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marvel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本文原載於「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網站 鬼的歷史 專欄:http://gushi.tw/archives/12797 網站FB:https://www.facebook.com/gushi.tw 作者:Emery (電影的歷史角落格主) 請搭配以下音樂服用↓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ZaoFac6kSw
---- 編輯部的話: 每年的農曆七月,社會上總是流傳著各種禁忌、各種繪聲繪影的傳說。高溫 的白日中,燃燒的紙錢、紙衣與堆積如山的祭品,到底是對鬼魂的供養或者 對無形世界的恐懼?熾熱的夏夜裡,浮動的是鬼魂的歡慶還是人類的不安? 讓我們一起透過歷史學、人類學、民俗學......等不同學科的視角,理解鬼 的歷史。 上一篇:殭屍史(一):古典文獻中的殭屍 http://gushi.tw/archives/12794 二、乾旱、殭屍與明清時期「打旱魃」的民間禳災風氣 以前的中國老百姓非常怕乾旱,尤其在近代人口迅速膨脹的壓力底下更是如 此。一場大旱下來死了莊稼不說,有時候人也得跟著死一大片,於是禳除乾 旱的信仰與儀式也發展得十分多元。而根據老祖宗的典籍,小老百姓普遍都 相信:乾旱是旱神所造成的,這種神祇,則被稱作「旱魃」(後面那個字跟 「拔」同音)。 大部分時候,「旱魃」的形象都被想像得很醜,要不禿頭,要不就是眼睛長 在頂上,總之是不大受人歡迎。而當人們實際碰到乾旱、急得像熱鍋螞蟻的 時候,其中一種禳除旱災的辦法,自然就是去找到跟「旱魃」溝通的方法, 叫他不要再來搗亂。 問題是:誰知道「旱魃」在哪裡呢?這種神平常不會被擺在廟裡頭拜(這不 是找死麼),也沒有成立什麼人間辦事處或諮詢窗口。要找到這個壞蛋神, 老百姓可得自己找門道──換句話說,也就是自行去尋找一個「旱魃降世」 的合理表徵。 比方說吧,在明清時期的華北地區,有一種普遍的觀念就認為:只要在乾旱 期間有產婦生出了死胎或畸形兒,那麼這生出來的東西,很可能就是「旱魃 」。 人既生了妖物,必然也跟「旱魃」有所聯繫,於是鄉民們便會把這可憐的婦 人給抬到廣場上潑她冷水,問她何時要下雨。這種殘酷的民間習俗被叫作「 澆旱魃」,你可以想像,一個產後身體虛弱的婦女,在大庭廣眾底下遭到鄉 民公審的那種情狀,大概會比任何一部殭屍電影還來得恐怖許多。 ----- 古書上「魃」的形象大抵都醜得很有剩下(特別是最左邊那張圖頗有點日和 的風格XD),不過在現代文化創意當中,「魃」的形象卻時常被畫成一個美 艷女子,對比起來頗有意思。 ---- 找「旱魃」的另外一種流行辦法,就跟殭屍比較有關係了。簡單來說,只要 遇上乾旱,許多地方(很自然的,這類風俗更常見於氣候較為乾燥的中國北 部地區)的老百姓便會開始觀察別人家的祖墳有沒有一些奇怪的徵兆,不管 是墳頭有點溼溼的,土壤的顏色看來頗為滋潤,或者是新墳現出了裂縫,都 可以看做是「旱魃」在墳裡作祟的徵兆。 康熙年間河北的一個地方知縣甚至說到:有些鄉民會在乾旱的時節裡呼朋引 伴,到墳場去蹲著。要是哪個墳上「微聞噫息」,有些奇怪的聲響,就說是 「旱魃」在作怪。總而言之,只要現出那麼一點「旱魃」的徵兆,求雨心切 的鄉民很容易就會被旁人給鼓動,集合起來挖人家的墳。 而如果真的從墳裡起出了一具死而不腐的殭屍,那這個屍體更跑不掉是「旱 魃」了──其實,在久旱不雨的乾燥氣候環境裡頭,屍體的腐化速度本來也 會跟著減緩。把乾旱造成的殭屍,指為造成乾旱的元凶,這顯然是一件因果 關係倒錯的事情。 