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marriag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我還沒結婚XD 只能站在孩子的立場討論 如果按照原PO描述的 我認為小孩 "不論如何都會很痛苦" 除了原PO你自己想過什麼樣子日子 你希望你的孩子過什麼樣的日子? 我先把身邊的媽媽分成兩類 為家庭犧牲的 不為家庭犧牲的 一、能為家庭犧牲的 不外乎 犧牲自己的個性配合公公、婆婆、老公的要求 不論有理、無理,不論先生支持、不支持 甚至先生家暴、外遇 這類的媽媽...多數在40/50歲會有重度憂鬱症或癌症 但普遍上小孩的學業成就比較好的都是這樣的家庭 畢竟家庭所有的壓力都是母親承受 小孩只要負責念書就好 二、不能為家庭犧牲的 我這裡用"犧牲" 是指依我的角度我認為是忍人所不能忍了- - 大部分的媽媽都願意為家庭做某部分的妥協 但這類的媽媽內心會有一部分不能妥協 譬如說有一個媽媽因為公公癌症(本來說只能活3年最後活了10年) 忍受了要負責幫公公準備三餐 上班(醫護人員)到一半要買便當回家 但是公公脾氣很不好 常常把便當甩在地上或砸向媳婦 第一類的母親或許為了家庭和諧忍了 但...第二類的母親不會 說這麼多 小孩都會很痛苦的原因是 孩子真的都很聰明 一個團體有兩個人水火不容 小孩夾在中間 我們社會教育小孩 家庭是和樂的=不和樂 就是家庭有問題 那他會去思考家庭為什麼有問題 母親有問題、父親有問題、阿嬤有問題...等 這與我們心目中 "希望讓孩子無憂無慮成長"的願景違背 但孩子真的都很聰明 你塑造的假的無憂無慮他會看穿的 接下來他會模仿 在第一類的家庭中 他可能會模仿 被打壓者:        這個案例很常出現在母女 根據我的觀察 通常母親被嚴重打壓 女兒交往的對象在我眼裡不是我能忍受的(辱罵、毆打、嚴重限制) 但在這些女兒的眼裡 那不算什麼?我母親就是這樣 這很正常 前陣子一些中年離婚的案例 離婚的原因普遍是 "我忍受了一輩子 是為了讓孩子過得更好 不是告訴他 就這樣賠掉你的一生吧 當初沒有人給我力量 那我支持他 告訴他 他值得更好 我離婚給他看" 既得利益者:         通常同性別模仿同性別         就是我們說的 家庭悲劇(父親家暴外遇、兒子家暴外遇) 但不表示同性別只會模仿同性別 這部分的人未來不是打壓另一半就是打壓原本那個人(本文中的媽媽) 在第二類的家庭 孩子一樣模仿 模仿母親對某些事物的不妥協 在此我無意讚揚 第二類 雖然我們社會鼓勵做自己 但不論是過去 現在 未來 做自己都非常辛苦(最近有個長髮男警) 我是第二類的小孩、身邊也有幾個案例 小時候我們生活很痛苦,比第一類痛苦太多了 (不過這也許跟當時社會氛圍有關 現在或許沒那麼強調家庭完整了?) 而在成長的過程中 甚至可能因為"做自己" 不被社會包容 第一類憂鬱症的是母親(這裡講的是能完全承擔家庭壓力的母親 戲演得很好 戲演不好的 小孩一起憂鬱症的很多) 第二類憂鬱的就是小孩了 媽媽大部分會有 "堅強症候群" 直到長大我們才會懂得 用曲線救國的方式堅持自己XD 原PO為了小孩打算犧牲自己某部分的情感 但我常常看一些案例 父母一方堅持要給小孩完善的家 (但旁觀的人及小孩都確定是父母離不開另一半) 孩子很聰明 前面說過 你所經營的假的完善 他看的穿 接著他會去學習 學習壓迫者、學習被壓迫者、學習不願被壓迫者 我最近跟人談論 我還沒決定未來我要給孩子什麼樣的教育 我要告訴他 這社會框架很多 男女的框架、階級的框架、年齡的框架 你就去待在框架裡面 他也許會過得很順遂 只是有點憋屈 但他一定不會像我ㄧ樣活得這麼辛苦 看到這邊不合理就想要衝撞體制 還是要告訴他 做自己 你會被現實所有的人打壓 微乎其微的機率你會遇到志同道合的人 更多的機會你會不容於這個世界 被這個世界殘忍的傷害 原PO 想要為了孩子容忍一個家 更要想 你的孩子正在學習你 如果沒辦法給孩子 100分、90、80、70、60分的環境 你會選擇另外50分是哪50分 給您三類孩子的25歲現況 1、既得利益者:成就最高 醫生、台大研究生 另一半還是女朋友 所以現在犧牲的人還是母親(咳 以後就不知道了) 2、不願意犧牲者:一般中段班學校 最近社會運動有點多(誤) 跟母親關係最好 3、非既得利益者:不曉得為什麼目前是學業成就是最低的 (是因為他們成長環境學習的就是壓抑 因為過度壓抑所以無法專注於課業 還是因為成就不高只能當非既得利益者 冏) 就典型的:A的男友在我面前辱罵A 把A罵得一無是處 還直接打A一巴掌 結果我問A:[你怎麼受的了] A竟然說:[會嗎?還好阿?他很愛我阿?]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168.76.116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arriage/M.1450488257.A.8D9.html
