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lesbia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文長,還是推薦大家靜下心花點時間看看。 下一個春暖花開的日子:平權公投後,重整腳步再出發 喬瑟芬 27 Nov, 2018 鳴人堂 https://opinion.udn.com/opinion/story/8703/3504725 很多人覺得公投結果讓人「出乎意料」,但也有一些運動者心裡早有數,畢竟在平權公投 提出前,社會經過盟盟們連番的抹黑與謊言訊息轟炸下,民調已經不樂觀。但不管是未卜 先知還是事後諸葛,擺在我們眼前的,就是7百多萬的贊成票,不管他們有多少是被騙、 被誤導,它都超過一個總統當選人需要的票數。這座大山需要平權團體理性面對,從現在 開始擬定計劃,做好長期抗戰的準備。 以資源至少相差數十倍來說,挺同方拿到每一票的平均成本,算是相當亮眼了,等於每位 第二階段連署者說服了4-5個人投下這一票。從第一屆同志遊行到今日,還不到20年,從 幾百個人還需要戴著口罩與帽子上街,到如今有350萬票的堅定支持,是真的值得給自己 一些繼續努力下去的希望。 特別是最後,贊成性平教育的數字(第15案)超過婚姻平權(第14案)12萬,而反對性平 教育(第11案)的數字,也低於了反對婚姻平權(第10案)足足57萬,這表示很多人或許 跨不過傳統婚姻家庭觀,但仍知道不該讓孩子們在歧視中受苦。 停止亂找戰犯 首先,最重要的是停止在情緒下亂扣帽子、亂找戰犯的行為。大家對戰略或決策過程一定 有不同看法,但要公開發表任何意見,至少要於理有據、讓數字去驗證或修正你的推論。 有人認為民進黨敗選要歸咎給同婚讓選民由綠轉藍,但詳看所有得票的分析,很難提供這 種說詞足夠的支持。從2000年起的歷次大選統計,國民黨地方選舉的鐵票版塊一直都大於 民進黨,實際得票數也佐證了此事,唯二例外是2010年馬英九第一次期中考不如預期,在 直轄市長選舉中輸了5.4%(多半輸在高雄),另外就是2014年,民進黨承接了318運動過 後的能量和期待,一口氣衝高到47.3%,其它時候,民進黨得票率一直在40%排徊。反觀國 民黨的地方選舉得票率一直在50%上下,這次雖然看起來大勝,但得票率不過比2014年的 低谷期多了8.1%,還未達過去平均。 以這個數字看來,那些說「票投國民黨、教訓民進黨」的,恐怕從來就不曾是民進黨的選 票,而國民黨的勝選是基本盤的回歸,反而民進黨相較於2014少掉的得票率,其中應有支 持者失望沒有出來,或本就不屬於綠營鐵票群、所謂「進步價值」選民,將選票分散給了 第三勢力。《天下雜誌》、《端傳媒》與學者楊光舜等整理或做出的數據分析也顯示,反同公投的 贊成或反對票,與縣市長投票意向之間,在統計上找不到有意義的相關性。僅少數關鍵選 票區,支持婚姻平權比例越高的,也正好是2016年蔡英文有高得票率、但這次民進黨得票 率嚴重下滑的區域。民進黨失去的票,較可能是對改革失望者,而非反同婚的人。 另外,在有些深藍里反而看到支持同婚過半的現象,而婚姻平權支持度破五成的里,多數 在中彰雲嘉南高屏,再以新北、高雄、台中各區的數字來看,有些鄉鎮反同婚支持度較低 ,反而都會區數字比較高,這都無法用「城鄉差距」一語代過,而是要看該地人口組成與 是否有哪一方的組織動員造成了這個結果。 