不過鄉里百姓的見識本就有限,為了趕快祈求老天下雨,也管不到這份上來 。人家說是「旱魃」,那就是「旱魃」,咱先把這殭屍給處分了再說吧! 通常在這種時候,鄉民們會給這具屍體來個真正意義上的碎屍萬段,再不然 就是打它燒它砍它的頭,總之本來在地底下睡得很安穩的苦主,鐵定會被搞 得很慘。而在慎終追遠觀念一向根深柢固的中國社會裡頭,祖墳被人家這樣 亂挖,先人的大體被這般侮辱,真的會是很捶心肝的事情。 而且你也可以想見:只要有這種迷信存在,就會有人藉著「打旱魃」的名義 ,要來跟人家尋仇或過不去。地方上的土豪劣紳,甚至還會藉機運用自己比 較強勢的發言權,來欺壓小老百姓。於是乎,這種群起「打旱魃」、找殭屍 的事情,偶爾也會搞成一發不可收拾的重大命案。 明清兩代的文獻上頭,就有人為了保全自己老爸的屍首而在鄉人面前鬧自殺 ,或者是把號召要掘其父墳的好事者給幹掉,甚至有守墳的孝子被鄉民圍毆 致死的慘劇。這種不良風俗鬧出來的刑案層出不窮,一樁比一樁麻煩。 到了清嘉慶年間,中央政府甚至為了民間「打旱魃」的事情專門訂了一個條 例,明文規定要把帶頭挖人家墳的壞蛋給吊死,幫著挖墳的也全都要被處罰 。總而言之,活跳跳的殭屍雖然是挺恐怖的,但在古代,死翹翹的殭屍所引 發的這些人禍,有些時候還真要比殭屍本身還可怕得多。 無論如何,這種關於旱魃藏身於屍體當中的想像,成了後來的殭屍傳說裡頭 一個重要的元素。時常忙著拍電視劇的清代才子紀曉嵐,就在他著名的《閱 微草堂筆記》當中,總結這種鄉野習俗說道: 「近世所云『旱魃』,則皆僵屍。掘而焚之,亦往往致雨。」 然而,紀大學士好歹念了一輩子的書,智商遠超一鄉二里三夫子共四百五十 六倍,他馬上發現這事情在邏輯上說不大通: 「一僵屍之氣燄,竟能彌塞乾坤,使隔絶不通乎?雨亦有龍所作者,一 僵屍之技倆,竟能驅逐神物、使畏避不前乎?是何說以解之?」 這整段翻成簡單粗略的白話文,大意就是說:一具小小殭屍就能讓老天爺不 下雨,你把其他神明都擺哪去啦?我們知道龍神廟是管下雨的,殭屍跟龍神 ,怎麼想都是後者比較威一點吧?怎麼殭屍就能把龍神給打跑了呢?你說這 該怎麼解釋啊? 鐵齒銅牙的紀曉嵐固然是看到了事情的矛盾所在,不過換個角度想想,我們 或許也能更同情的理解這種風俗的成因。你知道,一個普通小老百姓活得好 端端的,平常沒事也不會想去挖人家的祖墳,將心比心,這種事情若是發生 在自己身上,那也定是要痛不欲生的。而會讓大家齊齊狠下心的原因,不外 就是為了想儘早結束乾旱,求老天爺快快下雨。 其實,即便是在我們這個科學昌明的年代裡面,人們雖然能夠理解氣候變遷 的原因,乾旱卻依舊是難以解決的問題(你知道旱災到今天仍然是地球上造 成最大量死亡的自然災害嗎?)。 換作古時候的農民,他們沒有能夠抗旱的育種或基改作物,也沒有比現代農 業還要發達的水利灌溉系統,在一場突如其來的大旱當中,面對龜裂的田土 、荒蕪的農地,除了求神問卜以外什麼也不能作,那樣的情境,想想也確實 是令人絕望的事情。於是,或許我們也就不難明白,「打旱魃」、找殭屍這 種古怪的民間風氣,是所為何來了。 你一定會想問的問題是:如果大家真的在墳裡找著了殭屍、打著了「旱魃」 ,卻還是沒能下雨,老百姓又該怎麼辦呢?──在一些案例裡面,鄉民們會 把這樣的現象解釋為「旱魃」逃走了,或者「旱魃」的幽靈還散在其他地方 的殭屍裡頭,咱們得繼續一座一座墳的挖下去,直到真把這壞蛋神幹掉、讓 老天爺下雨為止。 這種活像是在自欺欺人的藉口,聽起來很愚蠢,其實也很悲哀。在許多那樣 的情境底下,人們只能把生存的希望寄託在毀壞殭屍的行為上頭。 面對旱災的威脅,真正讓人感到恐怖的事情,已不是墳裡起出的那具殭屍, 而是整個世界如同屍體那樣永無止盡的枯死與乾涸。管他可能會屍變、會吃 人、會復仇,如果明天就是末日,咱還怕殭屍什麼呢?──反過來,如果打 壞一具殭屍就有希望拯救世界、換得天降甘霖,咱還等他什麼呢? 以上所說的,是個很不同於一般印象的殭屍故事,但它同樣關乎人們對於死 亡的想像與恐懼。