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marriag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其實我這篇文章好像跟原文沒有特別有關係, 但也沒有想要重開一篇文章,所以就先用回文了。 會回這篇文章其實主要是因為看到「離婚率」這三個字, 我這陣子剛好看到一本書「未來年表」,裡面也提到離婚率, 但主要要談的是「家庭消滅」的危機, 因為作者是日本人,所以裡面的例子是使用日本, 但台灣也很快的(或說正在)進入少子高齡化。 書內提到許多觀點,我想是大家值得討論的,但因為這裡是婚姻版 所以我擷取裡面一小段文字是有關於「家庭」的跟大家分享。 -- 根據厚生勞動省在2015年《人口動態統計》中的介紹顯示,1988年的離婚率為1.26(每千 人的離婚件數);到了2002年,卻增加到近2倍的2.30,2016年的統計也有1.73。實際申 請離婚的夫妻為21萬7000對,登記結婚的人則有62萬1000對。雖然也有離婚後再婚的,但 簡單計算起來,還是差不多「每3對夫妻就有1對離婚」。 「不與子女同住的高齡者變多」「未婚者增加」「離婚者增加」這3個原因乍看之下沒有 交集,實際上卻有十分密切的關係。因為未婚或離婚而單身的年輕人,最後都將成為高齡 者。單身的年輕世代變多,意味著將來的高齡獨居者也會增加。再加上結婚的年輕人日後 也可能與配偶死別或離婚,使得「打從年輕便一直單身」的人將越來越多。如果不減少未 婚或離婚的情況,日本將無可避免走向以獨居為主流的社會。 而這也是「家庭」消滅的危機。 「家庭為社會的基礎單位」這個概念再也無法成立,對社會造成的影響將難以估計。 衝擊最嚴重的將是社會保險制度,因為這個制度並沒有將獨居者的激增考慮進去。 比方說在醫療與照護領域,政府的目標是充實社區整體照顧體系,打造讓高齡者能在社區 協助下繼續生活的社會,幫助高齡者在自己熟悉的環境中邁向人生的終點。然而考量到現 實問題,如果缺乏家庭支援,就不可能將重心從「醫院或安養機構的照護」,轉移到「居 家醫療或居家照護」。 這些日益增多的高齡者,還有行動不便或遭到孤立的疑慮。即使身處需要照護的狀態,或 是因病而動彈不得,身旁也不一定有家人可以幫忙。要是附近連商店都沒有、成為「購物 難民」的話,更是攸關生死的問題。 而其實,少子高齡化就是這樣趁著我們不注意的時候,一點一滴地破壞過去我們都認為是 「理所當然」的日常。 此段文字轉載自 http://talkinglove.tw/?p=3813 不知道這樣的議題適不適合在這邊跟大家分享,如果不適合我會馬上刪文 我不是出版商,只是單純看到這本書覺得有些關點還挺值得關注 ※ 引述《owlonoak (深邃光輝)》之銘言: : 看到這種文章一定要跳出來回覆 : 請不要曲解統計數字的意義 : 離婚率絕對不是這樣看的 : ※ 引述《TigerLily ()》之銘言: : : 現在是因為老人在幫撐結婚對數 : : 所以很多人沒發現台灣離婚率是世界第一 : : 去年結婚14萬對,但離婚有5萬對 : : 簡單來說就是每結婚三對,就有一對會離婚 : 錯誤結論 : 結婚是一種狀態 : 如同人類活在這個地球上,生存也是一種狀態 : 出生代表狀態開始 : 死亡代表狀態結束 : 有這個概念後 : 台灣 : 民國103年時有21萬新生兒 : 民國103年時有16萬人死去 : 所以我得到一個結論: : 民國103年時全台灣的人們有 16/21 =76.1%的死亡風險 : 如果你覺得這個76.1%的死亡風險很合理,不荒謬 : 那我想你的邏輯能力可能非常需要加強 : 沒事絕對不要打開電視看新聞或是談話性節目 : 結婚是婚姻狀態的開始 : 離婚是婚姻狀態的結束 : 單純將離婚對數/結婚對數毫無意義 : 根本原因是 : 一年當中結婚的人們 和 離婚的人們 : 根本不是同一群人 : (可能會有人一年當中離婚又結婚 但我想大家都同意這是少數) : : 如果會離婚的話,幹嘛還要結婚? : : 是要騙紅包錢,還是要賺對方的家產? : : 我是覺得結婚前要先建立好觀念 : : 不然結個會離的婚要幹嘛? : : 而且離婚率的高峰是落在10~14年間 : : 為什麼呢? : : 因為那時候就是老公已經沒有性愛的感覺 : : 但老婆還是要求一樣的供給 : : 所以受不了的老公就會選擇離婚 : : 很多男生在年輕氣盛的時候都會精蟲衝腦 : : 為了跟女生發生關係,不停的花錢尋求交配 : : 等到男生膩了老了,沒有性需求後,就不想再付出這些費用 : : 這時候女生就會覺得沒有得到跟以前一樣的回饋就會吵架 : : 總歸一句 : : 所有的離婚源頭就是錢的問題 : 那出軌外遇而離婚這又如何歸類? : : 如果想讓婚姻長久的話 : : 就請建立均攤制 : : 或者是一個出錢,另一個要出力 : : 不然10年一到等於這個婚姻都是白費一場 : : 大家應該不想活了10年都是一場空吧 : 我覺得你可能會自刪文或是被刪文 : 但我還是得回覆 : 因為你這種錯誤解讀結婚/離婚率的人非常多 : (應該前年我也在八卦版解釋一模一樣的理論) : 實在有必要解釋清楚以免又有人散播無知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0.135.94.7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arriage/M.1516068872.A.758.html
gruenherz: 日本人有禮無體 跟台灣冰清玉潔不可一概而論 01/16 10:17
Arialovescat: 樓上怎麼了 說得不錯啊 01/16 10:41
kming327: 南京大屠殺之類的 到底是仇日還是仇台 01/16 10:50
bbbing: 有點跑題沒錯,但論點有意義,長照根本是假裝解決XD 01/16 11:01
pastoris: 那個… 引用文犯了相同的統計錯誤 XDD 01/16 11:21
doa2: 其實如果每年結婚對數差不多,那離婚率的估算是差不了多少 01/16 11:41
doa2: 啦 01/16 11:41
pastoris: 「共居時代」,北歐因為早進入高齡社會所以他們研究累計 01/16 11:42
pastoris: 不少相關實驗性住宅設計。 01/16 11:42
pastoris: 日本這20年的相關研究也滿多的,獨居者將市區獨棟改建出 01/16 11:42
pastoris: 租給年輕世代共享空間。 01/16 11:42
pastoris: 不過,我的看法是台灣要走到這塊文化上會比日本難度高, 01/16 11:42
pastoris: 主要是我們的家庭基本教育氛圍。日本北歐有歷史悠久的浴 01/16 11:42
pastoris: 場文化,他們對於共享有基本的文化禮儀,而這是共居的 01/16 11:42
pastoris: 成功要件 01/16 11:42
jfw616: 共局也有一個問題,那就是家庭格局問題 01/16 11:45
jfw616: 北歐,日本的房子格局都設計的不錯 01/16 11:45
jfw616: 所以你要邀請一個人到你家住不難 01/16 11:45
jfw616: 但是台灣獨居老人住的環境第一個就被年輕人打槍了 01/16 11:46
pastoris: 他們的住宅設計也經過好幾次(幾十年)實驗性累積慢慢修 01/16 11:51
pastoris: 改到適合民俗習慣的 01/16 11:51
pastoris: 講究生活品質話同一種規格的房子過一輩子,不同年齡有 01/16 11:54
pastoris: 不同需求。 01/16 11:54
bbbing: 高齡者與年輕人共居....也要有年輕人啊 01/16 12:04
bbbing: 再看看版上的年輕人,很喜歡照顧高齡者嘛 01/16 12:04
bbbing: 想生小孩不想照顧長者,卻想要別人生小孩照顧自己晚年-w-? 01/16 12:05
pastoris: 未來高齡的定義應該會修正,有自理能力的70歲up長者,共 01/16 12:12
pastoris: 居出租誘因主要是房屋維持費不低並非是照護需求 01/16 12:12
pastoris: 至於生活無法自理的不管那個國家都沒有太多的選擇,大家 01/16 12:12
pastoris: 都想要AI大軍… 01/16 12:12
psyche: 然後台灣之前有人推不以婚姻或性為基礎的新法定家庭關係, 01/17 20:08
psyche: 但被抹黑成三P多P。 01/17 20:08
psyche: 高齡與年輕人共居的提議是以互惠互利為前提,不是要年輕人 01/17 20:10
psyche: 無償照顧老人。毫無好處下沒人會買單,別擔心。 01/17 20:10
bbbing: 勞動力不足的社會,金錢沒有意義,這種錢不是甚麼好處 01/23 1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