地方政績也很重要,宜蘭代理市長陳金德爭議不斷、高雄許立民代理市長期間又發生豪雨 成災,表現不佳拖累選情;黃偉哲「慘贏」,也有台南市民對賴清德第二任施政無感的因 素。台中因林佳龍大量流失選票,各區平均都至少比上次少掉兩成,盧秀燕即使和上屆國 民黨得票完全相同也能小贏。而這次盧秀燕大贏的台中市區本就不是林佳龍的優勢選區, 且成長幅度尚不如新北,而林佳龍在此掉票的幅度也還不如海線區域。至於新北,蘇得票 與上次游相較流失不大,但國民黨選票大舉回歸,可能還拿下了新遷入或首投族中的不少 選票。 在縣市議員的得票上,或許有些民進黨落選的議員會歸咎改革議題拖累,但事實是在他們 同選區中堅定支持平權的第三勢力候選人的得票數都不錯,時代力量一黨就選上16席,而 且還有幾席落在艱困的竹、苗地區,而台北大安文山的深藍鐵票區,公開出櫃的女同志候 選人苗博雅也以不錯的成績當選。台灣不是沒有在改變,只是變的速度和方向,跟我們希 望的不完全一樣。 至於被視為指標的第十三案「東奧正名」呢?數據顯示「天然獨」的概念恐怕要重新修正 ,那很可能只是318運動過後的短暫現象,真正將認同固定或流動往「台灣」的人口,即 使在青年以下族群中都沒有那麼多,數據反而顯示,18-39歲的男性年輕人口居多的區域 較不支持第十三案。 另外宜蘭、嘉義、台南、屏東等票倉不負預測,正是支持票最多的區域,但十三案贊成票 的多區域,對第十案投下反對票的人數也較其它區域多(當然還是少於贊成票),表示選 民對某些價值的支持是呈正向關的,而這些區域也是此次綠營得票下滑較多的區域,反而 越支持婚姻是一夫一妻的區域,民進黨票數還能保住或小幅成長。 可惜這些數據因為台灣缺乏大型出口民調的進一步分析,無法得知選民心理和投票行為的 關鍵,不過初始數據已能看出任何刻板模型都不再適用,投票行為複雜化的趨勢。 第三,不要把這個投票結果簡化為「世代戰爭」,就算是,這個世代的切分點,也是在20 歲以下。從反同公投浮上檯面開始,所有民調數字,包括平權團體自己做出來的結果,都 顯示連30-39歲這組都並不算樂觀,最好時也只有五五波。也就是說這7百多萬反對同婚的 選票中,不全是中老年。這也是很多志工在街講或接觸自己親屬的經驗,超過60歲的,因 為人生該經歷的風浪都經歷了,對兒孫輩反而有種「只要平安健康就好」的釋然,有時並 沒有那麼難對話,但正在育兒年齡的青年和中年父母,反而也是最害怕、最想要控制孩子 的。 最後,不要把「川普現象、脫歐、美國的反智傳統」直接移植套用在台灣。不同的歷史經 驗與現實條件下,即使有一些表象看起來相似的東西,成因也是不同的。知識份子應善盡 專業訓練去研究肇因,而非隨意將現象或概念用來對比、挪用,做出或附和這種輕率的診 斷,本身就是思考的怠惰,也放過了真正該被反省的問題。 民進黨輸在哪裡? 會輸,不是因為沒有改革,而是因為改革被太多因素牽絆。決定動年金改革和黨產,勢必 引起泛藍大團結,其它議題就沒有空間可以做,或者只能緊抱「進步選民」,穩住基本得 票率。若釋憲通過後一股作氣修法、注意公投法的缺失,其實有一年多可以清理戰場,避 免大選焦點變成同婚。就算反同方再提公投,已有一年同性婚姻經驗的台灣,大家會發現 世界沒改變,情況不至像如今慘烈。偏偏民進黨內跟蔡總統意見不同的,多屬跟國民黨玩 同一套舊政治遊戲規則的「老綠男們」,注定改革理想一個個被扼殺在立法院,2014後流 進來的選票紅利也流光了。 真正的戰犯是誰?不是蔡英文,也不是「改革改太快」。地方政治說穿了是錢跟權堆起來 的酬庸、侍從政治,也是國民黨輸掉中央後仍能掌握的地方的關鍵,這些堆起來的才是這 次選舉結果,而不是什麼「菁英離地、常民背離」,數據的分析也證實此點。 