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medstudent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有些版友認為年輕的肝總是源源不絕的湧入,大餅遲早愈分愈薄。 真的是這樣嗎? 我整理了 2002-2012年西醫師人數的趨勢跟健保總額來比較,結果如下: 年份 會員數 年增率 健保億 年增率 每人萬 年增率 會員增 入會 退會 2002 31845 3306 1038 2003 32767 2.9% 3433 3.8% 1048 0.9% 922 1248 326 2004 33787 3.1% 3621 5.5% 1072 2.3% 1020 1216 196 2005 34846 3.1% 3736 3.2% 1072 0.0% 1059 1314 255 2006 35936 3.1% 3883 3.9% 1081 0.8% 1090 1355 265 2007 36991 2.9% 4073 4.9% 1101 1.9% 1055 1387 332 2008 38193 3.2% 4221 3.6% 1105 0.4% 1202 1481 279 2009 39200 2.6% 4410 4.5% 1125 1.8% 1007 1361 354 2010 40254 2.7% 4474 1.5% 1111 -1.2% 1054 1337 283 2011 41455 3.0% 4636 3.6% 1118 0.6% 1201 1469 268 2012 42490 2.5% 4859 4.8% 1144 2.3% 1035 1410 375 資料來源:國民健康收支調查,醫師公會全聯會。 試算表: https://goo.gl/Nq8sS4 附註:2015年總額 5908億,西醫師總人數 45597人。 我的結論是,近十五年來,每年進入市場的醫師人數都在1200-1500人之間, 扣除退休的人,每年醫師勞動力成長大約1000人,總勞動力年增率從來沒有超過3.5%。 再看健保支付總額,成長的速度甚至比醫師增加的人數快。 平均起來,每位西醫師分配到的總額預算其實相當穩定,大致跟著通膨走。 而且,大家看看自己的薪水單,您是拿了這個人均預算的兩成到三成耶。 這已經比得上大部分做小生意商家的純益了。 這就是特許行業,這就是公醫制度,您要說是共產主義也無不可。 但是,要說政府沒有保護醫師,我覺得有點心虛。 這個趨勢非常穩定,是各方博弈的結果,接下來十年很可能也會這樣繼續下去。 我還是認為真正會打壞這個平衡的就是大陸醫師學歷... 那等於是一次釋出差不多十年份的勞動力進入市場,太可怕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36.83.232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edstudent/M.1483482845.A.95A.html
closeryu: 很多國家都有保護啊 不用隨鄉民起舞 01/04 06:59
Tosca: 是啊 但醫師收入確實穩定在下降 這早就統計過了 01/04 08:12
Tosca: 我說過了 財團壟斷醫療才是主因 01/04 08:12
Tosca: 北部一堆young V月薪不到二十 這在二十年前是不可能的 01/04 08:13
decay: 要看醫師的實質收入,健保總額高,但耗材與人事成本增加更多 01/04 08:16
aass5566: 本來就是國家保護得很好 政策要求稍微配合一下很難? 01/04 08:17
approach: 醫生知識技術不值錢 都被衛材 藥費 還有財團吃掉了 01/04 08:18
Tosca: 醫療越進步越吃設備吃檢查 財團就越容易壟斷 01/04 08:25
Tosca: 你外科系要內視鏡要顯微鏡要達文西 不然不會開刀 01/04 08:25
Tosca: 內科系要CT要MRI要PET 不然不會看病 01/04 08:26
Tosca: 這些東西不是都只有財團才能給你 你去開業怎麼生的出來? 01/04 08:26
Tosca: 所以醫學中心的醫師都很神氣 覺得我好強好厲害 01/04 08:26
Tosca: 靠杯你離開醫院就是個屁阿 因為你仰賴的東西都要靠醫院給你 01/04 08:26
Tosca: 這種情況下 你離不開醫院 不就只好薪水隨醫院砍 意外嗎? 01/04 08:27
scott112: 可是單一醫療技術執行的技術費醫師拿的很低啊,即使不 01/04 08:53
scott112: 跟醫療費最高的美國比,還是低。只是台灣醫師做的量大, 01/04 08:53
scott112: 所以薪水才沒特別少 01/04 08:53
utap2001: 你都是算總額 當然分到的都很多 可是實際上不是這樣 01/04 09:07
utap2001: 自己開業當然差不多 如果是在醫院那其實都打好幾折了 01/04 09:07
utap2001: 我認為對付財團的方法勞基法沒用 因為他們會鑽漏洞 01/04 09:12
utap2001: 發展國際醫療 搞健保外治療 搞不好有可能 01/04 09:15
bobbyx: 財團壟斷是醫院VS薪水下降, 但比起來LMD的$掉的才可怕阿 01/04 10:14
bobbyx: LMD賺的根本是倍數在下降, 比較起來醫院的其實還可以 01/04 10:15
essex: 別想著把餅做大而加新藥/技術入健保是個方向,但很難 01/04 10:25
bomberman: LMD掉的速度才是真的可怕+1,倒掉的LMD也超級多 可怕 01/04 12:42
sam54824: 小商家要讀這麼多年的書嗎.... 01/04 12:45
chungrew: 推這篇 政府的確有在管控 01/04 13:09
karnoel: 十年多一萬,以前100年才累積三萬人,這速度很可怕吧!? 01/04 14:28
karnoel: 而且醫療是內需市場,大家是以為還能成長下去?我沒那麼 01/04 14:28
karnoel: 樂觀啦 01/04 14:28
wz02022: 財團吃更爽 官商勾結 怎不提 01/04 14:49
SkyFee: 當然啊 台灣最保護的職業本就是醫生 01/04 15:12
SkyFee: 這就是一堆人30、40也願意重考的原因 01/04 15:13
Tosca: 進二三十年快速增加是因為去美國的少太多了 01/04 15:28
Tosca: 四十年前 沈富雄那時代 台大醫科畢業幾乎一半在美國XD 01/04 15:28
Tosca: 所以以前北美台大醫學院校友會 規模比台灣的還盛大 01/04 15:28
Tosca: 靠悲因為校友都在美國 台灣沒有人XD 01/04 15:28
Tosca: 那像現在 我同學在美國的不到十個 一成都沒有 01/04 15:29
smz0120: 病人看診數遠遠超過4%,就是一個單價越來越低的概念 01/04 16:06
closeryu: 這種文章只會讓有心人可以說嘴而已 01/04 16:08
kimos: 總量管制 與其說保護醫師 不如說是控制品質好嗎? zzzzz 01/04 16:47
utap2001: 其實我覺得總量管制不管在哪個行業都是必須的 所以這也 01/04 17:33
utap2001: 沒什麼好說嘴 只是在台灣無腦政客和利益團體的胡搞下 01/04 17:36
utap2001: 很多行業都大開後門 然後紅海競爭素質低落 01/04 17:40
albertx: 87 01/04 22:33
CDRW: 01/04 22:50
medi5566: 保護個洨啦,健保給付總額有管制難道政府可以為所欲為 05/02 16:49
medi5566: 生產奴隸? 05/02 1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