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marriag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推文說褓姆帶大的小孩成就一樣有很好成就 我並不否認這事實唷 這也與父母的良好互動攸關"孩子腦部發展" 兩者並不矛盾! 因為後天的成就,除了聰明的大腦,還有其他的影響因素... 但許多研究報導都同意"父母的良好互動攸關孩子腦部發展" ------以下節錄------ 原文: http://www.economist.com/news/science-and-technology/21596923-how-babbling-babies-can-boost-their-brains-beginning-was-word 父母越常對他們的孩子說話,孩子們的詞彙量增長的越快,智力發育得越好。這個事實明 顯到經常讓人視若無睹,而直到1995年科學界才能展示這類差異在生命中開始產生作用的 時間有多麼的早。在那一年,堪薩斯大學的貝蒂‧哈特(Betty Hart)和陶德‧雷斯理( Todd Risley)發表了一項進行長達十年研究的成果,在此研究中,他們觀察了42個在堪 薩斯市的家庭如何以及多常交談。哈特博士和雷斯理博士發現了父母在孩子三歲時對他說 話的字彙量和他九歲時的學業表現之間有密切相關。在三歲時,出生在專業人士家庭的孩 子已經比出生於較差環境的孩子多聽到三千萬個字彙。 這項發現對幼兒與其父母的相關政策問題具有深刻意義。研究結果認為,在孩子四歲時送 他們去「學前班(托兒所或幼稚園)」以彌補家庭教育中的缺失來說(這是決策者偏好的 舉措)還是太晚了。令人高興的是,對孩童字彙量如何發展的意識正在升高,如同幾篇在 今年美國科學促進會(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會議 上發表的幾篇報告所傳達的。 其中一項最引人注目的報告出自於史丹福大學的安妮‧法諾德(Anne Fernald),她發現 早在孩童三歲以前,差異就顯示出了。即使在18個月大的嬰兒期中,當大部分的嬰兒僅會 說十幾個詞時,與家庭條件較好的幼童相比,家庭環境較差的幼童已經落後了好幾個月了 。事實上,法諾德博士認為這種差異在孩童出生時就開始了。 她讓嬰兒坐在他們母親的腿上,給他們看兩幅圖——例如說一隻狗和一顆球,藉此來測量 孩童們反應語言的速度。由一段錄製的聲音告訴嬰兒去看球,並同時用錄影機錄下他的反 應。這讓法諾德博士得以記錄下幼童的目光開始轉向正確圖片的時刻。在18個月大的時候 ,來自較好家庭環境的嬰兒能夠在750毫秒內辨認出正確物體—比家庭環境較差的嬰兒快 了200毫秒。法諾德博士表示,這是一個巨大的差異。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2.104.192.24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arriage/M.1446521010.A.C38.html ※ 編輯: ding2599 (112.104.192.24), 11/03/2015 11:24:00
sweetJ: 與家庭條件較好的幼童相比,家庭環境較差的幼童已經落後.. 11/03 11:24
sweetJ: 來自較好家庭環境的嬰兒能夠在750毫秒內辨認出正確物體 11/03 11:25
~~~~~~~~~~~~~~~~~~~~~~~~~~~~~~~~~~~~~~~~~~~~~~~~~~~~~~~~~~~~~~~~~~~~ 這裡的較好家庭環境並非"有錢",大家別沮喪啊 而是父母懂得與小孩互動對話,幫助它們大腦發展 比如徐四金醫生的「三千萬字彙倡議」(Thirty Million Words Initiative, 以哈特博士和 雷斯理博士最初的研究命名)現在正在使用LENA裝置和每週一次的家訪來改善芝加哥孩子 們的語言攝取環境。他們教父母們在表達時使用更豐富的字彙。比如,與其告訴孩子「穿 上你的鞋子」,不如說:「出門的時間到了,我們該做些什麼呢?」
sweetJ: 他文章裡面寫的就是有錢XD 11/03 11:28
~~~~~~~~~~~~~~~~~~~~~~~~~~~~~~~~~~~~~~~~~~~~~~ 請看完全文吧 重點不是有錢 窮父母一樣可以做到優良的語言環境
sweetJ: 分組的標準除了父母工作以外就是收入 11/03 11:29
sweetJ: 倒是沒講到跟給不給保母帶有甚麼關係 11/03 11:29
sweetJ: 連原文都看完了啊~~ 11/03 11:33