走出同溫層?走入人群? 很多人給出「走出同溫層」、跟「一般大眾」溝通的建議。但誰是一般大眾?你我難道不 是一般大眾?到底什麼是「大眾」?大眾是一致嗎?只要找到一套說詞就能有效嗎?台北 烏來的草根長的跟台南北門一樣嗎? 真正的解方,恐怕不是走出同溫層,而是擴大同溫層。至於跟「大眾」溝通的方式,答案 就在自己身上:是什麼事件、什麼樣的機緣,讓你成為今天這個會點開這類文章閱讀的你 ?你過去對這些事不也曾莫不關心、嗤之以鼻?想想,如果遇到5年前、10年前的自己, 你要怎麼說話、怎麼溝通?會不會把過去的自己嚇跑? 你我都不是生來就關心公共事務的,回首自己的來時路,將心比心找到身邊親友可以切入 的談話點,就是擴大同溫層的有效策略,並且這一次沒有公投大選的壓力,你可以放慢腳 步,以陪伴親友渡過人生大小事的心態,適時的找到突破點。比如過去覺得你是憤青的朋 友,在遭遇非法解雇或不當對待時,他可能就會想到你曾說過的話,你也可以溫和、有技 巧的引導他學習爭取自己的權益,然後透過這個過程,慢慢把他變成「同溫層」。 所有有效的溝通和陪伴,都不會發生在線上或臉書裡,甚至也不會在Line群組裡,沒有真 實互動的交情,網路工具的往來是生不出人際間的信任的,唯有你是他的朋友,數位訊息 才會有溫度,如果平時都沒有生活的互動,突然跑去講議題,我想多數人應該都是無法接 受,只會抱持敵意跟距離感的。 建立更廣的人際連結 過去,人生活在家族、宗親、村落裡,有很強的集體感,大小事有人諮詢、幫忙,被欺負 了有人出頭,人們在自我之外,還有一個集體的身份。但社會現代化後,核心家庭漸漸找 不到這種個人之外的歸屬。有些人很幸運的不需要這種歸屬感,或將這些歸屬寄託到興趣 、喜好上,有些人則寄情於「想像共同體」,參與政治活動或宗教。 台灣國語教會的人際連結模型,是出自眷村文化的,那個有飯一起吃、有事一起擔,彼此 扶持照顧的文化,這也是只靠牧師的長老教會碰上他們的增長模式,就兵敗如山倒的原因 之一。這種宗教組織給人集體的歸屬感、一個可引以為傲的身份,還有生活裡的安心。我 是曾在這個文化下成長的人,最深的體會就是,以前在這種教會文化中,不論大小事,甚 至不管身在國內外,隨時一通電話打了,就有人會過來幫忙,這個支持系統既是心靈的, 也是物質的,在冷漠、人人感覺孤立的現代社會裡,是很有吸引力的。 獨立思考與正向的人際連結,不必然是對立的,自由派社群也必須在線下的真實生活中, 找到擴大連結的方式。我們可能都喜歡精簡的生活、討厭人際關係黏答答,最好只跟志同 道合的人來往,但如果我們只有抽象概念下的「人」,對真實的、不同的人沒有興趣,我 們的人道和民主信念要在哪裡實踐呢? 下次去公園運動時,不要熱身慢跑完就走,跟鄰居打打招呼,談談天氣、小孩、寵物。已 有孩子的,你們的王牌就是留在家長群組裡,溫和拋出不同的育兒思維、不經意分享自己 的經驗,慢慢建立交情,下次再有這種公投對決的時候,應該就會有人站在你這邊,開始 交流對談了。 親子共學是一個成功的例子,因為一起教育孩子,勢必要進入彼此的生活,甚至形成一種 共生關係,這個連結的影響力,就會擴及參與者的家族和親友。歐巴桑聯盟的參選,就是 在同溫層擴大、為他們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後盾與支持後,發展出來的行動;親子共學可說 是一個「智識交流版的教會」,這也是它的成功之處。 