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movi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仰望傳奇,萬紫千紅:李麗華(1924-2017) https://goo.gl/emQfhk 原文載於《明報》世紀版(2017年3月25日) -- 2015 年金馬獎頒獎典禮,我在新聞中心招呼媒體、迎接得主,心中卻不由得忐忑。 倒不是為了賽果,而是因為即將要上台領取終身成就獎的李麗華。 早在 2013 年「金馬 50」,我們幾乎全球覓了她一輪,都沒成果。 沒想到一年多以後,這個名字在金馬執委會又被提起, 輾轉確認當時她安身的地方,就在香港。會議上無異議通過她獲獎; 年過 90、深居簡出的大明星,也將和家族成員、助理等一行人浩浩蕩蕩來台北。 但是在她上台前,我們所有工作人員,老實說,都沒正式見過她本人一面。 因此,當她乘著輪椅出場,我那顆七上八下的心,根本就是五味雜陳: 既有見證影史的感動與震撼,還有幾分不可置信。 恨就恨隔天李麗華設宴,忝為最「年幼」的受邀者, 我卻得為一場早已答應的影人座談而無法赴會。 但宴後那本送達手上的簽名書,卻又讓我着實雀躍了好一陣子。 -- 巨星之路 即使從小喜歡看電影,但李麗華實際上和我是存在着嚴重「代溝」的。 她被稱作「天王巨星」的時代,我壓根沒趕上; 從銀幕認識她的時候,其名號早已改喚「長青樹」,意即影壇「紅最久」的人吧! 但電影的迷人不也在此? 也是到了八九十年代,透過影展、資料館辦回顧, 我才得以迷上阮玲玉、周璇、白光、葛蘭和林翠啊! 李麗華的成功,有部分奠基於她的天賦好、功底佳, 既有梨園家學的演技薰陶,又長得麗質天生、美艷過人,不紅也難。 但細想一個女明星,經歷抗日戰爭、國共內戰、南遷香港、東渡台灣, 這藝海沉浮,別說全身而退就很難,像她這樣走紅近四十載, 先成名於中國大陸,繼而風靡港台,在那個時代簡直不可思議。 直到近年,從愈來愈多的文獻與評傳,看到李麗華的從影歷程, 不但演過寄寓抗日意識和鼓吹大東亞共榮圈的電影, 1949 年後的左傾、右派電影也都沒少, 說她是騎牆派,不如說每一方都想拉攏、收編她。 厲害的是即使一度被貼上「附逆影人」的標籤, 或是曾遭老羞成怒的親共媒體抨擊,她都屹立不搖。 是銀幕上的全能,無法被他人取代;還是進退游移、如履薄冰的處世功夫奇高? 後者我還無法參透;前者倒是無庸置疑。 李麗華 1940 年從影,處女作《三笑》就和紅透半邊天的周璇打對台,剛出道即不容小覷。 此後順暢的星路,有賴她可正可邪、宜古宜今的寬廣戲路。 我懷疑電影史上還有人比她演過更多名女人? 楊貴妃、武則天、西施、秦香蓮、閻惜姣、孟麗君、小白菜、小鳳仙、秋瑾…… 她甚至還演過觀世音。 其中,李翰祥為她量身打造的《楊貴妃》(1962)是首部在康城影展獲獎的華語片, 隔年她則憑《武則天》(1963)成為率先踏上康城紅氈的女星。 遑論她還是香港第一部伊士曼彩色片的主角,以及港台首位主演荷李活電影的巨星。 豐功偉業的紀錄,不勝枚舉。但她的韌性,更教人佩服。 -- 愈戰愈勇 愈來愈多影迷知曉當年她和玉女明星尤敏大張旗鼓合演 電懋公司的《梁山伯與祝英台》(1964), 結果被半路殺出的邵氏同名電影給搶盡風采,對頭導演還是她提攜過的李翰祥。 尤敏此後似乎無心影壇,演完《深宮怨》(1964)便選擇相夫教子去了。 李麗華卻愈挫愈勇。先是 1965 年憑《故都春夢》贏得第三屆金馬獎最佳女主角, 當時她從影已有四分之一個世紀,卻還能扮演不到實際年齡一半的俏姑娘, 且讓觀眾與評審都信服,可見精湛。 1969 年讓她再度封后的《揚子江風雲》更是演活了不讓鬚眉、潑辣機智的卓寡婦。 除了和男人平起平坐,也引領了諜報片風騷, 隔年問世的《長江一號》(1970)自然也由她擔綱。 儘管以前配過戲(《雪裡紅》、《武則天》), 但李麗華唯一演過胡金銓導演的電影《迎春閣之風波》(1973),也是我的心頭愛。 《迎》片描述元朝末年,朱元璋帶領志士反元復漢,遇到內奸要出賣他的佈兵圖, 河南王李察罕(田豐)率其郡主妹妹李婉兒(徐楓)動身取圖, 朱的手下也聯合密探前往攔截,就在迎春閣展開一場明爭暗鬥的大戰。 它有如《龍門客棧》(1967)內景戲的精緻化與再放大, 角色之間你來我往的試探,讓場面調度的趣味不斷。 這也是胡金銓最多女性要角的作品,當時已近天命之年的李麗華, 飾演迎春閣的店主「萬人迷」,旗下伙計包括黑牡丹(茅瑛)、水蜜桃(胡錦)、 小辣椒(上官燕兒)、夜來香(馬海倫),個個輪廓分明,各具風情。 然而李麗華的霸氣,完全不被小妮子們所遮掩。 多年後由徐克監製、李惠民導演的《新龍門客棧》(1992) 顧名思義脫胎自胡金銓的《龍門客棧》, 但張曼玉飾演的風騷老闆娘金鑲玉,靈感顯然來自《迎春閣之風波》的李麗華。 -- 說不盡的她 李麗華不僅戲演得好,歌喉也屬專業水準。 除了不時在片中露兩手京劇本行,唱起時代曲也有模有樣。 除了《小白菜》(1955)自報家門的主題曲,琅琅上口; 她原唱的《天上人間》、《西湖春》等多首流行歌,歷年來更有不少歌手翻唱,傳誦不墜。 在《萬紫千紅》和《楊凡電影時間》兩本書裏,出現過一張共同的照片: 龔秋霞、羅蘭、孫景璐、陳娟娟、陳雲裳、胡蝶、周璇、李麗華、白光、王丹鳳, 十位女星,一字排開,據說是 1949 年長城影業成立時的剪綵照。 多特別(敏感)的年份啊!當時這種光景,大概也只能在香港發生吧? 而人生經歷九十幾個寒暑,大紅大紫近半個世紀的李麗華, 發光發熱的程度,完全無愧「傳奇巨星」這類稱謂。 其實,我是沒什麼資格寫(說)李麗華的。 只好自我安慰,仰望傳奇,所有影迷都有千言萬語。 -- 卡,收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0.137.142.195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vie/M.1491022005.A.02D.html
protect6090: 推!! 04/01 14:13
joey0602: 推! 04/01 14:25
c3434222: 推 04/01 14:30
futn93344338: 推最後一段 太謙讓了 04/01 15:24
orzisme: 推 04/01 16:13
yua123: 我們都聽過她的名字可是都不熟 04/01 16:27
msa8529: 簡單扼要的介紹了李麗華的演藝專業成就 推好文 04/01 17:33
lupins: 推 04/01 20:56
EDGE: 推! 04/02 12:35