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movi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幫人代po~~其實是因為我看到這個心得文寫得非常棒,轉過來的~ (已徵求作者同意) 你現在享受的權利,是前人血淚交織的抗爭結果! <Suffragette> 有雷慎入! 整部片與其說是女性爭取投票權的歷史改編, 更精確地說是架構於主角Maud的人生轉捩點上, 一個被色狼雇主壓榨到手都洗破皮的洗衣女工, 一個以現在適婚年齡而言的角度是個24歲的年輕媽媽, 一個對未來人生是否已無以為繼無所闡述何謂夢想的女性, 於是跟著心走,他進入了所謂社會運動的圈子, 開始發聲,搏鬥,混亂,坐牢,絕食,抗議, 這一切理所當然的都不被家庭與社會所包容理解, 於是接二連三的是切割,索居,忍耐,自立。 其實我沒有辦法去討論社會運動這一塊太複雜的情境, 畢竟我也只是一個偶爾參與遊行、揮揮旗子、拍拍照的聲援者, 更多時候我的時間是花在豢養自己的溫飽, 而非衝種與改變社會體制不堪入目的實踐者 我能理解的程度是這部片很多議題都被刻意的操弄而忽略去討論, 像是家暴與沉默,女性與家庭的直接相依,社運與家庭的分裂,男性的絕對優勢與絕對懦弱,大眾慣性的冷漠,媒體與政治的箝制手段,運動領導者的存在價值等等, 這部片的確太多點到為止的地方, 相對於想放重點在主角的人生轉折與投入女權運動的描述顯得矯情。 其他的配角的生命若是能多加深入描繪, 我想這部片子會有更值得討論與感動的切入點。 然而電影仍然有動容的地方, 讓我想到自己的媽媽,曾經也是一個積極參與運動的女性, 也許就像劇中的另一位角色Violet, 即便她參與女權活動甚至他是Maud人生的引領者, 也因為懷孕,不得不放下運動, 我可以想像他很累,身心俱疲, 你要參與社運就難以保全家庭的完整性也無法承擔拋下後的愧疚感, 女性要扮演的角色有多掙扎, 電影的輕描淡寫卻讓我椎心也貌似感同身受。 我不是我媽,我不知道他有多煎熬。 最後就讓艾瑪華森在聯合國會議演講鏗鏘結尾做一個結束, Ask yourself if not me, Who? If not now, When. 不管你是誰,你的人生,都有機會做點不一樣的事情, 然而先問問自己,你想追尋甚麼問題, Maud問自己,如果他生了一個女兒他會擁有甚麼人生? 於是,他有了行動, 你呢? 我呢? -- 而後果呢? 有人問安逸現況的人後果嗎? 我不知道,改變終究是不輕鬆的, 願意理解運動的本質是否比執著於後果更為重要? == 原po說:「我也還是希望很多人去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3.194.142.39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vie/M.1452442503.A.422.html
iammodel: 你現在享受的權利,是前人血淚交織的抗爭結果! 01/11 00:20
highever: 去看去看就知道了 01/11 00:22
cathy78731: 覺得你寫的很棒 01/11 00:26
kata1219: 10號晚上去看時,整場包括我共3人…Orz可以讓人思考的好 01/12 16:48
otter04: 很棒的文! 01/13 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