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marvel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女鬼 上周末,在觀霧遇到一個很漂亮很有才華的女生 我們一起走進大鹿林道,一聊之下才發現她是我的學姊 聊到白石派出所,學姊說:"妳怎麼敢去?那邊鬧鬼欸!" 呃...去年和E學長和Z學姐去那邊爬山的時候,住了一宿 隔天早上醒來,E學長說他一夜無眠,因為他一閉上眼睛,就看到女鬼 麻瓜我倒是睡得相當好,Z學姊理所當然說: "只有你一個男生當然是找你啊!"我師父真是冷酷 我看著新認的學姊,我要是知道我就不會去五次了 但是,想一想我又跟學姊說,妳別怕,女鬼不找女生(說得這樣篤定好嗎?) 竹子鬼 外公外婆家在坪林的淺山,小時候聽大人說了許多鬼怪故事 每當大人放低音量氣氛詭譎說著那些他們親身的、聽來的故事時,我總會豎起耳朵 外公已經過世多年,我只記得他說的一個故事 外公是孤兒,從小父母雙亡,叔伯收留他,但是他很小就必須出來工作養活自己 一天深夜他在山裡趕路(以前外公都是徒步走到台北),遇到了竹子鬼 竹子鬼駭人的高瘦,外公嚇到動彈不得,只見竹子鬼往前一跨步就消失了 外公說這個故事時臉上還有著驚恐的表情 日本鬼 國中的時候,還記得許多外公外婆家聽來的故事 同學裡面有個也是坪林人,跟我們一樣,常常在夜裡往返坪林台北 她的故事可怕多了,她們一家行經夜裡總是濃霧瀰漫的小格頭時 媽媽突然在後照鏡裡看到車子後方有穿著日本軍服的詭異人士 媽媽驚叫出聲要爸爸開快點,日本鬼開始跑起來追著他們的車 在我們小時候那個年代,小格頭還有荷槍的憲兵駐守,往來的車輛必須停車受檢 甚至連行李廂都要打開檢查,穿著日本軍服的"人"不知道是哪來的? 國中同學還講了更多更可怕的故事,像是水鬼抓交替 找到屍體時,一個屍體的手緊握著另一個屍體的腳踝 我覺得可怕到有點誇張了,雖然說小時候我們也很畏懼坪林的水 歿神仔 關於水鬼,家裡的長輩比較沒有講到,不過倒是常講歿神仔的故事 傳聞,歿神仔只怕金屬敲擊的聲音 有一回,外公天還沒亮就要出門去收蝦籠(捕蝦的陷阱,前一天先安置隔天一早去收回) 據說前一天有人被刺死在那條溪,外婆非常擔心 於是準備了幾樣金屬的鍋碗瓢盆類給外公帶去 早上起床我們可以察覺空氣中的不對勁,等外公回來 他說他一到溪邊就敲擊那些金屬器具壯膽 不知道這是不是我現在習慣會用有鎖勾環把鋼杯外掛在背包上 行進的時候聽見叮叮咚咚的敲擊聲令我感到一絲安心的原因 也有人告訴我,熊畏懼金屬敲擊的聲音,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有一回跟著老爸和兒子走在濃霧瀰漫的圈谷底下,附近沒有其他人 我瞥見玉山圓柏後方有個黑影迅速閃到樹後,心都涼了半截 我試著讓鋼杯弄出一點聲音,迅速離開那裡 太熟悉了 有一回跟巡山員一起上山,山莊客滿,我們安排巡山員自己睡一間小房間 巡山員到山莊後得知這件事,到處問協作有沒有誰要跟他一起睡小房間? 通常我們都不大喜歡跟別人一起擠(我是膽小鬼例外) 我困惑地看著巡山員,他不是普通的巡山員,他是G這邊最有經驗的巡山員 他就要退休了(他的好朋友D已經退休了) G對著我說:"這邊我太熟悉了!我絕對不自己睡。"(驚) (第一集裡面有提到D和G在這間山莊受到的創傷,看來傷痕歷久彌新) 偷偷出賣D和G,這是岳界名人告訴我的故事-豬血湯: https://cor.nidbox.com/diary/read/9744909 (聽故事的時候G也在現場,他們討論要把這個故事拿來投稿退休時要用的文章: G職涯中最難忘的事) -- 排遺背下山: https://cor.nidbox.com/diary/read/9738132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83.116.202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arvel/M.1526401613.A.50C.html
azcooper: 有望安傳奇的味道 05/16 00:31
可能鄉下地方的鄉野傳奇有幾分神似吧
s202655: 原PO又回來啦!!!敲碗求更多!!! 05/16 00:32
最近都在爬自己的,沒機會聽更多故事,自己爬絕不會想遇到
forgiveus: 又是你,先推再說 05/16 01:23
看到樓上那篇突然很想寫,其實我覺得太平山真的有種濃濃的神秘感
heidihippie: 真的有望安傳奇的feel 05/16 01:23
我也很愛看望安傳奇,好有趣的短篇
les150: 推 05/16 01:48
holyQ: 謝謝分享!剛剛去回顧了一下第一篇的推文 心情好複雜啊... 05/16 02:54
看不完嗎?
helpgod: Push 05/16 02:55
GHIBLI: 關於太平山,半夜三點的北橫/北宜/霧社我都騎過,沒啥特 05/16 02:56
GHIBLI: 殊感覺,但光是傍晚起霧的平元林道,就能讓我有恐懼感... 05/16 02:56
GHIBLI: 晚上更不得了,要想辦法給自己壯膽才能騎。 05/16 02:56
平元林道沒去過,不過去過古魯林道 北宜半夜騎了無數趟,還常常帶人去嚇他們 有個男生的朋友坐在後座發現半夜濃霧裡前方什麼都看不到我還騎很快 他手搭在我肩上緊張地掐得我好痛 有時候也會害怕,不過我都提醒自己,我是本地人不用那麼怕 阿公阿嬤家就在北宜公路上,從小我就數著北宜公路上的車子長大 北宜是不是那麼可怕呢?老實說我沒遇過什麼靈異事件,倒是看了不少車禍 有些回頭彎,小時候我的印象底下滿滿的汽車殘骸跟輪胎 也看過車禍現場有人還壓在大貨車底下 我也曾一個人獨自在半夜騎過阿里山公路新中橫,濃霧瀰漫只能跟著中線騎 但是騎過最恐怖的還是中橫,中橫有種強烈的氣場,非不得已 實在不想硬著頭皮在半夜裡騎進去(關原到太魯閣這段)
achieve: 推 05/16 03:02
sundaystory: 竹子鬼掉到陷阱裡惹 05/16 04:01
我以為是跑掉惹
lili1392020: 不妙啊,最marvel的是,第一篇文章加回覆看不完啊XD 05/16 04:46
偷偷告訴你,第二篇的行數是第一篇的將近兩倍(這是第三篇)
ukyoGoGo: 推 05/16 07:15
Milktea715: 豬血湯XDDDD 05/16 07:50
WJ在講豬血湯的時候,數度笑到講不下去,我也聽到笑到快喘不過氣 長官在旁邊看到我們這麼嗨說,他認識我十幾年了,從來沒有看過我笑得這麼高興 最好笑的是G自己的補充,他的表情超有喜感,講起來歷歷在目 他的無奈怎麼會這麼好笑啦!好期待他的退休感言投稿,太ㄎㄧㄤ了
daruq: 白石好XD 05/16 10:35
你有聽說過那裡的故事嗎?解說員學姊說很有名欸
kwuangdo: 要是能看到熊那是幸運吧 05/16 10:44
去年夏天帶兒子去爬山,住在林道上的工寮,半夜有一群原住民跑進來 告訴我們那裡有熊出沒,幫我們把門鎖上,還叮嚀我們,半夜有人敲門千萬別開門 他們說,有些神經病登山客看到熊還很興奮跑出去,叫我們千萬別這樣
asparagus: 豬血湯XD 05/16 10:59
然後那次有個岳界大老級的人物已經很老了 WJ陪他走上山莊,但是大老走不快,趁沒有人的時候,大老把背包拿給WJ幫他背 接近山莊的時候再趕緊把背包還給大老,保留大老的面子 其實WJ很能背,但是大老實在走太慢了,WJ跟G說明天就換你陪大老走吧~ G馬上回,不行不行,我要陪我老闆走,他們兩個在那邊推來推去 渾然不覺大老默默走近廚房想裝個水
ikea21: 原po回來了!!豬血湯很驚悚欸 05/16 11:10
sivrill: 為什麼暖暖包打開來會像豬血湯??? 05/16 12:22
泡水煮了啊
azcooper: 你長我短 你長我短 05/16 12:43
那是啥?
jrm093: 哈哈哈!!!!豬血湯!!! 05/16 12:49
windkidll: 推 05/16 12:53
davidbus26: 推啊 05/16 13:07
purpoe: 推繼續 05/16 13:31
nanamihsu: 熟悉的文筆!這次好少~~ 05/16 14:27
好,我請身邊的朋友盡量多遇到些(誤)
jamee: 我同事以前當巡山員,某次被困山上過夜,隔天起床發覺睡在 05/16 14:43
jamee: 山老鼠營地附近,他說還好沒被發現,不然他就要被失蹤了 05/16 14:43
去年年底遇到的林管處巡山員的故事比較人性化一點 林管處帶新進巡山員去巡山,我覺得平常出現在那條林道上的山老鼠 應該都知道他們的行蹤了,只見沿路的樹頭不見人影
huhuiying: m大山的故事未看先推 待會再來細讀 05/16 15:05
不是m大,是雜魚啦(自暴自棄起來)
vipgk2002: 比較好奇遇到山老鼠會被滅口嗎 05/16 15:35
根據身邊認識的人告訴我的, 有國家公園警察、森警、巡山員、林管處的人、甚至山老鼠本人(咦?) 其實山老鼠並不是那麼兇惡想殺人滅口,有機會的話,他們比較想脫身逃走 但是有一種山老鼠很危險,就是逃逸外勞,通常他們會被毒品控制 被抓到的話後果很嚴重,所以是真的會跟你拼命的
azcooper: [轉錄] 望安傳奇-竹竿鬼(一) 05/16 17:21
嘩!打頭太犯規了吧!是偷襲! 我還聽過祖母說過香蕉林裡常有香蕉鬼(真是種什麼樹,得什麼鬼) 祖母說夜裡不要靠近香蕉林,但是香蕉鬼的故事我忘光了 進香 祖母是童養媳,一生命運多舛,老年篤信佛教,常常參加進香團 堂姐會陪她到處去,某次到南部(這些天龍人從小被教育台北以南就是南部) 夜裡落腳某個小旅館,有個人搖醒祖母,跟祖母說她睡到他的床了 祖母迷迷糊糊說,我來進香,暫住一宿,明天一早即行離開,好否 那人才離去,那人離去後,祖母才想到門栓不是掛上的嗎?他怎麼進來的? 祖母醒來檢查門栓,才發現門栓還好好地繫著 牛 祖母是莊稼人,自小不吃牛肉 有一回媽媽魯了一大鍋的牛肉,喝得醉醺醺的祖母(別懷疑,我小時候奶瓶裡還裝啤酒) 肚子餓了於是裝了一碗來吃,祖母的飲食習慣一直都是魯一大鍋菜啊肉的 下田工作回來就舀一碗來配飯吃,我記憶中的祖母一直是這樣吃的 然後每天要喝很多的酒,常常酒氣沖天,走路搖搖晃晃 扯遠了,隔天祖母酒醒跑去問媽媽廚房裡那鍋是什麼肉? 小時候我們家是三合院,閒雜人等自由進出廚房取食也不奇怪 祖母說,她晚上作夢夢到牛在追她 祖母的個性很有趣,她曾經獨自搭飛機到北京找當時在那邊工作的姑姑 老人家只會說台語,別說英語了,連國語都不大會 一下飛機,接機的姑姑發現祖母跟身邊的兩人相談甚歡 一個是歐美人士,一個是日本人,不過,祖母不會說日語 相談甚歡的大概只有祖母,其他兩人應該是不知如何是好吧
nanamihsu: 又有了又有了~倒數第二段寫成不會了 05/16 20:15
倒數第二行嗎?(擦汗) 我說要幫學長改錯字,學長說好啊妳來啊嘎拎北改看麥
lloop: 坪林,黃舉皮寮封溪好久了 05/16 20:17
金瓜寮嗎?最近去金瓜寮,意外想起小時候還沒封溪的時候常常跟外公去那裡抓魚 外公放綾仔,我們撿溪床上的瓶瓶罐罐,鋁罐很多,啤酒跟汽水都有 外公會帶我們去舊橋頭那家雜貨店賣掉瓶罐換成吉仔冰給我們吃
yuda: 推推~ 豬血湯那段很壞心的笑出來了xD 05/16 20:51
我要幫G平反一下(明明出賣他的人就是我) 跟G一起上山那次,天氣很好,遠方的稜線清晰可辨 我們坐在觀景台上吃點心,G快退休了,他現在一有機會就跟人家說T族的口述歷史 好運的新來的替代役弟弟聽最多,寫了落落長一篇,羨慕死我了 G指著對面國家公園的稜線告訴我,多年前,D族的人就是翻過哪一條稜線 怎麼到我們山腳底下山莊的附近T族的部落偷襲的,那是多長的一條路線! 聽得我目眩神迷,原住民的老祖先們就這樣馳騁縱橫在中央山脈上 G講的非常細噢,哪一次戰役的導火線、進攻路線、戰場、雙方對戰人數、傷亡人數 甚至有幾個年輕人幾個孕婦,他都記得清清楚楚 G還會跟我說T族的遷移史,也是鉅細靡遺(我下次是不是應該帶錄音筆上山?) G說,這些口傳歷史對他們來說是很重要的,他希望能被記住 G的記性驚人的清楚,會吃到豬血湯純屬意外
ryu38: 南橫應該比中橫可怕吧? 05/16 22:34
南橫騎過兩次還三次吧,因為太遠加上路況太差後來幾乎都不通 所以沒機會領略南橫的可怕(大關山隧道是蠻嚇人的)
ct5321: 推 05/16 23:18
Kidking: 看到熟悉的寫法和類型,就可以猜想到推文下面的故事會看 05/16 23:21
Kidking: 不完!大推 05/16 23:21
不會啦!才剛寫而已(第二集每次新增拉到我都累了)
pttsea: 山的故事好多,好奇山老鼠都沒遭到懲罰嗎?怎麼都平常百姓 05/16 23:34
pttsea: 倒楣哭哭 05/16 23:34
