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movi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新聞網址: http://punchline.asia/archives/27118 李安上海開講的啟示(二):抄襲與搶錢是電影衰竭的兩大陷阱 By 馬 斌 on 2016-06-16 產業, 產業評論 上一篇〈李安上海開講的啟示 : 美國電影為何是老大?〉講到大量美國資金湧入中國電 影市場,造成市場朝明星化、泡沫化方向走去,李安針對這點特別說到:「我希望讓年輕 人慢點成長、讓一切自然發生,千萬不要揠苗助長。」他更以自己、兒子李淳、以及台灣 與香港的前車之鑑為例,鼓勵華人影人走出自己的路,不要什麼都抄美國。 電影人要慢點成長 回頭來說說我們華人電影從業人員們,在上海電影節舉辦的「票房即將超美國 成為『老 大』還差幾件事」論壇上,李安以自己為例:「真正拍第一部商業長片時已經是 36 歲( 註:當時拍的是中影資助的《推手》( 1990 年),中國有些報導誤植為《囍宴》)」, 他很慶幸自己的「晚熟」,甚至戲稱自己幼稚時期較長。李安強調,「晚熟沒有什麼不好 。」 李安說:「生長本身需要孕育的,年輕人應該准許自己被孕育,任何東西要感人、成立, 本身有自然的力量。我鼓勵年輕人不要太急功近利,花花世界有很多誘惑,很多東西不是 觸手可及的,電影世界是一樣的道理。現在醫學很發達,我們活那麼長,急什麼呢? 我爸爸 61 歲的時候,好像神一樣什麼都知道,現在想想是唬人的。時間是很長的,我也 常常這樣跟我兒子(李淳)說,他想做演員,我跟他說先把中文說好點,日子很長,不要 急。 好好把握黃金時代,年輕人不要浮躁,學好基本功,也不要看不起技術,技術為人服務。 電影是一個整體、自然、健康、多樣性的發展。電影起伏能延續,不要一下子泡沫化。編 劇、故事處理、表演,每一個細節都要浸淫在裡面」 中國人的故事就是我們的優勢 李安花了這麼多時間,要大家慢慢成長,就是希望電影人要有自己的觀點。非常會煮菜的 李安,舉了個最好的例子,說明速成得來的東西,品質絕對不好:「現在有個『超英趕美 』的目標在前面,沒有了上海菜的細火慢燉,就變成速食麵。往長遠想,中國文化比美國 文化悠久很多,東方民族有自己的情懷和表達方式,但還沒有變成世界語言。不要用掠奪 市場去思考,而是去想可以提供給世界什麼。你的優勢就是中國人的故事你沒聽過,有新 鮮感,而且港台又都演過,有熟悉感。」 李安一直強調中國自己的文化,要利用這個優點,其實與之前提到,要探討美國流行文化 為何有巨大影響力是相關的,光以票房來看:今年到現在為止,最賣座的美國片是《美國 隊長 3:英雄內戰》,使用題材是美國將近七十年前所創造的漫畫人物,但影片的收入卻 有六成是海外票房,為什麼?因為這些故事雖然美國人熟悉,但是電影利用全新故事與各 種技術包裝之後,讓熟悉這些題材的美國人喜歡,更讓不熟悉這些題材的外國人更感興趣 。 反過來看,中國今年最賣座的片是周星馳的《美人魚》,去年則是《捉妖記》,這兩部片 雖然在中國與東南亞大破各種票房紀錄,而且把很多美國片都比下去,但除了這些地區外 ,海外票房卻占不到 1%,而華語片到目前為止在非華語地區的票房紀錄保持者又是誰呢 ?抱歉,又是李安的《臥虎藏龍》,光北美就佔總收入六成;至於中國片,最高紀錄是張 藝謀的《英雄》,這兩部都已經是十幾年前的老片了,而這兩部片也正好說明了李安說的 話,我們自己熟悉的題材,在經過是當的包裝後,依然是會有國際市場的,端看電影人們 怎麼操作,以及是否培養好基本功。 故事是假象 自己沒那麼重要 但接下來李安教大家的,卻是更難的一個功課:要忘掉自己與故事,要以服務觀眾為宗旨 ,才能拍出觀眾想看的片子。 李安指出:「我覺得故事是假象,不管什麼樣的旅程,最後你的心怎麼帶給觀眾看,這個 是最重要的。我覺得故事好像工作,是一個技術。藝術藝術,畢竟還是術,人生找不到什 麼答案,一定要講出所以然,在兩個小時要很精彩,需要一個故事,我個人把它當做工作 來做。中國人常說道可道,非常道,你非要給觀眾講道理是不行的。