?此勞非彼勞 了解? 06/01 19:14
souldragon: 水一直流動是屬性的自然狀態 解成苦寒我也蠻佩服你的 06/01 19:18
souldragon: 然後坎是流動的水不是澤 怎麼會是平的?流動要怎麼量 06/01 19:22
souldragon: 書的內容本來就有對有錯 自己要思辨 盡信書不如無書.. 06/01 19:24
twoh: 樓上你是故意找碴子。 06/02 06:47
twoh: 本來就有很多性質,其中幾個形式來描述就可以了。 06/02 06:48
twoh: 水還有水滴呢, 06/02 06:48
twoh: 還有噴霧水呢! 06/02 06:48
twoh: 你是硬捌硬呦,胡扯。 06/02 06:48
cyliu12: 盡信書不如無書..但S看來是盡不信古書。這令人好奇 06/02 19:41
cyliu12: 倒底都是讀些什麼書...你的問題已經完全沒有建設性 06/02 19:41
cyliu12: 沒有回答的必要。象學不是這樣學的..沒必要再對你解說了 06/02 19:42
cyliu12: 按S的邏輯,澤中之水不為水,所以只能用澤不能用水.. 06/02 19:45
cyliu12: 那我用一個桶子裝水,也平啊..那只能用桶象不能用水象嗎? 06/02 19:46
cyliu12: 搞清楚一下本質是從哪來的... 06/02 19:46
twoh: cy 有這麼一對,到處鬧事故意找喳 06/04 15:21
twoh: 您耳提面命教他倆,他倆還記仇呢! 06/04 1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