有趣的對比是:在那樣一個時代裡面,我們看到許多人急 急忙忙地追尋殭屍的蹤影;而活在現代的我們,卻在一部又一部的恐怖電影 裡頭,反覆演示著自己深怕被怪物追逐的殭屍恐懼。 當然啦,這倒不是說古人就不怕被殭屍追在屁股後面跑,人類對鬼物的敬畏 由來已久,殭屍當然也是不例外的。 ..........待續 ※※※ 延伸閱讀: 張傳勇,〈旱魃為虐:明清北方地區的「打旱魃」習俗〉,《中國社會經濟 史研究》2009年第4期,頁51-61。 -- ─┐並不是不曾見過死亡,而是惋惜她那所愛非人的執著…… │┌│║ 陽春三月,楊花滿天,北魏蘭陵公主下嫁南方皇族 │└┘║ 原是良緣,奈何成仇? 塵埃落定之時,便是魏國覆滅之始…… └──╜ 謝金魚,《蘭陵公主》 https://www.facebook.com/balaq.hsieh http://www.plurk.com/asbransa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32.130.30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arvel/M.1440243999.A.FB2.html
romencer: 認真文推! 08/22 20:10
sally222280: 先推 08/22 20:16
work1024: 推 08/22 20:17
u424008: 有深度!讚 08/22 21:18
surimodo: 馬魔系 08/22 21:26
Vicente: Push 08/22 21:31
greensdream: 另一種獵女巫 08/22 21:36
weihigh: 優質文推! 08/22 21:47
blackbottle: 前10推 08/22 23:01
hhtj: 08/22 23:08
ppbbii: 推 08/22 23:37
maxsu: 很有意思 08/22 23:42
hugo7935: 推 08/23 00:23
jolier327: 推 08/23 00:59
PortgasDyang: 推 08/23 01:03
biki: 推 08/23 01:06
blue1996: 推 08/23 01:20
pchuang: 喔喔喔喔喔喔喔喔金魚跟故事 08/23 01:54
rinrin: 推 08/23 07:13
giraffechen: nice 08/23 07:54
Syd: 推金魚 08/23 08:31
BurningFlame: 推 08/23 11:28
superoolong: 推 08/23 11:34
freedom80017: 這種野史佐正史 理論真的很有趣 感謝 08/23 12:39
weizxcvb: 推 08/23 13:45
guardian862: 大推 08/23 14:36
dstar8049: 優質好聞 08/23 14:45
dorara0124: 好精彩的文章!坐等下集! 08/23 14:56
daphne520: 好文推 08/23 15:19
Narsiler: 推金魚 08/23 19:18
one0501: 推好文。 Unplug 有點好笑XDD 08/23 19:33
telomerasea: 大推故事!! 08/23 20:52
ALENDA: 推,人還是最可怕的 08/24 06:31
bambibaby: 謝謝分享 08/24 10:12
tako292: 推 08/24 12:00
Chaser1482: 推 08/25 04:26
xunter123: 長知識推 08/25 16:44
Legolasgreen: 推 08/27 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