我所知道的很多山老鼠都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不過真正背後的始作俑者,買家、真正得利者、勾結者 有沒有付出代價還很難說
as04697: 推 05/16 23:49
dodo11060: Push 05/17 00:38
bessiebessie: 推推 很喜歡原po的文筆啊~ 05/17 00:47
真高興有人喜歡看(我都不敢讓朋友知道我在寫這個)
Tyrone: 有看有推 第一次跟隨到您的文章 05/17 03:08
Tyrone: 忍不住去把前兩篇也看完了 05/17 03:08
Tyrone: 歡樂 感動 遺憾 敬畏 真的是五味雜陳啊 哈 05/17 03:10
有血有肉的,人的故事哪 是說也可以不用敬語啦
GHIBLI: 新中橫和中橫不得了吧,又黑又高又冷又有壓迫感,然後中 05/17 03:26
GHIBLI: 橫那段半夜菜車應該是不少? 05/17 03:26
第一次從梨山騎下花蓮是晚上,起了濃霧,只能跟著中線騎 騎一騎赫然發現路中間有一塊石頭差點撞上,那塊石頭,比一台車還大 第二次是夜裡從太魯閣要騎進綠水合流營地,闃黑的峽谷像張開無底的嘴巴一樣 我猶豫了很久才硬著頭皮騎進去,路上都沒車,可怕極了 新中橫那次我從嘉義要到東埔,自以為走新中橫比較快 過了阿里山之後一樣起濃霧跟中線,四周一片白茫茫什麼也看不見 中線斷了我就停在路中間找線,那一次我發現自己非常勇敢,因為我沒有其他選擇了
Vick753: 豬血湯 真的是很天兵 05/17 11:32
別在苛責兩位老巡山員惹T_T(始作俑者,指~)
greensdream: 非推不可,每篇都讓我好害怕 05/17 12:59
這一次的比較不可怕一點啦
ch31129: 又有山的故事能聽 太好了! 05/17 13:13
今天接到一通電話,是信義鄉的民宿老闆娘阿母打來的,她待我如自己女兒 阿母劈頭就說妳要傳地址給我,我要寄番茄,今天採收的。 上星期,東埔的朋友A也打來,她說她園子裡的桃李都成熟了,有人想跟她買 她不肯賣,她要我去採收,通通都要給我,我告訴她,我只要一點就好 要她多少賣一些補貼家用,就算她一個人都扶養孩子長大成家了,務農還是不容易 A用說悄悄話的語氣跟我說,妳不是都會請妳父母幫忙照顧弟弟(小熊貓)嗎? 妳多少也要送妳父母一些桃子李子感謝他們啊~ 有時候我真的覺得信義的朋友們真的把我們都當自家人了,想念信義
Vick753: 很喜歡山的故事, PS:還再追前面的文章XD 05/17 13:17
Vick753: 可是一直追 一直追都追不完 下面的%數跳好慢 05/17 13:35
寫了好久啊~
pennymarkfox: 推個! 05/17 15:20
偷偷講一個自曝其短的故事,去年住在阿母的民宿時,遇到一個不老騎士 七十多歲,獨自騎著單車上望鄉要騎新中橫等偉大的航道 他問我,這邊晚餐都吃什麼? 我聳聳肩,我也不知道,通常我到朋友家晚餐就有著落了 這個時間,望鄉應該找不到任何吃的了,我告訴他,我載他去新中橫吃梅餐廳吧 坐上車,那時候我才剛牽車,算是新手駕駛,他不知道 他看著我在闃黑的狹窄山路上好像熟門熟路,忍不住稱讚我 他說,他的女兒都不敢開山路,說我好勇敢 我告訴他,我不只敢開噢,我還開很快,為了怕他不相信,我還做給他看 (為何要嚇人家?) 老人家還蠻冷靜的,事後我很後悔,以後我不會那麼衝動了 到了梅餐廳,各自點了炒飯炒麵之類的,他要請我吃,我請他不要給我壓力 回到民宿後,他跟我說了一些年輕時曾經去爬一些百岳的事 我也跟他說我也曾經爬山(那時候已經很多年沒爬山),然後交換了賴 隔天一大早他就出發上山了,我賴床到快中午,看到他傳訊說他上了塔塔加 正往阿里山去,那一趟,他天天傳訊報告行蹤,我都不得不回貼圖 或是"大哥好厲害啊~"這樣子的敷衍之詞(我真是不討喜) 他真的蠻厲害的,從阿里山往茶山又往南橫方向最後到墾丁 路線之曲折,他說都是他自己規劃的,他隨身攜帶一本小冊子 裡頭都是騎車路線的教戰手策,詳細的筆記,是有心的老人家 後來,每隔一段時間,他就會傳訊息給我跟我報告他最近的騎車計畫 每次都是這種曲曲折折上山下山下山上山的變態計畫,動輒十來天 他稱呼我"姐",我跟一樣是老人家的學長詢問,為什麼老人家要這樣說 學長說那是敬語,好吧,老人家說是敬語就是敬語 我還記得那一天在民宿的夜裡,他跟我說我是異類 他覺得像我這樣的女生竟然在山上混得如魚得水,很異類 我當做讚美收下了 不知道他會不會很想念搭我的車呢? 回民宿的時候我還特地挑了小路,結果沿路都是小貨車要會車 他坐在副駕上喃喃"好厲害,技術好好",我都不敢跟他說是新手 但是說到這個,另一個老人家在搭我車的時候幾乎每次都暈車 從頭到尾碎碎念個沒完,還是不老騎士比較有膽識,不愧是單獨到處騎單車的老人
mikylin: 好久沒看到您的文章啦!謝謝分享~ 05/17 20:11
taurus1981: 之前騎機車從關原下到太魯閣運氣不好遇到大霧,進隧道 05/17 20:31
taurus1981: 開大燈居然能見度只能三公尺 05/17 20:31
夜裡機車騎山路會發現人類好渺小啊
s202655: 好想聽口述的原住民歷史!!! 05/17 20:41
遇過許多原住民記性好的驚人啊 據說從前他們沒有文字,許多歷史跟家族故事都必須靠記憶一代一代傳承下去
moluishere: 推文筆~ 05/18 00:42
Mincalvary: 看po主簽名檔的文章覺得獲益良多!推!! 05/18 02:14
需要排遺袋嗎?我還有一個
peine: 推推! 05/18 09:49
chenyinrei: 推推 05/18 09:59
candc46: 推 05/18 10:28
coca7744: push 05/18 10:38
candc46: 推 05/18 10:54
Vick753: 這騎單車的老人也太強 05/18 11:22
我都稱他為望鄉不老騎士,現在的老人都不得了 七十幾歲這樣騎車,我們家那個快六十歲的最近才開始玩探勘 跟著我一起過崩壁,我發現我自身難保根本保不了他,他喊我等他 我抓著弱弱的樹根掛在崩壁上回頭,發現他根本沒有跟著我走的走 假以時日,可能是他會在崩壁上帶路讓我跟著走
coolray1216: 坪林人有看有推 05/18 17:29
雖然是坪林人,但是媽媽家族裡沒有人爬山,他們對山有種敬畏不敢太靠近 當我開始爬山,家裡問我爬山的事,我心裡想,我再怎麼說,他們也無法想像的吧
greensdream: 我也不敢靠近,曾經在山上聞過很可怕的味道,那味道 05/18 20:04
greensdream: 跟我一個看得到的朋友在我們一起碰到小鬼王時聞過, 05/18 20:04
greensdream: 之後能不去山上就不去。 05/18 20:04
關於味道,我常常會在墳墓聞到一種味道,也不是臭味,很難形容 有時候在不是墳墓的地方聞到會有點緊張,不知道是不是某種草本植物之類的味道?
cp3forlife: 凌晨騎過14甲到關原段,一個人彎彎曲曲的在山裡真的很 05/18 20:43
cp3forlife: 刺激,是說本人麻瓜頂多覺得毛毛的而已 05/18 20:43
東段更恐怖啊
grey5566: 推 05/18 22:05
batka: 一次爬完前兩篇跟這片覺得好累啊!不過寫得超精彩的! 05/18 23:11
一次?到底要花多少時間啊?(拜~)
sendoh07: 有嘉義中埔的故事嗎還是中埔只是往阿里山的的一個過路站 05/18 23:40
sendoh07: ? 感謝分享這些故事 05/18 23:41
有認識中埔人,以前住嘉義時常常會去半天岩吃鵝肉 當時在嘉義板看到一些關於大華公路的傳說怕死了! 不過不知道中埔的故事哩!
u120221826: 喜歡故事,推 05/19 00:17
繞過那棵大倒木之後,我跟學長說: "學長,你要記路噢,每一個地形都要記,這樣回頭才知道要怎麼走。" 倒木之前是那個可怕的崩壁,我正煩惱著沒帶路條怎麼標記上切點時 學長抽出草刀在接回古道的地方留下砍痕 回程,學長心懷揣揣急著先行,我走到倒木下看到他正試著上切 忍不住碎念了一下:"學長,剛剛我們不是走那裏,你記得我有要你記路嗎?" 學長摸摸頭:"好像有欸,我真的老了!" 我看到倒木底下似乎有鑽過的痕跡,直接下切去看看,然後趴在地上匍匐過倒木 "你好危險,完全都沒有在記路,我看還是我先走好了~" 那一天山裡起了濃霧,最近一次有人走過這裡的紀錄是二十幾年前,MM 一路上都是巨大的紅檜,學長喃喃著舊道與新道的相關位置 我拿著GPS一路計算距離,估量每一個可能是登山口的位置 設方位點,拍照紀錄,其實根本沒有稜,圖資顯示那邊是等高線最密的地方 跟文獻記載的一致,那些紀錄裡提到登山口之後路非常陡,開的極為巧妙 不知道為什麼,雖然只有兩個老弱婦孺走在上次溯溪隊都放棄的古道上 我卻一點也沒有害怕,學長跟我保持一段距離,有時候我看不到他 低頭觀察著古道、偶而停下來拍照,一抬頭,看到學長站在不遠處等我 他雙手撐在登山杖上,對我露出微笑,我突然有種強烈的感覺 百年前,那些古道行者在前往心目中的聖山時,是什麼樣的心情呢? 學長翻譯的那些人名,他們也曾經走過這裡吧! 我怔怔想拿出相機留下眼前古道行者的身影,他察覺了,掉頭就走 我心裡突然湧出悲傷,剛剛那一幕,已經被我拍進我的大腦裡 有一天,學長離開的時候,這張照片會浮現 https://cor.nidbox.com/photo/view/10652336
BLboss5566: 感謝分享 05/19 08:07
yu800910: 推 05/20 03:29
theW: 喜歡你的故事,謝謝分享~~ 05/20 16:36
yozhen: 推 05/21 10:34
Veronica0802: 推 05/21 12:56
catzvicky21: 推推推 05/21 14:00
headnotbig: 山上的故事最高!!! 05/22 09:09
iamwhoim: 乾怎麼大家都在笑 我覺豬血湯好可怕喔 05/22 10:58
故事的主角活下來了,他自己也能以幽默的角度來回顧,便是喜劇
james60338: 大學有段時間常常騎車從花蓮到彰化,到關原那段沒有 05/23 16:07
james60338: 什麼不舒服的感覺耶。不過在大禹嶺再往上有差點要掉下 05/23 16:08
james60338: 山谷的經驗就是了。 05/23 16:08
有一次冬天騎車經過大禹嶺剛好遇到下雪也有隨時會掉下山谷的驚恐
l09150306: 我在坪林當過護漁隊的替代役,在潯溪的時候,也常騎一 05/24 16:56
l09150306: 騎覺得很冷,不過我是麻瓜,所以沒什麼在意XD 05/24 16:56
麻瓜好,我想永遠當我的麻瓜就好
peipeiko: 請問第二篇丹社回去找原來的地方還有後續嗎? 05/24 22:34
停很久沒寫了,重新再看了一遍,強烈的情感又回到眼前,要繼續寫了
peipeiko: 太好了,斷在那裡好想知道後續過程喔~~ 05/25 11:42
S921236092: 推 05/26 01:17
Oceanpeter: 喜歡山的故事 05/28 01:15
發現很多人喜歡山的故事,但是後面有一篇是消防局拍的鬼片一片叫好 我不是很懂,喜歡山的人也會喜歡那片鬼片嗎? 雖然山中有許多神秘未解的事,但是這就表示我們不該接近山嗎? 我以為,看這些故事會讓人對自然的力量更加尊敬,用一種更加謹慎的態度來接近山 看了消防局拍的鬼片會覺得如果要接近山就要做好更充足的準備 而不是覺得那些登山者要爬山就該死,會怕不靠近山就沒事了 我也以為,救難單位會更關心登山安全宣導,希望降低民眾發生山難的機率 勝過於極盡所能以5487、薑母鴨、爬不動來嘲諷
Tsatcat: 嘲諷是對那些沒準備硬要上山的人開的啊 06/03 18:58
Tsatcat: 對山都不了解就要上山,不是87是什麼? 06/03 18:58
Tsatcat: 有點好奇登山界為什麼普遍對那影片很反感去檢討消防局, 06/03 18:58
Tsatcat: 而不是藉由這影片去參與宣導要進山的安全觀念?@@ 06/03 18:58
我有參與過山難搜救,我在山上服務的時間也比一般出勤務才會上山的消防人員更長 我相信,我看到的山友不比救難人員少,我深知,有些山友的素質實在令人搖頭 但是這些都不是一個消防單位拿嘲諷的態度來作為宣導影片的藉口 我不知道為什麼會有這麼多人以為嘲諷的態度可以教育 我們的目的不要是嘲笑,而是要教會民眾正確的安全觀念,不是嗎? 父母師長對孩子的嘲諷是教育嗎? 那麼政府單位對民眾的嘲諷就是教育嗎? 我們可以在私底下討論"某些"登山者的態度很不應該 像是輕忽山而不做足準備再上山,或是糟蹋了救難人員的心意 或是我們也可以討論在山上有些神秘未解的事進而了解自己的渺小 可是這些都不構成一個政府單位拿來以怪力亂神、嘲諷的態度來做安全宣導的理由 看到這樣的宣導影片,身為同樣需要上山服務的我感到十分愧赧 我有什麼立場說我們的山友素質不佳? 看看我們的政府單位的素質吧!我深深地覺得丟臉啊!