~~~~~~~~~~~~~~~~~~~~~~~~~~~~~~~~~~~~~~~~~~~~~~~~~~~~~ 因為我很喜歡閱讀幫助幼兒腦部發展的書籍~ 這類的研究資訊已經多到爆炸 關於保母的一大弊病就在於"常依賴電視帶小孩",當然很多不負責父母也是 -------節錄-----給關心小寶貝的大家參考 初生嬰兒的腦子平均重三百三十公克,是大人的四分之一,到兩歲時已成長三倍,七歲時 是成人的百分之九十。   所有動物實驗都發現大腦的成長與經歷有密切的關係。在柏克萊大學的Marian Diamond博士以老鼠為研究對象,住在「豐富」環境的老鼠的大腦皮層比住在「貧乏」環 境的大百分之十一。「豐富」環境的老鼠住大一點的籠子,有不同的玩具和玩伴,「貧乏 」環境就是普通的小籠子。如果將另一籠老鼠放在豐富環境中,只讓牠們看其他同伴玩, 但不能參與,牠們的腦部與貧乏環境一樣,柏克萊野生的老鼠經驗更豐富,大腦也最發達 。   被動性的看電視活動取代了兒童主動性的參與活動,以至於腦部缺少刺激發育,電視 本身對腦神經和所有感官有麻木作用,與吸毒有相似之處,因此看電視也會上癮。看電視 時,腦波是Alpha Wave,比平常的Beta Wave慢,左腦尤其沒有反應,只有右腦接收畫面 和情感的信息,左腦是思考判斷和分析的功能,看電視時關閉,也難怪廣告利用這個弱點 來推銷產品,因為它不必以理由來說明,只要藉著生動的畫面和簡短的句子來吸引人,小 孩、大人都會像被催眠一樣地去買。也因廣告,美國人喜歡吃高糖、高脂肪垃圾食物,肥 胖症也成為流行性疾病。   電視的螢光閃動每秒五十至六十次,超過我們神經系統所能跟上的每秒二十次,同時 因為光線是直射光,不同於我們所熟悉的反射光,眼睛自然停止反應,眼球是在靜止狀態 ,視力完全靠眼球的頻動來調整焦距,看電視造成視力衰退可想而知。不僅視力,其他感 官也休止,有報導說,看幾分鐘電視,腦電波的反應與在知覺隔絕的環境九十六小時的人 一樣。德國某些醫院已有專門治療被電視傷害的兒童部門,一般父母不會想到孩子的睡眠 不安、消化不好、心臟跳動不規律、情緒暴躁、疲倦、做事玩耍容易厭倦、吸毒、飲酒、 硬心腸、性慾放縱、學習困難、手腳不靈活、注意力不能集中等與看電視有關。歐美的一 些父母親已認出這些問題所在,開始「戒」電視,也許漸「戒」,也許一夜之間就「戒」 了,觀察家人是如何的看電視是第一步。   史丹勒博士所創的沃道夫教學系統,一向不主張孩子們看電視,也許十四歲以後可選 擇性地看一些特別節目。電視大大減少兒童的想像力,因為兒童是藉著「假想」的遊戲和 聽故事時的想像來促進想像力;同時,兒童的肢體活動促進意志力的形成,如果缺少活動 ,則到少年期會覺得生命無意義且沒有目標,做事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台灣電視普 及比美國遲二十年,因此這些明顯的問題出現也會稍後,但父母、教師已可看出電視對兒 童和家庭的影響,現在挽救還來得及。 ※ 編輯: ding2599 (112.104.192.24), 11/03/2015 11:37:44
sweetJ: https://goo.gl/BVqGT1 11/03 11:33
sweetJ: 他的分組依據就是工作跟收入 11/03 11:34
yiro: 有沒有懶人包 11/03 11:40
unknowid: 雖然我不認同文章中對父母分類的標準,但是對於父母常" 11/03 11:42
unknowid: 有意義的陪伴"幼童這方面對於孩童腦部發展是肯定的,孩 11/03 11:42
unknowid: 子開口說話以後更能從人與人之間的互動迅速的理解他所 11/03 11:42
unknowid: 接觸的事物所相關的詞彙和意義,最有效的方式應該就屬 11/03 11:42
unknowid: 問答方式,孩子的吸收能力比我們想像中好的多,孩子充 11/03 11:42
unknowid: 滿好奇,到了瘋狂問為什麼的階段,他問我答我再反問他, 11/03 11:42
unknowid: 舉一不知道反到幾,經由這個過程可以清楚看到孩子理解 11/03 11:42
unknowid: 問題和思考問題的態度,這應該也是孩子訓練動腦挺好的 11/03 11:42
unknowid: 方式。 11/03 11:42
aqwe: 42個家庭的研究....有點弱 11/03 11:48
drama: 我突然想到好像是Discovery吧,挑了好幾個弱勢家庭的小孩 11/03 11:52
drama: 額外給予早療刺激,事實結果也發展得很好,只能說在這方面 11/03 11:52
drama: 有非常多的影響因素,並不是單一的,比起腦部發展,我更 11/03 11:53
drama: 肯定父母有意義的陪伴在情商教育上的影響,不過前提是父母 11/03 11:53
drama: 也要是良好情緒的互動哪..... 11/03 11:54
pastoris: 父母良好情緒互動很重要 身教是基礎的教育 11/03 13:06
pastoris: 其實我相信人有資質上的差異 真正聰明無需費心智力教育 11/03 13:08
pastoris: 多數人的智力都是在一般區間,想要發展得好 11/03 13:10
pastoris: 我是把心力放在排除障礙這件事 11/03 13:11
pastoris: 擁有良好作息 營養,學習與人群互動方式 生活基本技能 11/03 13:12
pastoris: 畢竟絕大多數人還是透過練習提升到專精的地步, 11/03 13:15
pastoris: 能提出離曼假設還是相對論的人非靠父母培養來的 11/03 13:17
mavisQ: 有時候真覺得這種研究只想逼死人 11/03 15:51
MOKANI: 哈哈 讓他去幼稚園受到的刺激不是更多 11/03 17:16
pipiayin: 所以說DORA這種有互動式的卡通會比較好囉? 11/03 20:32
isntsweet: 我也覺得那送去幼稚園/托嬰刺激不是更多~ 11/05 00:12
isntsweet: 有些親自帶的,也沒在跟小孩互動啊,就忙著張羅吃喝跟家 11/05 00:13
isntsweet: 事而已 11/05 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