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movi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masterliy (主任)》之銘言: : 也來談談國片好了 : 先說我的結論 : 幹您娘大尾這種類型的垃圾片停拍才能幫臺灣電影市場止血啦 : 八年級的我,錯過了國片爆炸的那個年代 : 真的開始閱聽電影也是高中到大學才開始 : 但這短短7年我也真的見證了國片的興起衰亡 : 本身大學社團碰的是影片創作 : 因此對於電影的製作流程也略知一二 : 抱著沒有功勞也有苦勞的份上,國片我都盡可能的支持一下 : 魏導的電影不用說了,真的非常用心 : 另一位我喜歡的導演大家可能普遍反感 : 豆導,鈕承澤 : 電影艋舺 : 豆導電影劇情上或許狗血了點,但是細節真的用心,場景,演員動作,語態,道具服裝 : love開頭的一鏡到底 : 他是真的在拍電影,不是粗製濫造的b級片 : 再來就是九把刀系列 : 原因很簡單,劇情真的很創新有誠意 : 陣頭值得一提,他們在行銷上下足了功夫 : 這部是行銷取勝的典範 : 這段期間我真的以為國片要活過來了 : 開始跳出連續劇的規格框架 : 拉大台灣電影的格局 : 直到大尾的出現 : 我真的對這部系列反感到一個極致 : 看預告片我都不屑 : 前人種樹,他媽它一部就全部燒光光 : 市場反應需求 : 曾經我在文化藝術課聽到一句話 : 一個國家的電影產值,代表了一個國家的文化水準 : 只能無奈台灣的文化無法到達那個境界吧 : 然後我很懷疑那些電影人為什麼還不知道問題出在哪 : 你們空有一身資金設備人力 : 然後拍成這樣… : 粗製濫造的東西,在怎麼包裝也不會讓屎變成花 : 魏德聖可以用劇情片收錢在拉大格局拍賽德克巴萊 : 鈕承澤雖然很愛演,但對於場景道具非常講究 : 九把刀小說起家,但改編劇本很有突破 : 用心的電影人正在為台灣電影努力我有看到 : 但有幾顆老鼠屎,真的要清一清 這篇文搭配哀鳳八的文其實讓各位可以思考一件事情 國片目前是先求賣座再求好? 還是先求好在求賣座? 這篇提到的魏德聖跟鈕承澤 我們這裡提魏德聖就好了 根據維基的資料(在2008海角七號爆紅之前的作品) 紀錄片/短片 1995年-《夕顏》 錄影帶作品 導演 1996年-《對話三部》 16mm劇情片 導演 1997年-《黎明之前》 16mm劇情片 導演 1999年-《七月天》 (About July) 16mm劇情片 導演 2003年-《賽德克·巴萊》 五分鐘試拍片 策劃,導演,監製,劇本 電影 1996年-《麻將》 副導演 2002年-《雙瞳》 策劃 劇本 1994年 - 《賣冰的兒子》 2000年 - 《賽德克·巴萊 2003年 - 《火焚之軀──西拉雅》 得獎 劇本《賣冰的兒子》獲得1994年臺灣新聞局「優良電影劇本獎」 短片《夕顏》獲得1995年第十八屆金穗獎「優等錄影帶」 短片《對話三部》獲得1996年第十九屆金穗獎「優等短片」 短片《黎明之前》獲得1997年第二十屆金穗獎「優等短片」,比利時「布魯塞爾影展 」「優等短片」 短片《七月天》獲得1998年電影短片及紀錄長片輔導金補助 劇本「賽德克.巴萊(真正的人)」獲得2000年臺灣新聞局「優良電影劇本獎」 劇本「火焚之軀──西拉雅」獲得2003年臺灣新聞局「優良電影劇本獎」 請問即便魏德聖當初也參與了雙瞳這種經典電影的策劃 搭配其他大大小小的作品 如果沒有海角七號 你會覺得魏德聖是一個大導演 台灣國片賣座導演嗎? 再來再哀鳳八底下提到 台灣目前電影工作者就是由一群人在玩得而已其他人都很可憐很淒慘 這邊我真的不懂 難道像是九把刀之前就跟這些人玩再一起? 還是魏德聖從很早以前就跟這些人玩在一起了? 