nanamihsu: 祖母搭飛機最後那裡應該是不過她不會日語? 06/07 12:26
感謝提醒^^
princeguitar: 喜歡你直接描述 秒懂秒抖有畫面 06/08 08:19
四天前,剛結束小熊貓人生第二次高山行程, 炎炎夏日午後,小熊貓坐在餐廳裡思考人生的意義。 小熊貓第一次上高山,是一年前去雪山東峰, https://cor.nidbox.com/diary/read/9638541 小熊貓第二次上高山,是大霸群峰一座也沒有。 (遊記難產中,一座也沒有對我的打擊也很大) 沒有歸沒有,大鹿林道東線小熊貓已經去手作步道了兩趟: 第一次大鹿林道施作: https://cor.nidbox.com/diary/read/9642776 第二次大鹿林道施作: https://cor.nidbox.com/diary/read/9642965 他萬萬沒有想到,那十九K踢起來會這麼嗆, 簡言之,第一天,小熊貓從10K開始一路哭到15K工寮 他問我:"媽媽,我可以邊走邊哭嗎?"這孩子是硬漢底,就算哭,也要把林道踢完 那些不想踢林道叫救護車的自己好好反省吧! 第二天,踢完剩下的4K後再陡上4K到九九, 第三天,根本叫不醒,睡到快中午, 包餐的泰順大哥從兩點半開始幾乎每個小時都會來叫我們一次 七點以後吧,他確定我們是無法完成群峰了就放棄惹, 好廢的母子,泰順大哥有情有義啊 睡醒後,吃了泰順大哥美味的餐點後,一直想著要不要去走走呢?母子倆拖啊拖 到後來泰順大哥都不大想理我們惹,看起來好像快下雨了,小熊貓才願意出去走走 走到3050高地,碰見攻完群峰回來的K屬叔,一起拍了幾張大霸遠眺照,打完收工 第四天,再踢一次林道,踢到了無生趣,生無可戀, 我到底是為什麼特地來這邊踢兩次19K的orz 那個晚上,我們就出現在這裡了,人生真是匪夷所思。 短時間小熊貓應該是不想再上山了,不過sea學長要我載我師父Z學姐到台中, 他們要去白狗隘勇線 一路上,我們跟小熊貓說,你等下見到sea學長就跪下來叫他師父吧~ 沒想到那孩子竟然還真要跪 sea學長慫恿我們一起去紅香溫泉露營,很棒的,他說,沒有睡袋也不會冷,他說 力行產業道路免驚,剛接手一個多月的ALTIS沒問題的(後來他們叫我的ALTIS是神車) 就在ALTIS底盤刮到我的心都是刮痕後,我們終於抵達目的地, 完全沒有任何準備,我們跟著大夥下了車 sea學長說,吊橋過去有個涼亭,小熊貓聞言率先爬上吊橋嚷嚷著:"大家跟著我走~" sea學長問那孩子:"到底是你師父還是我師父啊?" 什麼裝備都沒有,我慶幸車上剛好有大學時好友借我用的蛋殼睡墊, 和一條小熊貓車上睡覺蓋的薄毯子 sea學長把他薄的驚人的睡袋(學長真神人,爬山真的都蓋這條不會冷死嗎?) 借我們母子,我把小熊貓的粉紅毯給學長蓋 夜裡寒風侵人,根本沒法入睡,我看到學長越睡越靠近火堆,簡直要睡在火堆了 隔天清晨,我驚醒過來,第一件事就是檢查小熊貓還有沒有呼吸?那孩子不會冷死了吧? 那孩子不僅在嚴酷的環境下存活了下來,還馬上要跟上sea學長的腳步,直接爬上道路 感謝好心溫暖的YY葛格(原音重現:"是葛格喲!")幫忙拉那愛逞強的孩子上去。 一路上,嗯,我也不知道我們為什麼要上sea學長的車, 總之我們擠滿一車的人,就出發了 sea學長指著稜線告訴我們那是什麼山,這是什麼山,不時停下來拍照, 好像還蠻好玩的? 哇!這牌子想嚇誰呀,宜蘭花蓮就在前方了嗎?我們到底去了哪裡了(跪~) 小熊貓應該也很想問這個問題:我到底在哪裡了? sea學長在一處鞍部停車後,推薦我們母子去一座我忘記名字的山, 但是我們母子都不是具有開創的冒險性格的人,自己去爬山好可怕啊,不要丟下我們 於是我們跟著切進箭竹叢,走向白狗隘勇線 sea學長是這方面的專家,他說,他看地圖就大概能抓到哪裡有分遣所,哪裡有監督所 我忘記這間是不是隘寮了(文盲的隘勇線初體驗) 不能免俗的酒瓶。 sea學長說這裡是"沙拉茂"隘勇線,沙拉茂就是梨山 我後來把這裡的照片傳給住在梨山的巡山員看,他非常有興趣 隘勇線在稜線上,其實這次我並不是很明白,隘勇線的意義,直到一個月後 又跟了sea學長去了宜蘭的來藝婦山那裡的隘勇線(更嗆,還好小熊貓再也不敢跟了) 回來後看到同行的E學長寫了一篇"隘勇線餘緒",才對隘勇線有比較立體的了解 那篇"隘勇線餘緒"真是我看過寫隘勇線寫的最好的文章了,節錄兩段: 隘勇線是一條移動的國界線 是邊防的戰鬥前線 是攻擊線不是防禦線 日人藉由清代留下來的隘勇線 不時透過「隘勇線前進」 擴大宰制原住民的範圍及奪取天然資源 隘勇線上有營舍 依規模大小分監督所、分遣所、隘寮 也因應戰事而構築砲台、掩壘、通電鐵絲網等工事 但隘勇線上有隘路這樣的說法 剛開始令人困惑 隘勇線不就是一條隘路嗎? 其實隘勇線的線應該是一種地形圖或軍事上的概念 感覺上是一條小小的線 實際上隘勇線的寬度規定必須十八公尺以上 且必須淨空以利監視及防禦 而在隘勇線裡面則有一條隘路 作為巡視及運輸聯絡等之用 隘勇線與隘路之間就像大腸包小腸的關係 所以視覺上隘勇線說成隘勇道也許比較不容易混淆 隘勇線主要開在山的稜線上 用以包圍及進攻原住民部落 日文的「前進」聽來很中性 其實是慘烈的殺戮過程 以前走在隘勇路上 常常難掩一種感傷 覺得泰雅族人闇聲在歷史的話語權中 處境、情緒、臉孔殘缺 只能循著日文資料 去想像族人的憤怒 捍衛土地的決然 以及終於在震裂欲聾炮聲中黯然的恥辱歸順 沒有紀念碑 也沒有用山名來紀念犧牲的任何方式 後來在大同部落的Yuri家旁 看到記念太魯閣戰爭的「立霧峽靈」碑 也聽說李棟山 旁立了「李崠泰魂」紀念碑 心靈才覺得稍被撫慰 這次來藝婦山 的探勘 心情上多了對「隘勇線日常」的好奇 這些被調派而的警察或募集來的隘勇 他們生活上的一日 他們七情六慾的人生 到底是何面貌? 這是國族之外 留在這土地的故事 作爲一個人的 那天上稜抵達叉路的分遣所遺跡時 看到大夥蒐集來的殘缺生活用具 這些稍稍擦拭後顯出無比鮮艷色澤的瓷碗杯 映在斑駁光線下 有一種難以言喻的生命溫度 那些舊資料上的片段報導 逃亡、自殺、通姦、愛國婦人會餽贈的「討蕃慰問袋」中的菸草、仁丹、雪紋、齒粉、齒 刷、信袋、面巾、罐頭、粗紙..... 像走馬燈般地躍動著影像 以前探訪八五山 古道時 看見日本蛇根草 以及同時開著的台灣胡麻花 曾恣意地把它們想像成兩個族群 而被土地概括承受了一切 這次探勘中 則不時看到白鶴蘭純潔的身影 看到那可愛人字相疊的花瓣 好像也隱喻著作為人的身影的什麼的 原文連結: http://blog.xuite.net/ayensanshiro/twblog/531552218 對大人來說,很多地方一跨就過去了,沒想到對小熊貓來說卻困難重重。 由於沒有任何準備,小熊貓穿著短褲就來了,他那雙鞋還是有點像拖鞋的設計 走一走就會掉下來,必須不時停下來穿鞋 還好我車上莫名放著登山杖,可以給他一點支撐。 小熊貓唉唉叫的時候,有隻手出手幫了他一把。 是Z學姐,得知小熊貓幾天前淚灑大鹿林道東線 學姐牽著小熊貓的手,溫柔地告訴他:"阿姨也不喜歡踢林道。" 小熊貓跟著Z學姐的腳步前進,一路問:"到底到了沒呀?" 中場休息時間,sea學長決定下切回到產業道路,走一段後再上切。 那天身上沒有糧食,Z學姐給了一袋糧草,其中有一顆鐵蛋,小熊貓吃了心中充滿感動 直嚷著這是世界上最好吃的食物了,還計劃著下山要鐵蛋吃到飽。 在我們好不容易說服他世界上還有許多好吃的東西後, 下山後有個下午帶他去家樂福,這孩子眼尖發現了鐵蛋區,央求媽媽買一包給他吃, 一路上滿腦子都想著吃鐵蛋。 大半夜的,這孩子一顆接一顆,儼然有一口氣吃掉一百元鐵蛋的態勢 第一次帶小熊貓出來跟媽媽以前一起爬山的夥伴鬼混。 學弟背了一個酒瓶下來,小熊貓說要表演喝酒。 吃點東西,大夥趕緊上路,氣象預報颱風明天就要登陸了, 心裡七上八下的,我們會受困嗎? 小熊貓決定先跑為快。 來個後記吧~ 下山後有一天晚上,很晚了,我要拿東西去給sea學長,小熊貓吵著說他想跟 我問他很晚了,他不想睡覺嗎?他說一點也不晚,他要去找sea屬叔 到了sea學長家樓下,一停車小熊貓就迫不及待下車去找sea屬叔 sea學長下樓一見到小熊貓,就跟他打招呼: "嗨!小兔,你要跟屬叔一起去走隘勇線嗎?" 小熊貓沒有回答,他用最快的速度衝回車上跳上車關上車門一氣呵成 玻璃窗關上的,sea學長敲著玻璃望著小熊貓等待回應 小熊貓表情十分嚴肅,他對著駕駛座的媽媽說: "媽媽,現在已經很晚了,我們得趕快回家!" 看到sea屬叔爬進樹林,小熊貓有千百個不願意跟。 發現白狗隘勇線不是人跡罕至的地方,上頭有不少人類活動的痕跡, 推測應該是造林的人留下的 有一些苗圃和盛裝樹苗的黑色塑膠容器 但是這些酒瓶是日治時留下的,千真萬確。 這就是傳說中的隘路。 經過了這一役的洗禮,想必小熊貓對爬山更有心得了吧! 看到Z學姐牽著小熊貓走,我很難不想起我剛爬山的時候。 飯包飯包尖是我人生第一次中級山,領隊是Z學姐, 看到沒有路的時候夥伴們就往掩密的林間走去 那時候的我心裡想:"不會吧!要玩這麼大嗎?" 發現學長們走錯方向,Z學姐會逕自走往正確的方向, 機靈的我緊跟著學姐,隨時注意學姐動態 接近杜鉾山頂前是一片芒草迷宮,我完全抓不到方向, 只見學姊手持地圖指北針似命理師持羅盤,把我們帶出那層層疊疊的迷宮。 現在,學姐牽著我的小熊貓,她是唯一有耐心,牽著那孩子, 走他人生中第一趟中級山的人 現在的我已經習慣,或者說,假裝自己習慣,看到濃密的灌叢,把心一橫就穿過去。 可是對剛滿六歲的小熊貓來說,這還是很困難。 想像一下,我們只有小熊貓的高度,那些灌叢瞬間長高一倍,那有多嚇人! 而且第一次中級山還穿短褲加拖鞋,光想就痛苦,難為那孩子了 來段影片身歷其境一下吧~ 出發前,我一再告誡小熊貓,等下會見到Z阿姨,她是媽媽的師父,是教媽媽爬山的人 叮嚀小熊貓萬不可對Z學姐不敬。 還好那孩子非常喜歡對他好的Z阿姨,坐在sea學長車上,小熊貓牽著Z學姐的手問她: "如果這車上有一個人妳必須選擇當妳的男朋友,妳要選誰呢?" 向來有點嚴肅的學姐溫柔地跟小熊貓說"這樣啊,那我選小兔好了!" 小熊貓開心地笑了。 到了此行規模最大的...呃,我忘記是不是監督所了。 小熊貓跟大家一起在矮牆坐下,準備午餐。 這時候有吃的那孩子就會笑了。 感謝學姐一路大方提供行進糧慰勞小熊貓。 不知道哪一天能真正帶小熊貓一起走上中級山探勘的路呢? (一定要這樣苦苦相逼那孩子嗎?) 優秀的學弟一轉眼就找到了許多寶貝。 sea學長說,這是歐洲來的威士忌,是軍官才喝得起的。 瓷器的碎片昭示著這裡曾有的生活。 學弟找到一枚完整的碗,近百年前的碗,小熊貓馬上說他要表演用那枚碗吃飯的樣子。 sea學長說,他想寫一篇文章,寫這些生活的用品是以什麼樣的通路, 從日本來到台灣這深山。 聽sea學長滔滔不絕地述說著這裡曾發生的事,令人神往。 這裡曾有的肅殺我已經很難想像了, 從這次之後,一年間,我慢慢走回山裡,尋找薄弱的連結 不管是與昔人,還是今人 https://cor.nidbox.com/diary/read/9799096 整整一年後,我正煩惱著要不要獨自帶著小熊貓前往馬達拉駐在所,想起了這次 sea學長說,他曾經試著一個人獨攀,去加年端,他的語氣跟G好像 他說,那次之後,他就再也不要一個人上山了 他說,加年端是竹林,走進裡面,到處都是聲音 我想像那風聲鶴唳的恐怖,卻忍不住笑出來,那一定超恐怖的 我們在這邊跟大家分道揚鑣,大夥繼續往前尋找監督所、分遣所, 我帶小熊貓折返先回車上 那孩子也累了 母子獨自下山的路上,我想起這一路聽的關於隘勇線,跟著小熊貓,也草木皆兵起來。 下山後我問Z學姐:"加年端真的有那麼恐怖嗎?" 學姐點點頭,她說,跟加年端比起來,這裡一點也不可怕。 後來,我遇到了老家在加年端的阿杜,他跟我同年 說起加年端,他一點也沒有懼色,他說,加年端盛產竹子,老人家喜歡拿來做手杖 加年端,是他的家。 回到產業道路,小熊貓坐下來倒鞋子裡的小石頭, 最後一段我們母子幾乎是用跑的下山啊~ 走回停車處的路上,我的手機恢復收訊,得知颱風速度增快,趕緊傳訊告訴夥伴們。 不久後,夥伴們也匆匆趕下山,躲颱風啦~ 我在停車的鞍部睡了半小時,不知道那半小時裡,小熊貓都在做些什麼呢? 小熊貓一直很關心這次同行的人的年紀, 他對媽媽是年紀最小的女生這件事一直無法接受,大概是媽媽看起來太老了。 等到小熊貓終於轉移注意力,問媽媽:「那我們這次去爬山,誰是最小的男生?」 我猜TA吧? 小熊貓說:「不對,TA,二十幾歲,兔兔,六歲。」 跟屁蟲也算嗎? 下山的路上,看到力行產業道路連崩壁上都被開墾成菜園,怵目驚心, 錢真的是太可愛了呀! 附上小熊貓為大家拍的合照。 後記: 白狗隘勇線下山後不到一個星期,我帶小熊貓去走雪主 由於不久前的大霸群峰一座也沒有,所以我並沒有太樂觀 沒想到大霸群峰下山才短短十天捲土重來小熊貓就脫胎換骨 雪主一舉成功,那孩子在爬雪主的路上一路叨念著: "這路也未免太好走了吧!" 原來,要讓孩子上百岳成功就是帶他去走一趟中級山嗎? 圖文版: https://cor.nidbox.com/diary/read/9799447
