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medstudent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看了這陣子的討論,逐點分享我們這圈子裡朋友的想法好了。要酸或噓都歡 迎,相信將來有志來美國的人會自己找到真相。 1. 簽證的事,不可不慎。用當代 EBM 的精神,何不自己細讀官網瞭解真 相? http://www.ecfmg.org/evsp/application-online.html 你如果從頭看到尾,就知道拿 J1 visa 有一個 tricky 的地方是你要找台 灣衛福部拿一張 "Statement of Need"。當年我們申請的時候,衛生署只大 概說要找一間醫院證明留缺給你,加上你自己聲明「我會回來」,就搞定 了。也沒要簽甚麼強制性的契約。但其它國家的 IMG 有些可沒這麼幸運。 問題來了,你要去哪找間醫院幫你背書?? 至於將來要怎樣弄 waiver 又是另一個大 topic了。這些事情,印度人和中 國人的社群也有大量討論。老實說,他們比台灣人警覺性高許多,把這些搞 得非常清楚。 有人給你建議,或鼓勵你去美國當 R,記得問他/她簽證方面的事情。如果 他是 J visa,是怎麼處理這些國內的手續,將來不想回台灣, waiver 規 劃怎樣?還是他其實本人是拿百憂解的 H1-b,或是無敵美國人?真心是想 幫你的人,不會避重就輕,應該很樂意分享的。 2. 承 (1),關於老爸是誰有沒有差,如果你有一點社會經驗,答案就非常 明顯了。申請美國 R,台灣老爸確實沒甚麼用,但在打點台灣方面的事情又 是另一個故事。確實像有人回的,家裡有錢有勢,小孩留在台灣吃香喝辣的 才是主流。但你也許也注意到,這類醫界前輩的小孩還有兩種極端,一種是 走波波或中國醫學院之路,另一種是去美國當 R。新光醫院有個有名的例 子,美國 train 完回台灣 "hit the ground and running",爸爸在台灣前 朝很有名。他自己當然是有兩把刷子就是了。可以去想想其它一樣有兩把刷 子的別人,機會如何....很難講。看到這邊,極端的情況:假使你在美國當 完 R,申請J1 waiver 失敗,就得先離開美國,回台灣至少兩年。這兩年你 要怎麼找工作?如果你曾在台灣當完 R 或是當過 VS,你的老師或老同事也 許能幫忙。假如沒有呢?要知道,對醫學生很好的老師,對 R 和同事不見 得是那個模樣。阿,你還不知道甚麼是 waiver 嗎?趕快把上面那個官網看 仔細點吧,最好連美國移民局(USCIS)的也查一查。 說到這點,家裡要很有錢嗎?像之前有人回的,不一定。老實說在美國住破 公寓很平常,尤其如果你在大都市,像 Manhattan,Boston,Bay area 或 Chicago 市區....不只是 R,連賺錢科的 young attending 都還有人 share house,這點不算甚麼吃苦,也沒甚麼值得拿出來講的。反過來看, 也是有些 IMG (包括台灣來的)或 AMG (又以亞裔後代最多)第一年就買 整棟 house,當然生活上的壓力和舒服度會有差。 你沒辦法改變你老爸是誰,或你另一半的老爸是誰,但你應該把這個列入風 險評估,為最壞情況作準備。 總結就是,長遠看來,一切都還是自己要有兩把刷子才行。但是,有人幫你 撐著,是會少很多後顧之憂,一開始機會也比較多。不過,這些都是社會現 實和潛規則,各行各業都一樣,在這邊嘴炮抱怨,倒不如自己多努力,以後 幫自己小孩多一點。 講到這個,願意放棄台灣已有的基礎來美國闖,確實勇氣可嘉。如果還要帶 著家庭小孩,來美國白手起家的,那更是令人敬佩。我確實知道有這樣的爸 爸或媽媽,半夜會在房間裡掉眼淚,「躲在棉被裡哭」沒錯。 3. 台灣歷年來 match 的成績絕對不只網路上之前公佈的那些。近幾年 match 到名校 and/or 熱門科別 residency,甚至 match 到更競爭的次專 科top fellowship program,還有在大學醫院當到attending 的都大有人 在。這些人多半謙虛而低調,幾乎不露臉,但他們私底下幫過不少台灣同 鄉。如果你能透過私人管道或校友會之類找到他們,相信會得到比那些演講 或網站中更不同的視野和更實際的建議。 