從一個會看電影走入戲院實際支持的觀眾來說 我真心覺得樓導今天要跳出來澄清完全沒錯 但是剛好失控謊言的電影風格就不是大眾所喜愛的 目前台灣會賣座的電影就是那種類型 因為大家喜歡看 你總不能反過來檢討觀眾沒有進場看國片的習慣吧? 國外藝術片 比較冷門的片甚至金馬奇幻影展類型的電影 我身邊的群組裡頭也非常多人在討論 失控謊言也有 但是這證明了台灣人也會進場看比較不那麼商業的電影不是嗎? 但是只靠這些人不能餬口飯吃 這也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 魏德聖就是因為拍了一個經典到不行的超級大賣片海角七號 他心中的賽德克巴萊才得以實現,並且繼續維持品質 賽德克巴萊 KANO即便後來評價不一(像我就覺得賽德克巴萊下集很難看) 但是在台灣還是開出漂亮的數字 那是否在台灣要生存 至少觀眾可以要求台灣的電影工作者至少拍得出有品質的商業片吧! 商業片我相信是最好而且也最容易打出知名度的方法 魏德聖一開始的賽德克巴萊短片 我相信可能大家都不太清楚那到底是甚麼 如果今天賽德克巴萊的時空順序在海角七號前面 會有這麼多人捧場嗎?(當然賽德克巴萊可能也會拍得比較爛 因為沒錢) 我覺得這是一個大家可以仔細沈思的問題 畢竟商業片就是比較得大家喜歡 九把刀甚至陳玉珊 一個從暢銷作家變成賣座導演 一個從電視劇製作人也變成賣座導演 是否電影工作者該沈思 除了埋頭於自己的目標跟夢想之外 也要考慮一下當時的整體環境情形呢? 畢竟商業片爆紅已經不是可以說海角七號是特例了 太多太多商業片從台灣人身上洗錢(你如果要堤大尾盧曼我也認了 大尾就是爽賺) 我覺得如果要拿台灣觀眾沒有支持國片的習慣當作理由(哀鳳八的論點) 這真的是非常無奈的一件事情 -- Made By silius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167.4.177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vie/M.1461689551.A.5DF.html
magicscott: 推一個 不過你怎麼評價周美玲這種賠慘的導演? 04/27 01:10
剛剛查了一下 我還真的不知道她是誰 這種紀錄片類型的導演你要說這種電影會賣座嗎? 我可能連她的作品有沒有上戲院都不曉得 至於她可能是最賣座的電影作品刺青 在當時的環境之下也賣了一千多萬 我不認為刺青是一部失敗的不賣座例子 ※ 編輯: vince4687 (118.167.4.177), 04/27/2016 01:19:46
magicscott: 花樣啊~~ 04/27 01:21
思考了一下我覺得應該這樣子回覆比較好 周美玲導演如果很粗淺的只看網路上的資料從紀錄片起家 然後拍了刺青賣的我覺得還不錯 之後再拍了評價很淒慘的花漾 但是這花漾根據網路上資料顯示投資了至少一億五千萬台幣 結果拍出來的結果慘淡 被網路上撻伐 但是能不能思考的是 周導演之前因為有了成功的刺青 然後拍出了她野心很大的花漾 但是因為品質不符觀眾需求 被觀眾噓爆各種反推 所以最後票房慘澹也只是正常發揮而已 如果她今天這一億五千萬拍的是其他成功的小品片 或是花漾的內容在更加好 是否今天就不一樣了? 魏德聖在拍了海角七號之後的賽德克巴萊 KANO就是品質依然維持的成果 反觀周導演是不是成了一個絕佳的反例呢?
whoknow79: 周美玲拍的戲都不錯的說 04/27 01:25
※ 編輯: vince4687 (118.167.10.71), 04/27/2016 01:52:50
yannjiunlin: 明明是爛到不行~還開起國片亂拍後用行銷+罵觀眾風氣 04/27 06:44
yannjiunlin: 周就很可惜~累積的能量卻堆砌出奇怪的花漾 04/27 0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