Tsatcat: 登山界前輩對於後進不應該背負有教育的責任嗎?我相信有 06/10 16:17
Tsatcat: 大多數對登山有嚮往的人都是看了或聽了前輩的經歷、相片 06/10 16:17
Tsatcat: 、文字敘述而心生嚮往,進而踏入登山的領域的。各位前輩 06/10 16:17
Tsatcat: 在分享的同時進行教育,絕對會比只靠政府宣導來的有用且 06/10 16:17
Tsatcat: 具有說服力,畢竟都是自己或熟識的人親身經歷;也避免了 06/10 16:17
Tsatcat: 宣導的人可能因為沒那麼熟悉而給了錯誤或是不合時宜觀念 06/10 16:17
Tsatcat: 。 06/10 16:17
Tsatcat: 不該對小孩嘲諷是因為心智發展尚不完全,嘲諷易有反效果 06/10 16:17
Tsatcat: ;那些想進山的人呢?也心智發展不完全嗎?怎樣的行為不 06/10 16:17
Tsatcat: 安全會不懂?怎樣的行為會造成他人困擾會不知道嗎? 06/10 16:17
前輩有前輩教育的角色,政府有政府宣導的立場 我不覺得政府用嘲諷的態度來宣導是合宜的 比起安全觀念不正確的登山客,我覺得政府單位以為嘲諷就是教育更令人困擾
answerx: 文筆待加強 07/18 07:40
鐵木用族語以及國語說著: "這個姐姐雖然不是原住民,可是她帶我們來這邊,她也非常喜歡原住民 請阿公也要保佑她。" 我的眼眶溼溼的,心情激動地也想在心中跟阿公傾訴些什麼 阿公 不久前,鐵木拿山刀削了一支樹枝,再把一大塊的五花肉串上樹枝,插進土裡 一端懸掛在火上,用一塊石頭平衡著 告訴我,這是傳統的做法 肥滋滋的豬油滴在木炭上,鐵木和達瓦斯都期待著 達瓦斯說,先給阿公吃 這兩個可愛的孩子,達瓦斯說的阿公,就是祖靈 鐵木說,阿公一定很愛吃這個 我想起O告訴我,他們沒有豬肉就不會爬山了呀 當我看到背包裡取出那一大條五花肉 又想起O說他有痛風,我告訴他要少吃點肉 他回,不要,我一定要吃肉 他們對豬肉的喜愛深植在血脈相傳中啊 https://cor.nidbox.com/photo/view/10783925 山刀 鐵木拿起達瓦斯的山刀,切下一塊剛烤好的香噴噴的豬肉 鐵木和達瓦斯走到駐在所的階梯下,鐵木折了一支樹枝,串起豬肉,插進土裡 鐵木山刀用的熟練,他們不像我,需要帶上草刀和鋸子,甚至考慮再一把山刀 他們只要一把山刀足矣 這把山刀是達瓦斯的,非常別致,上頭還寫著達瓦斯的名字 我問達瓦斯,這麼漂亮的刀是在哪裡買的呢? 達瓦斯告訴我,是他阿嬤送給他的,這是鄒族的刀, 達瓦斯的媽媽是鄒族人,爸爸是泰雅人 隔天,走植被最密荊棘最多最難通過的那段路時,鐵木一貫在前頭領先,達瓦斯押隊 當我們重裝卡在荊棘間,達瓦斯抽出他的山刀問鐵木要不要配戴著? 鐵木猶豫了一下,達瓦斯跟他說,別擔心,鄒族跟泰雅族很好 https://cor.nidbox.com/photo/view/10783945 他們一起蹲下來,達瓦斯手裡拿著他從服役的地方帶回的高粱 當下我覺得我也該過去,跟他們一起蹲下來 現下我才意識到,此行不是偶然,他們也期待著回到自己祖先的土地 十歲 在工寮裡,O跟大夥解釋隔天的行程, 我想起了自己90年曾經走過東支線上大霸跟他們說 N咋舌,低頭算了算:"我才十歲!" 司機大哥說,小房間給我睡,但我絕對不會睡小房間的。 看著通鋪,我拿著睡墊想著要鋪哪邊好呢? N指著自己的睡墊告訴我:「睡這邊,那邊是老人區。」 #其實姐也是老人啦 #搞得我好像古董 這一晚,姐煮了辣死人不償命的馬告印度咖哩 https://cor.nidbox.com/photo/view/10783951 原住民 O對林道瞭若指掌,隔天,他判斷從一條稜上切,我們就從那裡爬上去 第一次真正和原住民一起爬山,我心情有些忐忑,深怕自己成為拖油瓶 不過自己本來就是拖油瓶,也不用怕 我很感謝O願意讓我同行,得知他安排了大夥一起上山時,我心裡有說不出的感動 我告訴鐵木,有他們在,我一點也不用擔心,在山裡,原住民強的跟神一樣 鐵木告訴我,我不用擔心的原因說錯了,不是他們很強,而是... 原住民很會照顧人 https://cor.nidbox.com/photo/view/10783954 年初的時候,在雙龍林道遇到幾個布農族人帶著林務局新進的巡山員上山訓練 胖子我走得慢,不敢休息,跟著布農族的達瑪一起先行 爬到一半,達瑪小聲告訴我:"背包給我吧~" 他說,他怕大家都要他背,所以一直等到看不到人的時候才幫我背 我馬上脫下背包,沒有愧赧,在布農族面前,我不需要為自己的能力弱感到丟臉 走到停機坪,達瑪放下背包坐下來休息,我從背包裡翻出唯一一罐啤酒遞給他 達瑪說,妳怎麼休息這麼久了還喘那麼大聲啊,妳這樣怎麼爬山呢! 當我們的隊伍要離開時,達瑪看著我的眼睛誠摯又急切地告訴我: 莎鳳,加油啊! 我相信T族照顧人不惶多讓,O也許交代了鐵木和達瓦斯要照顧我,也許不用交代 跟他們一起爬上山徑,好吧,沒有徑,只有稜,我們循稜上攀 我一點也不感到壓力,他們陪著我用我的速度前進,沒有一絲催促 我們走在一起,我時時可以看見他們,強大細膩的安心感 拿出GPS發現這科技產品竟然可以兼具地圖與高度計功能,原始人我驚奇得很 聽到水聲,我猜測會不會是林道轉折處的小溪呢? 我們停下來,寫紀錄,以及在GPS上標註水源 https://cor.nidbox.com/photo/view/10784865 雖然明明持著GPS,我還是習慣拿出掛在脖子上的指北針來指引方向 上切到這個高度後,方向轉西北腰繞,就會接上林道,正好有一條小徑可以跟 我回頭問鐵木和達瓦斯,這條小徑這麼大條,是人走的吧,不會是獸徑吧 他們也覺得是人走的,不知道是什麼時候,誰人走過的路,我猜 上一回,和學長紮營在林道轉折處時,撿柴望向對面的稜看似有小路延伸過來 可能就是這次我們走的小路,果不其然 https://cor.nidbox.com/photo/view/10784901 跳下我們不久前造訪還是乾涸的小溪,這回清涼的溪水淙淙 我們沿著溪上溯一小段,大家穿的都是雨鞋,不怕弄溼 然後爬回林道再走一小段,就是結城登山口 達瓦斯說他上次來沒有走林道,直接走稜線上切水泥工寮 原住民真的好適合跑定向啊,在山裡面都是拉直線前進的好強悍 水泥工寮稍事休息拍個照,我提議我們去前方不遠處的小溪吃午餐吧 到了溪邊,清澈的溪水給予清涼感,鐵木和達瓦斯拿出爐頭煮泡麵 我習慣午餐吃麵包,卻發現,才買沒多久的麵包竟然發霉了 吃過飯,就是今天最後一段陡上,鐵木說他吃太飽快吐了 在一開始的矮箭竹,達瓦斯指著右方說他上次是從那裡切下來的 真巧欸,我也是,不過學長凶巴巴說應該要走去程的路不能亂切 到了我每次都會休息的稜上,達瓦斯說他也都在那裡休息 第一次來這裡,我跟著稜硬幹上高嶺,學長沿路走 後來我決定跟著路走就好,路好走多了 接上古道的地方,如果你手上有李瑞宗老師那本書,你會發現 這裡一點也沒變 https://cor.nidbox.com/photo/view/10784924 高嶺駐在所 這是我第三次造訪高嶺,右轉往前一分鐘就抵達駐在所大門口的階梯前 登山者的路條在這裡跟駐在所分道揚鑣,一路迤邐向稜上去 達瓦斯跟著師父阿更來過一次,阿更是很厲害的老巡山員 記得豬血湯的故事嗎?我問這裡的巡山員有聽過這個故事嗎? https://cor.nidbox.com/diary/read/9744909 結果AN告訴我,他一進來,阿更就告誡他們,暖暖包不可以吃啊~不要像那兩個神經病 沒想到山的另一頭的傳奇成了這一頭的負面教材 腦海裡彷彿可以浮現阿更講這話的神情,以及G當面聽到的表情,我忍不住笑出來 後來我又去問O知不知道,O連當時G和D的對話都提供給我建議加入文章會更生動 我莫名地又被戳中笑穴,巡山員他們真的都好可愛 O很厲害,他自己去找出這些文章,一一指認裡頭的角色,甚至認出他自己 看來我得謹言慎行啊~ 達瓦斯問我,那個洞是做什麼的? 我知道他在說什麼,是駐在所大門進去後左轉山腳下的方形大洞 上次跟學長造訪的時候,學長說他覺得那是化糞池 達瓦斯說,阿更上次叫他躺進洞裡,然後告訴他,他覺得那可能是裝人骨的 我們都不是這方面的專家,各有揣測,想像曾經在這裡的喧囂 https://cor.nidbox.com/photo/view/10785495 廚房 我告訴鐵木和達瓦斯,我帶他們去廚房找垃圾 一路上,鐵木告訴我,他家裡的長輩一聽到他要來巡山 感情甚篤的媽媽問他:"你行不行啊?" 這一趟,可是鐵木第一次爬山 鐵木的爸爸告訴他,日本時代的酒瓶是綠色的,他一定沒見過 我所謂的廚房也是猜測,在駐在所進門右轉到底的小丘底下 那裡地上排列著整齊的酒瓶倒插在土裡,這麼多酒瓶不知道是不是廚房呢? 沒多久前,AN和BO一起到馬達拉時,找到了許多酒瓶和碎瓷片 他們將照片上傳臉書,底下還有人推測會不會是竹東夜市貨呢? 我拔起一個酒瓶看上頭的文字,嗯,是戰後的 不用太崇拜我,上頭寫著"味王"或是"菸酒公賣局"當然是戰後的 再抽一個,這個就是日治時的了,有台灣專賣局、KB麒麟啤酒、大日本麥酒... 還有很常見的綠色瓶子,其實是醬油瓶噢 而且說不定你家裡廚房用的還是同個牌子的醬油哩 是龜甲萬,很厲害的"老牌"醬油吧! https://cor.nidbox.com/photo/view/10785476 鐵木撿了一個生鏽的鐵碗起來,告訴我,他覺得這裡不是廚房。 他的論點非常有力,這裡沒有灶,沒有升火煮飯的地方。 鐵木找到了一處像是灶的堆石,也許,那裡才更有可能是廚房。 https://cor.nidbox.com/photo/view/10785483 垃圾堆 雖然那邊不是廚房,不過,我還知道哪邊的垃圾堆最多噢! 