一個小tip: 你看一個人怎麼教你寫 CV ,專不專業(不是越長越細就好, 常常剛好相反),就知道他經驗夠不夠。 為甚麼要謙虛低調?一部份個性,另一部份請看文末 (6)。 研究部份,至少我們圈子裡的這些,他們也沒有謠傳裡互相掛名 paper 的 事情,我看過每篇作者都是扎扎實實自己做的東西。確實,有些 IMG society 很流行十人寫十篇,每人就各有十篇這種偷吃步的方法。以後會不 會怎樣,通常也許還好,尤其若你在美國只是要 private practice。但聰 明的你可以自己想長遠一些。 丟三四百封 email 或 application 被拒絕,沒回音,這在各個競爭性的職 場都很正常,不需要特別在意。當然若在這之前,你從小到大都是人生勝利 組,自然會深感挫折。美國已成名在 mid-career 或當到 chair 的 attending,即使是 AMG,你仔細去聽他們的演講,很多也透露出年輕時四 處碰壁的情形。美國的後醫制有其優點,很多人有 diverse training background,或曾出社會工作過再回來唸醫,對於看事情的視野和處理失敗 的 coping mechanism 都很有幫助。 說到 OSCE (Step 2 CS),老實說我們還沒認識哪個 IMG 有 fail 過的,不 管台灣還是其它國家,而這些人很多英文也是普普而已。這是可以有目標有 效率準備的考試。反而是認識美國名校 AMG 還有人意外失敗過。要花點力 氣準備沒錯,但不需要 stress out。 4. 承 (3),台灣這些民間高手,大部份是快畢業或畢後幾年才決定轉往美 國發展。多半在台灣讀醫學院時期成績不見得頂尖,但是觸角都伸很廣,不 管是個人興趣嗜好或是研究,也顯少局限於醫療服務這種傳統「加分項 目」。因此讓他們presenting as a wonderful, well-rounded and interesting person,而不只是 good candidate for match。 如果說你從大二大三開始所做的一切就是為了「獲得program director青 睞」,那我為你的大學生活感到惋惜。在美國要走得長走得遠,不能只看眼 前近利,容易見樹不見林。做你自己,維持你該有的興趣和青春色彩,才會 讓你是個更有魅力的 person,而不只是 nerd medical student,這是一路 求職(fellowship, attending)還有想在美國交到真正的朋友,都受用無 窮的。尤其是面對顯性或隱性的種族問題,更是要 be yourself,不要汲汲 瀛瀛,不能為了擠進某個圈子或某個program 而刻意把自己包裝成某種樣 貌。一開始也許成功,久了保證後悔。 5. 另外跟之前在另一個版上有人提的:我們很常聽到華人(台灣&中國) 開口閉口就問 「program排名」,「學校排名」。確實,整體而言東方人比 美國人更重視這些「名」,就像重視論文點值 IF 一樣。我們建議不妨換個 角度,改問這個 residency program 能不能把你送進 top fellowship programs (top = 能幫你找到工作)?這個 fellowship program 能不能 幫你找到好的 attending position? 也確實,名校的光環在美國還是很有用,也因此大廟 program 整體而言比 較搶手。但是有名的學校總有某些科別其實 reputation 在該領域很差,而 有些很好的 program 藏在小地方。 坦白講大部份人就是想跳機(即使拿J1)吧?建議你用上面講的角度去想。 如果你是少數想拿美國經歷回台灣 show muscle 的人,也許可努力擠進那 些台灣人聽過的名字,不管甚麼分院總院,大概就不出 UC system, Harvard, Mayo(圈內人), Stanford….有些其實比你想像中容易,但要仔 細想想投資報酬率是否值得。這些地方簽證的彈性恐怕更低。 歐對了,甚麼是 residency program ranking?有這種東西嗎?你去問西岸 和東岸和中西部的人,每個人給你的 ranking 都不一樣。懂意思了吧? US News 有想推出這種玩意,不過在美國沒甚麼影響力就是了。 6. 再來講八卦,這個就沒甚 EBM。