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movi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先講缺點: 如果你對科技有一些較深入的認識,然後這些錯誤會讓無法欣賞一部電影 那這部不適合你。 可以吐槽的點太多了,AI未來不可能如此蠢、沒有backup的hibernation pod 用一半光速經過恆星但是還可以慢慢欣賞、都可以讓死人復生但是人竟然會"死" 會"老"、小行星帶不可能一堆小行星如此密集聚在一起宇宙所有東西都遠得要命 基本上科技Bug太多,因為科技發展最有可能先達到的應該是AI先變General AI 然後anti-aging、最最最難的應該就是星際旅行,人類都已經在其他星球殖民了 ,你吸塵器跟我的irobot差不多?然後AI跟Siri差不多?現實生活的AI 20年內幾乎 肯定秒殺電影裡的AI..... 科技的真實度 3/10 人性的真實度 10/10 一般人最無法跨過的應該就是Jim像變態一樣把Aurora喚醒,那段雖然他有內心交戰 但是真的把她喚醒的時候我真的蠻訝異的。我看電影幾乎都不看評論,我印象中的 預告好像也沒有雷到Aurora是被Jim喚醒的。看到這幕簡直傻眼,完全覺得他是變態 後來我覺得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有人把這件事情舉例成變態殺手殺完人以後還是會自 責,我覺得這是很不恰當的類比。個人的類比會有點像是三四個人在海上漂流,誰先死 其他的人吃他的肉。。。這樣真的很自私嗎? 首先我們討論Jim是不是一個自私的人,他最後戰艦要被炸掉的時候,發現要手動開門 的時候,他願意犧牲自己生命,換船艦其他人的生命,這種勇氣其實就是人性的偉大。 對Jim來講,他寧願自殺也不要一個人過88年、他寧願不道德的喚醒Aurora,但是他願 意犧牲自己就全艦,這樣子的人並不是自私的,人性很奇怪,他可能活不下去的時候 會拖一個Aurora下水,但是面臨抉擇的時候,又可以毫無保留的付出自己生命。 Aurora一開始的反應是正常人的反應,因為她知道這個人害死自己,讓自己所有的夢想 都消失。到後來自己也面臨一樣的選擇,要自己一個人還是去死,她也斷然的選擇後者 ,代表她的排序跟Jim一模一樣,寧願自殺也不要一個人,但是她願意一個人,如果這 是為了救其他幾千人的性命。 其實我覺得會無法理解Jim會把Aurora喚醒的人,有點低估孤獨的殺傷力,如果Jim一開 始星艦還沒發生問題的時候就要讓Aurora用醫療艙休眠,Aurora一定會馬上躺進去,其 實Aurora會有這樣的內心轉變,是因為她一醒來就有人陪她,直到最後她終於要面對, 有可能要自己過88年的事實的時候,她才稍微理解Jim經歷的痛苦。 另外Jennifer Lawrence的演技真的超棒,這電影的四個演員都演得非常好,這種電影 演員非常重要,因為就沒幾個人。。 這部電影難看和好看的界線就是你有沒有辦法認同Jim,還有諸多的BUG會不會讓你出戲 ,個人認為這部電影最重要的就是刻畫人性,讓角色個性鮮明而且有點矛盾,因此覺得 很不錯。另外一點很重要的,就是他的Visual真的超棒!!有拍出宇宙的孤獨與美麗!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48.211.237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vie/M.1483856584.A.EEF.html
lovespre: 如果不叫極光起來的話 結果論來說會變成大家一起掛 01/08 14:27
MicroB: 星際旅行東西必須精簡 pod是不會故障的 基於此前提不設備 01/08 14:38
MicroB: 用 以半光速前進但和恆星相對速度不知道 也可有超強自動對 01/08 14:39
MicroB: 焦窗戶? 最後那是緊急處理 另一個宇航員就不能 所以並無死 01/08 14:41
MicroB: 人復活 01/08 14:41
phix: 變態應該會喚醒很多人吧..這還好 01/08 15:37
Qweilun: 我也覺得蠻好看的! 01/08 17:28
LCHH: 其實還有個問題,根據維基百科的描述,大角星是紅巨星沒錯, 01/08 17:40
LCHH: 但它距離地球約36.3光年,以半光速飛行31~32年,怎樣算都 01/08 17:40
LCHH: 不可能到的了。 01/08 17:41
aalluubbaa: 樓上,以半光速飛星艦裡面速度變慢,地球1.15天,星艦 01/08 19:25
aalluubbaa: 過1天,這方面沒什麼問題 01/08 19:25
tomcatggyy: 他在叫醒女主角前已經掙扎了一年,絕望的孤獨與希望 01/13 08:41
tomcatggyy: 人性都會選擇後者吧 01/13 08:42
tomcatggyy: 至於之後的無私,是因為有愛,對女主角的愛 01/13 08:44
fuckingguy: 這片找安迪賈西亞不知道來幹嘛的...只有一個鏡頭~XD 03/16 1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