第一次來,在前往結城東鞍的路上,我看到走在前面的學長爬上一處垃圾堆翻找拍照 第二次來,我腦海裡記住駐在所的相關位置,直接橫越駐在所後下切, 赫然發現正是那堆垃圾堆 取水回來,學長建議我們逛逛吧,我提議去那邊,我們在那邊挖到好多驚奇 https://cor.nidbox.com/photo/view/10785494 鐵木和達瓦斯也感受到那份驚奇,他們拍照紀錄,我紀錄他們XD https://cor.nidbox.com/photo/view/10785477 達瓦斯撿到一根棒子,他覺得是火藥,他還咬過了嚐味道,好個神農嚐火藥 https://cor.nidbox.com/photo/view/10785480 總覺得有些碎瓷器的風格與我們現在常見的工廠貨不大相同, 並不是說日治時的瓷器就比較高級 學長曾經提醒我,高級的瓷器不會送到這偏遠的山區來 https://cor.nidbox.com/photo/view/10785481 不過我覺得,日治時的瓷器與戰後的相比,不管是製作的技術、還是對於審美的角度 都還是有些迥異的吧! https://cor.nidbox.com/photo/view/10788744 那一次我正埋首挖垃圾時,學長扔了一個小罐子給我 是一個白色的小罐子,我把它放在我的小狐狸粗布黑褲上,每個角度都拍一張 再旋開蓋子, https://cor.nidbox.com/photo/view/10788743 赫然發現,那裡面還有! 翠綠色的膏狀面霜,仿佛還能感受到前人手澤,仿佛還能聞到那縷似有似無的香氣 這小罐子的主人是個什麼樣的女人呢? 雖然我從不施脂粉,穿著粗布褲就到處闖,一點也沒有女人的樣子 可是這個小罐子讓我掉進無限的想像中,拿著小罐子的手微微發抖 暈眩在時光快速流逝的河裡 https://cor.nidbox.com/photo/view/10785486 我在土裡挖到這個。 https://cor.nidbox.com/photo/view/10791055 跟之前我在馬達拉駐在所撿到的茶壺款式好像。 https://cor.nidbox.com/photo/view/10791485 這一段古道我覺得是路況最好的一段,而且松針鋪地,走起來很舒服。 https://cor.nidbox.com/photo/view/10791486 不過芒草也很多,鐵木只帶短袖上衣,臉上、手臂上都被割得很慘, 達瓦斯的脖子也是割痕斑斑 下山後才發現,我自己也滿臉刮傷 https://cor.nidbox.com/photo/view/10791558 總不能蒙面走吧! https://cor.nidbox.com/photo/view/10791487 除了芒草,也不時要跨越倒木。 https://cor.nidbox.com/photo/view/10791488 這段是我紀錄裡唯一的小崩壁,鐵木前面的路沒有紮實的路基,我不敢走 上次輕裝來這裡,我選擇從鐵木上面那棵樹右邊高遶一小段後再切回 不過這回重裝來,我發現只有我高遶,鐵木若無其事就走過去了 到底誰才是第一次爬山 https://cor.nidbox.com/photo/view/10791489 達瓦斯也是,輕輕鬆鬆,我看他們根本就沒發現有崩壁吧! https://cor.nidbox.com/photo/view/10791491 看到了小溪就知道本田駐在所到了,過溪後古道上長了一片八角蓮。 https://cor.nidbox.com/photo/view/10791490 葉片好大,傘一樣,下雨了。 https://cor.nidbox.com/photo/view/10791492 鐵木和達瓦斯決定先取水,達瓦斯的水袋是6升的,看起來很有份量, 他說他有點後悔買這麼大的水袋,裝滿了水好重 我想起學長總是慫恿我買六升的水袋...其心可議 https://cor.nidbox.com/photo/view/10791502 從小溪往前走不到三分鐘,就是本田駐在所,達瓦斯站的地方,就是門口。 https://cor.nidbox.com/photo/view/10791505 卸下背包,夥伴們討論要在哪裡紮營。 https://cor.nidbox.com/photo/view/10791563 我們決定先去隔天要過的崩壁探路。 這個崩壁是馬達拉道路裡我覺得最可怕的崩壁,上次輕裝過,去的時候硬著頭皮過 回程卻踟躕不敢過了,學長試著上切,發現路基一樣不穩,我站在狹小的腹地仰望稜線 想著要不要高遶呢?不過高遶看起來也很恐怖,最後學長往上爬去把一根倒木拖下來 架在崩壁兩側的樹上,讓我可以扶著倒木過,不過我在過的時候腳滑了一下差點掉下去 嚇出一身冷汗,對這個地方畏懼得很 https://cor.nidbox.com/photo/view/10791565 不過剛剛鐵木還是氣定神閒走過去了(崩潰~) https://cor.nidbox.com/photo/view/10791562 達瓦斯在看什麼?該不會他也覺得這個崩壁有難度吧? https://cor.nidbox.com/photo/view/10791564 達瓦斯指著對面跟鐵木說,那邊有根九芎,我們把它搬回營地吧~ 過崩壁渾然不覺就算了,竟然還要在崩壁上扛倒木,我還是...躲到角落裡畫圈圈好惹 後來我把崩壁的照片傳給O,他看了照片後說,他單腳就可以跳過去 呃...只能說還好我有說服達瓦斯把那條五十米主繩留在高嶺 出發前,聽我說這裡有很可怕的崩壁,O看了我先前拍的影片後問我,掉下去多深? 我告訴他,不會死,最多斷手斷腳,O特別準備了一條主繩來這裡架繩 不過我想想不對,這崩壁幾步就跨過去了,帶一條五十米主繩來這裡太誇張了! 倒不如藏在高嶺留待往檜山的那個大崩壁 話說這次出發前我也準備了一條輔助繩,O說帶他們的繩就好 因為他們的繩已經十年了,也不敢拿來確保了 老實說,我的輔助繩已經超過十年... 在山區看到架繩還是不要全身托付的好 https://cor.nidbox.com/photo/view/10791566 回到營地,搭起外帳,達瓦斯說奇怪這個外帳不大,我還以為很大哩! 睡我們三個剛好。 鐵木跟達瓦斯分別用各自的爐頭煮了豐盛的晚餐,我感覺自己又要越爬山越胖了 我們圍著火,邊吃美味的烤五花肉,邊喝高粱,輪杯,我淺嚐即止 要是我醉了他們可能承受不起 鐵木說,他們夜裡烤火一定要聊天 我告訴他們,我爬山時烤火常常是很沉默的,幾個要好的夥伴都不愛說話 他們咋舌,那妳怎麼受的了? 其實我也蠻自閉的啦! 鐵木和達瓦斯都是溫暖貼心的夥伴,跟他們一起爬山,我覺得窩心 我可能還是有點微醺,竟然跟鐵木聊到了一點半才睡 夜裡不大好睡,我躺著不動看著黑暗中的天幕,聽兩邊傳來不一樣的呼聲 https://cor.nidbox.com/photo/view/10792053
zennnnn53: 推 08/02 01:32
:)
zennnnn53: 敲碗,想聽更多山的故事。 08/05 00:57
前面有多貼一篇爬山的遊記噢(眨眼~)
zennnnn53: 已補完~羨慕大大這樣的親山愛山也期待更多山裡的故事 08/05 23:56
zennnnn53: 。 08/05 23:57
https://cor.nidbox.com/diary/read/9802177 這不是正常人會做的事情,我也不鼓勵正常人做這件事 既然我們母子比較不正常一點,我們就來試試看親子爬中級山吧~ 本來是有三人同行的,另一位夥伴臨時無法成行,我左思右想 翻出了一年前帶小熊貓去白狗隘勇線的照片出來看,順便寫了一篇遊記(我好精實) https://cor.nidbox.com/diary/read/9799447 然後我們就莫名其妙出現在這裡惹。 志工大哥們聽到我們母子要去爬山,都覺得: 這個媽媽瘋了吧?! 其實我跟他們有同感,光是大鹿林道東線我們就搞不定了,還要去走古道、去駐在所? "上山之後你千萬不可以嚇我。"上山前我告誡小熊貓。 "媽媽,那些動物的聲音好像有妖怪噢!我好怕。"小熊貓說。 "對。"我告訴小熊貓:"就是這一句,你上山之後絕對不可以說。" #然後小熊貓舉一反三魂開始發作 前一夜夜宿觀霧。 夜裡繁星滿天,閃電倏忽如白晝,蛙鳴鼓譟, 小熊貓的呼聲如雷又稍歇,我心裡的忐忑放大又縮小,腦袋停不下來。 上來觀霧的路上,我想我為什麼會這樣喜愛這裡,是因為我跟這裡綁在一起好多年了嗎 山的另一邊更多年。 是因為這裡的山嗎? 唯一走過的西北稜至今無感。 我想起那些對這裡全黑的夜的恐懼, 隔天清晨,陽光照在那個至今沒變的辦公桌上,我拿出鉛筆與白紙,寫下兩張, 一張是囉哩八嗦的工作事項,一張寫我在舊金洋遇到那隻山羌。 這裡很安靜。 聽說,這幾天都有午後雷陣雨,我有點擔心,不敢摸太晚就出發了 回望大鹿林道西線方向,迷人的榛山兀立,那個低陷的地方會是中間鞍部嗎? 一路上,獼猴桃結實累累,上次我試著撿起地上掉落的熟果起來嚐 還不賴,酸酸甜甜,比想像中好吃 上網問人說是珍珠蒿,大鹿林道東線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花朵綻放。 小熊貓邊踢林道邊唱歌,他把前陣子去馬來西亞玩跟朋友學來的馬來語數字 改編成布農族的數字歌旋律 我希望他等下還笑得出來。 兩個多星期前,媽媽來這邊爬山, 阿公阿嬤帶著小熊貓陪走了一段,我帶小熊貓去神崎駐在所 這是小熊貓人生中的第一間駐在所,他常常聽媽媽又去哪間駐在所了 小時候的小熊貓下了結語: "駐在所,就是有人住在那裡的地方。" 神崎駐在所有小徑前往,長了一些芒草,這些芒草嚇壞了小熊貓,困在草海不敢前進 既然如此,我們就揠苗助長帶小熊貓去馬達拉接受更多的芒草洗禮吧 小熊貓手裡拿的是入山證,眼裡看的是牆上的槍眼。 這裡是一切故事的開端,旅程的開始: https://cor.nidbox.com/diary/read/9658063 那一次,其實小熊貓也有參與: https://cor.nidbox.com/diary/read/9744872 沒想到很近的時間內,小熊貓就要蒐集到他人生中的第二間駐在所。 踢林道腳好痛,小熊貓說來吃個東西吧,我才想起他背了一些果凍。 林道很安靜,可以聽見森林不時傳來東西掉落的聲響,小熊貓開口問媽媽: 「妳也覺得很奇怪對不對?好像有人在跟蹤我們一樣。」 #夠了你這隻兔子 #有東西掉下來是很自然的事 #有種東西叫地心引力 小熊貓聽媽媽說蠍子草是瘦一點的咬人貓,野小熊貓打算以手試草。 盛夏,高高的蓪草下趕路的小熊貓。 路邊看到對面一個小山頭,總覺得很像記憶中霧覽山的風景 #小熊貓說妳看對面山離我們好近噢 #小熊貓說來山上呼吸新鮮空氣也不錯啦 小熊貓說:"芒草準備好要吃兔子大餐惹~" 雖然很怕芒草,但這孩子真心想多跟媽媽在一起 他想陪媽媽一起爬山,所以鼓起勇氣要面對芒草 頭戴帽子、脖圍頭巾、長袖襯衫、手套、長褲、布鞋 我幫小熊貓做了全套的準備。 有了周全的防護,小熊貓一下子就鑽進芒草叢裡,好勇敢啊~ 芒草沒有想像中的連綿不斷,反而是一塊一塊的,鑽出密芒草後,小熊貓喘口氣 接著要面對的是無路陡上,小熊貓一兔當先逕自往上爬了。 我不知道對小熊貓來說,爬這些斜坡會很難以接受嗎? 看他很自然地就往上爬,似乎不覺得沒有路有什麼? 前一次前往馬達拉,我在這條稜上被蜂螫了。 那是人生中首度蜂螫。 幾隻蜜蜂圍繞著我,還來不及反應,其中一隻就往我的後腦勺扎了一針, 吃痛之餘我伸手想撥掉蜜蜂,卻發現蜜蜂卡在髮絲間。 聽到我的慘叫聲,同行的學長,嗯,已經海放我看不到車尾燈的學長問我怎麼了? 我告訴他,我被蜜蜂叮了 學長大叫:"快跑!"我才想到要跑 (後來看到神奇胡麻油講義,心中百味雜陳) (推薦一定要看"往生被",超威) 如果蜂螫還不夠,那天下午,馬達拉下起了大雷雨。 昏天黑地,森林裡傳來巨響,學長說比他當兵時聽到的砲彈聲還驚人 巨響時,我看到四十公尺前的半空中,出現黃色的火球, 那樣的聲響讓我忘記恐懼,呆在當下,直到意識是雷擊, 沒多久,另外一聲巨響接踵而至, 這次在右方的半空中,更近,幾乎在頭上,是白色的光。 隔天,我踱步到四十公尺外,抬頭看見一棵高大的二葉松樹幹上,有著一道黑色的痕跡 不過再怎麼恐怖,也不會恐怖過我對黑暗的恐懼 蜇伏在黑暗中窺視的眼睛 那為什麼還要去? 