心裡有什麼話,想怎 麼表達,想怎麼觸摸觀眾,怎麼透過故事的假象,大家在一個黑屋子(影院)裡默默溝通 ,這些東西對我來說最真誠可貴。」 李安拍的《少年 Pi 的奇幻旅程》,當初很多導演都不敢拍,因為被認為是個沒有故事的 故事,卻也正好說明西方與東方文化的不同,李安能理解少年 Pi 的故事,多少與他來自 東方的背景、接受東方思想與教育成長有關,充滿哲理與意象形容的文字,要怎麼轉換成 影像與一個觀眾願意坐在黑黑的戲院裡看兩三個小時的故事,這是李安的「術」。當然不 是每個人都有李安這麼高段的「術」,畢竟不是每個人都能拿下奧斯卡最佳導演獎兩次, 但只要好好用心做好這「工作」,自然會得到觀眾的回應。 接下來李安就展現了他做為東方人與西方導演不同的思想與風格,他居然會告訴演員:「 人家買票進來不是看你表演,是看自己腦子裡的世界。」李安說:「他(觀眾)只是藉你 的臉想他要想的東西,不要把你想得那麼重要。你做你該做的反應,觀眾自己會想像。你 越少,給觀眾想像空間越多有句話叫 Less is More,你是服務觀眾的。這個觀點撥 開後,電影就有活路了。」 相信很多人都還記得看完《少年 Pi 的奇幻旅程》感受到的震撼,但可能沒人記得那個扮 演 Pi 的年輕演員長什麼樣子,或是他有什麼台詞;之前宣傳《斷背山》時,李安很愛講 一句話:「每個人都有個自己的斷背山。」相信他講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因為,觀眾會自己 想像,他不需要解釋太多。 搶錢、抄襲、搶明星 搞垮電影界的陷阱 對於現在這麼多熱錢進入中國市場,李安提醒大家注意兩件事:抄襲與搶錢。這是會讓電 影市場衰竭的兩大陷阱,過去有太多這類的例子了,李安表示:「現在資本多的現像是好 的,因為它是一個電影的生計,這是非常好的現象。我只是說很容易走到這個陷阱中去, 變成一個疲乏狀態,變成不光觀眾不喜歡這個類型,他連看電影這回事都覺得不是很重要 的時候,我們就會自食其果。」 「第二個,中國導演徐崢提到,大家搶明星,而不是在內容上面好好發揮。久而久之,市 場已經病了。這也是另一個陷阱。資金都花在片酬上,沒有錢把片子製作好。一段時間台 灣是這樣,後來台灣的片商到香港,香港演員抵制,還是被帶進去了。現在他們好像來這 邊了。」(全場大笑) 李安雖是用半開玩笑的態度說這些話,但相信這是他的肺腑之言,因為他自己正是經歷過 台灣新浪潮與香港商業電影興衰階段的電影人。李安拍出《推手》之際,正好是後台灣新 浪潮時期,台灣市場已經因為政府大量開放外片拷貝進口,導致戲院數大減,台灣片商在 靠炒短線賺快錢、剝削各種可能賺錢的題材與明星方式也行不通時,適逢香港商業電影興 盛,政府放寬片商與中國(香港)片商合作拍片限制,而大量資金開始進入香港投資,卻 也造成香港同類型影片不斷被剝削——特別是三級片——導致類型電影票房開始滑落。原 本年產兩百部片以上的東方好萊塢,慢慢滑落到連一百部都不到,十幾二十年來最賣座影 片都是港產片的紀錄就此中斷,被美國片取代,造成港台兩地電影市場的衰敗,直到近十 年才又逐漸復甦。 至於搶明星風潮,李安說:「明星很吸引人,八卦大家愛看,這無可厚非,能把電影炒熱 。但是作為電影人,自己心裡要有數,最後看的是他們打動人心的品質,思想也好,感情 起伏也好。因為人不是看兩三分鐘的 MTV,而他在電影裡面看的是自己,所以要拍跟我們 的情懷、思緒有關係的東西,科技什麼的都沒關係,只要講到人心坎裡都可以。這個大家 都知道,還是看自己的克制能力。」 總之一句話:這是文化的事 給它一點時間 幾乎從頭到尾都在勸大家不要急,要有自己的想法與觀點,說自己心裡故事的李安,最後 也做了個最好的結語:「現在國內是黃金時代的開始,走進一個良性循環,那樣大家都可 以做得久一點。這是文化的事情,給它一點時間。做好了,自然就能走向世界。」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41.126.139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vie/M.1466110712.A.D00.html
artpower: 這幾年中國的電影越來越明顯地低劣啊 反正怎麼拍怎麼賣 06/17 08:23