另外,像一些二次元的社群,一起玩卡牌、線上遊戲或討論動漫,也會走到線下聚餐、聯 誼。畢竟可以一起吃飯、玩耍的人,才會是你會帶給家人和其它親友認識的朋友,你很難 跟家人談論的議題,換了朋友會比較容易,古人有易子而教,如今我們可以易親友而教, 這種方式也可讓同志們避免直接在自己人際圈出櫃的尷尬,有個緩衝,又達成讓更多「一 般人」認識同志、有同志朋友的目的。 另外,擴大人際連結的好處是,你只要講到一個人懂了,他會幫你轉譯成別的親友能聽懂 的語言。如果你就是一個嚴肅、講什麼都要很詳實的人,你不必要求自己去學習市場生意 人或攤販之間溝通的語言。不要聽信鍵盤專家的建議學什麼「常民語言」,更不要出口前 先自我審查「這些內容會不會太難」,就用你的方式表達就好,只要你有留空間給對方詢 問和溝通,就會教學相長,慢慢你會學習到更多、更好的溝通技巧。 社會之所以存在分工是有價值的,你如果有出入遊移在不同生活經驗與階級間的天份那很 好;不能做、不適合做,就交給別人做,你努力自己的部份,找到可以配合的夥伴就好。 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 首先,是專法修法這一戰。行政院在投票隔天已宣佈3個月內會推出專法版本,然而以過 去的經驗,盟盟們一定會爭取直接參與法條制定的機會,他們的代理人也會在專法的審議 中,盡可能降低同志伴侶能受到的保障,最有可能被拿掉的,是關於收出養以及生育的部 份。 公投結果本身是無法釋憲的,只有已經完成的立法條文可以提起釋憲。雖然立法院在有違 憲疑慮時,可以主動停止審議申請釋憲,然而提起釋憲需要至少三分之一立委,在目前反 同公投7百多萬票的氣勢下,不太可能有足夠人數的立委願意站出來。因此接下來有三種 可能: 一、專法修法過程太困難漫長,尤其盟盟代理人一定會盡可能限縮同志的權益,與立委和 相關團體不斷拔河,明年5月前可能來不及完成,同志在空窗期可能可以先用民法結婚。 但若有專法通過後,還是得用專法。 二、專法順利在明年5月前通過上路,加上盟盟們的目標其實是盡可能限制同志權益、特 別是不希望同志合法收出養和生育小孩,接下來我們應該就會步上德國的後塵,需要透過 專法各種漏洞造成權益損失,一一興訟與政府打官司,然後在最高行政法院敗訴後,才能 取得再次提起釋憲的資格。 三、夢幻版,專法版本簡單明瞭,除滿足盟盟們取名為「同性生活辦法」之類的名稱,僅 說明依大法官748號解釋修訂此專法,法律性別相同之兩人,得適用民法親屬編婚姻章之 規定結婚,其權利義務均相等,一切權益比照辦理。但以賴清德與主責的陳美玲在收出養 及生育一事上,原就趨較保守的立場,加上選舉失利,要這麼幫忙的可能性不大。 同婚之外 性平教育部份,我猜測蔡政府在同婚失守、虧欠同志團體的心情下,會要求教育部盡可能 強硬踩穩立場,這點從公投案審議過程中就可窺見了,後來行政院在選舉公報上的意見書 ,也屬性平教育部份寫的最強硬、最直接打臉;選後第一個正向強硬回應的單位,也是教 育部。然而民意的壓力,加上蔡英文若在民進黨接下來的洗牌內鬥中保不住領導位置,被 迫要交出2020的提名,教育部能挺多久就不知道了。 接下來,在各地方的教育現場,盟盟家長們肯定會更肆無忌憚的為難一線老師,即使教育 部將「同志教育」四個字修改為「反霸凌、尊重多元性傾向」,他們還是會盯著教科書商 和一線老師,直到同志跟他們不樂意的性教育消失在課本文字為止。