那次在馬達拉飽受驚嚇後,下山後小熊貓跟我說:"媽媽,妳可以不要再爬山了嗎?" 我問他為什麼? 小熊貓說:"因為如果媽媽掉下懸崖可能就會死掉了。" 我問他是誰跟你這樣說的? 小熊貓說:"是我自己想的。" 我跟小熊貓說,人走在路上也有可能被車子撞死, 如果人生因為恐懼而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活著幹嘛? 既然自己想做,為什麼要拖孩子下水? 上次馬達拉下山後,隔天帶小熊貓上武陵, 小熊貓看到許多人上山,告訴我,他也想上山。 我問他,去中級山好嗎?去馬達拉,看駐在所 小熊貓知道那一路不好走,但是他很好奇媽媽都去了哪裡 當我踟躕猶豫忐忑難以決定時,反倒這孩子期待得很 小熊貓問我,對妳的程度來說這是小事一椿吧? 不不,這對我來說也超難。 這條路是故事一開始的CH找到的,據說某個早晨他信步林道時, 聽到山羌的叫聲,循聲尋羌 然後就被引到馬達拉,發現這個據聞什麼也不剩只剩冠木門的駐在所 CH大方地把他發現的冠木門座標分享給我, 過了一段時間後,我們又到大鹿林道手作步道 那一天結束工作後已經不早,我告訴朋友MM馬達拉就在不遠處,想去看看嗎? https://cor.nidbox.com/diary/read/9774889 還有後記呢: https://cor.nidbox.com/diary/read/9774971 老實說,我覺得路一點也不像CH形容地那樣好走呀 後來我見到CH問他,那時候除了CH本人外,已經有兩群朋友也循跡前往過了 CH困惑地問我: "最近有這麼多人走過,路應該超大條的呀,妳怎麼會覺得不好走?妳是不是走錯了?" 明明就不好走(指~)。 幾次跟著小熊貓走,被纏在荊棘樹藤間動彈不得後,我跟小熊貓說:"讓媽媽先走。" 中級山最好還是不要跟著個子小的人走。 是說有誰會讓一個七歲幼兒走在前面找路? 小熊貓不甘心被叫到後面去,跟媽媽討價還價,說他要來當嚮導。 只有我們兩個,不是領隊就是嚮導,唉~為娘的也只好讓你當領隊惹。 走在前面回拍小熊貓,才發現那孩子苦著一張臉在鑽芒草。 猶記一年前小熊貓邊哭邊踢完大鹿林道東線,真的是硬漢哪! 跌倒了也不用怕,誰爬中級山不跌倒的呢? 小熊貓邊走邊下了超好笑的註解: 這真的是只有一條命的懸崖 (那是什摸意思?) 我本來覺得只有我們母子倆爬上這條路,應該會很害怕的吧! 看到小熊貓從芒草叢裡鑽出來,我心裡卻有種感覺: 那孩子,現在也是我爬山的伴了呀! 看到小熊貓在抓癢。 果然,他身上到處都是碎葉、泥土,他現在知道媽媽爬的山是怎麼一回事了吧~ 前一夜,我擔心地幾乎徹夜未眠,太多值得擔心的事: 蜂螫、雷殛、斷崖(對小孩來說算吧?)、芒草、荊棘、大雨、動物、黑暗... 好吧!怕的人是我,小熊貓可是老神在在。 朋友說我們是媽媽很勇敢,因為小熊貓不知道要面對什麼,但是媽媽知道。 我倒是覺得小熊貓勇敢極了! 兩個星期前,這還是個看到一點點芒草就困住動彈不得的孩子。 兩個星期後,這孩子已經可以自己披荊斬棘、突破重圍了。 像綠色羽毛一樣的杉葉,小熊貓好奇駐足觀看,他應該不知道被這個刺到很痛吧! 本來我預計小熊貓應該會在這條路上陷入苦鬥很久的, 沒想到,竟然比上次我跟學長來走的還快 看來這一回合,小孩勝過老人。(學長不要打我) 接上古道,小熊貓很開心到往本田方向的小鞍部拍照紀念一下。 聽媽媽說馬達拉已經到了,這孩子嘴角不自覺上揚XD 小熊貓就像我的學弟一樣(他也的確是,自從他進入我曾就讀的小學唸書), 到了營地,我讓那孩子幫忙做每一件事: 搭外帳時,小熊貓負責拆繩,搭好外帳,小熊貓負責鋪地布、睡墊, 他小小的身體實在很適合鑽進外帳底下 有朋友問為什麼要搭這麼低?因為我們恐懼啊,不管蜇伏在黑暗裡的是什麼 搭低一點夜裡我們才看不到外頭。 小熊貓一直說他要去拱門那裡,我後來才理解他說的是冠木門, 小小的身影踱步到拱門前 撿回許多之前朋友蒐集來的碎瓷片,小傢伙很執著,他要把所有找得到的碎瓷片全集中 然後分類放在營地,這孩子的強迫症真不是蓋的,完全遺傳自媽媽欸! 小熊貓是個好爬山伴,除了他常常會忍不住偷偷跑去樹藤盪鞦韆。 小熊貓一共在馬達拉發現了三個完整的礙子,他莫名地對礙子情有獨鍾 我不確定他到底有沒有聽懂媽媽解釋的礙子的用途 我們一抵達馬達拉,小熊貓就問我:"我們什麼時候要去有四枚礙子的台灣五葉松?" 我知道他說的是我那本書裡的一張照片,告訴他:"我們不會去。" 那可位於根本古道上,連你媽都沒見過,等你長大後靠自己的能力去找吧! 搭好外帳,跟小熊貓一起去冠木門拍個照,然後一起去探險, 小熊貓跟媽媽一樣,對撿破爛有著沒救的著迷與偏執, 小熊貓問我,他想要找更多的礙子,要去哪裡找? 我想想,應該會在古道上吧! 我們一起走到上次未竟的古道,發現古道分岔路,走到芒草濃密到再也走不過去 跟小熊貓一起在山上,他話很多,一個人自言自語也可以自言自語地很嗨, 撿到松果很高興說要看裡面的種子長什麼樣? 而一到營地小熊貓就看著天空說: "風神啊雨神啊,求求祢們不要刮風下雨~" 結果還真的沒有下雨。 隔天那孩子又說,氣象預報不準,還說如果氣象預報沒下雨說不定會下雨(這奧客!)。 傍晚躺在外帳下,小熊貓指著高高的樹幹說那裡有松鼠,他一共找到了三隻松鼠, 其中一隻,小熊貓還觀察到牠在一截枯木上吃著大磨菇, 那隻松鼠一直待到小熊貓說他要吃松鼠肉才跑掉。 小熊貓餓了,我說拿出鍋子來準備晚餐吧~ 小熊貓很驚喜:"妳有帶鍋子?" 當然囉~你媽是專業的,要不然你以為我們要三餐吃麵包嗎? 小熊貓開心道:"我們來煮肉肉吧~" 孩子,我們今天吃素,不是為了信仰,不是為了減肥,只是因為懶, 我們的晚餐只有洋蔥、高麗菜、杏鮑菇、小黃瓜、麵條、還有幾顆蒜頭,跟鹽巴, 連油都沒有,好餓啊~吃過晚餐後,止不住飢餓感,小熊貓又吃掉一個麵包, 還有在服務站人家送他的一包科學麵。 吃過飯,才八點,我就累得好想睡,前兩晚都沒什麼睡,累壞了, 前兩晚都睡很飽的小熊貓也要跟著睡,我拿出兩件羽毛衣 我那件的袖子拿來套小熊貓的雙腳,反穿,小熊貓那件正穿 那孩子就這樣捱過了山裡的一夜,其實我的大背包就是為了背兩顆睡袋才買嚇人的85升 但是想說中級山又是盛夏應該不用兩顆睡袋吧, 所以就採用朋友之前帶小孩爬山用的權宜之計 一整晚,我都在摸小熊貓的手確認他會不會冷? 學長聽到小熊貓第一次中級山過夜行程是這樣撐過的,驚異道: "那孩子真是了不起,吾少也賤..." 賤什麼?這兩件可都是MONT-BELL欸! 結果,兩個小時後,媽媽醒來,那孩子還睡得很好, 森林裡什麼聲音都有,我的頭燈壞了,小熊貓的頭燈也不亮, 看了看手機22:30想說天快亮了,清醒一點才意識不是兩點半,是十點半! 失眠了一夜,小熊貓翻身像要說夢話,我好怕他說什麼可怕的夢話, 睡前他告訴我,他覺得山裡面還是很可怕,但是為了不要嚇到我, 他還是不要說出來好了。 天快亮的時候,我終於累到不支,隔天早上,五點小熊貓就醒來叫我,我繼續賴床, 但是睡不安穩,睡睡醒醒,九點半再也睡不下去, 試著叫醒小熊貓,叫不醒,他也未免睡太久了吧! 駐在所裡面有許多傾圮的矮牆分隔出許多小房間,我沒事不會去爬過那些矮牆, 但是小熊貓會,他好喜歡穿越矮牆,還跑進去裡面尋寶。 母子躺在外帳下發呆吃早餐時,我聽見矮牆裡面有踩斷小樹枝的聲響, 沒多久,有隻動物走出矮牆,是隻小水鹿,牠走向我們,一臉傻樣。 我們望著牠,牠發現了我們,嗶一聲,大驚小怪怪叫一通跳走了, 距離我們大概六公尺吧, 小熊貓說他覺得那隻水鹿看起來很傻。 我們一直摸魚到中午才下山,幫我們留守的學長擔心到徹夜未眠 因為我帶了一堆行動電源卻忘了帶手機充電線,所以一直處於失聯狀態 唉~像我這樣的人爬山真的好危險噢! 小熊貓從出發前就一直在提醒我,不要忘記帶指北針、不要忘記帶GPS 那孩子頭腦很清楚,知道我們是靠這些東西找到駐在所跟下山的 他萬萬沒想到,媽媽忘了帶的東西會是充電線。 下山前,在駐在所看到一隻小動物,放上臉書朋友研究了老半天後確認不是蛇蜥。 吃飽睡好的小熊貓背上背包一兔當先就要衝向往本田的古道。 喂喂,你這孩子,要往哪個方向去不先問過你媽媽嗎? (他那少根筋的個性怎麼會這麼像我啊) 上山前,小熊貓發現媽媽車上帶著北坑溪古道那本書,他很認真地看著, 遇到人就拿書去跟人家說,好像他對書裡的那些地方很熟一樣。 十年前,我就是送了學妹這本書,所以她才開了根本古道找我去 害我以後都不敢隨便亂送人家爬山的書了 https://cor.nidbox.com/diary/read/9740043 聽說這本書已經絕版,但是我很確定,小熊貓還會拿它來作夢 (好恐怖噢,可以不要找媽媽去嗎?) 馬達拉我算算,我一共去了五次,就在三個月間,然後... 每次下山的路徑都不一樣。 有時候會偏離上切點大概幾百公尺才接回林道,每次都在那些支稜裡迷路 上次被蜂螫的時候,就是停駐下來在做記號,沒想到下山時還是跟丟了 對,這次也沒有例外,我又切錯了 當我被困在芒草跟斷崖做選擇時小熊貓還很冷靜 反正他也不知道媽媽又走錯惹 GPS一直抓不到即時的定位點,好不容易認出底下那片綠光 我在森林底下看到一株美麗的蘭花,上網問人才知道是反捲根節蘭 媽媽兩三下就滑下這片斜坡,可能要等小熊貓一下了。 那孩子表情十分嚴肅,全神貫注在腳下的每一步。 我告訴他,不敢走的時候就坐下來用滑的吧~ 比起受傷,褲子磨壞可是小事 媽媽的褲子滿滿補丁,市場補褲子的阿嬤都補到覺得我奇怪了 森林底下的綠光。 第一次造訪正值花期,這一次結實累累。 最後一段,小熊貓低頭面色凝重看著他的手腕。 我得說,小熊貓很適合鑽芒草,芒草底下動物走過的獸徑,我常常得低下頭來觀察 可是小熊貓跟動物們的身高差不了多少, 他很輕易地就能看出芒草底下的綠色隧道在哪裡 真是令人羨慕啊~ 快接到林道時,又跟丟了,本來是走稜上的,現在卻沿溝下。 等謹慎的小熊貓。 媽媽急著下切,終於瞥見底下一片熟悉的白光 令人安心的白光,當我們下切的時候 也許它是溪床,也許它是林道! 看到那片白光就代表,目標不遠了! 小熊貓說他沒有看到林道。 那就快下來吧~ 鑽出芒草,看到林道的時候,小熊貓說: "我記得我們不是從這裡進去的呀~" 沒錯你媽又走錯了 小熊貓的手套在馬達拉被他弄破了一個洞,他很傷心 那孩子還是戴上手套,他理性地說: "就算戴起來有點不舒服還是要戴,要不然明天下山就對付不了芒草了。" 結果這個缺口隔天就讓芒草有機可趁 以往爬中級山下山,小熊貓總會仔細地盯著媽媽的手,一臉愁眉苦臉 看著媽媽手臂上那刮痕累累,拿出藥膏幫媽媽擦藥,問媽媽不要再爬山了好不好? 現在小熊貓手上也有自己的傷痕了 回到林道上,小熊貓心滿意足地笑了,恍若回到了文明世界。 高興地太早了,大鹿林道東線才是真正令人痛不欲生的所在啊~ 我一直想數出這一年來我到底踢了幾回大鹿林道東線: 2017.7.第二次大鹿林道施作:2次 2017.8.大霸群峰一座也沒有:2次 2017.10.第三次大鹿林道施作:2次 2018.3.高嶺:2次 2018.4.高嶺檜山:2次 2018.5.第四次大鹿林道施作:4次(撿手機再兩次) 2018.6.馬達拉本田:2次 2018.7.第五次大鹿林道施作:2次,高嶺馬達拉:2次 2018.8.馬達拉神崎:2次,小熊貓的馬達拉:2次,高嶺結城:2次 8月份還排了三次,驚! 一年來,我踢大鹿林道東線的次數或長或短竟然也有26次了 以致於當我萬念俱灰踢到服務站,看到了熟悉的身影,對方懷疑地喊我名字 我心裡揚起了一陣愧赧,帶小孩來這種地方,人家大概會覺得我是瘋的吧! 小熊貓開心地宣布:"我下次還要到高陵~" 是高嶺啦! 後記: 當人家問我為什麼要帶小熊貓到這個地方爬山? 我結結巴巴不知道該怎麼回答的時候 我想,就讓那個孩子知道他媽媽到底都在忙些什麼 還有,也知道一些這塊土地上曾經發生過的事吧!
