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medstudent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去年就醫大減2427萬件 診所耳鼻喉科掉逾25%最慘 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1437006 2021/03/15 05:30 〔記者林惠琴/台北報導〕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疫情改變民眾就醫, 健保署最新統計,去年全年全台就醫量較前年大減六.二%、二四二七.三萬件,醫院以 小兒科減逾十七%、西醫基層診所以耳鼻喉科減逾二十五%最慘,但也有科別逆勢上升, 以醫院血液腫瘤科、診所內分泌科最多。 醫院以小兒科減逾17%最多 去年醫院、中醫、牙醫、西醫基層診所等就醫量較前年大減二四二七.三萬件,診所減九 .六%、一九一三.九萬件最多,其次醫院減二.七%、三○二.六萬件。 健保總額固定,就醫總數減、醫院所獲給付點數(一點約○.九元)點值照理可上升,但 健保署解釋,並非所有科別均受益,其中病人就醫增加的科別,所獲點數、點值可升,但 病人大減科別,即使點值提高,仍會因申請件數大減而收入相對困難。 去年一、二季醫院所獲給付平均每點點值約○.九七元為例,高於往年○.九二至○.九 三元,但就醫量減最多的小兒科、急診科及復健科,給付點數卻減六.一%至八.六%; 反觀成長最多的血液腫瘤科、風濕免疫科、心臟血管內科,給付點數則增十一%至三%。 部分院所經營困難擬予補助 就醫減最多的西醫診所,點值尚未結算,但初估耳鼻喉科減量約二十五%、小兒科二十% 、胸腔內科十一%為最多,給付點數恐降十八%至七%;內分泌科增量約十六%、精神科 十二%、心臟血管內科十%最高,給付點數則估可增十七%至十三%。 健保署指出,就算疫情期間,重症、洗腎等不得不看病者會持續求診,感冒等相對輕症則 會暫不就醫,所以出現就診變化,對於有些院所經營困難已提補助措施待行政院核定。 -- 奇怪! 耳鼻喉怎麼掉這麼多? 如果是 疫情期間 輕症暫不就醫 這個理由 那家醫科理論上要死傷最慘重才是 而且 內分泌應該也不會有啥重症 怎麼逆勢飆漲? 所以後疫情時代 耳鼻喉的 應該要找個豪門 才是王道嗎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24.229.68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edstudent/M.1615784980.A.2D2.html
okamifang: 有豪門麻煩介紹一下,謝謝 03/15 13:10
newsyho: 有的不爽看吧!看一個疑似的被停診損失更慘 03/15 13:18
ken90007: 一看就是巷子外的。一堆老人不敢逛來醫院,只好找診所 03/15 13:18
ken90007: 拿慢籤,自然FM或Meta量就上來 03/15 13:18
感謝解惑 我確實巷子外的 XD ※ 編輯: NoAfraid (36.224.229.68 臺灣), 03/15/2021 13:19:21
ken90007: 你看量會掉的都是感冒科,FM主力還是三高慢籤。 03/15 13:21
ken90007: 大家養成戴口罩習慣,真的減少非常多呼吸道感染。什麼流 03/15 13:24
ken90007: 感腸病毒洨的通通不見。我猜ENT和PED至少還要慘個2-3年 03/15 13:24
littmann: 家醫有慢籤護體,醫院有些單都跑到診所了 03/15 13:59
flyingkenh: 家醫科反而診所慢簽更多。因為不去醫院拿了 03/15 14:07
Tosca: 超慘的 我們ENT群組大家哀哀叫一年了 現在都不叫了 絕望了 03/15 14:58
XoPXoP: 我看泰山大戶生意還是很好呀,一共5位醫師欸 03/15 16:00
XoPXoP: 打錯,新莊大戶生意還是不錯,開在泰山的分店普通 03/15 16:03
Tosca: 這是外人看大戶的盲點 他一節少十個病人 你感覺不出病人掉 03/15 16:12
Tosca: 但一節少十個 一天少三十個 收入可是一天少一萬五 03/15 16:13
Tosca: 這樣一個月可是少了 45萬收入 5個醫師分攤 每人要減薪9萬!! 03/15 16:13
Tosca: 所有多人ENT診所 都有減薪減診啦 在不行就裁員 全台灣都是 03/15 16:13
Invincible: ENT不能開慢簽嗎? 03/15 16:55
littmann: 沒特別學三高的可能不習慣開藥 03/15 17:13
alexstag: 能開就開啊,印象中Tosca大大有提過說他也開一點三高之 03/15 17:30
alexstag: 類的 03/15 17:30
owen91: 可以開 所以很多ENT 開始想搶慢簽這塊了 被這波嚇到 03/15 17:32
alexstag: 開藥這種東西基本沒啥門檻 03/15 17:32
Eliad: 有認是耳鼻喉的醫師珍所也有開減重跟賣產品,影響就不大 03/15 19:09
Eliad: 新聞也有提到補助,在加上提高掛號費,其實收入沒差太多 03/15 19:10
Eliad: 一天少1.5萬,一個月45萬,這誇大了,一般不會看滿30天 03/15 19:14
Tosca: 哪有誇大 診所規模越大 虧損程度越大 是倍數成長的 03/15 19:44
Tosca: 多人診所是天天看 星期天也開診的 當然三十天 03/15 19:47
karnoel: 哈哈 如果是我家人 才不敢讓耳鼻喉看三高...... 03/15 19:50
kitten123: 敢給ENT看三高也是蠻猛的XD 03/15 20:02
rainsilver: 三高看久了也還好啦 03/15 20:44
mightymouse: 很多ENT診所有家醫科駐診,調三高藥不困難 03/15 21:19
mightymouse: 不過我自己都叫家人去大醫院CV或Meta追蹤啦...... 03/15 21:21
Coordinate: 有些耳鼻喉不收發燒病患 03/15 23:11
inconspicous: 重點是點值到底有沒有增加 03/15 23:30
EBVirus: 去年基層點值大於1 03/16 01:05
chungrew: 血液腫瘤科增長最多 03/16 04:55
hamel: 調三高藥不難吧... 03/16 17:04
Atima: 如何要病人乖乖吃藥才是最難的 03/16 17:09
Atima: 現在三高的藥物 其實比以前都好不少~ 03/16 17:09
Atima: 另外說ENT沒在吃三高的 只能說太嫩了~ 03/16 17:11
karnoel: 現在三高的藥物越來越複雜 ,配合各種心腎等狀況,恐怕 03/16 20:42
karnoel: 不是耳鼻喉科可以駕馭的XD 03/16 20:42
karnoel: 當然你用那種老醫師拐老病人的思維可以做生意啦,只是... 03/16 20:44
Atima: 喔~~~所以樓上是內科大戶~~失敬失敬~~~ 03/16 23:10
ken90007: kar是不是內科大戶不知道,但一定是大柯黑。還記得最近 03/17 01:21
ken90007: 那篇久違的爆文嗎www 03/17 01:21
Tosca: ENT看三高的優勢 審查是ENT審ENT 不是內科來審ENT 言盡於此 03/17 14:43
rookkied: 三高藥物讀讀guidline應該會個八九成可以吧 03/19 11:38
bpnoi: 生命總是會找到出路,不少ENT另尋藍海,減重、長照…等 03/20 0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