如果校方或地方教育 局沒有足夠的擔當,放老師自生自滅、被盟盟圍攻、一天到晚被告跑法院,那寒蟬效應下 ,有多少老師還能堅持下去,還是會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當然生命會自行找到出路,年輕的一線老師若是樂意,還是會將性平教育融入其它課程, 在不經意當中談到。只是未來各地方團體,需要很仔細注意相關情況,給予力挺,也需要 有經驗的老師做在地分享,讓其它老師知道如何迴避敏感雷達,但繼續完成教育的責任。 最後的底牌,還是釋憲,但只要公投法不修、人權不能公投的漏洞不補,那不管釋憲幾次 ,反同陣營還是會每次都用公投案綁大選來試圖翻盤,順便操作保守選票來圖利國民黨選 情。而大法官這個憲法守護者的職權,若每次都以十幾人之姿與數百萬選民對抗,尊嚴和 信用遲早會蕩然無存,不再有維繫憲法人權的超然地位,這會是民主制度、三權分立下, 所能製造的最大的災難。 我們應將挫敗的憤怒力量,轉成對再修公投法的壓力與動力,這是除緊盯行政院端出什麼 專法版本,以及性平教育是否失守之外,最需要施力的地方。因為未來,盟盟狹著勝利的 氣勢,恐怕進一步組政團或政黨,與國民黨合作,未來連終止妊娠、性暴力修法、夫妻分 離財產、以國家制度「鼓勵」女性結婚,還有公共空間談論性與情慾議題,都會想進一步 規範,不要說同志,婦運三十年努力的成果,都可能再進一步倒退。 結語 同志不是「議題」,不是「道德倫理」的申論題,他們是活生生的生命。這一路走來,辛 苦又不易,不知何時才天明,週末的公投結果,就像一場巨大的黑暗,籠罩在身上。但還 是有很多人努力著,起床走出門,去面對街上那一張張不知道是否曾投下反對票,拒絕承 認同志尊嚴與生命的「同胞」。 這時候若沒有同溫層,要怎麼相約一起活到下一個春暖花開的日子呢? == 楊光舜:素顏台灣:2018年台灣地方大選與公投結果分析 https://link.medium.com/pB9hQfWwdS 節錄: 十號公投的支持率與此次綠營候選人的得票率沒有顯著相關,卻與2016年蔡英文得票率有 顯著負相關。換句話說,比較不支持十號公投的,反而是2016年比較支持蔡英文的區域。 同一時間,十號公投支持度又與民進黨得票支持度成長是高度正相關的。換句話說,愈支 持一夫一妻婚姻的地方,民進黨票數成長愈多(見圖九)。這也讓我們必須重新檢視部份 綠營人士將敗戰歸咎到支持同婚的說法。民進黨一邊無法得罪當初自己賴以執政的自由派 選民,一邊又得討好有助選情的保守派選民。面對這樣複雜的選民偏好取向,民進黨中央 在拿捏未來同婚議題立場上勢必更加左右為難。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59.115.51.232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lesbian/M.1543423098.A.CEB.html ※ 編輯: esasin (59.115.51.232), 11/29/2018 00:46:59
quindici: 推 11/29 02:17
Hunting: 深度長文推 11/29 04:14
senstivewu: 看完推! 11/29 07:33
jslov: 推…看完好沈重… 11/29 08:51
LALAswallow: 推 11/29 09:04
rain90104: 推,心裡有個準備也好,長期抗戰摟 11/29 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