mux3520: 明天一早我要獨自帶小熊貓去馬達拉,我心情好忐忑噢,大 08/06 00:11
mux3520: 雨、雷擊、蜂螫、斷崖、芒草、荊棘、缺水、黑暗、野生動 08/06 00:11
mux3520: 物、硬蜱、杳無人跡...我為什麼要這麼倔強 08/06 00:11
zennnnn53: 大大和小熊貓一路平安,旅途愉快~ 08/06 00:16
huhuiying: 再看還是喜歡妳的筆觸 祝m大一切安好 08/06 19:04
看到這個,覺得被撫慰了,好像又有了力氣,謝謝:)
weibeso: 重溫了貼文跟推文的故事,有m大這樣分享山與原住民的種 08/14 16:48
weibeso: 種,覺得真是太好了 08/14 16:48
剛到家 脫下六天沒洗澡浸泡了汗水,聞起來像泡了尿一樣的衣服 在浴室裡沖出黑水,納悶自己怎麼能髒成這個樣 坐下來抬起腳,才發現痛得要命的腳底,有著兩個紅色水泡 用手去碰紅色水泡,發現那是血吧?會流動欸,要不要戳破呢?兩邊都有,很大欸 四天後還要再出發去同一個地區,踢林道頻繁到自己都覺得自己有病 前一晚,被癢醒,黑暗中在睡袋裡抓到一隻軟軟的昆蟲不知道是不是毛毛蟲 素來最害怕昆蟲的我也只有把蟲子往睡袋外一扔,霸氣地繼續睡 手臂上有幾枚被蟲子咬過的紅腫,一下子就抓破流膿 最近在這帶爬山很勤,很常起疹子,有時候一整片紅點點,癢得不得了 手臂上滿滿割痕,是芒草,奇怪我都已經穿長袖襯衫了 一堆髒裝備待洗,一堆訊息待回,還要準備又要出發
zennnnn53: 補完推 08/17 10:29
一年來的努力,終於剩下最後幾百公尺的確認 檜山之後一公里處,是大霸登山口,百年前,這裡有個不起眼的牌子 有篇攀登紀錄提到,這麼寒酸的牌子竟是通往大霸尖山 那一次,我手持GPS沿路計算里程,學長提醒我,大概抓前後一兩百公尺範圍 我們界定出3~4個可能的登山口,這不比警備道,有一定的規模 這條是泰雅的路,如果不是最近跟達瓦斯、鐵木他們上山 我不會有機會見識到泰雅的路,他們喜歡拉最短路徑,不畏陡上 我好像有點明白大霸登山口之後的路何以選在等高線最密的地方 最快上稜,是吧? 連支稜都不是,我也想走那條泰雅的路前往聖山,何嘗不想 學長猶豫了,他千方百計阻止我前往崩壁,我能理解他的心情 卻止不住心痛,一路走來唯一的夥伴,卻步了 我多想與你一起完成夢想 "以後有你的隊伍就沒有我,你想跟誰爬山都不干我的事。" E學長要我幫他去跟Z學姐還有BG約了馬博跟知本越 知本越的斷稜就不說了,要我去馬博大概就是要我拿命去賭 不是斷崖,是高山症 這次是第一次的高度適應訓練,雪山翠池,結果天候狀況不佳,只差1K就到主峰 學長不想走,也不想讓我自己去,他說我這樣是拋棄隊友,於是撤了 下山的路上,忍不住跟學長說我安排了聖稜玩命之旅以及種種高山行程 為的就是馬博 學長回我,大不了取消我不去了! 大概我臉上閃過的陰鬱令學長感到不對勁 他很快地改口說他絕不放棄,絕對會去 後來我問他,他的夢想會不會太沉重?壓垮了老人的身軀 學長說,我們走著瞧! 然後跟我解釋,這句話並沒有說死,沒有說走著瞧的是什麼 不愧是幾十年職場打滾的身段啊是吧
zennnnn53: 推 08/28 10:35
https://cor.nidbox.com/diary/read/9807212
zennnnn53: 推 09/09 00:32
那一次,山上無預警下起了雪,學長開心地拿著相機到處拍 我走到山屋後頭傳雪訊,一個轉頭發現那傢伙站在我後方吆喝著: "看過來看過來~" 我手裡還拿著剛剛吃完飯的鋼杯,身上手機繫著傳輸線連結行動電源 莫可奈何對著他一笑 學長趁我在附近亂逛時又偷拍了好幾張,然後跟我邀功: 妳看!我有一張拍妳拍得很好: http://blog.xuite.net/ayensanshiro/twblog/550395432 真的拍得超好的,完全看不出是胖子本人
zennnnn53: 美(認證 09/10 01:04
T走在我的前面,D走在他前面,我在最後面拍他們 T回頭,仔細叮嚀我怎麼走 雖然這是他第一次上高山 正舉起手機錄影的我愣了一下,回他:"好。" 在過那個懸空的瘦稜時 T交代我,要看好他是怎麼過的 我看了看底下深不見底的懸崖,猶豫了 拿著相機的手拍到T前面的D在過懸崖時回頭看我 發現他們兩個在默默地帶我過懸崖,就像那一次 我看著T的眼睛,停在懸崖前不敢走 T直接伸出手拉住我的手,沒有硬扯嚇壞我 但他的手那樣強而有力,讓我把自己的生命託付在他的手和我的手 現在回想起來,手心冒出了點點亮晶晶的汗水 我就這樣,過了那個,沒過就要重新投胎的懸崖 另一個瘦稜,我遠遠看到大夥在午餐 心情愉快地邊拍照邊緩步走向大家 T突然折返到我面前,我才發現眼前有一堵石壁得下攀 T抬頭問我:"要幫妳背背包嗎?" 那樣倔強的我當然不要了,我拉著繩,小心翼翼又好強地試著自己踩點 T靠過來我下方,這摔下去不到一層樓高度,我靠恃不怕 一個重心沒抓好,整個人就往下掉 T馬上接住我,說真的,太冒險了他 我可是胖子加上25公斤的大背包,被砸到不是開玩笑的 他還是毫不猶豫抱住我 Y說T那樣瘦我是要壓垮他嗎 當我闖禍,一袋工具全灑在斷崖下 D馬上說要幫我下去撿 當他拉著繩下攀斷崖,我告訴他: "我就想我這次怎麼可能不闖禍呢?" 他笑了,他告訴我,不要讓他在爬斷崖的時候笑 太危險了! 那真的好恐怖,我才下到斷崖下,就嚇得想爬回去 D竟然撿起那截破爛的老繩想綁在腰上 O的聲音在頭頂傳來,他說,太危險就不要撿了 我那時候只想著要確保,對著頭頂喊,把剛剛拆下的那條繩子扔下來 L把繩子往前一丟,老實說,我心裡有個念頭 繩子在斷崖上不能這樣亂丟的 可是不知道為什麼,沒有說出口 繩子果然卡在斷崖間 我思忖了一下,決定自己橫渡過去取回繩頭 可能是因為我沒有說出口,可能是因為工具是被我弄掉的 可能是因為D為了幫我善後,連冒生命危險也不顧了 我在沒有確保的情況下橫渡斷崖,抓那些薄弱的刺刺的植物 拿到繩頭時,我的腳微微顫抖 一路抖回斷崖下,D告訴我,他在底下點菸 給阿公抽 我看到石頭上有一支菸正燃著 鼓起勇氣跳下懸崖停在石壁邊 D告訴我,他忘了該怎麼綁繩結了,我想他那時候一定也很緊張 我腦海裡只剩下唯一的八字結,那是快二十年前攀岩時用過的 我試了兩次才打成功,把兩條繩接在一起再遞給D D把另一端繩頭綁在自己腰上,準備下了 我緊張極了,跟著他一步一步往斷崖下滑去 撿起他蒐集在一起散落一地的工具 全塞進我的狐狸褲每一個口袋裡,塞得很滿很滿 心跳很快很快 還有一階,超過一層樓的落差 底下有L的袋子和一些工具 D打算跳下去撿 我蹲在落差前,看著那一階下去後就是雲深不知處 不知如何是好 D真的很勇敢下去了,我的眼眶熱熱的 原來人在著急的時候,真的會有想哭的感覺 D下到一半告訴我,還差一點 繩子不夠長 D決定解開確保 我不知道該怎麼形容那時候的心情 解開確保後,D下到懸崖底下,撿回了所有東西 所有 他決定不靠繩爬回來,我鼓起勇氣不靠繩爬回里程椿 到里程椿,我把身上所有東西都掏出來,放進L的袋子裡 D背起袋子,Y在頭頂喊著,要我們把繩子帶上去 D故意抱怨,T說要來幫我們撿的都沒來 第二次爬上斷崖 你知道嗎?我以為我第一次過斷崖會有人照顧我噓寒問暖我才敢來走的 結果沒想到連走了兩次都得靠自己 兩次我都害怕地要命只能自己很勇敢拉著繩爬 D的聲音在我下面響起,我想不起來他說了什麼 但他的聲音令我安心 最後一階,所有人都跑光了,我還是只能靠自己爬上去 令人欣慰的是我那個25公斤嚇人的大背包已經被吊上去了 等我手腳顫抖爬上素密達山 Y走來接走了L的工具袋,我得說,那東西真的很重 Y對我說了一句:"生目啁嗯巴款。"就走了 T跑過來很抱歉地跟我說,他很想幫我們找,可是他要吊背包走不開 O呢?他在山頂作了很可愛的動作,讓我拍下拿來紀錄這次驚魂 現在回想,他是在教我放鬆心情啊 O這次也拉了我好幾把,都在不怎麼困難的地方 他會說:"又可以拉妳的手惹~" 我會大方地伸出手給他拉 O的手強而有力簡直可以把我連人帶包拖上斷崖那樣的神力 在危險的地方他要是想拉我,我應該會嚇的半死吧 那一次,O問我:有想去的地方嗎? 我告訴他,我想看紅色的水,馬達拉 在不知道幾號攔沙壩邊,我看到那掉下去可以重新投胎的高度 可能被O看出了懼色,後來他問我敢下嗎? 我說只要掉下去不會死掉我應該都敢吧 回程O拉我上攔砂壩,我真的是被他拖上去的 被你們這樣照顧著的我 https://cor.nidbox.com/photo/view/10881595
zennnnn53: 推 09/30 23:31
https://cor.nidbox.com/photo/view/10881952 在這條山徑上走了快二十年了,還真沒有想過,有一天,會從這裡走到觀霧 聖稜,從來就不是我的夢想,我的夢想是西稜 你問西稜有很難嗎? 對我來說,就像天邊的星星那樣難,我得用很大的風險去換 因為我有高山症,這也是我在這邊這麼多年的原因之一 期待強迫自己不斷地上高山,作高度適應 直到有一天能真正爬上台灣的屋脊看到傳說中的美景 算算時間,也十八年了,是該來一趟驗收了 第一次高山縱走,感謝我的夥伴們,了解我的狀況還願意陪著我走 https://cor.nidbox.com/photo/view/10881954 那為什麼是聖稜? 因為這次的任務是聖稜巡查加步道里程椿維修。 雖然我個性很廢,但是在行前訓練上,我還是一點也不想跟自己的生命開玩笑 我排了幾次密集的高山行程,去雪主、去新達,一次一次高度適應和體訓 也掛了幾次高山旅遊門診,仔細地問東問西,試了不同藥物身體的反應 以及研究路線地圖,其實大眾路線以下我自己就熟,稜線上我的夥伴們也熟悉 跟夥伴們討論撤退點跟應變路線,祈禱著不要用到PAC 寫出這些有些兩難,並不是鼓勵有高山症的人去嘗試高山縱走 我深深受高山症之苦多年,我也不放棄嘗試多年,謹慎膽小地 當然,人活著為什麼要去作有風險的事? 人生是選擇,你可以選擇躲在溫室裡安穩度日, 但你不能替別人決定別人的人生該怎麼過 風險管理,你要作出多少努力去換取降低風險到你能接受的程度,這是我想的 在自己倒下前急撤,是我心裡的最後一道防線 人生好像也無所謂完全準備好的時刻 就上吧! https://cor.nidbox.com/photo/view/10881955 出門前,照例跟小熊貓交代: "我要去爬山,十天後回來。" 正在吃飯的小熊貓皺眉:"十天!中途會下山嗎?" "會,但不會回家。我要是沒回來你記得要好好長大,把腳修好。" 我提醒小熊貓。 "那如果妳要延長時間的話要跟我說噢,要不然我會以為妳已經死掉惹。" 別擔心,我死掉有人會通知你。(我到底有多不靠譜,讓我兒子對我這麼沒信心) 出發那天,載小熊貓去上學 那孩子親我的臉頰時跟我說: "妳可不要以為妳沒有回來我才想要把腳修好了!" (其實你媽只是去聖稜,不是去海外遠征) https://cor.nidbox.com/photo/view/10881951 我們這一趟有領隊O,巡山員D和T,還有扛下揹工重擔的L,我們的媽媽Y,跟本廢 前一晚,巡山員們千里迢迢來相見,開心地吃肉喝酒,我也跟著趁亂喝了不少啤酒 後來我們發現可以打桌球,輸一局要喝一罐,我喝到差點吐了 (到底是酒量差還是技術差) 最後一杯還賴皮推給O,隔天在宿醉中醒來出發 分贓時間,L扛下許多工具和所有的冷凍食品,還說不過四十公斤,怕只怕沒空間。 我大方地告訴他,如果有那種占空間,但是很輕的東西,可以給我幫忙背沒關係。 L說:泡麵。 新來的替代役弟弟在旁邊聽到笑了。 #很丟臉嗎 #衛生紙也可以啦 #L說一包衛生紙 #多幾包也可以啦 #要是L早早就到我走到天黑會不會更丟臉 出發前秤重,輪到我的時候,領隊O說:"小姐~快三十了好嗎!" 我歪著頭看到指針指著25,心裡很猶豫 行動電源不能割捨,我的工作是負責拍照 蘋果不能割捨,要是高山症發作我就只吃的下這個了 這次我算蠻節制沒有亂背太多東西,分攤一些公糧也是應該的 就先咬牙撐過第一天再看看吧,反正只到我最熟悉的三六九,走到天黑就算了 (警語,我到三六九的次數是不計其數,數不清了,一般人不要輕言摸黑嘿) https://cor.nidbox.com/photo/view/10881953 準備出發前,Y再三叮嚀大家:"爬山要自己帶碗噢!不然沒辦法吃飯。" #媽他們都是巡山員 #妳應該要擔心的人是我 #最有可能忘了帶重要東西的人是我 Y就是把大家當自己孩子照顧,所以才唸我們的。 像我啊,我也把Y當自己媽媽在對待惹。 #她只要唸我我就嗆回去 久聞Y的登山糧食非常厲害,這次總算見識到了,爬完聖稜我胖了不少,每天有飯有麵 有肉有魚有菜 好吃又營養,全都是Y一手包辦的,有路人問我,他那麼老了是不是就不能爬山了? 拜託!跟我們一起去全程悉心照料我們的Y快七十了好嗎!別拿年紀來當藉口了! 七卡前,我還看得到我媽,我媽說某某協作多久以前就沒做了我應該不認識吧, 我問有十八年那麼久嗎? 不知不覺也十八年了欸,山友偷聽我們說話問我: 「妳十八年前就來了,那不就還在流鼻涕?」 #感冒的時候啦 #過敏的時候也會 #哭的時候也會 #是也不用交代的這麼細 #人家是不是拐彎在稱讚我年輕 https://cor.nidbox.com/photo/view/10881955 傳聞,Y可以聞到兩公里外的煙味。 正在七卡休息的我大驚,那她現在不就聞得到登山口有人在抽煙? #到底誰在嚇巡山員 #Y是熊嗎 https://cor.nidbox.com/photo/view/10881956 過了七卡,我就被Y海放了,我肚子餓得受不了,坐在路邊一口氣吃掉兩天的午餐 (別鞭我,我媽有幫我準備第二份午餐) 輪到L海放我時,他臨走前,我交代他,我走到天黑是正常的, 不過要是太晚了,還是出來找一下我吧! #我怕黑 https://cor.nidbox.com/photo/view/10881957 T滿身汗來到,看起來疲憊卻又十分有力的往上爬,我在他身上看到當年伊人身影。 當我二十幾歲時,第一次跟巡山員上山,是S哥,熟悉的這條路上,我喘的跟狗一樣, S哥氣定神閒就像在家附近散步一樣,S哥似乎有點納悶問我:「要不要幫妳背背包?」 我喘到幾乎沒法回話:「不用,謝謝!」 那之後我再也不敢隨便跟巡山員上山,直到... 那一天在哭坡觀景台,我卸下滿是工具的大背包,看雲起, 夥伴們的任務是三六九維修工班 我趴在欄杆上看到一個身影疲憊又異常有力地往上走來,他肩上披了一條毛巾 卸下背包後他二話不說就拿出鐵鎚開始修起破損的觀景台, 我突然明白,前一晚在管理站,他們說會一起上來的巡山員就是這個安靜斯文的年輕人 叩叩的聲音迴響在哭坡下。 #好久不見了呀保養 T走下200公尺來幫我背背包,我二話不說卸下背包遞給他, 人老了不是體力變差了,人老了是羞恥心不那麼重要了。 https://cor.nidbox.com/photo/view/10881958 來貼一篇定數吧: https://cor.nidbox.com/diary/read/9044866 https://cor.nidbox.com/photo/view/10881959 有人在樹上掛了一袋垃圾,箭竹叢裡也有不少垃圾 這些年來,哭坡觀景台的垃圾不曾少過,我撿過一大堆便當盒 還撿過給山友的大垃圾袋,山友打包一大包自己的垃圾後往邊坡豪邁一扔 我還試著在垃圾袋上寫上隊名,暗自希望他們不要扔太遠讓我撿得到 我也老了啊,沒有年輕時的激憤了 好吧!UHM自己帶的東西帶不下山就不要上山(我還沒老) https://cor.nidbox.com/photo/view/10881960 箭竹叢裡一直傳來窸窸窣窣的聲音,我和D還有T一起在這裡吃午餐 (欸?我不是連隔天的午餐都吃掉了嗎?我跟D討了一碗泡麵來吃,我好餓噢, 本來T也要煮他的分我吃) 我們猜想,是垃圾鳥嗎?金翼白眉還是酒紅朱雀,可是我聽到聲音都在底層游走 那傢伙果然沉不住氣冒出頭來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kO82DmSmuo
旁若無人啊~ https://cor.nidbox.com/photo/view/10881961 D和T在這裡等O,不知道是不是我昨天最後那杯啤酒害了他 每回站上哭坡上的稜線,望向遠方的部落,我的心情總是很激盪。 https://cor.nidbox.com/photo/view/10881962 到了東峰,我決定等大夥一起走,這樣開頭燈也比較有伴。 一路我都在寫臉書留垃圾話,所以獨行也不寂寞,D告訴我,他有帶很多電池,穩穩 我想起D的獵人頭燈,我們一起摸黑吧^^ https://cor.nidbox.com/photo/view/10881963 看到大夥從稜線的另一端出現,聽到大家長長的吆喝聲 我的眼眶熱熱的,大家再不來,我都要在東峰失溫了啊~ 山友來來去去,輪番在東峰拍照,他們問我要去哪裡,我據實以告 大家稱讚我很厲害,不不,我是唯一一個不厲害的 大家又說我客氣了,不不,我沒有客氣,是真的,我是拖油瓶 https://cor.nidbox.com/photo/view/10881964 自從上次跟小熊貓在東峰看到美麗的夕陽,走到三六九走到天黑 我就發現,東峰的夕陽超美的,來幫三帥拍張登頂照吧~ 朋友說他們三個很可愛,我也這麼覺得 https://cor.nidbox.com/photo/view/10881965 明天,就要走向未知的路了 我可以嗎?