artpower: 導演、明星現在都是趁機撈錢罷了 中國觀眾水準就是這樣 06/17 08:24
KamenDecade: 小推:適當的適變是了? 06/17 08:27
peruman: 借轉李安版 感謝 06/17 08:32
peruman:轉錄至看板 Ang_Lee 06/17 08:33
bunreachable: 浸盈 06/17 09:03
cumsubin: 廣電總局呢? 西方沒有言論審查這種剪刀 06/17 09:05
darknight127: 推李安 06/17 09:06
wittmann4213: 不要說又拿大尾出來反觀,一樓的主詞換成台灣,你說 06/17 09:26
wittmann4213: 有什麼違和感? 06/17 09:26
j31404: 李安根本是對狗彈琴 大陸人只想鑽錢誰理他 06/17 09:26
KingKingCold: 對狗彈琴XD 06/17 09:46
daydreamer13: 我猜大概就是導演們都說李安說的真好真對 但是一到 06/17 10:51
daydreamer13: 拍片的時候就會說這樣搞不行 06/17 10:51
a2156700: 與狼共舞 06/17 11:25
amyvivian: 所以「台灣片商」佔了重要的角色? 06/17 11:25
a9a99: 李安講到這些有點太深奧了 06/17 11:44
artpower: w大 主詞換做台灣這兩三年的電影市場的確也是如此 06/17 12:01
artpower: 不過話說回來 我不太懂這些台灣導演或明星為什麼覺得自 06/17 12:01
artpower: 己有本錢像中國那樣亂搞 還是他們也沒差 "轉進"中國就好 06/17 12:03
artpower: ? 想懶惰輕鬆賺就不怕有個萬一? 06/17 12:06
Zsanou: 中國電影正飛快的向陷阱衝去 … 06/17 12:27
bboom904tw: 在中國講這個滿有趣的 06/17 12:30
noruas: 哇..李安的高度 台灣沒人能比 @_@ 06/17 12:41
aborwang: 推 06/17 12:42
cashko: 說的很好,拍電影也是講故事的技術,故事是個媒介傳達要 06/17 12:57
cashko: 傳達的,這個才是最重要的,這個沒做好,不要講什麼其他 06/17 12:57
cashko: 的技術如何深度如何,都是本末倒置,另外也推給觀眾想像 06/17 12:57
cashko: 空間,該交待的交待,但是不要沒有空間 06/17 12:58
zxc10969: 這年代好片需要爛片的堆疊 06/17 13:14
qlinyuhn: 特效公司被他搞到倒閉怎麼不見他跑出來做點表示? 06/17 15:18
tenniset: 推李安. 06/17 16:25
cashko: 特效公司倒閉不能算李安造成的吧@@ 06/17 17:32
mimi1020b: 但 06/17 18:20
mimi1020b: 沒講到台灣 06/17 18:20
kevinsigma: 噓文的請提出李安搞倒這家公司的證據 06/17 18:42
s12457845: 說得真好 06/17 18:47
coldsheep: 我倒是相信臺灣電影正慢慢往李安說的良性循環走去 06/17 21:40
coldsheep: 說到底還是人民文化的累積 06/17 21:41
coldsheep: 中國就...總是要撞過陷阱才知道痛的XD 06/17 21:42
DialUp: 『浸淫』是對的 06/17 22:45
Anail: 他講得真是好 06/17 23:12
mogli: 推 06/18 06:51
alantsuei: 應該說“人類”都是要撞過陷阱才知道的…台灣在文化的 06/18 07:35
alantsuei: 累積也沒我們想像的那麼深… 06/18 07:38
realtw: 一樓說的很對 大尾鱸鰻怎麼拍的臺灣都大賣 真是水準問題 06/22 17:05
realtw: 一樓反思的真是一針見血 06/22 1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