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movi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這是《決殺令》裡頭幹掉布里托兄弟的段落:http://youtu.be/_O34Vf50sPQ?t=1m59s
醫生遠遠地開槍,馬上的人背後噴血,然後漸灑在路邊的棉花。 有人知道這種表現手法,最早是從哪裡出來的嗎? 有種說法,認為這是從「漫畫」借用來的,我個人挺喜歡這種說法的。 下面是我稍加整理,並且引用一些例子寫成文章。 -- (BLOGGER好讀連結:http://lunglungway.blogspot.tw/2015/01/blog-post_82.html) 由於媒材的限制,漫畫無法像動畫和電影,把所有的動作從頭到尾全部畫出來,因此「如 何用有限的圖畫表現完整的動作?」就成了每個漫畫家都會碰到的大問題。 通常來說,動作可以分為三個部分: 1.準備 2.爆發 3.洩力 大部分人都會以為「爆發」才是最好的選擇,其實不然。 被譽為美國漫畫英雄之父的史丹.李,在他所著的教學書"How to Draw Comics the Marvel Way"就建議讀者描繪動作的時候,應該選擇「準備」和「洩力」的瞬間。 http://i.imgur.com/oK0DEKd 知名動畫監督西澤晉也在他所寫的教學書裡有相同主張: http://i.imgur.com/TwIK1T1 然而單張圖片所能呈現的動感還是有所侷限。 下圖是美漫最常出現的揍人畫面,完全遵照史丹.李的建議,可是我們仍然會覺得畫面好 像有點生硬,沒有多少躍動的感覺。 http://i.imgur.com/aiDCNQy 就連西澤晉稱讚的安達充,在表現動作的時候,也需要分鏡和效果線的幫助。 這是在《四葉遊戲》裡,主角樹多村光和打擊手東雄平對決的經過。 第84頁的兩個鏡頭分別是投手和打者「洩力」的動作,除了描繪「最有動感的瞬間」之外 ,還加上了斜框(增加畫面動感)、擬聲字(右下角的擬聲字還加入了打擊的特效),更 重要的是:投手投球和打者打擊發生在不同的時間點--把不同時間發生的畫面剪接在一 起,也會增加畫面的動感。 第87頁的鏡頭則是「爆發」的瞬間,加入了效果線進行輔助。效果線是如何營造畫面動感 ,這點十分明顯,不需要贅述。 http://i.imgur.com/sl3jAqr http://i.imgur.com/oNqmmnk 從這兩個例子可以發現,漫畫家再怎麼高明,也無法超越媒材的限制--這是漫畫的侷限 。 可是就像危機可以是轉機,漫畫的侷限,卻讓漫畫家找到的全新的可能。 讓我們看看倆人對決的結果: http://i.imgur.com/gC2hRXv http://i.imgur.com/X7IQwVI 後面這四頁,應該是倆人對決的最高潮,可是在整整二十個分鏡裡面,完全沒有任何的動 作,只有動作的結果--可是我們卻能清楚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 原來,動作場面可以不用有任何動作! 應用這個手法,畫面獲得了新的可能性。 原本在「表現動作」上具有先天劣勢的漫畫,卻反過來影響的電影的拍攝手法。 下面的例子是朴贊郁電影作品《欲謀》的結尾: https://vimeo.com/116124261 -- 不知道有沒有板友聽過其他說法可以參考呢? -- 失去的泰迪熊:http://kstin0815.blogspot.tw/ 漫漫長路:http://lunglungway.blogspot.tw/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40.112.218.91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vie/M.1420952685.A.17B.html
ICEFTP: 重裝任務 01/11 14:15
dixieland999: 安達充本來就不是動作派的...他的畫面都偏向靜止圖 01/11 14:18
dixieland999: 至於電影分鏡間的關係,不過是蒙太奇的基本 01/11 14:19
dixieland999: 不太可能是由漫畫影響到電影... 01/11 14:20
kstin0815: 安達充只是有很多背景吧? 01/11 15:00
yuhung: 安達充的漫畫都喜歡找原班人馬上演(拖走) 01/11 15:08
calvino1985: 很多名導都有他御用演員啊(無誤 01/11 15:19
yanabi: 請問關於漫畫對朴贊郁分鏡的影響有沒有什麼參考資料呢? 01/11 17:42
這倒沒有,只是我自己找來的例子。不過從原罪犯裡的分割畫面還有箭頭圖示等元素,我 覺得他有受到漫畫影響的可能性很高就是了。 ※ 編輯: a5378623 (140.112.218.91), 01/11/2015 20:3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