zennnnn53: 可以!推 10/01 00:52
https://cor.nidbox.com/photo/view/10894573 半夜,被山友高談闊論聲吵醒,睡睡醒醒到凌晨,頭脹脹的,決定開始服藥。 https://cor.nidbox.com/photo/view/10894574 這條路也走了無數次,只不過,這還是頭一次重裝走呢。 https://cor.nidbox.com/photo/view/10894575 回首這片熟悉的風景,我的心情有些激動。 https://cor.nidbox.com/photo/view/10894752 如果,你從年輕的時候,就一直在同一條山徑上,慢慢地走到老。 https://cor.nidbox.com/photo/view/10894576 每次在黑森林裡經過這裡,我總會抬頭想著,那就是往聖稜的路嗎? 聖稜上面,有著什麼樣的風景呢? https://cor.nidbox.com/photo/view/10894577 這裡啊,是上次小熊貓腸病毒來的時候,奄奄一息躺著的石頭 今天我們要從碗公底下直接瞄準北稜角和雪主間的鞍部上切 好啦!其實有路,不用自己亂切 https://cor.nidbox.com/photo/view/10894578 可是O身先士卒自己上切了,他根本就沒在顧慮有沒有路的(驚!) https://cor.nidbox.com/photo/view/10894579 我媽帶領著大家上切,D和我在最後面廢,他說我們是一組的,這組的速度我喜歡。 https://cor.nidbox.com/photo/view/10894580 接上鞍部前最陡,T走下來要幫我們背背包,O要他先幫我背, 這是此行T第二次幫我背背包了 到底誰才是第一次上高山啊,我還是默默地不爭氣地交出了我的背包, 沒想到T重裝還走的比我輕裝還快 https://cor.nidbox.com/photo/view/10894581 到了鞍部,O說他不去雪主了,剛被背背包意志消沉的我也不想去 我們兩個就在鞍部耍廢,我拿出最後兩顆麵包一口氣吃掉, 到觀霧前,我都沒有麵包惹(哭~) https://cor.nidbox.com/photo/view/10894582 仰望北稜角,我一直想來很久了,我不欽慕聖稜,卻欽慕北稜角 每次站在雪主我總覺得,明明就北稜角比較高啊(指~) https://cor.nidbox.com/photo/view/10894583 岩屑裡長出許多美麗的花朵,忍不住拍下這些小花的身影 我很喜歡這些小白花,看起來很有姿態,不溫順,就像... https://cor.nidbox.com/photo/view/10894584 另一種姿態。 https://cor.nidbox.com/photo/view/10894585 鞍部的另一邊,是我的夢想--西稜。 那稜線看起來好像也不大好惹,我要放棄夢想嗎?大雪山好高哦~ 翠池就在那底下,前陣子本來打算帶小熊貓去一趟翠池的 https://cor.nidbox.com/photo/view/10894586 小熊貓很計較登山分級制,他只有雪主的A級,他想晉級到翠池的B級 但是後來因故取消 那孩子惋惜地說:"可惜那次我們沒有去成翠池,不然我就可以跟你們一起去聖稜了!" 孩子,你不能去聖稜不是因為沒有B級經驗好嗎! https://cor.nidbox.com/photo/view/10894587 出發前看地圖,發現如果從黑森林水源路上切可以少走很多路 問了O,他說:"我們要上雪主拉旗~" 好吧!那只好走雪主,結果,沒想到我們兩個都沒上雪主。 https://cor.nidbox.com/photo/view/10894588 夥伴們拉旗拍照回來了,準備走向夢想中的北稜角。 https://cor.nidbox.com/photo/view/10894589 前一晚在三六九廚房裡討論行程時,Y擔心L的背包太重,爬上北稜角會有困難 她建議由她帶著L去走黑森林水源路,L馬上表示他可以,他想走全程的聖稜 https://cor.nidbox.com/photo/view/10894590 後來走完六天我發現,這不是一支普通的隊伍, 每當我拿出GPS發現目標還很遠而天就快黑了時 這些人就會卯起來衝,沒有一天真正摸黑的,大家都好會衝 https://cor.nidbox.com/photo/view/10894591 這次此行第一個拉繩地形,看起來還好,試試看吧~ https://cor.nidbox.com/photo/view/10894592 O說:"幫我拍最驚險的那種照片。" https://cor.nidbox.com/photo/view/10894593 這樣可以嗎? https://cor.nidbox.com/photo/view/10894594 忍不住又拍了可愛的高山小花(我好文盲,學了十幾年了還搞不清楚誰是誰) https://cor.nidbox.com/photo/view/10894595 回望雪主。 https://cor.nidbox.com/photo/view/10894596 為了拍大夥爬岩壁驚險刺激的模樣,我卸下背包在岩壁上爬上爬下抓角度 是說這個岩壁真的有很難嗎? https://cor.nidbox.com/photo/view/10894597 D連繩都不用抓,其實我也不愛抓繩,我愛惜生命 https://cor.nidbox.com/photo/view/10894598 怎麼一下子大家全跑光惹,等等我啊 https://cor.nidbox.com/photo/view/10894599 T舉起手來對我揮手,O拿起手機拍照,回家整理照片才發現這些爬山日常。 https://cor.nidbox.com/photo/view/10894600 北稜角爬起來沒有看起來的猙獰,下次有機會,想帶小熊貓上來。 https://cor.nidbox.com/photo/view/10894601 我媽在最上頭指引著大夥方向。 https://cor.nidbox.com/photo/view/10894602 第一次走高山縱走,見識這些硬梆梆的拉繩地形,出發前心裡有些忐忑 不知道我第一次走的斷崖--素斷會以什麼樣的面貌等著我? https://cor.nidbox.com/photo/view/10894603 藍天白雲,怎麼拍怎麼好看。 https://cor.nidbox.com/photo/view/10894604 有個一身勁裝的山友來到,我問他要達成一日什麼? 他喃喃抱怨:"這麼多人擋在前面,一日什麼也完成不了。" 我不好意思告訴他,超過了這六個人之後,他要拿什麼來當藉口? https://cor.nidbox.com/photo/view/10894605 前一晚在三六九廚房,協作告訴我們,當我們爬上北稜角就會相信: 雪主真的比較高。 https://cor.nidbox.com/photo/view/10894606 O顧不得自己一人也要拉旗了。 https://cor.nidbox.com/photo/view/10894607 送啦~ https://cor.nidbox.com/photo/view/10894608 是時候狂拍亂拍了。 https://cor.nidbox.com/photo/view/10894609 我們請山友幫我們拍合照,心情實在是好舒暢。 https://cor.nidbox.com/photo/view/10894610 背景是我們家最高的山--雪山也要來一張。 O曾經告訴我,他在飛機上看到雪主,他心裡想著:"那就是我走過的路欸~" https://cor.nidbox.com/photo/view/10894611 巡山員實在好有才。 https://cor.nidbox.com/photo/view/10894612 在北稜角鬼混了老半天,大家都還不知死活。 https://cor.nidbox.com/photo/view/10894613 原來這就是傳說中的另一邊的圈谷,好酷! https://cor.nidbox.com/photo/view/10894614 不知道是誰放的謠言: 過北稜角之後,就一路下坡,不用擔心,快到了! 大家顯得很放鬆。 https://cor.nidbox.com/photo/view/10894615 這趟有個很重要的目的就是:聖稜巡查加步道設施維修, O看到告示里程椿倒了,馬上動手修復。 https://cor.nidbox.com/photo/view/10894616 不用水泥,就地取材,以石塊堆疊扶正。 https://cor.nidbox.com/photo/view/10894617 希望下次再來的時候它還站得好好的。 https://cor.nidbox.com/photo/view/10894618 聖稜出發前兩天,我最後一次體訓是去新達, 那次我帶著我們家出版的導遊圖研究了路線 發現第二天,媽呀~雪北也太他媽的遠了! https://cor.nidbox.com/photo/view/10894619 某次休息,大家還是很放鬆,我拿出GPS仔細算了距離, 告訴大家,從北稜角過來到雪北 我們只走了1/4的路程! 這時候,大家都很疲累了,滿心期待著我說就快到了 https://cor.nidbox.com/photo/view/10894620 T的獵人頭燈前一晚在三六九就沒電了,由於是充電電池,沒人幫得了他。 O說他的頭燈還有很多電池,但是頭燈壞了! (我想起另一個替代役弟弟跟我說的佳仁山的故事) https://cor.nidbox.com/photo/view/10894621 我還來不及大驚,O和T已經一轉眼就往前衝了,我才意識過來,他們已經在對面山頭 原來他們的腳程快成這個樣子。 https://cor.nidbox.com/photo/view/10894622 遠遠看到有個路牌,那不就是傳說中的... 水源路叉路! https://cor.nidbox.com/photo/view/10894623 這趟出發前在武陵,每個人都給我加油打氣,我告訴大家: 要是兩天後在武陵又看到我,就別再問我傷心事啦~ 昨晚在三六九,我還是跟協作說著一樣的話,他們告訴我: 不如妳別去了,就待在三六九吧~ https://cor.nidbox.com/photo/view/10894624 嗚嗚~溫暖的三六九就在下方,比雪北還近,我要下去嗎? https://cor.nidbox.com/photo/view/10894625 往上爬的路看起來很險惡啊! https://cor.nidbox.com/photo/view/10894626 今天早上出發的時候,Y跟我說,妳步伐那麼大,能撐多久? #一整天 #為什麼要忤逆長輩 https://cor.nidbox.com/photo/view/10894627 現在我真的要體驗"一整天"的真義了。 https://cor.nidbox.com/photo/view/10894628 路邊一分鐘叉路的地方有個三角點,我卸下背包輕裝上去拍照。 D走到萬念俱灰不肯上來,我好說歹說,他才重裝上來拍張照。 這一趟,只有經驗老到的Y跟O有走過聖稜,其餘的我們都沒走過。 https://cor.nidbox.com/photo/view/10894629 有時候,還是要稍微找一下路,發現夥伴們找路都不是問題, 即使我們到最後"隨人顧性命" 每個人都各走各的,大家到最後都還是有走到,沒有人走丟,太厲害了! https://cor.nidbox.com/photo/view/10894630 我追過D之後(我拋棄我那組惹),又追過了L, 然後我的目標是前方鮮明的黃色大背包--O 為了追O,我不惜下坡都用跑的,是的,背著我二十幾公斤的大背包, 不顧一切打算跟O拼了 我一路上為自己打氣,走,不要休息了,去追O! 但我實在拼不過O那沒有頭燈、破釜沉舟的決心,我怎麼追, O怎麼也保持距離在下一個山頭 遠方的L看到事後告訴我,我們看起來很像在追兔子那樣 後來我又問了O,原來他知道我在跟他拼了,所以他也在跟我拼了 你知道嗎?我看過O去北坑溪古道巡查的照片,一瀉千里的崩壁上, O看起來就像隻超強的胖山羊 可以攀岩附壁,令我深深折服 T曾經稱讚我是他看過最靈活的胖子,我馬上生氣地糾正他: "O才是好嗎!沒有胖子比他更靈活了!" https://cor.nidbox.com/photo/view/10894631 到底還有多遠啊? 我拿出GPS定位,告訴L,最遠那顆山頭前山谷冒煙的鞍部,就是我們今晚要夜宿的 遠到靠北的雪北山屋。 https://cor.nidbox.com/photo/view/10894632 是三六九!T_T 那顆綠綠的小山頭是東峰吧?第一次從這個角度看。 https://cor.nidbox.com/photo/view/10894633 看到了嗎? 那個小黃點就是O,據說最遠方的山頭有個踽踽獨行的身影就是我媽。 我那時打算回家用電腦放大照片來找每一個夥伴的身影。 等我到人稱童話森林裡的小木屋的雪北山屋,我告訴大家,D和L需要幫忙 (但是誰背得動L的背架啊?) Y要我把頭燈借給T,但是T吃了麵之後想想還是等等吧 我以為D和L會摸黑,但他們在天黑前就到了 這一隊都是硬漢啊! 我們的聖稜-D1.嘗試: https://cor.nidbox.com/diary/read/9811076 ※ 編輯: mux3520 (114.137.196.8), 10/01/2018 01:16:05
lloop: 坪林舊橋頭的雜貨店還在哦,之前下雪就是從那邊小路上去的 10/28 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