我們這邊也有八卦來共享。去年我們有 人很突然接到OO日報記者來電,尋問對於台灣醫生出走美國的看法。詫異之 餘(哪來的電話?),瞭解記者從網路上注意到然後有去採訪某些醫學院裡 的「巡迴演講」。記者說也去向衛福部瞭解了主管機關對於這些宣傳與趨勢 的態度。幸好追蹤到現在,還沒有見報的跡象。 給個網址當 reference,印度政府的作為: http://www.indiacgny.org/pages.php?id=523 印度一直是美國 IMG 的主力。將來台灣會不會跟進不知道,只是這邊潛水 的前輩後進可以列入風險評估,到時候有甚麼變化也知道前因後果怎麼來 的。若說從大二就開始想 match,更是該把這些移民身份的部份搞清楚,以 免到時一切努力都白費,或不像你預期的那樣。 說到演講者和榜單,我們不第一次在網路上看到。去年另一個公開的網站也 有貼,網站的扛棒旗號也是那個五個字母的英文字,而且還不只名字, Match 到的醫院program,另有演講者的漂亮大頭照,其中好像有一人是用 Kitty 貓之類的東西當照片。這是否也是冒名盜用,我們就不知道了,能盜 到大頭照(如果是真的照片)那功力還不淺!但看到的當時是有點震驚。 Match residency 成功是值得高興沒錯,但這只是一個很小的開始,是否高 調得太早了一些?可以理解剛畢業的醫學生,也許有些人會興奮過頭。但 是,容我們說一句,已經出社會的人,尤其在台灣做木別的人,不可能不曉 得這樣公開會引起不必要的注意。 關於「不公開」:總之,在去年演講之後,這個 group 和這些事,恐怕已 是公開的秘密。 最後講收錢的事。老實說,如果我是你,我覺得無關緊要。這是你自己的職 涯,可以自己想想怎樣的投資值得,怎樣的事情該相信或買帳。真想八卦, 不如多去問問去年有參與巡迴演講的講者,也許能拼湊出事件的全貌,不會 只聽到少數人在網路上的發言。歐,FYI,美國東岸這邊是有不少這類地下 公司,但是不是台灣人搞的就是了。不過呢,確實有客戶是台灣人。 很多人看了這篇可能不以為然,那也沒關係。我們鼓勵所有有志來美的前輩 後進都自己動手收集第一手資料,不要倚賴任何個人,團體或網站的資訊, 當然也鼓勵自行求證我們所講是否為真。 靠自己獨立完成越多事情,你在美國 succeed 的機會就越高。小從考試寫 論文建立美國 connection,大至生活瑣事照顧在台灣家人等等。如果你現 在只需要擔心自己一個人,你的考試和來美的生活費,那你是很幸運的了。 美國醫學生很多都背著 20 萬到 40-50 萬美元不等的助學貸款要還。 在美國,任何事都是有可能的,包括前面講的簽證問題如何解決,還有有些 朋友在台灣已當到 VS 問說有沒辦法不要重新當 R 就在美國執業等等。每 件事都有規定也都有例外,端看你自身條件如何,還有願意花多少時間精力 金錢去實現你的「美國夢」。這都是一種投資風險的評估,其中資本的一項 確實是你在台灣有多少「外援」幫助你開始,但將來在美國就是靠自己累 積。 想戰或酸的人也都歡迎,要說我們虎爛也沒關係。但我們該講的都講了,不 會再回來參戰。套句前面的人回的,說得好:「很歡迎你來走這條路看 看」。相信你會找到自己的真相。 Best wishes & good luck.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08.61.68.145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edstudent/M.1431441629.A.B3F.html
winner1: 推 05/13 00:46
roastchicken: 推 05/13 01:06
ChaChaPuma: 推好文! 05/13 01:38
jerry8507: 推 05/13 02:47
amilu: 推 05/13 09:48
enamelcord: 推 05/13 11:06
ericity: 感謝分享!有些觀念不完全相同,但基本想法是一致的 05/13 12:55
tina5229: 推 05/13 13:09
socerbo: 推,感謝分享! 05/15 1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