kitten631: 這邏輯好怪 看著老母壓抑到憂鬱症的成就最高? 12/19 09:31
說實在的 這些母親演得很不錯 大部分都不知道自己有憂鬱症 更多是直接癌症然後發現自己原來長期憂鬱 而更殘忍的說 這些既得利益者或許真的不知道或許知道 但他們能專注在自己的利益上 忽略母親那塊 所以他們不會心軟去 為母親浪費時間跟體制衝撞 或者 花時間安慰母親 但未來成就不知道 畢竟學業成就家庭影響很大 念台大念完出社會直接送醫的也不少 ※ 編輯: varda0821 (118.168.76.116), 12/19/2015 09:40:13
kitten631: 覺得你的分類太極端了,我身邊不乏很優秀的單親小孩, 12/19 09:36
kitten631: 爸爸或媽媽跳出婚姻做自己,脫離不愉快的環境,小孩也 12/19 09:36
kitten631: 是受益的 12/19 09:36
恩 我說的是我看到的多數? 並且侷限在人生前段的學業成就 像你說的 做自己的人也許更懂得為自己追求(我們所期待的未來發展無限) 但就像念台大的不見得未來發展比較好 但念台大的大部分是無憂無慮的中產階級 當然 大部分的家庭都是在兩者間取平衡 我敘述的的確是那些無法平衡的極端的例子 ※ 編輯: varda0821 (118.168.76.116), 12/19/2015 09:43:56
yiro: 特別的論點 12/19 09:42
pastoris: 你想表達的是母親為經濟狀況妥協以提供子女成長過程較多 12/19 09:53
pastoris: 機會。這有個盲點,如果你是口中所謂台大分子,至少在 12/19 09:53
pastoris: 學業階段少機會遇到各類生活的其它家庭。畢竟學歷也是一 12/19 09:53
pastoris: 類過濾器了。 12/19 09:53
恩 我舉的是ㄧ般中產階級 父母一方有能力選擇 因為經濟或其他原因無法選擇的也只能妥協了 所以我指的是 [認為給小孩怎樣的環境最好] ※ 編輯: varda0821 (118.168.76.116), 12/19/2015 10:27:17
Cauchy2008: spurious relationship 12/19 11:09
frest: 推~ 12/19 11:18
PttCraft: 有科學數據再來扯 12/19 11:33
PttCraft: 舉一些特例就想要講成是常例? 分類既粗略又沒根據 12/19 11:35
PttCraft: 台大念完出社會直接送醫的比例多少? 比其他學校多? 12/19 11:35
VANNN: 這叫滾雪球式抽樣,,,都找自己想看到的答案就推論 12/19 11:36
varda0821: 回craft 我說我舉是極端例子了,不能達到平衡的家庭 12/19 11:55
varda0821: 唸台大指的是,家庭一時的目標取向或許真的能達成孩子 12/19 11:56
varda0821: 的課業目標,但是達成之後呢?人生不是台大之後就完美 12/19 11:57
varda0821: 了 12/19 11:57
varda0821: 另外我確實沒有秉持作科學研究的精神去寫這篇文。就如 12/19 12:01
varda0821: 同很辛苦長大的小孩在現在學業制度下有成果的也不在少 12/19 12:01
varda0821: 數,但就如同考試不是唯一的路,但確是普遍推薦比較輕 12/19 12:01
varda0821: 鬆的路。 12/19 12:01
varda0821: 如同我說的,我是第二類的小孩,從小跟體制衝撞,從學 12/19 12:06
varda0821: 生時代的髮禁到最近的髮禁。我覺得我過的好辛苦好痛苦 12/19 12:06
varda0821: 。 12/19 12:06
eunice0802: 推 傳統社會不就是要求母親犧牲? 12/19 12:26
dakulake: 社會氣紛氣紛影響很大 12/19 14:02
salinnacat: 這論點真的很特別 12/19 14:33
pastoris: 我認同你提出了一個年齡的分水嶺。成長期父母所給予的 12/19 15:20
Trbus: 你的朋友就這幾種? 12/19 15:21
沒請教樓上高見?
pastoris: 的確會構成早期成年的無論價值觀或是其他綜合面向 12/19 15:21
pastoris: 但是人生學習的能力僅有短短十數年嗎? 12/19 15:22
pastoris: 之所以說各人有個人的人生功課,就在於完美家庭不可能 12/19 15:23
pastoris: 存在。而父母最重要的功能除了提供安全與基本需求外 12/19 15:24
pastoris: 我們難道要把人生的其他數十年都歸咎於成長期的環境嗎? 12/19 15:24
pastoris: 學習與不完美的和解,最大的目的是能為自己找到更多可能 12/19 15:25
恩~ 當小孩跟父母角度還是不一XD 成為小孩我期許自己能夠體諒父母的盡力(我常說 我不可能做的比你們更好了) 當父母我希望能足夠堅強到成為孩子的支柱 而就像我覺得父母很能影響孩子 我還沒想好 我要告訴他 "規矩" 還是 "規矩能打破" 好累阿 好辛苦 好痛苦阿XD 可是當你知道所謂的體制外,你便回不去了(這邊是抱怨) 也謝謝您的鼓勵~^^ ※ 編輯: varda0821 (118.168.76.116), 12/19/2015 20:51:59
Cauchy2008: 你滿口父母父母,文中卻只見母而無父 12/19 22:58
恩這是我的取捨 因為原PO是母親 所以我提供我知道的母親方的資訊 免得文章太複雜~ ~ 這是我寫作的功力不夠所造成的偏差及遺憾
Doralice: 兩種都蠻極端的,也有中間化的選擇吧 12/20 08:37
如同上面說的 大部分的家庭都是在尋找平衡點 說是中間化的選擇這點也很難說 我舉的例子放在大數據中絕對都是正常的例子 但是定性研究後 或許再也找不到中間化 但這就如同 每個人精神都有問題一樣 是不是要被擴大 例如 文中有重度憂鬱的母親 在病發時 我們不會把他歸成完美的家庭 但之前呢?雖然父親有點嚴格有點暴躁,但也是專業領域上的佼佼者 兒子台大還沒畢業就到美國念書了 母親是高薪公務人員 平常待人和善喜歡植栽 符合大部分的人心中的模範家庭 也是當這樣的例子多了以後 我開始把目光放在大家心中的 "模範家庭" 但如同如果鑽牛角尖 世界上沒有正常人/正常家庭一樣 我只能在每個案分析當中 試圖取得平衡 同樣因為論述的關係 上面描述的是我看到的極端面 但所有的例子 都是讓人羨慕的家庭 如同堅強症候群一樣 認誰都不忍戳破 並祈禱不會有崩潰瓦解的那天
vikichou: 補個血,很特別的推論,我覺得教育出來的小孩家庭環境非 12/20 08:50
vikichou: 常重要,也包含孩子的個性和給孩子的觀念,就如同帶孩子 12/20 08:50
vikichou: 用親密還是百歲,也有報導說百歲可能會養出個性較扭曲 12/20 08:50
vikichou: 或自閉的孩子,但也不是絕對會,原po提出的樣本跟觀點也 12/20 08:50
vikichou: 適合讓原原PO思考,只是還是跟人的個性有關,有些事情總 12/20 08:50
vikichou: 是想比做到容易。 12/20 08:50
謝謝補血XDD 也有母親評估後認為 出頭鳥容易被打壓 希望孩子亦能學習他安分的容忍,人生本來就是來受苦的˙ ˙這也不能說不好 我認為每種性格都有他存在的價值 只要不是外顯的傷害社會或內在多重自我否定 找到適合自己的就好了 而那個價值可能會影響到孩子 不論結果好壞 ※ 編輯: varda0821 (118.168.76.116), 12/20/2015 09:24:41
osmanthusjo: 不太以為然 只覺得跟媽媽性格有關係。因為犧牲是 12/20 09:26
osmanthusjo: 一種感覺 12/20 09:26
osmanthusjo: 有的人離婚但她沒覺得她犧牲很大,有的人沒離婚掌握 12/20 09:29
osmanthusjo: 財產那裡犧牲了?你的分類還要再明確互斥些 12/20 09:29
osmanthusjo: 分類不互斥、不周延是要怎麼做研究? 12/20 09:30
可是我沒有研究阿QQ? 我提出我的主觀價值判斷 站在一個還沒結婚25歲的人 表達我身為孩子的心情 就算舉出了別人的例子 在我的主觀論述下也一定帶有我有主觀的 另外就像您說的所謂的犧牲不見得是在婚姻中犧牲 我好像沒有在文中說不犧牲就是離婚 那種不犧牲更多的是堅持自己的價值 維持婚姻 每天吵架orz 而這樣的堅持我很難評斷好壞 我不是研究者 我是抒發者 並且文筆頗差,沒辦法用很精簡的文字描述我希望表達的 大概我還只是個整理者吧 ※ 編輯: varda0821 (118.168.76.116), 12/20/2015 09:36:51
mtyc: 你很年輕,先去看看、體會人生,過幾年再來看這篇文章,也許 12/20 10:29
mtyc: 就會找到答案 12/20 10:29
mtyc: 有時候別人眼中的「犧牲」,對當事人而言不是這麼一回事 12/20 10:31
謝謝鼓勵~
celia0302: 能有不同論點也不錯,幫你推一個。 12/20 16:52
謝謝~ =3= ※ 編輯: varda0821 (118.168.76.116), 12/21/2015 20:5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